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819章 李二的懷疑

字數:7978   加入書籤

A+A-




    inf

 長孫無忌可不是什麽好鳥,他之所以這般,其實也簡單,因為他懂李二。
    普天之下,比他更懂李二的人,怕是不多了,他很清楚,李二不會因為大明屠戮了北天竺幾十萬人就遷怒到李承乾身上。
    早年,李承乾可不止一次說過,李承乾子不類父。
    換句話說,李承乾早年性格溫和,李二都覺得這不像自己的種。
    如今李承乾這般表現,李二隻會更加欣慰。
    當然,震驚和憤慨自然也是有的,但這算個事兒麽?
    比起以往,如今的李承乾更讓他滿意。
    至於說,當初蘇定方不過是因為殺降便被李二壓製了這麽多年,那能一樣?
    一個是兒子,一個是麾下,身份都不同!
    “行了。”李二見眾人又要開口,當即便說道,“事情已經發生了,這是改不了的。
    這會兒該考慮的是,高明這般行為,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李二的確不怎麽在意李承乾的行為,這對他來說,其實並非什麽壞事兒。
    李承乾越是如此,大唐的朝堂越是相定穩固,瞅瞅,就連魏征那種大明的鐵杆擁護者都站了出來,可想而知這般做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的麻煩。
    一聽李二這話,眾人都遲疑了半晌。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魏征才一臉無奈地歎息道“後果?能有什麽後果,對於大唐的百姓,在場的諸位都極為了解,如果說殿下屠戮的是大唐的百姓,那天下人定會斥責殿下為暴君!
    可大明屠戮的是北天竺的人,那反應就截然不同了。
    也許還是會有讀書人對此口誅筆伐,但在百姓眼中,也不過是茶餘飯後又多了一些談資罷了。
    老百姓嘛,都是極為務實的,隻要不觸碰他們的切身利益,他們都是極好說話的存在。
    而且,就老百姓而言,他們巴不得殺光天下所有的異族。
    這樣,他們才會更安全不是?
    當年的兩腳羊,哪怕他們沒經曆過,但也聽說過,那種被異族所支配的日子,他們是再也不想經曆了。
    所以說,絕大多數的老百姓,對此隻會欣慰,而非怨憤。
    大明既然有這麽做的想法,想必當初也是深思熟慮過的。
    老夫當年在日月山也待過一些日子,對大明的那些官員多少也了解一二。
    他們雖然不如我大唐百官老練,但也的確不是一無是處。
    隻不過,這些家夥的心太狠了,也太健忘了,忘了當年他們被慕容順殺得上天無門的時候了……
    權利啊,終究是汙染了他們……”
    魏征越說越憤慨。
    他願意輔佐李承乾,甚至不惜命。
    可那是因為他不願意再看到天下動蕩,是希望皇權能平穩的交替。
    可這如今,大明都在幹什麽?
    五十萬人啊!
    哪怕不是漢人,那也是五十萬活生生的生命!
    他們怎就下得去手?
    眾人聞言,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因為他們都明白,魏征說得沒錯,老百姓是樂見其成的。
    別說五十萬人,就算李承乾屠滅了整個天竺,老百姓都隻會一笑而過。
    隻不過他們的聲音,永遠無法左右朝局罷了。
    人微言輕,說的就是他們了。
    李二又豈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不過他卻是不在意。
    還是那句話,老百姓的想法既然不能左右朝局,他在意什麽?
    “話雖這麽說。”李二搖了搖頭,這才說道,“不過這種影響還是有的,我大唐泱泱大國,雖然征伐不斷,但皆是師出有名。
    如今高明,雖然自立為王,但在周邊各國眼中,他還是大唐的太子,這消息要是傳到周邊各國,他們會怎麽看我大唐?
    而且,大明此舉,未必就沒有震懾我大唐的意思。”
    說到這個,李二臉上明顯多了一絲戾氣,他最不喜李承乾的就是這點兒了,動不動就弄出點兒動靜來,好似在威懾他爹一般,這讓他這個做老子的,氣不打一處來。
    可說到這裏,他還是強行壓下去了自己的怒火,繼續道,“這還不是朕最關心的。”說著,他將身旁的報紙給拿了起來,晃了晃,說道,“這東西估計眾卿都見過了吧?”
    眾人聞言,雖然沒說話,但那表情明顯是都見過了。
    就李二宣召他們之前,有些人還在一起商議過。
    “陛下,這大明日報,的確是個好東西。”猶豫了半晌,房玄齡這才站出來說道,“老百姓獲悉消息的渠道本來就不多,而且渠道還是五花八門的,之前就有人利用過這個造謠生事。
    如果真有這麽一份報紙,由朝廷背書,倒是能正確的引導百姓,至少不會讓他們為流言所用。”
    房玄齡雖然還沒徹底地摸清楚這報紙還有什麽其他用處,但就眼下而言,單單是左右輿論,就已經讓他格外滿意了。
    “房仆射此言在理。”一旁的長孫無忌聞言,當下也是笑道,“旁的不說,就說這輿論的把控,大明日報就是優勢。
    不過這種優勢,卻不是我大唐想要的,不過這大明日報,的確是我大唐應該學習的。”
    “長孫仆射的意思是,我大唐也弄個大唐日報出來?”馬周聞言,立馬出聲問道。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說道“的確該如此,否則一旦大明日報坐大,未來的輿論走向,必定被大明日報所把持,那對我大唐而言,絕非好事兒。”
    說完,他眼睛瞟向了李二。
    很顯然,他知道這是李二的想法。
    “的確。”李二聞言,臉色都好轉了些許,思量了半晌,這才說道,“雖然大明此番做的事兒,的確有待考量,不過大明弄出來的這個大明日報,還真正就是一個好東西。
    朕不過是粗略地看了一眼,也知道此物未來必定是掌控輿論的咽喉之地!”
    在場的,誰還不是個人精?
    隻是第一眼看到這大明日報的時候,就知道這個東西未來能起到的作用。
    很快,話題便轉移到了這報紙上來。
    其實大家都不想去談論關於大明屠城的事宜,這個事兒,別看報紙上寫得十分的詳盡,但做到了他們這個位置,誰還看報紙上寫了什麽?
    他們看的是報紙上沒寫什麽。
    “要做這報紙的話,首先就得掌握大明的活字印刷術。”說著,眾人便將目光看向了段綸。
    段綸也是無語,不過這會兒,他也隻好站出來,說道“這個技術,大明本身就沒藏著掖著,我工部自然也掌握了。
    若是朝廷有這個想法的話,工部自然能做出相應的配合。”
    他這個工部尚書,如今算是六部尚書中做得最憋屈的。
    別看這些年工部也是成果顯赫,但有大明珠玉在前,怎樣的顯赫成果都像個笑話一樣。
    比不過大明,說什麽都是虛的。
    “有了技術,這東西其實算不得巧。”房玄齡聞言說道,“剩下的便是摸索了,這個過程倒是沒有了取巧的地方,的確需要有人腳踏實地的去做。”
    對於大唐弄自己的報紙,房玄齡還是很支持的。
    這跟大明無關,他隻是從大明日報中,看到了信息渠道的重要性。
    老百姓本身是淳樸的,這沒錯,但難保有些時候會被一些不懷好意的家夥所蠱惑。
    別忘了,之前長安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李二聞言,頓時笑道“既然如此,這大唐日報的事兒,就交由房卿如何?”
    房玄齡聽到這話都愣住了。
    他從中樞退下來後,雖然暫時還沒遠離權力中樞,不過他也明白,這不過是李二不想做得明顯而已。
    最多不出一年時間,他就會慢慢的淡化在朝野之中。
    別看他如今還幹著常科的主考官,那雖然是個肥差,但也實實在在的是個清流。
    換句話說,主持完這一界的科考,他也就到了退居二線的時候了。
    可如果讓他主持大唐日報的話,那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老臣怕是難以勝任。”房玄齡當即也便躬身說道。
    他不是不想接下這個差事兒,而是不知道李二到底怎麽個意思,他拿捏不準。
    “無妨。”李二聞言,笑了笑,說道,“滿大唐,若是房卿都難以勝任的話,還有誰能擔此大任?”
    對於房玄齡,李二還真不是試探。
    長孫無忌有能力不假,但這機會的私心也是極重的。
    房玄齡就不一樣了,他有能力,也有私心,可在大唐利益麵前,他的態度卻是極其端正,單這一點兒,那就不是長孫無忌能比的。
    而且,在做事兒方麵,房玄齡要比長孫無忌踏實不知道多少。
    他做事兒,李二更放心。
    當然,這也是因為房玄齡自宰輔之位退下去後,表現的確可圈可點,加之李二也不想房玄齡過早的就如秦瓊一般,過上退居二線的生活。
    這才有了讓房玄齡主持大唐日報的想法。
    “老臣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信任。”房玄齡當即躬身,三請三辭的戲碼,在大唐幾乎都成了常態,眾人也並不意外。
    就大唐日報的事宜又商議了一番後,李二這才讓眾人散去。
    待眾人離開行宮後,都紛紛向房玄齡道賀。
    他們也看過那報紙,陳定安那家夥是真的什麽都敢寫。
    他們也擔心房玄齡這家夥,真就有樣學樣了。
    而在行宮之中,李二卻是怡然自得地聽著密諜司的老內侍匯報。
    “暹羅境內,大抵就是這麽個情況。”老內侍說著,看了李二一眼,這才說道,“不過就在剛剛,長安那邊的消息也傳來了。”
    “嗯?”一聽老內侍這麽說,李二當即就猜到了,定然是他那幾個兒子的消息,頓時就來了精神,“朕遇刺,他們的反應如何?”
    “哪個……”老內侍聞言,遲疑了片刻,這才說道,“幾位殿下倒是沒什麽反應……尤其是梁王……”
    他說完,李二的臉色是愈發的陰沉。
    “朕都遇刺了,這群王八蛋一點兒動靜都沒?他們眼裏到底還沒有朕!”
    說完,李二一怒之下,將身旁的桌案踹翻在地。
    老內侍見狀,站在一旁,卻是一言不發。
    侍候李二這麽多年,李二什麽德行,他還不清楚?
    就這事兒,那幾位殿下,不管做不做什麽,李二都不可能滿意。
    做了什麽吧,李二一準兒覺得他們這些家夥,定然是在圖謀不軌。
    可什麽都不做吧,嗬嗬,那就是沒有任孝之心,換句話說,做與不做,都是錯。
    “高明呢?他也什麽都不管了?”李二突然問道。
    老內侍聞言,立馬說道“殿下也沒有回日月山,更沒有回長安的意思,不過殿下卻是派了人,日夜盯著洮河郡的動作,同時也派了人南下,這會兒,殿下的人應該已經和盧國公家的那家夥,一道南下了,之前收到的消息是,他們已經到了高州,想必要不了幾天就該抵達了。”
    “算那小子還知道輕重。”李二聞言,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若是他什麽都不做,朕真若是有個三長兩短,那他就是自找的。”
    對於李承乾派人盯著洮河郡,不用想他都知道是為什麽。
    就這一點兒來說,他還是滿意的。
    若真就隻有一張什麽大明報紙來轉移天下人的視線,李二還真看不上。
    “不過這些家夥,這些年倒也是真的長大了,比起朕當年,雖然差點兒,可也夠了。”說到這裏,李二突然又笑了,“先皇當年就說,朕的幾個兒子也會如此,如今,在天上應該看到了吧?”
    李二其實是個很矛盾的人,他一方麵希望自己的幾個兒子做點兒什麽,但另一方麵又害怕自己的幾個兒子做點兒什麽。
    很奇怪的心理。
    說他喜怒無常,都沒什麽毛病。
    這不,剛剛緩和下來的李二,也不知道想起了什麽,臉色這就變了“青雀沒啥動靜,朕也就忍了,畢竟他之前一直就沒那個意向,但是恪兒一點兒動靜都沒,朕著實不能理解,這麽好的機會啊,當年朕若是有這樣的機會,何苦等那麽久?
    還是說,那小子和高明本就有勾結?”
    其實也怪不得他這麽想,這事兒本身就沒什麽道理。
    換做他,不說別的,就算隻有一成的把握,那也得試一試。
    結果李恪倒好,這麽好的機會,他卻是什麽都沒做……
    一旁的老內侍,聞言無語,心說,你老人家都做這麽明顯了,幾位殿下又不是傻子,誰敢妄動?
    昨天太趕了,寫到最後,錯別字連篇,抱歉,已經改了。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