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不屑嘲諷

字數:3675   加入書籤

A+A-


    陸輯塵看著信誓旦旦的臣子,眼底的嘲諷都不屑給他們。
    想得真好:“‘拿下丐溪樓的火器’?好想法。”那些火器放著給你們拿?
    陸輯塵非常肯定地點點頭:“敢問眾位大臣,打算怎麽去拿丐溪樓的火器,用北川那一萬火槍隊?北川一萬火槍隊出自丐溪樓,恐怕去了,未必還能帶回汴京城,這件事誰負責?而且丐溪樓有多少這樣的火槍隊,眾愛卿調查清楚了嗎?對火槍和大炮又有何製敵良策?朕昨日看過工部的進度,火槍構造研究了一部分,其中有些部件需要丐溪樓提供,丐溪樓如果不提供,朝廷著急製造,還需要時間從頭開始建造零部件的生產線,這個過程中又有無數技術需要突破,也就是說朝廷暫且沒有這樣的火槍隊,那麽朕換個理解方式,則是眾愛卿想用源源不絕的將士性命去填百山郡的彈藥對不對?”
    群臣頓時一片安靜,這——
    “可皇上討伐百山郡勢在必行!”
    “是啊,皇上,百山郡自立為王,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若是各地效仿豈不是天下大亂!”
    陸輯塵讚同:“所以對策呢?總不能是靠朕用心感化百山郡交出火器吧?”
    群臣更沉默了,沉默地看向龍椅的目光帶著顯而易見的心虛。
    陸輯塵一身龍袍,摩擦著拇指上的白玉扳指:“眾愛卿——真是這麽想的?”
    群臣低頭不語。
    陸輯塵的臉色冷了下來:“如此小看林之念,朕都要懷疑是不是養了一群飯桶,如今百山郡擁立三郡,打下樹海,你們卻覺得朕區區言語、皇後、太子之位,就可將一位步步為營,誌在江山社稷的人拿下!好!好! 好得很!朕竟不知道朝廷這麽多年養了一群廢物!”
    群臣瞬間跪下:“皇上,臣等不是這個意思。”雖然確實……想過。
    “皇上,臣等萬萬沒有這個意思。”
    陸輯塵寬大的袍袖落在椅臂上:“那好,眾愛卿拿出攻打百山郡實際的方案吧。”從大周言說,他想聽聽他們想如何打?!
    眾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第一時間出列。
    百山郡的火器結構圖紙是公開的,威力數據也是公開的,而且百山修城牆之初就狼子野心,又高又厚,城牆上還有炮台。
    即便用人命堆,恐怕都很難攻破,至少第一批帶兵征伐的絕對沒有好結果。
    如此這般下,唯有:“皇上,唯有讓他們從內部先亂起來。”
    眾臣頷首。
    這是自然,強攻不但沒有優勢,還極有可能兩敗俱傷。
    “具體落實。”
    兵部尚書咬咬牙出列:“皇上,臣覺得應詔回大皇子殿下,皇上登基至今沒有成婚,膝下空懸,對江山不利,皇上定然思念殿下,父子連心,皇上日思夜想,是時候詔回殿下了。”
    “對皇上,是時候召回殿下了。”
    到時候大皇子在他們手裏,百山郡又怎敢輕舉妄動,必要時候再用大皇子打開百山郡大門,定能鏟除餘孽。
    陸輯塵看兵部尚書一眼,好,好得很:“不如尚書大人猜一猜,當初百山郡主不顧太後反對為什麽帶走了兩位殿下?又為什麽在先皇傳召她上京時,半路突歸,眾愛卿說說,百山郡主為什麽當初沒有上京?”防軟禁、防扣押。
    兵部尚書氣憤道:“皇上!百山郡主當年便狼子野心!”
    陸輯塵點點頭:“所以百山絕對不會讓兩位公子進京,愛卿不如再想點有用的吧。”
    “可皇上,若傳召百山郡主不回,則是明著造反,不容天下,被人不恥,皇上!旨意是一定要下的!”
    萬一百山有所顧慮,不想炎國內亂之際再與朝廷起衝突,豈不是就有希望接回大皇子,那樣他們就占據了主動。
    收複百山郡指日可待。
    陸輯塵開口:“愛卿說得對,讓翰林院擬旨傳召吧,到那時,百山郡抗旨不遵,便是有不臣之心,我堂堂大周豈能容下此等奸佞之徒,到時候兵部尚書即可清點兵馬,揮師南下!”
    兵部尚書愣了一下。
    他沒有,他沒說他第一批率兵攻打百山郡。
    百山郡兵強馬壯,又有多種火器,若是沒有大殿下在手,這仗怎麽打?
    就算打消耗,也是別人先上,探了虛實,他再出兵。
    怎可,一上來就是他帶自己的將士與百山硬剛,到時候他原籍家族的精兵豈不是消耗殆盡,便宜了別人!
    兵部尚書頓時有些慌:“皇上,微臣兵馬未曾在南地作戰,恐耽誤戰機,錯失機會,皇上,臣願意讓出此等機會。”
    陸輯塵看著他。
    兵部尚書垂著頭,如芒在背。
    群臣一時間分外安靜,很多武將還趁機垂低了幾分頭。
    若是沒有大皇子當人質,對付百山郡危機重重,絕對不能輕舉妄動。百山郡那位細細分析下來,恐怕早就有不臣之心,恐怕對朝廷發難也早有準備,切不可草率。
    陸輯塵看著他們一個個的樣子,就像沒有看見:“兵部尚書不妨說說,哪位將軍合適?”
    兵部尚書頓時頭腦一懵:皇上是讓他得罪人?!
    還是當著眾位將軍的麵提,他無論提了誰,都會得罪對方:“皇上……臣愚鈍……”
    “但說無妨,愛卿統領兵部,定然對眾位將領有所了解,朕信得過你。”
    “皇上,臣愚鈍,臣思慮不周,其實並不用逼百山郡太緊,將一切鬧到明麵上來,臣的意思是,皇上可以以個人的身份給郡主寫一封信,探探百山郡的意思。”
    兵部尚書一係的官員立即出列:“是,皇上,如今正值多事之秋,不宜大動幹戈,當求穩妥為妙。”
    不少將才唯恐再提議下去,火也燒到他們身上。
    尤其南方將領,紛紛出列:“皇上,當求穩妥為妙。”
    “皇上,當求穩妥為妙。”
    陸輯塵卻似被權臣剛剛的納諫引出了真火:“怎可退讓!百山郡目無朝廷,怎可不去追究,否則我大周如何服眾!”
    “皇上,隻是從長計議。”
    “對皇上,隻是從長計議。”
    “不可!炎國內亂,是天賜良機,怎可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