392我們談談

字數:4866   加入書籤

A+A-


    翌日。

    雨依然下。

    林之念帶著趙意一大早便出發,雨水穿過馬蹄,並未有多少寒意。

    兩人走出沒多遠,便聽到後麵有馬蹄追上來的聲音。

    趙意警覺地向後看了一眼,又回轉馬身,看向郡主。

    那位魏家家主又跟上來了。

    林之念顯然也發現了,立即勒馬,看向後麵的兩人。

    她已經等到了趙意,下麵都會抓緊時間趕路,回去處理要事:“趙意,你去周圍看看,有什麽吃的。”

    雖然剛用了早飯,趙意也沒有任何疑問:“是。”

    魏遲淵勒馬。

    諸言也很有眼色的離開。

    兩匹馬站在一起,林之念依舊是昨天的裝扮,沒有修飾,更沒有顏色可言,她看著魏遲淵,直接問問題:“你要南下?”卻也沒必要跟著她。

    魏遲淵有些不悅她不告而別,但兩人又不算是需要告知動向的關係:“對,計劃好的。”

    “如果不是我自作多情,我覺得你要去百石郡。”

    “會讓你為難?”

    “倒也不會。”

    魏遲淵看著她:“我們之間應該還沒到要兵戎相見的地步,我去看看止戈並不會叨擾到你什麽。”

    林之念蹙眉:“你可以和你的人一起去。”

    “既然都是去,怎麽去不是去,一群人上路和一個人上路,目的地都一樣。”

    林之念看著他。

    魏遲淵也看著林之念:“你不用擔心我會暴露你的行蹤,朝廷忙成那個樣子,沒有心思來動你,更何況陸輯塵在汴京城,你沒必要擔心我從中作梗。”

    “我隻是不想你浪費時間。”

    “在你身上浪費時間?何以見得?”

    林之念也看出來了:“一定要跟?”

    “一定。”

    “如果是新開航道的事,我還是那句話,沒有與人合作的意向。”

    “如果魏家不要占股呢?”

    林之念諷刺地笑了:“那你真沒必要帶著嫁妝,非要過來做妾。”

    魏遲淵臉色沉了一瞬,下一刻,突然逼近。

    林之念也不動,依然看著眼前的人。

    魏遲淵將她整個人籠在他的氣息裏,氣場不是多麽和善:“當年分開,你可曾有過一絲後悔。”

    林之念的氣場很柔,無論誰進來都不見鋒利:“這已經是你第二次問這個問題。”

    魏遲淵突然卸了氣場,不糾纏上一個問題:“隻是走一路而已,應該沒有讓你為難的地方,又何必如此警覺。”

    “的確沒有,隻是風餐露宿,到底配不上魏家家主。”

    魏遲淵看著她:“什麽配得上?帶走我的孩子,跟我分開的人配得上,我不覺得我有什麽配不上的,畢竟我孩子的母親,都不覺得我配得上一句合理的解釋。”

    “當年,我們銀貨兩訖。”

    “是我要的嗎?我們之間隻是你認為的銀貨兩訖。”

    林之念好笑地看著他:“你真那麽認為?”如果火器是她之後的補償,也是因為她先一步追求,給出的,那之前呢:“我問你了,跟不跟我,你拒絕,不是你當初給的答案?!還是你一心要嫁,我忘恩負義記錯了?!”

    問題重新回到原點。

    魏遲淵收了所有不甘,他嫁,嗬嗬,當年讓他——嫁!

    換做第二個人都問不出這種問題:“我們不吵,時間不早了,早些趕路,免得節外生枝。”

    林之念冷哼一聲:“多謝魏家主體諒了。”

    ……

    趙意看著隨他們一起趕路的兩個人,最終什麽都沒有問也沒有打聽。

    諸言一路發現,這小子可以呀。

    掃痕、探查、身手,沒什麽可挑剔的,人情世故也是一把好手:“很早就出來了吧,你是不是我們夫人丐溪樓和文軒堂裏養大的孩子?”

    趙意將柴抱回來,他發現諸言對夫人的勢力了解得很多,很多人都說得出來。

    交高時,魏家家主對郡主,應該不止是知遇之恩。

    趙意又不是傻子,一個位高權重的男人,怎麽知遇之恩一個身份不如他的女子,無非那麽幾種可能。

    諸言見他不說話,依舊滔滔不絕地引他說話。

    諸言發現這小子挺有意思,不做事的時候,像個榆木疙瘩,沒什麽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們雖然是下人,但也是人,主子忙的時候也可以偷一會懶,你們平時有什麽解悶的玩法沒有?”

    “沒有,一天訓練下來很累,休息居多。”

    “也是,年紀小多覺。”

    趙意:“……”

    諸言見他又不說話,生火的時候繼續引他:“其實看看,夫人養大了一批了不得的孩子啊。”

    趙意:“……”

    “我就是說說,你至於那麽警覺?”

    “沒有,就是不知道怎麽回答你,我很早就跟著師父離開了。”

    諸言點點頭,也是,趙意這樣的必然從小不凡,像趙意這樣的應該很少,是自己想岔了。

    趙意看著諸言‘果然如此’‘就該如此’的樣子,沒有任何解釋,他不信諸言的話沒有其它意思。

    諸言也很快會發現,他放心得太早了,郡主養大的不止趙意這麽一種人。

    趙意在其中,甚至隻能說是時運最好的一個。

    ……

    汴京城內。

    宮變的氛圍已經散了。

    皇權依舊浩蕩,太子殿下更是天選太子。

    反而是二皇子與齊家不自量力企圖挑釁皇權。

    亂臣賊子,居心叵測,其人當誅。

    此時朝中上下一派齊心協力,人人都願率兵將,將齊家一脈鼠輩斬於馬下。

    從大義上來看,齊家未興兵,名聲已毀盡。

    沒人覺得二皇子能成事,隻是絞殺他們所耗費的時間長短罷了。

    坤儀宮也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或者說,更平靜了。

    因為這次政變,後宮高位的嬪妃死了大半,沾親帶故的也好,參與其中的也好。

    現在是一片祥和,沒有人可挑釁皇後娘娘的權威。

    此時。

    徐正坐在坤儀宮內。

    蘇萋萋也安靜地坐在大殿上。

    蘇萋萋答應過的,每月會召見徐正一次,今天又到了見他的時候。

    發生這麽大的事情,兩人反而都沒有說話。

    以往,他們也不是每次都說話,有時候皇後會問問徐相的近況。

    有時候徐相也問問皇後的身體情況。

    最多的時候,卻是不說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