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

字數:5147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隨著天子啟這突兀一笑,以及那句慢慢調侃意味的‘沒嚇到這小子’,原本充斥著整座宣室殿的沉悶氛圍,便也隨之重歸輕鬆。
    禦榻之上,天子啟含笑搖頭,戲謔的目光撒向西席首座的劉榮。
    而在劉榮對座的東席,太子詹事竇嬰滿帶著欣賞,對劉榮連連點頭不止。
    便是身旁的少府令岑邁,也是如釋重負般長鬆了一口氣,似乎也為劉榮涉險過關而感到高興。
    ——倒也不是過去這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岑邁就和劉榮培養出了多麽深厚的情誼。
    而是作為九卿級別的高官,岑邁天然不希望朝堂之上,因為任何人、任何事的原因而發生動蕩。
    再者,少府的瓷器才剛做成,需要改進的問題也不少。
    若劉榮就這麽栽了,少府內帑的這條新財路不說直接斷,起碼也要窄上不少。
    目光望向劉榮,餘光卻也沒忘將竇嬰、岑邁二人的神情變化盡收眼底,天子啟終還是對劉榮含笑一點頭。
    卻沒人知道:隨著天子啟這微微點下的頭顱,劉榮高懸著的心,才算是落了地……
    “呼~”
    “竟險些忘記了;”
    “封建帝王猜疑一個人,是不需要證據的……”
    天子啟曾告訴劉榮:掌權者,不需要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做亂的心,隻需要看這個人有沒有做亂的能力。
    劉榮本沒覺得這話有什麽不對。
    直到今天,經曆過這短短片刻,卻又無比漫長的煎熬,劉榮才終於明白過來:還有後半句話,皇帝老爹沒說出口。
    ——掌權者不單不需要看一個人有沒有做亂的心思,甚至不需要確定這個人,有沒有做亂的力量!
    隻要掌權者覺得有,那便可以四舍五入成‘有’。
    正如後世的一句名言:審判才需要證據,反恐,則隻需要名單……
    “往後,要再當心一些了。”
    “比過去,都還更謹慎、更小心一些……”
    涉險過關,至少是暫時過了關,劉榮隻不著痕跡的輕扭了一下腰背,將站在後背上的衣袍稍抖開些。
    除了劉榮之外,再沒有第二個人知道:從齊王劉將閭、楚王劉戊二人退去,到天子啟含笑點下頭——這短短不過一炷香的功夫,劉榮的整個後背,都已經被汗水浸濕……
    “少府不是有事,要和皇長子說嗎?”
    幾乎是劉榮這邊剛穩住心神,禦榻之上,便再度響起天子啟低沉有力的嗓音。
    循聲望向對座,便見少府令岑邁含笑一點頭,旋即便朝著劉榮拱手一拜。
    待劉榮也拱手回過禮,岑邁才深吸一口氣,麵上笑意也瞬間被一抹憂慮之色所取代。
    “第一窯瓷器,都已經被取出來了。”
    第(1/3)頁
    第(2/3)頁
    “——生胚一百二十口,器型精美、完整,可供出售的成品,卻隻有寥寥十七口。”
    “其餘一百零三口,有七十餘口都受熱不均,不成器形;更有近三十口,直接被受熱收縮後的模具擠碎……”
    “雖說這瓷器,由公子定下了‘寸瓷寸金’的價格,單憑這十不足一的成品率,也足以讓少府內帑日進鬥金;”
    “但畢竟是公子投注心血做出來的東西,還是想要問問公子:有沒有什麽辦法,將這成品率稍提上一提?”
    見岑邁問起瓷器的事,劉榮再深吸一口氣,看似是也同樣為此事感到頭疼,實則,卻是把心中最後一點恐懼吐出。
    皺眉思慮片刻,方開口道:“那口瓷窯,是我親自盯著少府的匠人,一塊磚、一捧泥建成的。”
    “受熱不均,更大的概率是窯熱不足——瓷器這一麵受足熱,另一麵又不足熱。”
    “這不會是瓷窯結構的問題,隻會是火候不足,或是哪裏漏了熱所致。”
    “要想解決此事,恐怕並沒有捷徑,隻能由少府的匠人們一次次反複去試,再一點點查漏補缺。”
    ···
    “至於模具受熱收縮,向內擠壓生胚,則是模具的材料不夠耐熱。”
    “——第一窯瓷器,用的本就是一次性的模具,有如此狀況也屬正常。”
    “往後,慢慢換成更耐熱的泥料便是。”
    對於瓷器,以及日後要做的所有‘發明創造’,劉榮的態度仍舊不變。
    劉榮隻是個穿越者,不是轉世重生的匠人。
    關於瓷器,以及肉眼可見的未來要做的紙、酒精,劉榮都隻能給出一個大概的方向,並在技術難點上給出一定的提點。
    具體的工藝及生產過程,劉榮不會太過關注——因為關注了也沒用。
    作為皇長子,劉榮會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住進太子宮之上。
    即便是做了太子儲君,乃至將來位即九五,君臨天下,劉榮也有的是正事兒要忙,沒空去真做一個‘木匠天子’。
    得到劉榮如此答複,岑邁稍有些失望,仔細一想,卻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正如劉榮此刻所想:劉榮,不是匠人。
    能突發奇想,為瓷器給出這麽個方向,並最終做出成品,已經很了不起了。
    具體的技術細節,確實得由專業的匠人去摸索。
    劉榮能給出一定程度的建議,岑邁也已經很知足。
    解決過岑邁,或者說是少府瓷器的技術難點,劉榮自然便再度側抬起頭,望向上首禦榻的皇帝老爹。
    隻餘光仍不時瞥向對座,很反常的出現在這個場合,出現在宣室殿內的表叔竇嬰。
    捕捉到劉榮的異樣,天子啟順著杆子就是往上爬。
    “不問問竇詹事,今日是為何入宮?”
    第(2/3)頁
    第(3/3)頁
    隻此一問,便惹得劉榮心下一緊,一股陰謀氣息瞬間飄蕩在鼻尖。
    “即是父皇召見,便必定有其中的道理。”
    “兒臣,不過是個皇子而已,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見劉榮不上當,天子啟卻絲毫不氣餒,自顧自笑道:“今日,是想讓太子詹事,一睹我漢家皇長子的雄風。”
    “如何?”
    “朕這長子,可還入得竇詹事的眼?”
    聞言,竇嬰隻含笑起身,對天子啟一拱手,有笑意盈盈的望向劉榮。
    “皇長子少年老成,早慧多智,頗有明君之相。”
    “我漢家先有太宗皇帝,今又有陛下——現如今,坊間已經開始出現‘此漢盛世’的言論。”
    “若是在陛下之後,再出一個皇長子這樣的明君雄主……”
    “此,實天下之大幸!”
    不出任何人意料:對於劉榮,竇嬰毫不吝於盛讚,甚至毫無顧忌的表達出自己對日後,劉榮位及九五後的期待和憧憬。
    對此,天子啟也沒表露出不喜,隻淡笑著再將頭轉向另一側。
    雖隻是默然看向劉榮,生動的雙眸卻也是在問劉榮:如何?
    見老爹這般作態,劉榮終是生無可戀的深吸一口氣,又極為費力的將其吐出。
    唉聲歎氣的起身,對著上首禦榻便是拱手一拜。
    “父皇,還是直說吧。”
    “——又有什麽事,需要兒衝鋒陷陣在前,父皇執棋籌謀於後?”
    ···
    “往後有什麽事,父皇也大可直言。”
    “終歸是父皇的子嗣,君父但有所需,兒臣自便沒有不從的道理。”
    “隻這每有一事,便拿著儲君之位哄兒一遭——長此以往,縱是父皇不嫌累,兒,也當乏了……”
    epz 3366xs. 80 xsxs.
    yjxs. 3j 8pz xiaohongshu.
    kanshuba. h 7t. biquhe.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