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賊心不死!

字數:11503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陛下慢些。”
    到了上林行宮,劉武本想著皇帝哥哥還是會屏退左右,單獨和自己說些什麽。
    卻見眨眼的功夫,原本空無一人的寢殿之內,便被魚貫而入的宮人、內侍,塞了個滿滿當當。
    卻也不是靜態,而是動態的進進出出——一隊人進,一隊人出的同時,又維持著殿內寸步難移的擁擠。
    待梁王劉武從驚愕中回過身,湧入寢殿的宮人已如潮水般退去。
    方才還端坐於禦榻之上的天子啟,也不知何時坐在了禦榻旁。
    仔細一看,才發現天子啟身下,是一方形狀怪異之極的陶製矮榻,正由太醫們從後方的圓口中,不斷地往內灌注藥湯。
    天子啟端坐於陶榻之上,身上也蓋上了厚厚的布毯。
    在這七月酷暑天,又是身上蓋著毯,又是身下陶榻不斷散發的熱氣——隻眨眼的功夫,天子啟便已是汗如雨下。
    偏偏那本就有些病態的麵容,非但沒有因此而好轉,反更顯三分萎靡。
    “皇兄?”
    一聲輕呼下意識脫出口,梁王劉武才發現自己不知何時,竟已帶上了哭腔。
    卻見陶榻之上,天子啟先是皺緊眉,好一陣子適應,才終是將擰在一起的麵容舒展開來。
    強打起精神,對梁王劉武慘而一笑。
    “有年頭了~”
    “先帝尚在時,恐儲位生變,不敢大張旗鼓的治,也沒機會好生療養。”
    “一拖再拖之下,早已是積重難返……”
    說著,天子啟又是苦笑一搖頭,艱難的將手抬起,從胸前布毯交合處伸出些,對梁王劉武稍一招手。
    待劉武如夢方醒般,趕忙小跑上前,又稍扶著天子啟將身子一側靠在榻沿,劉武便也就此跪坐下來。
    含淚抬起頭,看著皇帝哥哥滿臉灰白,梁王劉武,隻一陣心如刀絞……
    “皇兄,何不直接告訴先帝呢?”
    “梁懷王早已墜馬而亡,阿參也去得早。”
    “縱是知道了,先帝當也不會再動易儲另立的念頭?”
    “再如何,也總好過現在這般……”
    幾句話的功夫,劉武便再也按捺不住淚意泉湧,就勢將腦袋一低,一抽一抽的淌起了淚水。
    卻見天子啟聞言,先是極盡苦澀的笑著一搖頭,之後又廢了吃奶的力氣,才伸手拍了拍弟弟的後脖頸。
    “沒那麽簡單的……”
    “當年,梁懷王墜馬而亡,父皇直至臨崩之時,都還在痛心疾首的問:我兒劉揖,到底是怎麽死的?”
    “甚至在將要合眼的那一刻,父皇,也依舊不相信梁懷王,當真是意外落馬,傷重不治……”
    說著,天子啟又稍挪動著身子,盡量將身體的重量,完全靠在了禦榻邊沿。
    覺得身子不再那麽重,才又幽幽歎息道:“父皇,從來就不喜朕。”
    “就連賈誼那樣的國士,父皇也不願派到朕身邊,而是不假思索的送到了睢陽,做阿揖的梁王太傅……”
    “甚至就連阿揖墜馬而死之後,父皇也仍不召賈誼回朝,而是將其派去了長沙?”
    “嗬……”
    “寧願派去長沙那不毛之地,也絕不便宜朕這個儲君太子……”
    ···
    “母後自生了眼疾,便在父皇那裏失了寵。”
    “而阿揖的死,又非但沒讓慎夫人失去父皇的恩寵,反而還更盛了一分。”
    “阿揖死後這些年,朕和母後,端可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莫說是這大病,便是平日裏染了風寒,都不敢在父皇麵前有所展露……”
    許是這‘藥蒸’起了效果,說著說著,天子啟萎靡的麵容,也逐漸恢複了些血色。
    手腳似也是有了氣力——至少可以憑一己之力,將身上厚重的布毯再攏了攏,並沒有再由宮人代勞。
    而這一幕,卻是讓梁王劉武才剛減緩‘流速’的眼淚,再次突破了眼眶的防線。
    ——皇兄這些年,都是這麽過來的嗎?
    每有要事,都靠這藥熏之術強打起精神?
    一時間,時年二十七歲的梁王劉武,儼然如街頭巷尾的總角稚童般,吭哧吭哧哭成了淚人。
    但在那方陶榻之上,天子啟的話語聲卻愈發清晰嘹亮、愈發中氣十足;
    自也愈發清楚的傳進梁王劉武的耳朵裏,不斷衝擊著梁王劉武的靈魂。
    “先前,朕跟阿武說,朕或許沒幾年壽數了。”
    “然實則,早在先帝後元三年,周仁便已經告訴朕:如果再不好生療養,朕,說不定會走在先帝之前。”
    “——四年了~”
    “自周仁為我判下三年壽數,已經過去了四年。”
    “時至今日,朕早已不知自己哪天會一覺睡去,便再也無法醒來……”
    如是說著,天子啟又含笑望向劉武,語帶自嘲道:“說出來,阿武當也是不信的罷;”
    “對於那一天——對於一覺睡去,就再也無法醒來的那一天,朕非但不感到恐懼,甚至,還有些向往……”
    “過去這些年,朕,實在是太累了……”
    在天子啟說這段話的過程中,梁王劉武幾度帶著哭腔,口呼‘皇兄!’,甚至是‘陛下!’。
    但天子啟卻好似已經進入了夢囈狀態,根本不管弟弟又是叩首、又是嚎哭,更或是呼喊自己。
    就這麽自顧自說完,直到梁王劉武維持著跪地叩首的姿勢,實則早已是哭的脫了力,天子啟,才終於含笑一搖頭。
    “朕,還不能去見先帝。”
    “——朕,絕不能在劉濞老賊之前,去見父皇。”
    “若是不能活著,親眼見到劉濞老賊授首,朕縱是崩,也死不瞑目……”
    ···
    “阿武啊~”
    “朕的梁王。”
    第(1/3)頁
    第(2/3)頁
    “朕的手足兄弟……”
    “——若是榮那小子,被朕封去了吳地,又被奪了開礦、鑄錢的權柄;”
    “那阿武坐了我漢家的宗廟、社稷,可會仍將榮那小子,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若朕能在合眼之前,將宗親諸侯悉數收拾幹淨,讓藩王再也沒有忤逆長安的可能;”
    “那朕到了地底下,能否在見到這些個混小子之前,先見到阿武呢?”
    “朕這十一個兒子,能否活到及冠;”
    “朕弟梁王,又能否以宗親長者的身份,替朕,主持這些小子的加冠之禮呢……”
    一時間,整座寢殿之內,便隻剩下梁王劉武,以及寥寥三二宮人的啜泣聲。
    天子啟就這麽低著頭,看著跪地匍匐於身前的弟弟,手再三伸出去,卻都沒落在劉武的後背上。
    就好似這一刻,漢家的天子,在向梁王殿下托孤。
    縱是怎般不忍,天子啟,也需要從梁王劉武口中,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
    ·
    ·
    ·
    “老四那邊如何?”
    “還有老七。”
    獵場之內,哄好了三弟——至少是說清楚自己絕不是‘忘恩負義’‘假戲真做’,且絕不會背棄大哥之後,劉德便也坐回了劉榮的身邊。
    而在一旁,公子劉淤則滿臉鬱悶的蹲在地上,手上樹枝有一搭沒一搭的戳著身前泥地。
    難得感受到這令人愉悅的輕鬆氛圍,劉德麵上,也終於出現了最近這一個月,幾乎從不曾出現過的愜意。
    聽聞劉榮問起正事,便含笑答道:“都在按大哥先前的交代在辦。”
    “——老四帶著老五、老六、老八,尋上了梁王叔。”
    “方才獵場,老五更是先向父皇請纓,說要領兵征討吳王,之後又承諾王叔:若如願得以領兵,必會助梁王叔守衛睢陽。”
    “及老七,則是帶著老九,進了館陶姑母家的門。”
    “據說為此,賈氏還變賣了許多田產、莊園——甚至就連東、西二市商鋪,都幾乎盡數變賣。”
    “想來此番,為了敲開姑母那堂邑侯府的大門,宣明殿,也可謂傾盡家財?”
    如是說著,劉德便也笑著搖搖頭,旋即學著劉榮的模樣,將整個身子倚靠在樹根下,徹底放鬆了下來。
    ——這段時間,劉德的日子,算是鳳凰殿這三兄弟當中,最不好過的。
    劉榮縱是憋悶,也好歹得了閑暇;
    公子淤雖然義憤填膺,卻也不需要頭疼什麽。
    唯獨劉德,在臥虎藏龍的梁王府長袖善舞,實在是有些心力憔悴。
    甚至相較於大哥劉榮,皇次子劉德,才更需要這樣的閑暇時光,來好好放鬆一下身心。
    對此,劉榮顯然也是有所感知,發現弟弟滿臉的享受,便也沒再開口打擾弟弟舒緩心情。
    但雖未說,劉榮的大腦,卻也隨之自動運轉了起來。
    “老四找上梁王,老七尋上館陶姑母——倒是各得其一。”
    “倒是老五……”
    “這小小年紀,便要領兵出征……”
    隻稍一想,劉榮便也放下心來,沒再擔心這個五弟的安危。
    ——按照原本的曆史時間線,吳楚之亂爆發於天子啟新元三年初。
    如今已是天子啟新元元年末,即便是按照曆史軌跡,距離那場叛亂爆發,也隻剩下最多一年的時間。
    而在原本的曆史上,這位漢孝景帝五子:劉非,便是以十五歲的年紀掛印出征。
    且頗有斬獲!
    在當前時間線,由於劉榮這個煽動翅膀的蝴蝶,吳楚之亂,很可能會爆發的更早,但也頂多就是早那麽三五個月。
    作為大哥,劉榮與其再擔心五弟劉非的安危,倒不如好好想想劉非掛印出征這件事,有沒有什麽操作空間。
    “嗯~”
    “吳地的礦山?”
    “沿岸的造船廠?”
    “又或者……”
    一時間,劉榮的腦海中,閃過許多想法。
    正思考著要不要在劉非臨出征前,交代劉非盡量保下沿海地區的造船廠,以免吳、齊等沿海地區的造船技術被兵禍所波及,老二劉德耐人尋味的一語,也將劉榮飛散的心緒拉回了眼前。
    “長陵田氏,同時找上了梁王叔和館陶姑母。”
    隻一語,便讓劉榮麵上的愜意之色頓時僵在了臉上,瞳孔更是不由自主的一縮!
    簡單地思慮過後,劉榮片刻之前還閑雲野鶴,仿若在度假的輕鬆神容,便已是被慢慢的鄭重所取代。
    “綺蘭殿賊心不死,想走皇祖母那條路子。”
    “好手段呐~”
    “這位大王美人,當真是好手段!”
    便見劉德也微微點下頭,目光仍戀戀不舍的落在遠方,那令人心神安寧的美景。
    麵上神情,卻也隨著劉榮這簡短的總結,而愈發嚴肅了起來。
    “大王美人,應該是看透了父皇的意思,知道‘皇太弟’一說絕無可能成真。”
    “而大哥,又先因館陶姑母欲結姻親,後因梁王叔欲得立為儲——再三惹得皇祖母不快。”
    “——吳楚亂平之後,梁王叔便要從‘皇太弟’的美夢中醒來。”
    “屆時,若王夫人已經替小十,爭得了皇祖母的寵愛……”
    “那這儲君太子之位……”
    聽到這裏,劉榮心中,那多年不曾出現的危機感,隻嗡的一聲湧上腦海,瞬間占據了整個靈台。
    在原本的曆史上,漢武大帝劉徹,是如何以皇十子的身份,得以順利擊敗上麵的九個哥哥——尤其是大哥劉榮,最終獲封為太子儲君的?
    栗姬那聲‘老狗’,害的太子劉榮儲位被廢,或許是一個原因。
    第(2/3)頁
    第(3/3)頁
    但這隻是先決條件,卻絕非重要因素。
    那聲‘老狗’,隻是害的太子劉榮儲位被廢,讓漢家的太子之位空了出來。
    至於誰能坐上去,那當真就是各憑本事。
    誠然,同樣作為母親所生下的‘長子’,皇四子劉餘、皇七子劉彭祖,都有著不可忽視的缺陷。
    前者口吃,無人主之相;後者詭辯,具商紂之姿。
    但與這兩個哥哥相比,漢武大帝劉徹在當時的短板,更是大到讓人不忍直視。
    ——太子劉榮被廢儲位時,景帝十子劉彘,才剛年滿六歲;
    真真得立為儲時,太子劉徹,也才不過七歲而已。
    而彼時的景帝劉啟,縱是有栗姬‘一聲老狗開鬼門’,也仍舊是處於不知哪天閉上眼,就要一命嗚呼的狀態。
    天子已經病危過一次,不知何時便會宮車晏駕;
    儲君太子才剛被廢,連帶著朝野內外一陣翻天覆地,太子太傅竇嬰、丞相周亞夫相繼翻車,被天子逐出朝堂核心。
    在這種時候,誰人願意立一個七歲的孩子,來做漢家的太子儲君?
    誰敢讓一個年僅七歲,連脾性都看不出來的孺子,做漢家繼文、景二帝之後,必將提兵北上,馬踏草原的‘武皇帝’?
    答案是:竇太後。
    答案是:得到這個年僅七歲的孩子‘金屋藏嬌’的承諾之後,認定此子不類其父,也不複父祖那般狡詐的竇太後。
    而讓年僅六歲,才剛度過生命危險期,可以不再被擔心‘隨時會夭折’的皇十子劉彘,能夠得到東宮竇太後的喜愛,甚至決定出手支持的人,便是如今綺蘭殿的那位大王美人:王娡……
    “當真是賊心不死啊……”
    “隻怕日後住進了太子宮,綺蘭殿這檔子事兒,也輕易不會消停。”
    繃著臉,眯起眼角,悠悠道出一語,劉榮便緩緩側過頭;
    便見二弟劉德沉沉一點頭,旋即也咬緊後槽牙,強壓下惱怒,思考起應對的辦法來。
    而在兄弟二人不遠處,聽著兩個哥哥愈發嚴肅的語調,縱是沒有感受到氛圍的變化,公子淤也是終於察覺到了異常。
    茫然回過頭,見兩個哥哥臉上,都掛著如出一轍的陰沉之色,公子淤當即便將手裏的木枝一扔,小跑回大哥劉榮身旁。
    “大哥!”
    “讓我去吧!”
    “再讓我帶上葵五那憨子!”
    聽聞綺蘭殿的王娡有了動作,而且還是‘借機交好東宮’這般陰險的動作,劉榮本是如臨大敵的心境;
    被公子淤這麽一鬧,卻是破涕而笑,一秒破了功。
    “嘿,還葵五呢……”
    “讓那個殺材去趟綺蘭殿,那還了得?”
    “萬一再把小十的母親給打殺了,我這個皇長子,那可就真洗不脫‘殘虐弑殺’的臭名聲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鳳凰殿的寺人葵五,已經在坊間得了個‘憨虎’的諢號。
    至於皇長子劉榮,也在某些有心人有意無意的推波助瀾下,逐漸有了‘疑似暴虐’的風評。
    對於幕後黑手,劉榮自是了然於胸。
    隻是當下,梁王劉武尚還在長安,皇太弟一事還在發酵……
    “便讓你王夫人,且再快活兩天吧。”
    “待吳楚亂平——至少是等梁王離京……”
    如是想著,劉榮麵上嚴峻之色漸退,取而代之的,是平日裏那一切盡在掌控的淡定從容。
    “老二該回了。”
    “父皇那邊,當是好戲落了幕。”
    嘴上說著,劉榮便從樹根下起身,大咧咧拍了拍後身的泥塵;
    翻身上馬前,卻也還是稍作猶豫,便含笑抬起頭。
    “如果能抽出功夫來,老二再幫我找一個人。”
    “——此人名:金俗。”
    “其父金王孫,務農為業,父女二人當都住在長陵一帶。”
    乍一聽劉榮此言,劉德下意識領命之餘,也感到有些疑惑;
    金俗?
    這聽著,怎麽像是女人的名字?
    大哥這是……饞了?
    但在聽到‘金王孫’這個人名之後,劉德卻是瞳孔猛地一縮,望向劉榮的目光,更是逐漸帶上了駭然!
    金王孫!
    大王美人:王娡的前夫!
    “這!”
    “金王孫的女兒?”
    “莫非……”
    隱約意識到了什麽,劉德再度猛抬起頭,卻見大哥劉榮隻咧嘴一笑,旋即便翻身上馬。
    臨走時,更是又丟下一句:“如果嫌麻煩,倒也不必真的去找。”
    “想個辦法,讓那位王夫人收到風聲,知曉我鳳凰殿,在查那金王孫便是。”
    第四章。
    呼~承諾的六章還差兩章,爭取睡覺前再碼一章出來,剩下一章明天上午寫出來。
    呼~~~
    沒存稿的代價啊……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