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慶皇贈馬,老六出征
字數:5383 加入書籤
戰爭是大事,關係無數人的生死,由不得不謹慎。
故而在戰爭之前,多有脈絡可尋。
隻不過大慶消息閉塞,得知準確訊息不易,故而慶皇每次出征之前,都要反複推演,以此確保不會出現差錯。
他們甚至將所有將會遇到的困難,以及要解決的辦法,都搞出來了。
就這些東西,秦風覺得足以寫出一本幾十萬字的戰爭規劃書。
而這,僅僅針對的是一場戰爭。
聽到秦風的提議後,所有將領都不再爭論。
“遼王殿下,這幾日我軍不斷疲敵,敵軍也有意牽製我軍,難免懷疑叛軍有什什麽後手。”
秦風倒是相當平靜。
“此地距太原城多遠。”
“若無阻攔,快馬一日便可抵達。”
“叛軍大軍既已被牽製,那也就該本王做事了。”
秦風不想將戰事拖得太久。
就該像霍去病一樣,快刀斬亂麻,否則很難言說會出現什麽事故。
慶皇聽此,不由將手搭在地圖上。
“老六,熟悉你要前往的路線了嗎?”
“兒臣親衛已經摸到敵後又回來了。”
秦風話落,眾將領大驚。
就連許達都無比意外。
“怎麽做到滲透敵後的?”
秦風無語的望著眾將。
“這很難嗎?”
大帳內瞬間鴉雀無聲。
最終慶皇咳嗽了聲,打破了沉默。
“老六麾下執行能力極強,那一套咱們學不來。”
“既然口氣已經打開,老六早去早回。”
慶皇走到秦風身邊,為他整理好衣衫。
“盡量將老五那小子帶回來,不論死活。”
“如果真遇到危險,保命永遠是最重要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慶皇殷勤囑咐著。
這一刻他的心情複雜極了,既有對老六的信心,又害怕老六遇到意外。
這比他自己出征還要更加煎熬。
事實上,以往慶皇指揮戰爭,從來都不會一口氣商討這麽多天。
“父皇盡管放心。”
秦風活動了下身體,嘿嘿一笑。
“那兒臣去了。”
“明日清晨才是最好時機。”
“如今正午,抵達太原城恰好半夜,太原城必然疏於防備。”
許達深吸一口氣。
“連續奔襲一整天,還要想辦法回來,是否強度過高?”
秦風不由想起廣寧城的那些日子。
最開始那些沒有歌舞的日子。
“本王親軍的極限是持續作戰三天兩夜。”
許達不免張大了嘴巴。
多年的從軍經驗,讓他本能的不相信,沒有任何一支隊伍能堅持連續的高強度作戰。
哪怕幾十萬人的會戰,也都是隊伍輪番作戰,並且準備好充足的休息時間。
可想到廣寧城內所見,那鐵一般的軍隊後,許達最終還是選擇了相信。
慶軍是做不到,但不代表遼兵做不到。
“路上小心。”
他最終隻能送上祝福。
為了女兒,他絕不希望秦風出事兒。
秦風微微點頭,最終向慶皇一拜。
“兒臣去了。”
話落,秦風便轉身離開大帳,準備聚集兵馬出營。
慶皇更是站起。
“朕去送送老六。”
秦風出征,遠比慶皇自己出征更令他緊張。
許達更是緊緊跟在慶皇身後,他也無比緊張。
沒用上一炷香的時間,秦風便已穿戴好三重鐵甲,跨上了烏雲踏雪寶馬,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身後兩千遼騎皆一人雙馬。
慶皇牽住了韁繩,抬頭望向秦風。
“老六,不坐戰車了?”
“要翻過常山,戰車不便。”
慶皇微微點頭,最終衝身後喊道:“去將朕的絕影馬牽來。”
“是。”
不多時,一匹披著馬甲,皮毛黑的如同綢緞一般的高頭大馬被送了過來。
許達不免瞳孔一震。
這匹絕影馬乃是西域來的天馬,來去如風,快的連影子都追不上,再加上純黑的皮毛在夜色下完全隱身,便有了這絕影之名。
這可是慶皇最喜歡的戰馬,甚至還救過慶皇一命。
“老六,朕知你酷愛黑馬,這匹絕影送你了。”
絕影天馬體型高大,比秦風胯下烏雲踏雪還要高上半頭。
終究全大慶找出的最好禦馬,秦風見了一眼就徹底喜歡上了。
“多謝父皇。”
秦風一躍而起,便落在絕影馬上,烏雲馬不滿的刨著雪白的蹄子。
許達望著跟在秦風身邊的兩匹馬,不免酸的厲害。
他被稱之為萬裏長城,可以說是僅次於慶皇之下的軍中統帥了,卻也騎不起這麽好的馬。
甚至,這兩千遼騎兵騎著的東胡戰馬,有許多都比他的坐騎還要更好。
真不清楚遼王從哪搞到這麽多好戰馬的。
難不成搶了東胡人的?
想到那些遊牧在山中的東胡人,許達不免搖了搖頭。
“遼王兵馬強壯,可終究數量太少了。”
“若是因搶奪戰馬觸怒了東胡人,引起東胡人圍毆,得不償失。”
許達最終搖了搖頭,不去多想。
隨著營寨大門大開,秦風縱馬加速,身後遼騎兵仿若一股黑色洪流般追隨著遼王湧出慶軍大營。
遼字旗咧咧作響,秦風率領著騎兵速度更是越來越快。
按照慶皇與許達給出的謀劃,他需要從寬達三裏的叛軍中間快速穿過,不給叛軍任何反應的機會。
隻是在抵達作戰地點後,卻驀然發現前方出現一支三千人的叛軍。
“王爺,前方叛軍應是在換防。”
朱二楞坐下戰馬躁動不安,似乎隻等著秦風一聲令下便衝殺過去。
“殺。”
冷酷的聲音傳出,讓朱烈興奮的舔著嘴唇。
這一刻,仿佛又回到了追隨遼王與東胡人廝殺的時候。
遼王馬鞭所指,便是衝鋒的方向。
遼騎兵猛地加速,前方敵軍已經開始拒馬陣,更有弓手已經瞄準遼騎兵的方向。
可秦風的遼王弓,射的遠比他們更遠。
天馬絕影高大,再加上秦風身材挺拔,更是讓他一件就見到了敵軍將領。
頭上那紅色盔纓,與普通士卒形成了鮮明區別。
“去。”
兩軍相距一百步,未抵敵軍射箭距離,秦風便鬆了手中的寶弓。
伴隨弓弦嗡鳴,重型破甲箭在空中留下一道殘影,洞穿那鐵製盔帽。
尋常弓箭不可洞穿鐵甲。
但在八石寶弓搭配上破甲箭的麵前,鐵甲脆弱的如同紙糊一般。
“敵將已死!”
伴隨著朱烈一聲爆吼,前方陣列瞬間方寸大亂,許多叛軍士卒開始向兩方潰逃。
遼騎兵毫無壓力的穿過了第一陣,前行不過五裏,便又見一陣。
叛軍將領見到遼字旗後,頓時有些發懵。
“怎麽沒聽過我軍有哪位將領姓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