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敲魚麵
字數:7463 加入書籤
漁港隻有在漁船回洋時才興盛,那時船老大有錢,舍得擺闊。謝洋節擺謝船菩薩的酒席,辦謝洋戲,百戲雜耍,又兼之過了秋休要備冬,那真是到處熱鬧吵嚷。
可此時逢了這波海盜刮來的風,竟叫漁港一下子人頭攢動起來,連夜到漁港的小黃魚不過冰了,一籃一籃往酒樓客棧送去。
夜裏仍不歇,駁船的漁夫忙著將漁船停靠遠些,腳夫從這條船上搬了東西下來,轉頭又去跑另一條船上去,頗費了許多燈籠。
燈籠鋪急忙找人劈竹篾,做燈籠樣子,糊紙,捆紮好的毛竹一批批運來。衙門派了水師,去叫糧船再運些糧油米麵來,糧價又翻了些。
江盈知對此渾然不知,夜裏睡得好,白日出攤早,陳三明擠進人群裏拿碗時同她說起這些,他偏了偏身子,讓其他人過去。
“累得一夜沒合眼,”陳三明端著碗繞到旁邊站著吃,“淨填稅單了,那麽多外幫船。”
江盈知把碗捧給王三娘,讓她端出去,聞言勾了勾勺子,朝陳三明道:“給你加勺料,你跟我說說,閩省漁船的在哪下榻?”
“做什麽,要買閩貨?那倒是運了不少東西來,橘餅、蜜餞、砂糖,”陳三明嚼著魚丸,想起昨晚點的東西、收的稅,仍在感慨。
江盈知把空的鍋換下來,搬了一桶新的上去,對著底下爐眼扇著風時說:“不買,賣些東西給他們。”
“什麽,魚丸?”
她說了海蛇兩個字,陳三明麵露異色,還是同她說了,“在三裏棧那。”
他把碗伸過來,“多給我來些魚豆腐,今兒瞧了還有旁的,剛吃到嘴裏味覺得不對,太滑了些。”
“敲魚麵,”江盈知甩甩手上一把又寬又薄,沾滿了粉的魚麵,投到另一口湯鍋裏,沸了後立馬撈出。
這麵薄得可以,略燙就熟了,再澆上湯頭,收人家七文一碗。
敲魚麵看著簡單,魚肉沾番薯粉,木棍洗到溜光,在案板上敲到從一大塊魚肉,變成薄薄一層皮。
敲重了要裂,敲輕了太厚,粉不勻,煮出來糊鍋不爽滑,全靠收著手勁,她敲了一早上,手臂都震到發麻。
陳三明一手端碗一手掏錢袋子,“給我裝些沒煮的麵來。”
“給家裏阿婆吃,沒了牙,吃這正好。”
江盈知送他一碗,不說虛話,“拿去吃吧,以後免不得還要從你這套些消息,你不吃,我也不好問。”
“那我可不算白吃白喝了,”陳三明接過後,想了想又說:“今兒還有批漁船要瞧,到時候我也幫你問問,有沒有人收蛇皮的。”
“那可勞煩你了,明兒再來吃,”江盈知客氣句,她辦事很活絡,有人用就不會為著欠著人情,或是為了臉皮硬要死撐。
陳三明作為稅吏問一嘴,比她拿著東西挨個上門要好使得多。
她這頭忙,沒多留人家,站的腳麻動了動,想坐一會兒,立馬有人過來說:“上三碗湯,多加些料,冬菜放一些,蔥花不要。”
“再來四碗敲魚麵。”
江盈知哎了聲,聲音清脆,旁邊給人撈一小碗泥螺的強子說:“還要洗些碗嗎?”
“洗些吧,”江盈知說,“小梅,你吃麵還是要魚湯?”
忙到現在,晌午吃的那點東西都沒了,得燒碗點心吃,不然都撐不到晚上。
“湯吧,”小梅收完了碗,累的坐在石頭上,脖子上掛了一個錢袋子,她忙拉緊袋口。
王三娘說:“下回誰要再說出攤賺銀錢多麽好賺,我叫她過來試試。”
累得她腰疼腿疼,一幹兩個時辰沒歇過。
不過晚上數錢的時候,江盈知倒是不覺得累了,那七百個銅錢反反複複,翻來覆去地數。
江盈知數出六十文,“這給阿姑和強子哥。”
“買魚肉的,”小梅拿出三十文。
“黃酒還要再買兩壺,”江盈知忍痛數出八十文,不算好的黃酒隻要四十一壺,要是從其他地方運來的上等黃酒,兩百文。
小梅磨磨蹭蹭拿出二十文,“買些小海鮮。”
剩下的她拿了兩百多文,裝進罐子裏,很快就能還清這筆錢了。
她同江盈知說:“還清了錢,我想寄點東西到明府去。”
“寄給你晚娘?”江盈知摸摸那薄薄的褥子,棉花都沒了,怪不得竹板床睡起來那麽疼。
小梅點點頭,她有點憂慮,“不曉得是不是攤上了事。”
從這航船到明府,一來一回得七八日,屬實不便。
江盈知寬慰她,又說了會兒,閉上眼便睡了。
早起小梅熬了粥,熬得特別稠,筷子紮進去都不動。
她說:“做力氣活,要吃幹飯。”
江盈知就著昨晚的魚凍吃完了,海娃出來剝蟶殼,他也要賺兩個銅板,能換一竹筷攪好的麥芽糖。
吃了午飯大夥到漁港去,一去傻了眼。
之前支攤子的地方被人占走了。
有自家種了菜挑來賣的,或是賣魚幹、蝦皮的,早前那個大娘已經換了地擺。
此時哪有落腳的地,支棚子鐵定不成了,沒那麽寬的地。
王三娘放下爐子,皺著眉在人群裏找地方,又說:“我們來得晚了。”
“要不去前頭看看,”小梅踮起腳,語氣有些焦急。
江盈知環顧四周,攤子一個連一個,能擠進去的地方也沒有。
她看人時,人群裏也有人在看她,趕緊跑過來。
“沒位置了是不是,上我這來。”
江盈知聞聲看過去,她盯著這張臉想了會兒,才抬高聲音說:“海紅姐。”
海紅哎了聲,麵上堆起笑,“難為你還記得我,上我這擺來。”
“我夜裏不走的,總有做力工的要吃東西,我就按你上次教的,蒸了饅頭,熬魚雜粥,賣出不少了。”
海紅邊說邊領著幾人往她占的攤位走,在一間鋪子的牆角處,擺了兩個爐子,一個高高的籠屜,後麵擺了輛推車,把車移出去位置就寬敞許多。
留出的地方要把兩張桌子拚起來,擺成一張長桌,擠擠總能坐下的。
至於其他爐子雜物,緊緊挨在一起,勉強夠用。
江盈知念著海紅的這份好,海紅卻說:“多虧了你肯教我一二,不然我哪能賣得這樣好。”
王三娘看了眼她熬的粥,賣相不錯,便笑說:“得虧她生好心,也虧你念著,不然今兒都沒地去。”
“可不能這麽說,”海紅忙開口,又拉著王三娘說了一堆話,才知道人是真不容易。
夜裏出攤,白天叫孩子守著,回去眯一會兒再蒸饅頭熬粥,下午來賣,連個能幫襯的人手都沒有,多靠這粥能賺些銀錢。
日子也能過下去。
江盈知用火石生爐子,她說:“這樣也太累了。”
想勸人家,給出個主意,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合適的,可夜裏賺的錢還要更多些。
隻能多在攤上幫襯一把。
江盈知送她一竹筒的蟛蜞醬,“熱鍋炒熟再煮粥,比用魚骨熬的還香,越熬越香。”
海紅不好意思接,小梅塞給她,“那我們都不好在這擺”,她才擦擦衣服接下。
正逢有客人來,是昨日來吃過敲魚麵的,他穿了件長衫,額頭有汗珠,“兜了一圈,沒找著,正想回去,一掃眼倒是瞧見了。”
他到裏麵桌子坐下時說:“怎麽不掛個幌子,讓人一眼就識得。”
“我出去找膏藥的,看他那膏藥幌子,找醬園看它門前掛著的醬菜簍子,你掛個東西來,顯眼些的,打眼就瞧見了。”
江盈知正用長竹筷攪著麵,一聽是這個理,怎麽偏自己給忘記了,不過前頭她也沒錢扯布做招幌。
自己端了魚麵上去說:“多虧您提點,我下晌得了空就做去。”
“來,今兒這碗不收您錢,”江盈知被他點醒,又給了人一包烤魚幹。
近來跳跳魚實在多,吃不完,她夜裏全給剖了,穿了竹簽,在海灘上架了柴火烤的,烤到黑漆漆,緊縮回去,魚油全滲出來。
雖然賣相不好,可風幹過一夜,特別有嚼勁,外頭硬裏頭酥。
客人接過吃了口,連忙說:“這烤得可真好,我拿回去燒年糕吃。”
他隨口一句得了便宜,又有些不好意思,便同江盈知說讓她到裏鎮土布店扯一塊布來,寫些字,掛點紅穗子,指定晃眼。
江盈知承了他的情,又寒暄了幾句,便賣起東西來,沒工夫說話了。
今兒換了地方賣得慢,陳三明找來的時候,她才剛賣完。
“真不巧,半點也沒了,”江盈知敲敲見底的湯鍋。
陳三明擺擺手,“剛在河泊所吃了頓燒麵,還飽著,怎麽換了這麽個地方?”
他知曉後,往裏張望,手比劃著,“那個海蛇皮帶了沒?昨兒我給你問過了,還真有吃這個的。”
王三娘連忙上前說:“官爺,帶了的。”
陳三明被她這一句官爺鬧了個大紅臉,“嬸叫我三明就成。”
“有的都拿出來,叫人家瞧瞧。”
江盈知把海蛇皮裝在案板桌子底下,不然嚇著別人,王三娘小心地過去問,“按條的賣,給多少?”
“人就在那呢,我叫他來吃點魚湯,你這沒了也成,正好坐下來談談。”
“我可走了,還忙著。”
陳三明扔下這句話,叫了收蛇皮的閩省漁夫來,這人很精壯,倒是沒精明相。
他上手摸了摸,張口說:“十文一張,蛇肉有的話,一條三文。”
“賣不賣?”
這已經比單賣蛇膽要高出許多,隻王三娘看江盈知,搓了搓手,沒開口。
江盈知應下了,這價算不上很高,可難碰上吃這口的,再講就沒得賣了。
漁夫便說:“還有就送到三裏棧來。”
總共六十幾張蛇皮,加上點蛇肉,換了八百多文。
忙活了幾個晚上,總算有了點銀錢入賬,王三娘在那摸了摸一兜子錢,好半天沒回過神來。
她摸著自己粗黑的臉,話哽在喉頭。
小梅趕緊說:“伯娘,這多好的事,也好叫我強子哥的腿早些有點指望。”
王三娘把錢裝進桶裏,上麵再壓東西,也帶了笑回:“再攢攢,就上裏鎮大醫館去。”
治不好也再給瞧瞧。
強子背過身,默默在那收拾東西,不敢開口。
“好了,多好的事,”江盈知疊起凳子,開口打斷,“等等海紅姐過來,把東西先搬到船上去。”
“等會兒去裏鎮的鋪子,有些東西要置辦。”
王三娘便說:“那你和小梅去,我跟強子弄,眼瞅著要晚了。”
江盈知也沒有推辭,扯下腰巾,把袖子拉下來,揣好錢袋子跟小梅一道往裏鎮城門口去了。
兩個人攢了點銀錢,買起東西來也不敢擺闊,買了油鹽醬醋,一袋麵粉,一包紅薯粉條,一個新的大陶罐,舊的今天早上煮裂了。
路過糖鋪,江盈知要了半包糖塊,是白色的麥芽糖,凝固了,很甜也很黏。
兩個人吃了一塊在嘴裏嚼了又含,從東走到西,最後扯了半塊淺藍布做招幌,字請城門口擺攤的先生寫的。
“要寫什麽?”先生問。
江盈知想起自己以前,說攢夠了錢要開家自己的海鮮餐館,就叫四時鮮,到了這裏也能用。
她說:“就寫‘四時鮮’吧。”
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海裏的一口鮮。
她這樣跟小梅解釋,坐了船回去,用麥芽糖換了海娃撿的一堆貝殼、小海螺,挑了好看的,借了陳大發的鑽子,挨個鑽孔。
用苧麻繩挨個穿過,縫在招幌上。
等出了攤,用竹竿一支,藍色的旗子在風裏飄,底下連排一長串的海螺貝殼叮叮當當地響。
引了路人回頭,識字的便瞧見了上頭的幾個字,用手指著念出來,“四時鮮。”
有了顯眼的招幌,自這日起,不少人記住了這家叫四時鮮的小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