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剿匪

字數:5411   加入書籤

A+A-


    錦盒裏的東西並不是賬本,而是知縣的日記!
    這東西對薛長山而言,絕對稱得上是最好的寶貝。
    薛長山雖然長著一張跟知縣一模一樣的臉,卻沒有對方的記憶。
    這些日記可以彌補他很多這方麵的缺陷,至少不至於滿身都是破綻。
    知縣雖然是進士出身,日記裏卻沒有堆砌華麗辭藻。
    他用詞很簡練,寥寥數語便能寫清一件事的始末。
    薛長山隻翻了十幾頁,就了解到很多關於知縣的大事小情。
    看了一陣後,薛長山不由暗暗感慨。
    當官也不容易呀。
    賄賂上官,平衡手下,敲詐富戶,應付刁民。
    薛長山看到的部分,基本全是知縣在這些事上的吐槽和感慨。
    果然,寫日記的沒有幾個正經人。
    但凡不是有過重的心理壓力,誰閑著沒事寫字給自己看呀!
    薛長山沒有盯著日記一直看下去,他得趕緊處理好另外一件大事。
    剿匪!
    按照原計劃,知縣並不需要親自帶隊出城。
    但薛長山不想按照原計劃執行,因為他有不得不出城的理由。
    既然書房裏沒法藏屍體,他打算索性借出城剿匪的機會,把屍體拉到外麵去處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這些衙役和鄉勇出城要剿的匪,就是他的那些山賊手下!
    事實上,薛長山本身也是被剿的一員。
    就是因為薛長山的前身綁架了米陽縣大戶肖家的女兒,才引得肖家出重金托知縣召集鄉勇剿匪。
    雖然薛長山偽裝成了知縣,可實際上他還是那個造過反的山賊頭領。
    而那些手下名義上是山賊,其實卻都是跟著他從屍山血海裏爬出來的戰場老兵。
    因為繼承了前身的記憶,他對那些手下的感情可比對官府這些人要強的多。
    如果必須做出選擇,他寧願扔了這破縣令不做,也一定會想辦法保住那些手下。
    回到殺人的房間,薛長山將知縣的屍體塞進一個大箱子裏。
    隨後喚來家丁讓他們備好馬車,又將裝著屍體的箱子放了上去。
    得知知縣要親自帶隊剿匪,一眾衙役和鄉勇全都麵麵相覷。
    都頭趙勇忍了又忍,終究還是沒忍住。
    “大人,匪人凶狠,您何必親自涉險?”
    薛長山懶得廢話,裝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擺擺手:“出發吧。”
    我還不知道山賊凶狠?
    那些家夥可都是跟老子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
    我怕的是如果我不去,你們這些酒囊飯袋再讓他們給殺光了。
    那老子不成光杆司令了?
    這支剿匪隊伍沒有任何紀律可言,說他們是散兵遊勇都算抬舉他們。
    衙役們全都鬆鬆垮垮,鄉勇們雖然精神頭很足,卻明顯都是沒見過血的良民。
    由此可見米陽縣官府的武裝力量並不強,怪不得米陽縣附近會山賊橫行。
    出城一個時辰後,隊伍來到東石村附近。
    薛長山前身是起義失敗後逃回米陽縣,還沒有自己的地盤,索性綁了人之後就躲在東石村裏。
    “回憶”起這一點時,薛長山不由得苦笑起來。
    綁了地主家女兒,不想著往山裏躲,反而大搖大擺的在村子裏等著人家來送贖金。
    也不知道該說前身是藝高人膽大,還是該說他豬腦子。
    距離東石村不到二裏地時,剿匪隊伍停了下來。
    薛長山眉頭一皺,問道:“怎麽不走了?”
    衙役和鄉勇麵麵相覷,沒有人敢回話。
    都頭趙勇偷瞄了薛長山一眼,心中暗道:“大人這是怎麽了,明知故問嗎?”
    所謂的剿匪,從來不都隻是裝裝樣子而已嗎?
    把隊伍拉出城來意思一下,對得起朝廷發的餉銀就行了。
    誰還真敢去跟山賊拚命啊?
    心裏這樣想著,趙勇卻發現知縣大人的眼神愈發堅定。
    “不會吧,大人不會真想剿匪吧?”
    這個想法剛冒出來,趙勇就聽到知縣大人發出了一道不可思議的命令。
    “進村,救人。”
    不顧眾人的遲疑,薛長山下令後便自顧自駕著馬車進村。
    這是個很愚蠢的舉動。
    馬車太顯眼了,躲在村子裏的山賊隻要不瞎,就肯定會注意到這一點。
    更離譜的是,薛長山還在身旁點燃了兩個火把,好像生怕別人看不到他似的。
    “大人到底是想剿匪,還是想送死?”
    趙勇徹底崩潰,隻能硬著頭皮帶人跟了上去。
    剿匪成不成功不重要,可如果知縣大人遇害,他們一個也別想活。
    薛長山一路疾馳衝進東石村,村裏靜悄悄的,並不像有山賊在此。
    但隨著大隊衙役和鄉勇都衝進東石村,村裏的百姓開始變得緊張起來。
    朝廷又要加稅了?
    很多人腦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都是這個。
    在很多百姓眼裏,官差往往比山賊還恐怖。
    有的山賊至少還知道不能竭澤而漁,官府要加稅時可不管百姓死活。
    看到村子裏並不像是有山賊出沒的跡象,趙勇總算鬆了一口氣。
    可還沒等他靠近薛長山的馬車,卻見一夥賊人忽然從村深處衝了出來。
    十幾個山賊手持利刃,凶神惡煞的朝剿匪隊伍衝來。
    他們明明人數不占優,卻展現出了比剿匪隊伍更勝一籌的氣勢。
    衙役和鄉勇本就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跟薛長山進村剿匪。
    如今看到山賊喊打喊殺的朝他們衝來,鄉勇們竟一哄而散,頭也不回的往村外跑去。
    剩下的十幾個衙役全都麵露懼色,他們也想逃跑,可是他們不敢跑。
    這一刻,幾乎所有衙役都在心裏暗罵知縣犯傻。
    眼見山賊越來越近,趙勇把心一橫,擋在馬車前揚聲道。
    “米陽知縣在此,賊人還不速速受降!”
    話音未落,趙勇又馬上回頭低聲道:“大人先走,卑職護您周全。”
    倒不是趙勇有多勇,實在是知縣不走,他們這些衙役就隻能留在這裏拚命。
    唯有把知縣勸走,他們才能有一線生機。
    剛才急中生智,把知縣的身份喊出去,也是為了讓山賊知難而退。
    平日裏他們聚嘯山林,官府出於各種原因可以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如果他們真敢殺朝廷命官,官府為了臉麵也肯定會把他們連根拔起。
    除非……他們想造反!
    想到這,趙勇忽然有了一個重要發現。
    眼前這夥賊人看起來並不像普通山賊,他們更像一隊士兵!
    十幾個人反應神速,聽到知縣名號後停下來時,甚至在原地結成了一個標準的圓陣。
    外圍山賊手持圓盾護衛,內層的山賊橫握著長刀隨時準備刺出。
    看到這一幕,趙勇心頭大駭。
    “不會真遇到反賊了吧?”
    同州距離米陽縣不遠,雖然那邊的起義已經覆滅,但難保不會有起義軍餘孽逃竄到這裏。
    不得不說,趙勇能當上都頭確實有點真本事,他的猜測已經完全符合了事實。
    可是出於求生本能的驅使,趙勇卻無比渴望自己猜錯了。
    山賊最多是打家劫舍,起義軍賊寇可是真敢跟官府叫板呐!
    趙勇開始慢慢往後挪起步子,不斷思索起脫身之策。
    可就在此時,他忽然聽到一個清脆的拔刀聲。
    他下意識向旁邊看去,正看到知縣大人持刀遙指山賊。
    趙勇嘴巴剛要張開,就聽知縣大喝一聲道:“全軍出擊,隨本官破陣殺敵!”
    “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