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遊仙 第十章 山中巨變
字數:6138 加入書籤
穎兒,記住為娘的話
不論男女,善用情者最薄情
——雅夫人
霸淩?霸道欺淩。
賈於看了王家兄弟又看了看寧不回,心想好像確實是這回事。
同時也在心中感歎,前輩雖然時常瘋瘋癲癲,但是總有新奇之語,卻又無比貼切,不愧是一句話便能引起天道雷霆的人。
“三郡王有一位三茅山弟子,兩個武夫打扮的人,還有一個穿的粗布麻衣的少年,一行四人已經到了不遠處,三茅山弟子和兩位武夫隻是神通境,那位少年看不出深淺,好像是個普通人。”白馬鎮鎮守孫驍,上前靠著三郡王身前低聲說道。
“哦?看來霧中人到了。”刑楓麵覆之下的獨眼射出一道驚人寒芒。並未看向來人的方向,反倒是看向了閱江樓主徐良的方向,此時恰好徐良也轉過身來,二人對視。
突然刑楓好像察覺到了什麽,側臉掃向了修士人群之中。
三茅山弟子中的陸姓少年,躲在人群中,一直盯著不遠處的白霧,好似已經看透了白霧正在欣賞著什麽,臉龐上情不自禁浮現出一絲詭異的微笑,心裏想著“不錯不錯,沒有白等這麽久,確實是個有意思的人”,殊不知有一個人突然身形一閃而逝。
下一刻陸姓少年身前出現了一個渾身包裹在黑甲中的高大身影,正是刑楓,他還沒有任何反應,便被刑楓一把掐住脖子舉了起來。
“長老,救我,救我,饒命啊,三郡王,我···”那少年無比驚恐,無比期盼的眼神盯著宋旭柳懿夫婦二人,嘴上對著刑楓不斷求饒。
刑楓隻是微微加重了力道,不讓少年再說出一個字。在外人眼中那三茅山的少年正在苦苦求饒,可是刑楓在那少年的眼神裏先是看到了一絲意外,接著轉化成了熟悉的嘲弄,這個眼神,刑楓永遠都無法忘記。
渾身包裹在黑甲中的男子隻是不斷地緩緩加重了手上的力道,反複在用手感受著那少年生命的流逝,直到聽見“哢~嚓~”一聲,接著那少年便不再掙紮了,刑楓鬆開了手,任由那少年的屍體墜落在地上,看都不看,仿佛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你”“三郡王,這是什麽意思,我三茅山弟子可有什麽對您不敬的地方。”柳懿一下子扯住了準備上前的夫君宋旭,自己上前開口道。
刑楓好似沒有聽見柳懿的詢問,隻是轉過頭望向了白霧籠罩中的某個地方,正是那少年先前觀察的方向。
“既然來了,為何不出來一見。”閱江樓主的聲音淡淡從一旁傳來。
就在這時白霧湧動,隻有寧不回一人緩緩從白霧中走出來。
寧不回,賈於和王家兄弟四人其實已經到了一會,隻是借助白霧遮蔽身形,寧不回一直在觀察場上的局勢,並且將在場比較有辨識度人的樣貌穿著都詳細訴說,好讓賈於和王家兄弟給自己先介紹一下。寧不回原本的策略非常簡單,就是借助白霧隱蔽悄悄溜進地宮。
沒成想那全身包裹在黑甲裏的三郡王,莫名其妙的殺了一個道門少年後,便轉過頭直勾勾的盯著自己所在的方向,好似已經看透了白霧。更讓寧不回心中一驚的是,那站在懸崖邊比女子還好看的閱江樓主,他說的話,是直接響起在寧不回腦海中的。
經過王家兄弟和道士賈於的介紹,寧不回自然知曉了兩人的身份,以及兩人一個元神真人,一個武道宗師的境界。這白霧對到了這個層次的人看來效果不大,於是權衡利弊後,他示意賈於和王家兄弟,自己一個人先出去看看情況,他們見機行事。
走出白霧,寧不回首先對視上了三郡王刑楓的獨眼,他隻覺得渾身一顫,好似被一隻可怕的怪物伸出巨大的舌頭從上到下舔了一口,全身毛孔都豎起來。
懸崖邊佇立的閱江樓主徐良這時也投來了目光。
寧不回逃也似的挪開了目光,躲避這黑甲男子的注視。於是正好又和徐良目光相交,寧不回感覺眼前的帥哥,看自己的同時好似在腦海裏跟自己打了個招呼,於是他下意識在腦海中回了一個招呼。
徐良卻是心中一驚,剛剛自己的目光中帶著一絲神念,沒有任何攻擊性,隻是一種試探,神念與他的神念碰觸了一下,果然是元神境,怎麽從來沒見過眼前這個人,看年紀隻有十六七歲,說不定是個活了很多年的老怪物。
“大秦監天司,徐良,道友觀你氣象似乎不是道門一脈,怎麽稱呼。”
在場眾修士心中一驚,本集中在三郡王身上的視線立刻匯聚到寧不回身上,讓閱江樓主稱呼一聲道友,還自稱徐良的人,肯定是一位元神真人,更讓眾修士震驚的是閱江樓主說此人並非道門中人,一位別脈的元神真人和一位別道的元神真人,其中的差別就需要細細品味了。
“無名之人。”見這位元神真人這麽客氣,寧不回心中大呼,yes!有的聊,前世經驗,通常這種情況都要先裝一波。於是仔細回想著銀白長發男子的神態和語氣,淡淡的開口道。
“無名之人?何解。莫不是道友覺得,徐良兩個字的分量不夠。”徐良先是一怔,隨即微微眯起眼睛看著寧不回。
眼見這剛說四個字,對麵就要動手了,寧不回心中直呼某種綠色隨處可見的植物。這元神真人都這麽隨心所欲的嗎,沉住氣,沉住氣,沉住氣寧不回在心中不斷告誡自己,接著開口道:
“這是一個禁忌。”寧不回隨即伸手指了指天上。
徐良沉思了一會,接著開口道:“道友來此的目的是什麽。”
“赴約。”寧不回看了一眼地宮大門,接著開口道。
“請便。”徐良留下兩個字轉過身,不再理會寧不回。
寧不回在心中慶幸,總算混過去一個。他不知道的是徐良本就沒有節外生枝的打算,徐良出現在此地隻有一個目的,三郡王刑楓。若是他不在,此地道門修行者,將不會有一個活著離開紫金山,此時恨不得親自去取了靈寶打發了眼前這個不知名元神真人。
見這位閱江樓主徐良真的沒再糾纏自己,寧不回便徑直朝著地宮大門走去,心中還在念著步數,馬上就到了,目不斜視,生怕對視了那黑鐵疙瘩,在和自己問道一輪,剛剛的眼神看的寧不回心裏發毛,感覺自己要是開口恐怕聲音都要露怯。
“留步。”三郡王刑楓開口道。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寧不回心中暗罵一聲。強忍著心中的驚懼,緩緩轉過身子,麵對上全身黑甲的男子淡淡的開口道:“何事?”
“不論今日如何,他日邢某在金陵城恭候前輩大駕。”
一位玄甲軍走上前,恭敬的雙手奉上一枚令牌。
寧不回並沒有立刻接過令牌,心中思索了一會,伸出手一揮,圍繞在山崖處的白霧全部散開,整個山崖間仿佛破開迷霧見月明,就連被白霧遮擋的道士賈於和王家兄弟三人也露了出來。寧不回取過玄甲衛手中令牌,徑直走向三人,將令牌遞給了道士賈於,開口道:“在這裏等我出來,如果我能出來的話。”
寧不回本著誰好說話,就麻煩誰的道理開口道:“這三位小友與在下算是有些交情,還望三郡王照顧一番,若是覺得麻煩,便放他們自行下山。”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包裹在黑甲之下的刑楓開口道。
他的內心可不像現在的語氣這般輕鬆,今日上山的目的本就是這群被靈寶聚集而來的神仙中人,等下必然有一場大戰,應付閱江樓主徐良已經非常棘手,實在也不願意節外生枝。但是寧不回的出現卻帶給了他意外之喜,數十年間刑楓一直在追查一個暗中操控著大秦各州郡的幕後之人,此人神通詭譎,短暫幾次交手都被此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那名被他殺死的少年,若不是因為寧不回的出現,泄露了一絲氣機,恐怕今日還會有其他的變故。所以刑楓立刻決定要交好寧不回,他有預感,這個幕後之人今天在此地留下這個棋子,也許就是為了等待寧不回,刑楓不知道此人有什麽目的,但是將形勢控製在自己手中才是他願意看到的。
沒曾想這看著殺氣騰騰的三郡王,出奇的好說話,寧不回並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命運會如何,對於賈於和王家兄弟二人,他隻是還了一份一路上解惑的恩情,寧不回對著三人眨眨眼,便不再看他們,轉身徑直走向了地宮。
賈於和王家兄弟三人一臉懵逼的被幾位玄甲軍請到了一旁保護了起來。
一位“元神真人”要進入地宮,在場唯二能阻止的閱江樓主和三郡王都沒意見,其他眾修士自然是不會多說什麽,隻是不免心中都湧上了失落之情。看來注定與一件靈寶失之交臂了。不過其中還有些其他的小心思,這種情況也很好,至少沒有落入其他道脈手中。
寧不回走到地宮門前,望著深邃不知通向何處的台階,感受著冥冥中的呼喚,他毅然決然踏入其中。
就在寧不回踏入地宮大門的一瞬間,大門發出轟然一聲巨響,地宮大門就此閉合,緩緩在眾人身前隱去,就這麽消失不見了。
在場眾修士,一陣詫異,閱江樓主和三郡王同時抬頭望向天空,不知道什麽時候,天上的月亮變成紫色,散發著妖異的光芒。
紫金山發出了劇烈的搖動,比起先前的地龍翻身要強烈百倍,好似整座大山都要傾覆。
“不好,速速離開,越遠越好。山下有東西要出來了!”開口之人是閱江樓主徐良,他此時一步踏出騰空而起,站在天上對著道門眾人喊道。
隻有修為勘破入化境和為數不多修行特殊功法的修行者,立刻馭風或踏空才能稍微遠離紫金山。
下一刻他們看見了此生難忘的一幕。
延綿百裏的紫金山,山石晃動,山脈起伏間一道巨大的身影緩緩起身,一條巨狼橫亙在天地之間,垂立天地。先前眾修士所聚集的斷層山崖分明是巨狼的腦袋,那所見的紫色妖月赫然是巨狼眉間的第三隻眼睛。
“嗷~嗷嗚!”一聲震天狼嚎,雄渾蒼涼。
巨狼的張開的大嘴,似乎可以把天空吞入腹中。巨狼晃了晃身子,無數山石樹木飛射,眼看要飛入一旁的金陵城中,卻被一道道白霧托起,天地似乎都籠罩在這白霧之中。
“鎮壓金陵氣數兩千年,銀月與監天司兩不相欠。”
滾滾白霧籠罩了巨狼的身軀後,便開始極速消散變淡。白霧散去後巨狼的身影也消失在天地之間,隻留下視野可及之內的殘破,紫金山隻剩下一座百丈高的孤峰。
道門眾修士除了寥寥幾位及時馭空遁逃,大多都葬身在山石崩落之中。三郡王所領玄甲衛和秦軍除了幾位一開始不小心摔落山崖的大多都被白霧裹挾送往了安全之處。
金陵城的一處城牆之上,一位巡城兵甲,此刻正靠在城牆的城垛上,望著剛剛屹立在天地間的巨狼身影,吐掉口中叼著的狗尾巴草,歎著氣自顧自說道:“好險,好險呐,差點沒走掉,看來這刑小子是盯上我了,我果然還是不喜歡太記仇的人,那就先做掉他好了。”
洛陽城,監天司。
“七星移位,貪狼星北去,大秦的人主之氣隱而不發,還未到天下逐鹿時候嗎?”
儒衫書生打扮的大司正一人獨立在淩天殿外的摘星台上。
大秦的帝位傳承,推翻數千年父死子繼的傳統。
始皇帝曾對天下各州郡下詔,贏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始皇帝統六國而立秦,無能之人怎可坐上大秦的帝王龍椅,天下是大秦人的天下,不是贏姓一家之天下,統禦天下州郡者自可來洛陽王宮,繼承我大秦正統。
兩千多年來無數雄才大略者於世家或草莽中崛起,一統大秦各州郡後,入主洛陽稱帝,但無一人改弦易轍,也再沒有一個字能如秦字這般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