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黃粱一夢

字數:13394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那是在代王宮。
    晉陽代王宮。
    不過總角之年的代王公子啟,正於殿室角落蜷縮著身子,將年紀更小的弟弟劉武,靜靜地抱在懷中。
    母親竇姬、姐姐劉嫖,則都驚慌失措的在殿門處踱步,似是在等什麽人的消息。
    宮門外,明明是淅淅瀝瀝下著的雨,以及烏雲密布的陰雨天;
    但公子啟卻透過腦袋旁的牆洞,看到隔壁的殿室明亮如白晝。
    殿室上首,父親劉恒頭頂諸侯遠遊冠,身著王袍,腰係專屬於宗親藩王的赤綬金印,麵上愁容滿布,顯然是非常苦惱。
    而在代王劉恒身側,中尉宋昌、郎中令張武,以及王太後薄氏的弟弟薄昭,正圍著王榻商議著什麽。
    “別是有詐吧?”
    “早些年,呂太後就想要讓大王去趙地,分明就是欲加之罪,要害大王性命!”
    “如今又說要迎立大王……”
    作為代王劉恒的母舅,薄昭麵上滿帶著驚慌之色。
    “要我說,呂太後,還未必就駕崩了!”
    “說不定這‘迎立’的說辭,都是呂太後在試探大王的忠心呢!”
    “萬一大王點頭應下,再去了長安……”
    “——大王可還記得當年,趙王劉如意是怎麽死的?”
    “孝惠皇帝才剛走開了一小會兒,那趙王劉如意,可就已經涼了屍啊?!”
    薄昭的話語,讓劉恒眉頭鎖的更深,麵上焦慮之色更甚。
    一旁的郎中令張武,意見也和薄昭相差無多。
    “大王,不得不慎。”
    “自太祖高皇帝駕崩——尤其是自孝惠皇帝英年早逝,太祖高皇帝的八個兒子,如今,可就剩下大王,和淮南王劉長了。”
    “那淮南王,從小就是養在呂太後膝邊的,說是呂太後半個兒子,也絲毫不為過!”
    “萬一這是呂太後想要治死大王,才想出來的計謀,大王倘若真去了長安,隻怕就再也無法回到晉陽了。”
    有薄昭、張武二人先後出身反對,一眾代國官員、將領也都紛紛站出來,符合著表達了反對意見。
    而在公子啟透過牆洞的目光注視下,中尉宋昌,也終於在代王劉恒的殷殷期盼下站出身。
    隻開口第一句話,卻讓原本還有些嘈雜的殿室,瞬間安靜到落針可聞。
    ——甚至就連‘隔牆相往’的公子啟,都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沉寂,而下意識屏住了呼吸。
    “臣認為,這是大王的機會!”
    “如果錯過這個機會,大王非但無法匡扶漢祚,甚至連妻小的性命,都極有可能無法保住!”
    頗帶些‘聳人聽聞’意味的話語,隻引得代王劉恒蓊然起身,滿是焦急地對宋昌一拱手。
    “中尉教我!”
    便見宋昌繃著臉,走上前,手虛握成拳,在劉恒身前的王榻上輕輕一砸。
    “呂太後,必定是真的駕崩了!”
    “大王還年輕,封王就藩之時,更隻有六歲,並不了解呂太後。”
    “但臣在長安做過官,很了解呂太後。”
    “——呂太後,是一個很注意忌諱的人。”
    “對於不祥的事,但凡有人不慎提及,呂太後都是動輒打殺的。”
    ·
    “當年,有一個宮人說:萬一趙王做了儲君,那呂太後就要搬出椒房殿了。”
    “——次日,這個宮人身死暴室,渾身赤裸,更有足足上百道匕口!”
    “到了後來,甚至隻要有人提及孝惠皇帝的儲位,便大都難逃一死。”
    “大王試想:一個如此注意忌諱的人,又怎麽會為了試探大王,而佯裝自己已經駕崩了呢?”
    一番話說出口,讓代王劉恒麵上再度湧現出遲疑之色,宋昌這才繼續道:“呂太後,是萬萬不會這麽咒自己的。”
    “至於其他人——哪怕是呂產、呂祿等諸呂子侄,也絕不敢犯這個忌諱。”
    “所以,在臣看來,曲逆侯陳平、絳侯周勃都說呂太後已經駕崩,那就必定是真的駕崩了。”
    “畢竟幾個月前,陳平、周勃還曾給大王送來秘信,讓大王也跟著齊王襄一起,舉兵誅呂、匡扶漢祚呢……”
    聽到這裏,代王劉恒麵上煩躁之色終於到達頂峰,隻擰著臉攥緊了拳頭。
    “寡人不解之處,就在於此!”
    “——陳平、周勃要聯絡宗親諸侯,裏應外合共誅諸呂,最終起兵的分明隻有齊王劉襄!”
    “就算他陳平、周勃當真誅滅了誅呂,又為了保全自己而處理了未央宮那位,要迎立的,也該是齊王襄才對?”
    “這皇位再怎麽著,也輪不到寡人的頭上吧???”
    聞言,宋昌眼底閃過一絲喜意,麵上卻是淡然一笑,再上前一步。
    麵色溫和的在王榻旁跪坐下身,溫聲細語道:“臣倒覺得,這恰恰能證明呂太後,是真的駕崩了。”
    ·
    “大王想啊:陳平、周勃要裏應外合共誅諸呂,為何隻有他齊王劉襄敢舉兵?”
    “——還不就是他齊王兵多將廣,國富力強?”
    “這樣一個本就強大,做齊王就敢舉兵誅呂的人,若是坐了我漢家的宗廟、社稷,那陳平周勃等百官朝臣,哪還能有好日子過?”
    “說不定日後,他‘天子襄’掌了權,還會清算陳平、周勃這些個‘亂臣賊子’。”
    “但大王不同啊!”
    ···
    “大王的代國本就苦寒,連軍費都湊不齊,宮裏的公子公主、王後姬嬪們,都是大王在王宮裏種地,外加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從俸祿裏分出來一些,才勉強養活的。”
    “相較於他齊王襄,大王才是那個更容易掌控,更能讓陳平、周勃等‘亂臣賊子’安心的傀儡啊!”
    “不立大王,他們還能立誰?”
    “——難不成還能立那個由呂太後一手養大,侍呂後比孝惠皇帝還要孝順的淮南王劉長?”
    “對於陳平、周勃等‘賊子’而言,大王才是最佳的選擇。”
    “這也是臣為什麽會覺得,呂太後是真的駕崩了、諸呂也是真的被鏟除了……”
    不知道為何,聽到這裏的時候,公子啟的視野便越來越模糊,耳邊傳來的聲音也越來越小。
    到最後,那牆洞居然就這麽堵上了,就好似從不曾存在過!
    隻是睡夢中,公子啟並沒有感覺到這有什麽不對。
    低下頭,看了眼已經在懷中睡去的弟弟劉武,便昂起頭,望向殿門的方向。
    ——很奇怪!
    方才還滿是焦急,甚至麵帶驚恐之色的母親竇姬、姐姐劉嫖,此刻卻都變了副模樣。
    母親穿上了皇後才能穿的鳳冠霞袍,端的是雍容華貴!
    姐姐劉嫖更是變成了成熟婦人的模樣,身上那還帶著補丁的單衣,也已經變成了極盡奢靡的蜀錦。
    “哦……”
    “母親和阿姊,這是走了大運啊……”
    公子啟仍舊沒有察覺到任何一場,就這麽想著,便緩緩將目光收回。
    然後,公子啟就看見了讓自己頭皮發麻的場景。
    ——方才出現牆洞的位置,此刻卻是整麵牆都消失不見!
    放眼望去,方才還由父親劉恒,以及叔叔伯伯們商議大事的殿室,此刻卻盡是一片晦暗、破敗。
    大殿之內,四個哥哥橫豎躺倒在地,身上華服依舊,肉身卻已化作枯骨!
    而在上首王榻之上,母後呂氏同樣是一副骷髏外包著華袍,隻那空洞洞的眼眶內,緩緩落下兩行血淚……
    第(1/3)頁
    第(2/3)頁
    ·
    ·
    ·
    “來人!”
    “將……咳咳……”
    “將這個無君無父,罔顧人倫的混賬拿下!!!”
    夢境切換的很快;
    快到公子啟還沒有從那五具枯骨,以及那兩行血淚為自己帶來的驚顫中緩過神,抬頭便看到已經貴為漢天子的父親,正滿臉怒容的坐在禦榻邊沿。
    父親老了許多,兩鬢斑白,滿臉病態;
    大刀闊斧坐在禦榻邊沿,一手撐在膝蓋上,一手卻是虛握成拳,擋在嘴前一陣陣重咳不止。
    唯獨那混濁的雙眸,正滿帶著盛怒,直勾勾望向公子啟……
    哦不;
    望向監國太子:劉啟的目光深處。
    “父皇!”
    即便是在夢境中,太子啟看到父親這般作態的第一反應,也依舊是慌忙跪下身。
    “父皇!”
    “兒臣何罪啊父皇!!”
    “兒臣……”
    “——住口!!!”
    求饒之語剛說出口,卻見禦榻之上,天子劉恒本萎靡不振,甚至都萎靡到有些‘縮水’的身軀,隻陡然拔高至數丈高!
    就這麽滿臉怒容的站在禦榻前,居高臨下的睥睨向跪地俯首,滿是驚慌之色的監國太子。
    “朕,隻問你這混賬一遍!”
    “我兒揖,到底是因何而死的?!”
    哄!!!
    隻厲聲一語,便好似千斤重錘,在太子啟心頭沉沉砸下。
    “阿、阿揖……”
    “阿揖,不從王太傅賈誼之勸阻,執意縱馬疾馳,不慎落馬,傷重不治……”
    “——與兒無關啊父皇!”
    “阿揖是自己要策馬疾馳,更是遠在關外的梁都睢陽!”
    “兒身在長安,日夜都守在父皇身邊,就算有心,也根本是鞭長莫及啊!!!”
    短短幾句話的功夫,天子啟便由一開始的心虛,變得愈發振振有詞。
    隻不知這振振有詞,究竟是因為真的有恃無恐,還是想要借此掩飾自己的慌亂……
    “朕都要死了!”
    “——朕!都要去見太祖高皇帝了!”
    “你這混賬,就不能跟朕說一句實話嗎!!!”
    ·
    “阿揖足年十六!弓馬嫻熟!”
    “是什麽樣的烈馬,能讓我兒揖墜馬重傷,又不治而亡?!”
    “——是你監國太子送的馬駒!!”
    “一匹剛出欄不久,連牙齒都還沒長齊的馬駒!!!”
    “當著朕眼皮底下害死我兒揖——你真當朕這個漢天子,是你太子啟的泥塑雕像嗎!!!!!!”
    砰!!!
    說到怒及,天子劉恒更猛然拔出劍——拔出那柄數丈長的巨劍,架在了太子啟的脖頸處。
    那巨劍足有兩指厚,被架在太子啟鎖骨上,就好似千鈞重擔般,壓得太子啟不自然的低下頭,才能將鎖骨處傳來的刺痛稍緩解些。
    可即便到了這一步,太子啟仍費力的拱起手,含糊不清道:“梁…梁懷王……”
    “執意縱馬……不甚跌落……”
    “傷…重不治……”
    這番話說出口,足數丈高的天子劉恒,便好似被施了定身術般,就維持著怒而拔劍,將劍刃架在太子啟脖頸處的姿勢,愣了許久,許久……
    不知過了多久,天子劉恒又好似泄氣的皮球般,一點點恢複正常的大小——甚至縮的比平時更小。
    原本遍布眉宇間的怒火,也再度轉變為肉眼可見的萎靡。
    就好似一個老嬰兒般,蜷縮在禦榻之上,有氣無力的睜開眼皮。
    “阿啟……”
    “朕,要大行了……”
    “待朕到了地底下,還要和太祖高皇帝好好解釋清楚:我漢家的皇位,怎就讓朕這個皇四子坐了……”
    “——解釋解釋兄長的兒子們,怎麽就在朕入繼大統前夜,悉數死在了周勃、夏侯嬰二人的亂劍之下……”
    ·
    “將死之人,不可以帶著不甘死去……”
    “告訴朕;”
    “阿揖,到底怎麽死的……”
    “我兒揖,到底是怎麽死的……”
    “圓了朕的不甘,阿啟,便能坐上那方朝思暮想的禦榻,做我漢家的天子……”
    “但在那之前,阿啟,要和朕說一次實話……”
    看著禦榻上,父親劉恒這副行將就木的模樣,太子啟就好像是忘記了先前,被那‘巨人’以劍架著脖子時的惶恐;
    滿是哀痛的在禦榻邊蹲下身,垂淚開口。
    “父皇啊~”
    “阿揖,當真不是兒臣……”
    “阿揖那匹良駒,當真不是兒臣送去的啊~”
    “——是有宵小在汙蔑兒臣,才讓父皇彌留之際,都無法瞑目;”
    “阿揖,當真是墜馬重傷,不治而薨啊……”
    靜。
    禦榻上的嬰兒般天子劉恒,仿佛再次被施下定身術。
    又是許久,許久;
    久到天子啟都有些奇怪:時間為什麽停止流通,天子恒沙啞無力的嗓音,才在太子啟耳邊響起。
    ——哪怕禦榻之上,天子劉恒已經沒了氣息,那聲音,也還是清晰無誤的傳入了太子啟的耳中。
    “了不起。”
    “我兒,了不起。”
    “——朕都做到了這個份兒上,還能咬牙不認!”
    “我漢家的監國太子,了不起……”
    ·
    “記住。”
    “記住自己今天,在朕麵前的樣子。”
    “千萬不要認。”
    第(2/3)頁
    第(3/3)頁
    “便是再被人用劍架在脖子上,也絕對不要認。”
    “死去的人,已經死去……”
    “天子要做的,不是給死人公道,而是要借死人,來給活人謀利。”
    “——要愛天下。”
    “不要獨愛一家一戶,要愛整個天下……”
    不知道為什麽。
    太子啟也不知道為什麽。
    早在這番話傳入耳中之前,禦榻上的天子劉恒,就已然沒了氣息;
    而在這番話結束之後,殿內也並沒有出現任何變化。
    但太子啟就是知道:直到這段話全部傳到自己耳中,父親劉恒才撒手人寰。
    “父皇……”
    太子啟想哭,但哭不出聲;
    想撲在禦榻邊沿,卻又根本無法活動身體分毫。
    就這麽含淚看著禦榻上的天子劉恒,一點點縮小,一點點縮小;
    直到最終,消失不見……
    ·
    ·
    ·
    夢境再度切換,太子啟,又變成了天子啟。
    或者應該說,是大行皇帝啟。
    不同於前兩個夢境,劉啟都是第一人稱視角——這第三個夢境,大行皇帝啟,是以上帝視角旁觀。
    天子啟看到了一個英氣十足的身影,坐在了未央宮的禦榻之上;
    看到了老邁的母親:竇太皇太後,似乎是被那個銳意進取的少年天子所惹惱,險些氣的廢皇帝!
    “那是榮?”
    “怎這般冒失?”
    ·
    “不對,那不是榮。”
    “榮,絕不會這般輕舉妄動。”
    “便是要忤逆母後,也必定會謀定後動,一擊便讓母後無力翻身……”
    天子啟如是想著,畫麵也在飛速推進著。
    少年天子惹惱了太皇太後,被罰麵壁太廟,過了足足好幾年,才終於回到了未央宮宣室殿、才終於出現在了漢家的朝議之上。
    隻是少年天子已近中年,頒下的第一道詔書,卻是冊封剛出生的皇長子之母為皇後。
    “這絕對不是榮!”
    “才剛出生,連能不能活著長大都不知道,就這般冊立其母為皇後?”
    “——萬一皇長子沒能長大成人,難道又要再廢皇後???”
    “簡直兒戲!!!”
    看到這裏,天子啟已經皺起了眉頭。
    但慢慢的,那緊緊鎖起的眉頭,隨著麵前的一幅幅畫麵,而逐漸舒展開來。
    天子,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甚至可以說是窮盡一生,都沒能等來的畫麵。
    ——在草原,匈奴人叫喊著,嘶吼著,卻仍舊難逃被漢家的銳士斬於馬下的命運!
    漢家出了兩個足以比肩淮陰侯的名將!
    稍大那人老成穩重,又胸有韜略;
    年輕那人則兵行詭道,思維跳脫,又每每能有奇效!
    在這二人的率領下,漢家將帥愈戰愈勇,百戰百勝,將原本壓得漢家抬不起頭的匈奴人,一路趕去了遙遠的北海!!!
    於是,匈奴人開始養羊,開始捕魚,開始稱呼漢天子為‘聖天子’,稱呼匈奴單於為‘匈奴王’……
    “不是榮?”
    “既然不是榮,又如何能做到如此地步……”
    天子啟很疑惑。
    也很迷戀。
    迷戀眼前,這一幅幅宛若仙境的美好畫卷。
    但天子啟卻無法繼續看下去了。
    那畫麵越來越遠,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呃……”
    直到天子啟徹底轉醒,卻依舊沉浸於方才那個夢——那三個先後出現的夢境中,久久不能自拔。
    正思考著那第三個夢境中,明顯不是長子劉榮的少年天子究竟是誰,耳邊便傳來宦者令春陀的低語聲。
    “陛下……”
    “近幾日,宮內外開始有傳言,說綺蘭殿的王夫人,當年是夢日入懷,才懷上的公子彘……”
    隻刹那間,天子啟麵色陡然一冷,雙眸更不受控製的迸發出一抹肅殺!
    片刻之後,天子啟又不由得一愣。
    “那少年天子……”
    “莫非是小十?”
    ·
    “怎麽會呢……”
    “朕怎會不立榮,轉而去立繈褓裏的彘……”
    聽著天子啟這番呢喃,宦者令春陀隻驚恐的跪倒在地,緊緊閉上了雙眼,身形更劇烈顫抖起來。
    良久,天子啟才從思緒中回過神,見春陀這般模樣,又冷不丁咧嘴一笑。
    “反正朕百年之後,你也是要去給朕守皇陵的~”
    “知道這些事也沒什麽——爛在肚子裏便是。”
    春陀趕忙將頭埋的更深些,天子啟卻是從榻上起身,負手凝望向殿門外,悠悠開口道:“至於王美人‘夢日入懷’的傳聞……”
    “不過傳聞而已,不必理會。”
    ·
    “嘿嘿……”
    “也不知榮那小子回了長安,會不會被這則‘傳言’嚇死……”
    “——綺蘭殿,又有苦頭要吃嘍~”
    “也不知這回,是耳光,還是杖殺……”
    “又或是公子榮,能給朕一個大大的驚喜,亦未可知?”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