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三萬二

字數:4666   加入書籤

A+A-


    駱一航在辦公室裏掃了一圈,收回目光。
    村長奶奶那邊也找到了資料,招呼駱一航兩父子過去看。
    “那片地是原先三旺家的,有十六畝,2年的時候,三旺兩口子戶口遷走,就把地退回村裏了,現在屬於村集體。”
    “三旺家的去哪兒了”駱誠好奇問道。
    “三旺家娃有本事,在帝都邊上,叫啥清的地方買了兩套房,一套寫了三旺的名,兩口子算買房落戶,拿城裏醫保咯。”
    “這美滴。”
    “可不嘞,享福著呢,咱平安溝的娃都孝順……”
    村長奶奶和駱誠順著話頭聊起來了。
    駱一航沒插嘴,隻想著是村裏的地,那就好說了。
    等了一會兒,聽著村長奶奶的話頭都飄到誰誰誰家生了二小子,長的跟他爹一點不像之類之類。
    駱一航趕緊插話打住:“盧奶奶,現在村裏包地多少錢啊”
    “航娃子你要包啊三旺家那塊”村長奶奶咳嗽一聲,打住八卦之心,樂嗬嗬問道。
    “是有這個想法。”
    “好著嘞,奶給你看看。”
    說著,村長奶奶又從文件櫃裏找出個文件夾,翻了翻,從裏麵抽出張表格。
    “這兒嘞。咱村台子上的地屬於一般農田,今年鎮上給的指導價是500一畝,村裏可以下浮20%,就是400一畝,承包期30年,每五年一付。”
    所謂的指導價,就是土地流轉指導價,地方政府根據土地性質、設施、麵積、產出等等做出測算規定的價格。
    這個指導價不是強製的。
    承包價格和年限由土地流轉雙方商定,但是過低的話,上麵要查。
    設置這個指導價,就是怕以權謀個私,一塊錢一畝,兩塊錢一畝的造成集體資產流失。
    村集體允許下浮20%,其實也不是規定,就是個約定俗成。
    上浮則沒限製。
    平安溝這邊地太多,沒人包,自然是向下浮動。
    400一畝,十六畝就是6400,一次交五年,就是三萬二。
    “現在包地真貴哦。”駱誠感歎道。
    “唉,可不是麽,一年比一年貴。”村長奶奶歎了口氣。
    然後她自己也抱怨道:“本來就包不出去,現在越貴越沒人包。人家農業公司寧可在下麵包00的,也不包咱這400的。”
    那不當然的麽。
    駱一航心說了,山上啥設施都沒有,包下來還要先開荒。
    那上麵車都上不去,設備都運不進,是不是還得先修路啊,當然沒人包了。
    而人家下麵平地,不說遠的,就說下麵鎮子外麵,雖然承包費貴了些,少的600,好的00,甚至還有000的。
    但是人家有三通一平,有水利設施,交通運輸啥啥都弄好的,甚至還能點外賣。
    省事又省心。
    要不是情況特殊,駱一航也不想包山上的。
    唉,三萬二。
    三萬二就三萬二吧。
    駱一航下定決心,鄭重說道:“這塊地我想承包。”
    “你真要包啊”村長奶奶十分驚訝,她還以為就是問問呢。
    轉頭又對駱誠說,“駱誠你也不勸勸。”
    駱誠笑著搖搖頭,“娃子大了,有主意,勸不動,讓他折騰吧。”
    村長奶奶還想再勸勸,又對駱一航說:“航娃子,種田可累,而且一次最少得包五年,中間不能退的。”
    駱一航蜷起胳膊顯擺顯擺肌肉,“我力氣大的很,不怕。”
    “瓜娃子。”
    村長奶奶勸了兩次,見駱一航打定主意,也就不再說什麽,抽出張表讓填了。
    “晚上諞閑傳的時候我跟老家夥們提提,應該問題不大,過兩天去鎮上的時候就把手續辦了。”
    諞閑傳就是傍晚的時候村裏人湊在村口大樹下麵聊八卦。
    是平安溝因地製宜的辦事方式,晚上閑聊的時候人最全,諞閑傳的時候正好走一個村民協商的流程。
    正事辦完,回去包包子咯。
    ……
    第二天一大早。
    駱一航一家起個大早收完了菜,裝在大筐裏讓三中和市醫院的車拉走。
    兩邊手續都走的挺快,一天就把簽字蓋章的合同拿來了。
    交了貨,拿了收據,算上了昨天各自帶走的那200斤,0500塊到手。
    忙活完,再吃了早飯。
    駱一航趁著丁小滿還沒溜走,抓過來綁上攝像頭,讓它繼續當主播。
    前麵那個視頻,經過這幾天發酵,播放量終於破百。
    “丁小滿是隻貓”這個賬號的粉絲,也終於突破兩位數,達到了個。
    前景可期。
    忙完這些,又過了會兒。
    一前一後兩輛小麵包順著山路上來了。
    前麵那輛破的是強娃的車,駱一航認識。
    後麵那輛更破,應該就是讓叫來的工程隊的車。
    看座駕就是專業人士,做工程的都開五菱,能裝人能拉貨,越破說明接的活越多。
    下車一介紹,果然是老工程了,是專做農業的,開荒挖地扣棚刨塘子啥都能幹。
    四十多歲年紀,曬的黢黑黢黑,這就是專業的膚色。
    這人姓李,叫李正,駱一航隨著強娃喊他李哥。
    介紹的時候就一直笑,一副不善言辭的模樣,顯得特別老實,憨厚。
    還有雷厲風行。
    上來之後水都不喝一口,就要去現場看看。
    “來來來,坐我車,我車皮實。”
    皮實,是對鄉下跑工程的車輛最樸實的讚美。
    但是再皮實的車,也是四個輪子。
    四個輪的車,那是真上不去。
    “這個……還是坐我車吧,李哥你車上不去。”駱一航把自家的小摩托推出來了。
    有點小,一般是坐兩個人,擠擠的話三個人倒是也行。
    但是不包括強娃這種前凸後翹長寬比稍微有些“出色“的體型。
    “這……”李哥有點為難。
    強娃主動提出,“我腿著。你們先上去。”
    “哪能讓你腿著。”駱一航調侃一句,又推出一輛自行車,二八大杠。
    強娃接過來,拍拍肚子自嘲道:“得,正好減肥了。”
    “羅老板對不住了。”“航老板那咱走。”李哥還挺客氣,分別遞了一句。
    就是這稱呼有點別扭。
    別扭也沒轍。
    強娃姓羅,駱一航姓駱,這倆姓發音很像,容易弄混,他叫強娃羅老板叫慣了的,再叫駱一航就隻有航老板了。總不能叫一老板吧。
    駱一航載著李正沿著土路上台子。
    走上一趟,他就明白為啥不讓開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