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吾兄親啟

字數:3526   加入書籤

A+A-


    “他們自找的,咱們城牆扛火炮,有本事他們開炮試試,滅不了那些貪得無厭的。”他們可不是文盲,每晚街頭巷尾都有人講的。
    他們百山城的城牆厲害著呢,都是他們看著修起來的,裏麵碎屑抗一千多度高溫不說,還堅不可摧,火炮打在上麵,一個坑都留不下。
    更何況他們百山城是火器之都,製造的火器,能掃平了那些讓他們出不了城門的東西。
    但郡主念在一母同胞不願意那麽做,想跟他們講道理。
    結果他們蹬鼻子上臉。
    要他們說,就該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李大叔搭頭蒜啊。”
    李大叔大嗓門:“把我搭給嬸子行嗎?”
    “行,你婆娘願意我就願意!”
    李大叔頓時沒了脾氣,這些老娘子一個比一個虎,可不如小姑娘們麵皮薄,一頭蒜就一頭蒜。
    ……
    翌日,晨光灑落在巍峨的城牆上,給這雄偉的建築鍍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昨夜,敵軍將二十門火炮拉到半裏外,對百山城門進行轟炸。
    今晨城牆完好的矗立在晨光裏,紋絲未損。
    至於敵軍的火炮……
    自然半路被狼叼走了。隻是百山城覺得跟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這件事,百山城沒有對內大肆吹捧,但卻對外放出了很多消息——敵軍二十門火炮,一百枚彈藥,連百山城門都沒有破,拉胯。
    本來就對鐵甲、兵刃沒有信心的朝廷官員,心裏頓時更沒底了。
    百山城門上。
    林之念一襲華貴的黑色龍錦袍,外罩輕薄的紅煙紗罩衫,三千青絲被精心梳理成高髻,簪著璀璨奪目的二十四鳳銜珠步搖,站在厚重的城門上。
    林之念轉動手裏的望遠鏡,二十裏外的敵軍營帳漸漸清晰。
    連綿的營地如潮水般蔓延開來,大周旗幟在鏡筒裏分外清晰,對麵的營地內,偶爾有士兵穿梭其中,軍容嚴整。
    林之念隻是淡淡地掃了一眼,便放下了望遠鏡,並不甚關心。
    “君主,今晨繳獲的火炮……”紅玉開口,臉上帶著躍躍欲試。
    林之念點點頭:“帶人去做吧。”
    紅玉頓時下跪:“多謝君主,臣定不辱命。”在他們的計劃裏,誰跟對麵的人們打。他們繞去朝廷大軍後方,帶領最苦難的子民,打打土豪。
    這二十萬大軍的吃食用度,定吸幹周圍郡縣的血,民眾淒苦,就有了造反的基礎,而繳獲的二十門火炮,就是打響地主豪紳世家的第一炮。
    他們要殺的本來就是阻礙製度施行的這些人,跟駐紮在百山城二十裏外的軍士,關係不大。
    何況,那些人也就是撤得遠,否則就是活靶子。
    林之念站在城門上,容色上顯得雖不在意,但守在三郡城上的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將,嶽蒼駐紮後,幾次佯攻的試探,也沒有麵上那麽好破解。
    他煽動外城的民心能力,不比百山城弱,幾次商隊衝門,也給下麵的人帶來不少困擾。
    林之念的手搭在城門上,手指緩緩叩著城牆上的磚,想著嶽蒼這個人。
    她這些日子又詳細的了解了一下嶽蒼和嶽從年。
    是時候問候一下她的‘兄長’了:“散了吧。”
    “君主萬福。”
    ……
    林之念提筆,給嶽從年寫了一封信。
    兄長如晤:
    妹林之念,
    不知這樣稱呼會不會顯得冒昧,與兄素未謀麵,然卻血脈相連,也不算驚訝,今提筆作書,乃奉母命而問詢,望兄長勿怪。
    母年少被迫離家,時常念及往昔,憶起舊日家中光景,眼中滿是眷戀與悵惘。
    聽兄長至此,與妹對峙更是心急如焚,日日尋妹麵前,問起你可安好。
    母和順,不敢總憂與吾前。
    她常言,麵容老去,一生無憾,唯家中諸事皆成牽掛,兄之安危更是母牽掛中的牽掛。
    故而遣吾修書一封,代詢問家中近況、你之情況。
    不知母家中沁園可還安好,往昔庭院中那株老梅,是否依舊寒冬綻放?汝舅父腰腿遇陰雨天可還疼痛,汝姑母可買到了心儀的田畝?汝——可安好。
    母早年被人所害,體弱多病,吾幼時,常見母於夜深人靜之時,暗自垂淚。
    吾便知母有心事。近日與妹說開,隻因記掛兄長安危。
    妹自知曉有兄長這般親人,心中甚是歡喜。大周兵戈對戰火器彈藥,明知不可為而為,妹心中甚傲。
    不知,吾是否可幻想,有朝一日能與兄長相見,聽母與你共話家常。
    紙短情長,邊外地寒,望珍重。
    妹 :林之念
    百山郡主:林之念
    林之念寫完信,又認真讀了一遍,讀完覺得甚是溫馨,語氣客氣,謙虛有禮,沒有被回絕的傲慢。
    林之念滿意地放在一旁晾幹,再次鋪開宣紙,提筆作畫。
    一張是她小時候母親的畫像,體態纖細,臉上的傷痕纖毫畢現。
    一張是現在母親的畫像,身形富態、目光和善,臉上的傷痕也沒有刻意掩蓋。
    深宅後院,一位美貌妾室的結局,無需言語。
    林之念將一封信,兩張畫封在信封裏,讓人送往二十裏外的軍營中。
    ……
    (有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