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9章 長得中規中矩
字數:6704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陳陽打開抽屜,從裏麵將合同遞給了宋青雲。宋青雲接過合同,逐字逐句地審閱起來。他時而皺眉,時而點頭,仿佛要將合同上的每一個字都刻進腦海裏。
半晌,他揉了揉眼角,抬起頭,目光銳利地射向陳陽:“這東西,是從石穀正野那老狐狸手裏弄來的?”
陳陽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發出清脆的聲響。“沒錯,就是從他手裏得來的。”
他頓了頓,目光轉向那兩件靜靜躺在桌上的青銅器,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師叔,您還記得糖豆和柱子嗎?就為了這兩件東西,他們可是在局子裏蹲了整整半個月!我琢磨著,既然石穀正野這麽寶貝這兩件玩意兒,我要是不‘笑納’一下,豈不是太便宜他了?”
陳陽說到這裏,故意停頓了一下,拿起桌上的茶杯,輕輕吹了吹漂浮的茶葉,故作深沉地歎了口氣。
“唉,這老狐狸,也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居然能把這兩件寶貝從相關部門手裏要回來。這說明什麽?說明他手裏肯定有相關的證明文件啊!隻可惜,我沒來得及一起要過來。”
宋青雲的眉頭緊緊皺了起來,像一團糾結的麻繩,“你的意思是……”
陳陽放下茶杯,目光灼灼地盯著宋青雲,一字一頓地說:“師叔,這兩件東西,放在我手裏,那就是個定時炸彈!萬一哪天石穀正野反咬一口,我手裏隻有贈予合同,沒有相關文件,那還不是一樣麻煩?”
說著話,他摸了摸下巴,眼神飄忽不定,仿佛在思考著什麽,“所以,我的想法是,把它們上交!現在有贈予合同,能證明是石穀正野贈予我的。”
“至於相關手續……”陳陽嘿嘿一笑,露出一個狡黠的表情,“國家讓它有身份,它就有身份!如果石穀正野敢翻舊賬,我就說,當時你贈給我了,我上交了,跟我可沒關係了!”
宋青雲聽完陳陽的這番話,讚賞地點了點頭。“嗯,你小子想的周到!這玩意兒在你手裏,就是個雷,指不定哪天就給你惹來大麻煩!交給我吧,我來處理!”
三天後,天空飄著雪花。鑒古軒門前,陳陽帶著秦浩峰、柱子、振豐、刀疤等人來給宋青雲送行。陳陽看著宋青雲,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師叔的不舍,也有對未來局勢的擔憂。
宋青雲同樣感慨萬千,此去京城,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他上前一步,和陳陽緊緊擁抱,彼此用力的拍拍對方的肩膀,一切盡在不言中。兩人相視一笑,眼神中充滿了信任和鼓勵。
“小子,師叔走了,”宋青雲頓了頓,眼眶微微泛紅,伸手拍了拍陳陽的肩膀,“以後沒事就常來京城,師叔帶你吃香的喝辣的。”他擠出一個笑容,又補充道,“或者常給我打打電話,別忘了師叔。”
陳陽努力擠出一個笑容,不讓眼淚掉下來,“師叔,你放心。”
他故意裝作輕鬆的語氣,揚了揚下巴,“你以後就天天在辦公室裏坐著了,可沒機會出去撿漏了,不像我,有大把的機會,到時候撿到好東西,肯定得好好跟你嘚瑟嘚瑟,氣死你!”
宋青雲被他這副模樣逗笑了,舉起拳頭輕輕捶了一下陳陽的胸口,笑罵道:“你小子!就盼著師叔過得不好是吧?”他語氣一轉,認真地說,“把這鑒古軒給我發揚光大,別把這招牌給我砸嘍!”
陳陽吸了吸鼻子,鄭重地點頭:“我知道!師叔你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隨機他眼珠一轉,忽然神秘兮兮地湊到宋青雲耳邊,低聲說:“師叔,結婚的時候一定要告訴我啊!我送你點神奇的東西,保證你一戰到天亮,嘿嘿嘿……”
宋青雲哭笑不得地推開他,笑罵道:“去你的小子!淨想些有的沒的!”
他抬手在陳陽頭上輕輕敲了一下,然後環視了一下陳陽身後的眾人,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微微點頭示意,鼓勵道:“大家跟著陳陽好好幹,未來前途無量!”
宋青雲從口袋裏掏出一盒煙,散給大家一人一根,自己也點上一根,深深地吸了一口。他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又回頭看了一眼鑒古軒的牌匾,眼神中充滿了不舍。
最後,他深吸一口氣,轉過身,麵向眾人抱拳道:“各位,時間差不多了,我得走了!”
他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等過陣子我結婚的時候,大家都來京城,咱們好好熱鬧熱鬧!”
陳陽走到秦浩峰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把手中的木盒遞過來。秦浩峰心領神會,雙手捧著木盒,恭敬地遞給陳陽。
陳陽接過木盒,入手微沉,一股淡淡的檀香縈繞鼻尖。他走到宋青雲的虎頭奔旁,彎腰將木盒輕輕放在車座上,“師叔,送你的,路上看!”
宋青雲挑了挑眉,故作不滿地瞥了陳陽一眼,“你小子,又來這套!每次都神神秘秘的。”
他頓了頓,食指指向身後的鑒古軒,“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小子打的什麽主意,我可不會輕易上當。不過,禮尚往來嘛……”
宋青雲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裏麵我也給你留了點小玩意兒,陳處,好好幹,哈哈!”
宋青雲特意加重了陳處兩個字的語氣,陳陽現在有了官方身份,以後的路會越走越寬。
站在一旁的刀疤聽到宋青雲對陳陽的稱呼,感到十分疑惑,他撓了撓耳朵,湊到振豐身邊,低聲問道:“瘋子哥,宋老板為啥叫陳老板陳醋啊?陳老板改行賣醋了嗎?”
振豐聽到刀疤的話,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他沒好氣地說道:“你耳朵是塞雞毛了嗎?什麽陳醋?那是陳處,處長的處!陳老板現在是國家幹部,級別相當於處長,你小子能不能長點心?”
刀疤恍然大悟,他一拍腦門,笑著說道:“哦哦,原來是這樣啊,我還以為陳老板改行了呢。”
說著,刀疤湊到了振豐身邊,笑嗬嗬小聲說道,“瘋子哥,我最近找了個老毛子,那家夥嗓門可大了,那家夥叫聲才大呢,就貼著我腦袋,衝著我耳朵叫,哎呦我......”
振豐聽完轉身朝著刀疤屁股就是一腳:“滾!你大爺的!老毛子毛多,摟著暖和是吧?”
推開鑒古軒的大門,陳陽邁步走了進去,眼前的景象仿佛一瞬間將他拉回到93年,那是他重生後第一次踏入這個地方。那時的他滿懷忐忑與期待,四周的陳設幾乎沒有變化,仿佛時間在這裏凝固。宋青雲留下的家具依舊靜靜地守候在原地,架子上那些清末的瓷器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似乎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這位小哥,東西不錯,小葉紫檀!可惜這東西現在沒有什麽市場,加上您這東西應該就是清末的,所以價格我也不會給的太高,兩百元如何?”
陳陽凝視著主位,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仿佛時光倒流,回到了他與宋青雲初次相遇的那一刻。那時的宋青雲,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試圖用一番話術來蒙騙他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
然而,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他們從陌生的對手變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直到杜明德的出現,才讓他們的關係更進一步,宋青雲成為了他尊敬的師叔。
陳陽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感慨萬千,仿佛看到兩人一路走來的點滴。桌麵上靜靜地躺著一隻長方形木盒,仿佛在等待著被揭開的秘密。陳陽走上前,輕輕打開木盒,裏麵赫然是一件精美的瓷器和一張信紙,他小心翼翼地將信紙展開,映入眼簾的是宋青雲那熟悉的毛筆字跡,字裏行間仿佛傳遞著師叔的殷切期望與祝福。
“師侄,你我相識雖不足三載光陰,但你那獨特的眼力和才學卻早已讓我心悅誠服。還記得當初你輕描淡寫一句‘寧看一處錯,不看百處對’,竟讓我醍醐灌頂,思緒萬千,猶如在迷霧山間猛然望見晴空天日。自從那一刻起,我一直覺得上天把你送到我身邊,或許是為了讓我銘記某些被世事遮掩的道理。”
“三年來,我們共同曆經江湖風雨,迎接過黎明的朝陽,也目送過血色黃昏,這份意氣相投的歡喜幾乎成為了我平凡人生中最珍貴的篇章。隻是,我終究生在這廟堂與江湖交錯的邊緣,心向江湖卻身不由己。無奈之下,你師爺替我定下了一條需要仰望的路,讓我進入了廟堂深處。盡管平日裏我總以隨遇而安自嘲,可每念及此,胸中卻似壓上一塊沉甸甸的大石,再無放鬆之時。”
“從此之後,我怕是再難與你一起策馬江湖,看滄海雲煙,聽夜深蟲鳴。每每想起你,我心中不覺感慨萬千,又夾帶幾分悵然若失而今更多的是浮沈廟堂的謀算之道,將以江湖綠林的純粹對之,卻是難上加難。”
“然而,無論江湖,還是廟堂,都有各自規則,也需要各自智慧,在這條路上你我或許分道而行,但無論在哪條道上,祝願我們都能無愧此生。”
“家中,我為你特別留下一些物件,那些物件是我們在牛頭山偶得,彼時你我心中燃燒著少年那般不羈的熱火。如今人心遍布險惡,你當銘記,江湖險,而廟堂更不易。那些物件均為珍稀,但切記不可一次盡數交出,藏好它們便是護住你自己,因為我深知你性活如火,總愛闖些令人頭痛的麻煩。”
“師侄,日後廟堂之上,自有我為你鋪橋開路;可江湖之路,終究需你獨行而成。你應謹慎謀定並執念所有,天機詭變之時,唯小心者方能在亂世開辟明路。”
“今日別離,不知我何時還能與賢侄會麵論道,唯願爾時時安康,處處如意。我將清乾隆洋彩黃地粉青透龍夾層吉慶有餘玲瓏尊予你,願它能潤澤你前行的歲月,賜寧你的心魂。”
“師叔宋青雲叩字。”
陳陽小心翼翼地將木盒中的清乾隆洋彩黃地粉青透龍夾層吉慶有餘玲瓏尊捧在手中,仿佛捧著一段珍貴的記憶。那是他與宋青雲在鄉間探尋古物時的意外收獲,命運的捉弄讓這件珍品最終歸於宋青雲。
陳陽對這件未來價值高達1.5億的珍品一直心心念念,甚至曾試圖用吳邦佐的宣德爐來交換,但宋青雲始終不為所動。
如今,這件珍貴的瓷器竟然被宋青雲留給了他,仿佛是一份遲來的饋贈。陳陽凝視著手中的物件,思緒萬千,仿佛看到了兩人當年在鄉間的歡聲笑語。淚水不自覺地湧上眼眶,他仰起頭,閉上雙眼,任由淚水靜靜滑落。
江城國道旁邊,宋青雲將車緩緩停下,車窗外的雪景在他眼中漸漸模糊。他輕輕打開陳陽送給他的木盒,仿佛在揭開一段塵封的記憶。裏麵靜靜躺著那件吳邦佐宣德五年製的宣德爐,宋青雲凝視著它,嘴角浮現出一抹複雜的笑意,既有對往昔歲月的懷念,也有對未來不可知的感慨。
“宋老板,你仔細想想,幾百年的東西了,瓶口的金彩怎麽會磨損這麽輕?正常麽?”
“宋老板, 做我們這一行,寧看一處錯,不看百處對!”
宋青雲微微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初次與陳陽相識的情景,那時的自己正被一件古董的真假所困擾,心中焦慮不安。陳陽卻在關鍵時刻站了出來,輕聲道:“宋老板,做我們這一行,寧看一處錯,不看百處對。”
這句話如同醍醐灌頂,讓宋青雲豁然開朗,仿佛一扇塵封已久的門被輕輕推開。自那以後,他在鑒定古物時,總是先尋找那些不對勁的細節,而不是被表麵的完美所迷惑。
每每回想起那一刻,宋青雲都感慨萬千,心中對陳陽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正是因為陳陽的這句話,他在古董界的眼光愈發精準,事業也因此蒸蒸日上。想到這裏,宋青雲靠在座椅上,眼角一行老淚流了下來。
陳陽關上了鑒古軒的大門,宋青雲發動了汽車,兩人向著不同的方向前進著,誰也不知道,未來這對師侄聯手幹了多少大事。
送走宋青雲的第二天,簽字儀式正式在市委大樓專用會議室舉行了。陳陽心中滿懷期待,他來到了市委大樓,出示了相關證件,急匆匆向會議室跑上去,腳步聲在空曠的走廊中回響。
當陳陽推開會議室大門的時候,心中卻猛然一沉,不由愣住了,因為不但沒看到宋敏,而且裏麵的人自己一個都不認識,連宋敏的秘書都沒在,一張張陌生的麵孔讓他感到一絲不安,心髒瞬間縮緊了。
為首坐著一名年輕人,說年輕也不算太年輕,看樣子也三十多歲了,這人......怎麽形容呢,長的太中規中矩了。
這個詞很少用來形容人的相貌,但用在這個人身上,太適合不過了。他看起來大約三十出頭,頭發的長度和密度恰到好處,既不顯得稀疏也不顯得濃密。
眼睛的大小和形狀都很普通,既不引人注目也不讓人忽視。鼻梁的高度和寬度都很平均,既不顯得突兀也不顯得扁平。嘴唇的厚度和顏色都很中庸,既不顯得性感也不顯得蒼白。
臉龐的輪廓和線條都很平和,既不顯得棱角分明也不顯得圓潤。脖子的長度和粗細都很適中,既不顯得修長也不顯得短粗。個頭的高矮和身材的胖瘦都很均勻,既不顯得魁梧也不顯得瘦弱。
總之,他的每一個部分都長得恰到好處,仿佛是為了不讓任何一個特征脫穎而出。
“你是誰?來這裏做什麽?”還沒等陳陽明白過來,有人先開口問自己了。中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