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無縫連E,賽場節奏

字數:4983   加入書籤

A+A-


    “firt&nbp;blood!!!”
    高亢激昂的係統女聲響起,回蕩在召喚師峽穀每個人的耳邊。
    “奈!!!斯!!!!”
    kid的聲音比誰都大。
    他已經習慣上單帶飛的日子了。
    打了這麽多年的職業,他從來沒有如此安心過。
    上單帶飛,不送包贏!
    “三分鍾,這個時間也太快了吧!!”
    “還好啦,畢竟上次奧拉夫可是一級就追著人馬硬生生砍死的。”
    “打野都沒刷完野,上單就死了麽?”
    現場的觀眾爆發出驚天動地一般的喊聲,和ig的粉絲們興高采烈交頭接耳討論不同,蛇隊的粉絲們更多的是怒其不爭。
    芙蘭朵,你到底在幹什麽!!!
    這個單殺,被導播敏銳地捕捉到了。
    就在二十秒之前,芙蘭朵還在推線,甚至血量都是壓製亞索的。
    可現在這是什麽鬼?
    對麵有點燃,你不會小心點??
    不換血能死?
    單殺的回放,很快被剪輯了出來。
    而看到大屏幕上的回放之後,之前不知道發生什麽事的觀眾都沉默了。
    “太快了,這個e好流暢啊,不是說亞索一級e不能做到連e的麽?”
    長毛有些不能理解。
    亞索無縫e,是需要不斷通過點擊鼠標把握節奏來取消e技能後搖的。
    一般來說,至少要在三級e的時候才能做到這一點。
    而袁慎,隻不過是將e改成了智能施法,隻要提前確定好下一個e的目標,就可以很流暢的用出來無縫e。
    “熟練度有點高,遮住id我都以為是rookie在操作這個亞索了。”
    米勒也驚歎道。
    “又單殺了啊……”
    長毛無意識地感慨,讓現場的觀眾們沉默了。
    夏季賽常規賽已經快要過半了,單殺王,就是這個之前在omg默默無聞的上單。
    ig打了十六場比賽,袁慎上場十一次,mvp個數是7,而單殺的次數,是19……
    基本上場均兩次單殺!!
    無論是前期對線,還是後期帶線,這個單殺次數,都有點太過恐怖了。
    這還不算袁慎玩大樹納爾這種工具人的對局。
    如果每場都玩進攻性上單,這個數據可能還要更加華麗。
    場上,再次回到線上重新對線。
    亞索已經取得了絕對的主動權。
    一個是因為等級高了之後亞索本身就好打納爾,算得上英雄優勢。
    另一個,則是因為……
    芙蘭朵慫了。
    剛才的操作,已經足以證明袁慎亞索的熟練度之高。
    在英雄被counter的情況下,能夠穩住發育已經是頗為難得的一件事情了。
    苟住發育,交給隊友!
    芙蘭朵的心態,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轉變。
    可是,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有些東西,並不是心態轉變就能夠彌補的。
    亞索經濟和經驗領先,納爾根本對不了線!
    上前補刀會被亞索e臉追著砍一路,遠距離補刀會被風牆沒收。
    上路的兵線這麽長,亞索隨便一控,納爾連聞經驗都很難做到。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麽自己打遊戲的時候落後三四個人頭還能打得有來有回,可職業賽場一旦落後人頭,仿佛就呈現一麵倒的局勢。
    這就是職業賽場和路人rank最大的區別。
    職業戰隊,實在是太懂如何利用這個一個人頭產生的差距了。
    就比如現在,上半野區幾乎全是ig的視野,豬妹在野區刷野都得小心翼翼,時刻擔心盲僧來入侵。
    亞索掌握線權,無論是推線還是控線,蛇隊都非常難受。
    控線,難受的是納爾。
    推線,難受的是蛇隊上中野。
    上單擔心被越塔,打野擔心被入侵。
    就連中路的u,走位都得時刻靠下,根本不敢推線過河道,生怕視野盲區竄出一隻盲仔給他一腳,然後屏幕外飛過來一個亞索。
    一血所造成的連鎖反應,越是頂尖強隊越會利用。
    而ig作為老牌戰隊,這種局實在是太懂了。
    “上路太難過了啊……”
    米勒有些忍不住了。
    雙方上單的經驗差越拉越大,現在才不到七分鍾的時間,納爾已經被壓了十八刀了。
    三波兵線,就是一個人頭的錢。
    雖然納爾的戰績是0-1,可單就經濟差來看,已經落後差不多一千了。
    下路雖然有優勢,可這根本彌補不了上路的劣勢。
    更重要的是,亞索和盲僧都到六級的話,那納爾哪怕在塔下也不會安全。
    這兩個英雄,本身就是一對非常經典的中野組合。
    這樣拖下去,亞索要起飛不說,納爾距離斷開連接也不遠了。
    “隻能在下路找突破口了,豬妹馬上要包過來,現在盲僧還在上路,有機會,要強行越塔麽??”
    長毛看著場上的局勢,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場上,beatq閃r大招起手直接命中了錘石,配合著飛機和安妮的輸出,硬生生將錘石灌死,而後又利用辛德拉傳送繞後,將kid的輪子媽擊殺。
    雖然rookie傳送下來擊殺掉了抗塔的豬妹,可一換二,ig還是虧的。
    雙方繼續發育,九分鍾,納爾傳送下路幫助隊友拿下第一條小龍。
    而造成的結果,就是上路的一塔被亞索和盲僧合力推掉,中路一塔被rookie消耗了一些血量。
    雖然前九分鍾隻爆發了四個人頭,不過這已經很離譜了。
    如今的比賽節奏並不快,無論是中國還是韓國亦或者其他三大賽區,都在學習韓國的運營打法,有些比賽甚至三十分鍾都爆發不了人頭,看的人昏昏欲睡。
    這種情況下,對比的就是選手的發育能力。
    下路的飛機此刻補刀是78刀,而輪子媽隻有8刀,被壓了整整二十刀。
    二十刀加上人頭,將近一千塊錢。
    馬斯托的飛機,還是有水平的,穩健而不失強勢。
    如果是平時,這一千塊錢的意義很大,這意味著飛機能夠更早做出大件,更早讓裝備成型,更早參團。
    而ig必須避戰,拖時間等到kid的輪子媽做出必要的裝備來。
    一方有adc參團,一方adc發育不了,對於中期團戰來說影響很大,有些團戰根本就接不了。
    為什麽總說adc是後期大核?
    因為如今的版本,adc必須做出三件套以上,才有戰鬥力。
    攻速,攻擊力,暴擊幾率,缺一不可。
    作為持續輸出的戰力,adc的作用是無與倫比的。
    這也是很多戰隊選擇保護下路的根本原因。
    可在前中期,上單位置的經濟轉化戰鬥力的比例,是最高的。
    等級差距,裝備差距,這讓上單能夠在前中期撐起節奏,拖到後期adc裝備成型。
    馬斯托有優勢確實不錯,可這點優勢根本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