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帝王的本能

字數:4961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周仁:公子淤頗類其母。
    天子啟:哦,那沒事了。
    對於栗姬這個‘初戀’,天子啟可謂是了若指掌。
    年輕時,情竇初開的太子啟,先是在自己的太子妃:悶葫蘆薄氏那裏大失所望。
    隨後不多久,便遇到了貌美脫俗,同時又帶些天然呆的栗姬。
    一前一後兩個女人帶來的巨大反差,讓少年慕艾的天子啟徹底沉淪,將栗姬當成了自己畢生的摯愛!
    隻是這麽多年過去,曾經的慕艾少年,早已經被磨煉成了手腕老練,心係天下的漢天子。
    栗姬那曾讓天子啟小鹿亂撞的呆萌,也早已經變成了令天子啟不厭其煩的愚蠢、刁蠻。
    ——周仁話說的隱晦,卻也足夠生動。
    皇三子劉淤,和其母栗姬一樣,是個鐵憨憨……
    “說是老四,最近也老往鳳凰殿跑?”
    把過脈,又躺下身歇息片刻,天子啟也覺身上疲憊緩解了些,便再度坐起了身。
    卻並非正身端坐,而是拉過一塊硬枕,墊在手肘下,半坐半歇躺在了禦榻上。
    周仁也從禦榻前的地上站起身,到禦榻一側五步位置,順手拉了塊筵席便跪坐下身。
    “四公子,當是已經有了決斷。”
    “——恭順長兄,自安其分。”
    “連帶著,宣明殿的其餘三位公子,也大抵是如此。”
    “隻是長公子至今,都還未曾見過其餘三位公子,隻讓四公子替自己,給其餘三位公子傳話。”
    聞言,天子啟隻微微點下頭,又悠悠發出一聲長歎。
    “老四天生殘缺,便已是無緣大位。”
    “同母胞兄有了決斷,老五、老八,自也會聽老四的。”
    “至於老六,雖非程姬所生,卻也是生在了宣明殿……”
    ···
    “廣明殿呢?”
    “老四有了決斷,老七難道沒反應?”
    便見周仁微微一搖頭,麵上卻悄然帶上了一抹淡淡笑意。
    “七公子,當也無心奪嫡。”
    “隻是這投名狀從何而來,卻是讓七公子傷透了腦筋……”
    第(1/3)頁
    第(2/3)頁
    “對此,長公子似也心裏有數,即沒主動親近,也未刻意疏離。”
    “當是等七公子帶著投名狀,再上門找自己投誠?”
    語帶輕鬆地一語,也惹得天子啟微咧起嘴角,似笑非笑的神容,卻是讓周仁莫名一陣心悸。
    “好~嘛;”
    “先帝駕崩這才一年的功夫,能與榮那小子相爭的,竟隻剩下繈褓中的彘?”
    “難怪上回綺蘭殿,這小子會鬧出那麽大動靜……”
    “敲山震虎?”
    聽天子啟說起上回綺蘭殿的事,周仁隻是含笑低下頭,卻並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
    實際上,周仁很少在天子啟麵前,以自己的立場對某一件事發表看法。
    ——沒有看法,莫得感情,隻講客觀事實,不提主觀意見,是周仁多年來始終貫徹的生存法則。
    隻是這一回,天子啟,似乎並不打算繼續‘縱容’周仁了。
    “卿怎麽看?”
    似是而非,又有些模棱兩可的一問,卻是讓原本麵色輕鬆地周仁,當即陷入一陣天人交戰之中。
    知道天子啟這是真的想要聽自己的意見,周仁思慮再三,終還是小心斟酌著,艱難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齊地的事,確如長公子所言:若非見過吳王的使者,齊王不會急著入朝——尤其不會和楚王聯袂入朝。”
    “長公子說這是推斷出的結論,臣認為,長公子所言非虛。”
    “至於楚王宮的醜事,雖然確實有些太過巧合,但公子給出的說法,也同樣有理。”
    “——自有漢以來,尤其是自太宗皇帝入繼大統以來,諸劉宗親藩王放浪形骸,便已是常態。”
    “其中,也確實以楚王劉戊,尤為最甚。”
    “即便不是楚王,而是換做燕王、趙王之類,被長公子當麵說一句‘我知道了王叔的醜事’,大抵也能把人嚇成劉戊那般模樣。”
    “最重要的是:楚王的醜事,確實沒有泄漏的可能,皇長子,也實在不可能有陛下都不曾得知的暗子,能把手伸到楚王宮裏去……”
    話音落下,周仁額角也已是冒出一層細汗,垂眸看著麵前地板的眼神,也時不時飛速抬起一瞬,似是想要看看天子啟的神情變化。
    天子啟倒是沒注意到周仁的拘謹,隻仍斜靠在硬枕上,目光渙散的看向身前禦案,不知在想些什麽。
    君臣二人就這般各自無言,默然思慮。
    不知過了多久,終還是周仁試探著開口,打破了這漫長的寂靜。
    “陛下可是覺得,長公子有何不妥?”
    飛散的心緒被周仁一語拉回眼前,天子啟隻本能的一側頭,卻惹得周仁心頭又是一緊!
    卻見天子啟漫無目的的將目光移開,又愣愣思慮片刻,才輕呼出一口濁氣。
    第(2/3)頁
    第(3/3)頁
    “我漢家——至少朕,還不至於容不下一個能幹的儲君太子。”
    “隻是能幹也好、平庸也罷;”
    “無論如何,都得在朕眼皮子底下,得讓朕隨時都看得見。”
    ···
    “朕看得見,那便是儲君能幹,社稷有後。”
    “然若藏在了朕看不見的地方,那,可就是居心叵測了……”
    天子啟這番話,不可謂不直白。
    ——劉榮可以能幹;
    甚至可以‘能幹’到把手伸到關東,比天子啟這個皇帝,都更早收到一些關東的消息。
    天子啟非但不會因此而忌憚,反而還會感到欣慰。
    畢竟不過是儲君,甚至隻是皇長子而已,再如何能幹,又怎麽可能威脅的到天子啟?
    要知道手握少府的漢天子,連‘天下皆反’都不帶怕的!
    有和整個世界為敵的底氣,又怎麽可能會怕太子儲君,甚至是還沒做成太子儲君,僅僅隻是個皇長子的雛兒?
    但儲君的強大——準確的說,是儲君的每一絲、一毫的力量,都必須在天子啟的眼皮子底下。
    正如漢家的皇帝,無論是要製定一個政策、頒布一條法律,還是想收一個女人入後宮,都務必要讓太後知情一樣:漢家的儲君,其一舉一動,也必須在天子的五指山內。
    這無關乎天子啟的個人喜好或性格,而是封建帝王最基礎的本能:極致到變態的控製欲……
    “栗氏那邊,還是仔細查查吧。”
    “就算沒查出有何不妥,也派人盯著——尤其是榮那小子和栗氏之間的往來,務必要盯死!”
    最終,天子啟還是遵從了帝王的本能:時刻保持猜疑。
    而對此,郎中令周仁,顯然早已習以為常。
    “喏。”
    “——嗯,去吧。”
    “——近幾日,再替朕去看看丞相。”
    epz 3366xs. 80 xsxs.
    yjxs. 3j 8pz xiaohongshu.
    kanshuba. h 7t. biquhe.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