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給領導們上一課

字數:3730   加入書籤

A+A-




    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對的,你的建議很合理,我們也組織了一些地質人員去勘察,爭取各村都能修到。先由他們給我們出一張圖,然後各公社自己出一張圖,我們再對比綜合判定後,再決定怎麽修細節。”
    任局長把開會研究出來的一些打算說給了梁新月聽。
    梁新月連連點頭:
    “那材料呢?這邊雖說戈壁多,但這樣整塊的大石頭可不多,還有,如果用碎石頭,那得多用很多水泥。”
    “水泥倒是不擔心,我們有一個公社就產水泥,這次肯定要用到他們的。”
    “石頭也不擔心,你隻看到了新水村過來這一塊,就在新水村山後的這個村叫高山村,這裏的山都可以開采很多石料。”
    梁新月眼睛一亮:
    “任局,這可就給了高山村機會了,我覺得,你們通過這次任務,可以帶動好幾個村起來了。”
    任局點頭道:
    “縣裏也是這樣打算的,產石頭的就提供石頭,產水泥的就提供水泥。合作共建。”
    梁新月皺起了眉頭:
    “你們的意思,是讓人家無償的提供?”
    任局點點頭道:
    “這都是為了自己啊,為大家,為人民也是為了自己。”
    梁新月搖頭道:
    “我倒是不這麽建議,你看看新水村種菜的事,你說,產什麽提供什麽,難道要新水村提供菜?這可不行,菜,得拿錢來買。”
    任局愣了一下,為人民服務,又共建家園,不是應該拿出來做貢獻麽?
    梁新月重新坐下來跟任局算了一筆賬:
    “來來來,我們來算一盤大一點兒的賬。”
    “如果以你的想法來說,這一次,這邊有石頭,這邊有水泥,我們有菜,那人工是各村出各村的。合起來就幹活,幹就完了,幹完了呢?”
    “照你們這樣幹出來,大家累得半死,家裏還是窮得揭不開鍋。來了水又怎麽樣,最少還得種下去,再半年才有收成。這就是為什麽我說,我們新水村的人出工的話,我會付工錢的意思。”
    “任局,錢這個東西,我們要讓它轉動起來。你看:缺石頭,我們就算好,要多少方石頭,我們拿錢去買。那高石村的人就有了錢了,幹活也積極了。”
    “他們有了錢做啥?買糧食,買菜吃,買布做衣服。再存點。對不對。”
    但隻要他們拿錢出來買,我們的錢就流通了起來。買菜吧,這錢就又回到了我們新水村了。我們再分給了村民,村民也要出錢買糧食,然後修本村的水渠的時候,又要石頭,這石頭的錢,還是各村的村民湊來。
    你買我石頭,我買你菜,再買他們家的水泥。
    就這樣,你給我買,我給你買,全縣的經濟是不是就帶動了?
    而縣裏,隻要開頭拉動一下,就成了。
    縣裏隻要管著石頭不能算高價,水泥隻按成本算,這麽來,大家不算得虧。
    梁新月的說法,讓任局好半天沒回過神來。
    “那是說出來幹活的人,還是要給工資?”
    “對呀,人家哪裏有白做工的?修水渠這種,我相信縣上是安排了一部分款項的,但這筆錢不能隻捏得死死的,得讓這筆錢化整為零,最後還得回整。讓百姓看到希望。”
    任局回想一下,梁新月的意思是主渠由縣裏出資修,修的時候,民工是要付人家工錢的,石頭水泥是要付錢買的。
    那主渠修好了,各處的鄉鎮上的人來做了工的,都多少有些工錢,然後各公社要修分渠的話,得買石頭,得買水泥,這些錢,就得攤給大家來付。
    付了石頭的錢,付了水泥的錢,大家做工的時候,還是能得一點工錢,這樣又回來一點。
    而大家的積極性就拉起來了。
    算是這麽算,任局想了一下說道:
    “你別說,這樣還真的能帶動一下,我估計,到時供銷社的收入都能增加,還有糧站那邊賣糧食這些,手上有錢了,生活肯定是要解決一些。”
    “再來,就是信用社的存款也就能增加一些。對縣裏來說,就是一筆專款用出去了,水渠建起來了。對老百姓來說,又得了水渠,又收入了一點工錢,這才是叫看到了希望。”
    “對各部門的成績來說,最後都是在增長。”
    “如果按你們原來的辦法,那就隻有把錢用到給百姓的保證的一餐飯上,然後可能會給水泥廠和打石頭的工人點工錢。”
    並沒有起到讓大家都享受到了這點錢,也沒有讓大家都提高了生活水平。”
    任局站起身來說道:
    “我於經濟一道確實不行,走走走,我們去找李副縣長,和他說說,你這個辦法,我聽得有點暈,但我覺得會是好辦法。”
    任局拉著梁新月去見李副縣長了。
    在李副縣長辦公室裏,梁新月把剛才說的事再說了一回,也實際的用筆算了一回。真的不會多花多少錢,但起到了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主要是,他們做事都是按條條款款,專款專用是對的,但專用還得看怎麽用啊。
    按梁新月的辦法,也是專款專用,但分得更靈活,這就是計劃經濟和商品經濟的一個小小的碰撞一下。
    李副縣長聽得眼睛一亮,叫著任局:
    “你去樓上,叫書記和縣長下來,我們聽聽梁同誌給我們講一堂經濟課,我覺得有意思。”
    任局又往樓上跑,不一會兒,真的把縣委書記和縣長都請了來,還有另外兩位副書記和副縣長。
    這邊李副縣長叫著一個幹事搞了個小黑板來。讓梁新月當一回老師,把這個錢的流通過程講給大家聽聽。
    幾個領導是真真實實的聽了一堂關於經濟流通的課程啊。
    對他們來說,他們一直奉行和做的事,都是一對一,這個計劃要用的,就隻能用做這個。
    梁新月這個辦法,也是用做這個啊,但卻把錢化零了,給到了每一個來做工的村民了,還給每一個提供了材料的村增加了收入。
    最後,錢還能再回流一部分回來。不管落到村民手中的錢去向了何處,對他們這些縣領導來說,都是完成了一份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