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遼王含怒出兵了!

字數:6102   加入書籤

A+A-


    京都。
    謹身殿。
    慶皇與太子,依舊在安靜的處理政務。
    原本太子應當在東宮處理的。
    然而每天,總會有一些政務重疊。
    但凡隻要天氣不錯,太子都會與慶皇一同處理政務。
    若有閑暇時,父子二人還能聊一聊。
    在北伐之前的關鍵節點。
    做任何事兒都得謹慎小心。
    就是苦了秦博。
    父皇跟大哥,一個是皇帝,一個是未來的皇帝。
    他們坐在這大殿內,處理奏疏沒有任何問題。
    可為什麽……
    為什麽他也要坐在大殿內,跟著處理一些不重要的奏疏。
    偶爾還會被父皇跟大哥抽查批奏。
    為啥要生倆兒子啊!
    不給那倆傻兒子,掙王位行不行?秦博真的覺得當個鎮國將軍挺好的。
    若他們有能力,自己去掙王位不行嗎?
    他想啃老,他想啃大哥,甚至是啃兒子。
    然而。
    父皇跟大哥都不允許。
    大慶的皇家人,哪怕是被貶斥成為了庶人。
    也不允許出現廢物。
    父子三人一同處理政務。
    效率果然比以往快了許多。
    積壓的奏書也早已處理完畢,每天還有一定的閑暇時間。
    “好。”
    “這篇伐北戎書,寫得好啊!老大來看看。”
    慶皇猛地一拍大腿,讓太監將那篇奏疏送到太子處。
    最近朝廷的官員,已被相繼補上。
    慶皇按例選了五成官員。
    太子選了三成。
    胡相舉薦一成。
    其他官員舉薦一成。
    大慶的政務運轉,也因此不再費力。
    積壓如山的政務。
    也終於有所緩解。
    慶皇自然也就讓官員們上書,寫一篇關於北伐的策略。
    集思廣益。
    也算是考教如今的百官。
    也看看未來北伐時,哪個能用,哪個隻能放在後方用。
    而今日。
    他卻看到一篇拍手叫好的文章,忍不住想要跟太子分享分享。
    秦標接過奏疏,低頭看去。
    上麵的文字,通俗易懂,十分淺顯。
    不用細看。
    肯定是從遼地來的。
    唯有遼地來的官員,上書淺顯易懂,不會刻意的引經據典,甚至往偏僻的經典上引。
    而且字字句句。
    皆為實務,條理清晰。
    “這個張嘯,在一眾遼地官員中,是相對保守傳統的。”
    “是個未來的宰輔苗子。”
    秦標看著四平八穩的奏疏,對此也相當滿意。
    這個張嘯。
    也是一群在京遼地官員中。
    秦標最看得上的之一。
    若今後此人沒有犯下什麽錯誤,政務也能四平八穩的。
    那麽五六十歲左右,必為秦標的重臣。
    慶皇聽秦標如此說,也不免點頭。
    “的確是個重臣苗子,隻是老大怎麽能說他是保守派?”
    “朕看就他最激進!”
    秦標頓時皺起了眉頭。
    “他平日裏挺保守的,踏踏實實做事兒,本本分分做官,而且也不像其他遼人那般,總說要設立新的製度,進行一場變革。”
    慶皇頓時笑了起來。
    “他的確沒有高喊變革,可他每一步,都是在為未來變革做鋪墊。”
    “而且你看這篇文章。”
    “前中階段,寫的都是中規中矩。”
    “到了最後的時候,那可是要連北胡人墳都給揚了,文明都將其從史書上抹去,讓北方徹底化為空域,踏入者死。”
    “激進的都沒有他這麽激進。”
    秦標也恰巧看到了最後。
    “父皇,這個兒臣不敢苟同。”
    “兒臣覺得說的挺保守的。”
    “……”
    父子倆的談話,引起了秦博的好奇心。
    忍不住跑到大哥身後湊過去看。
    甚至在秦標說完後,秦博還忍不住的幫腔點頭。
    “大哥說的對,是挺保守的。”
    慶皇目光一橫,老五頓時一個哆嗦,頓時低頭。
    “激進,太激進了!”
    秦標疑惑的望向秦博。
    秦博對上大哥的目光。
    臉皮都在抽搭。
    “保……保保守。”
    秦博有些後悔,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
    好奇心那麽重幹啥!
    現在夾在父皇與大哥中間,也太難做了。
    好在父皇跟大哥,沒有與他一般見識。
    “這個叫張嘯的,可以往上提提用用。”
    慶皇最終說了聲,收好那封平戎書。
    至於秦標,感受則不太深。
    他對軍事了解,但沒有那麽的深,看不出這篇文究竟有多麽的好。
    隻覺得跟老六平日寫信給他的。
    風格有些像。
    似乎得到了老六的真傳吧。
    畢竟再厲害,也終究是老六帶出來的。
    最終秦標開口。
    “父皇,老六家的小郡主既已出生,兒臣打算多送些禮物。”
    “可一時間,又不知送什麽好,想來問問父皇。”
    慶皇聽秦標這麽一問。
    頓時兩眼一瞪。
    “你問朕,朕問誰去!”
    都是男人。
    而且是威高權重的男人。
    就算老六家的那個小郡主,必然會成為大慶皇家的掌上明珠。
    畢竟大多頭胎生的都是兒子。
    就老六生了個閨女。
    隻是該咋對待小女孩,送啥禮物。
    誰知道啊!
    “不行回頭問問你母後,你母後肯定知道咋辦。”
    慶皇最後幹脆甩給馬後來幹。
    這也就體現了有個好媳婦的重要性。
    讓他們去想這事兒,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
    總不能賞賜戰馬、刀劍、文書等這些男人喜歡的東西。
    至於錦緞之類的。
    又覺得有點俗。
    還不如全權交給馬後去置辦。
    “那兒臣稍後去給母後請安。”
    秦博聽此,頓時急得抓耳撓腮。
    “大哥,借錢。”
    秦博拉住了秦標,突然笑聲道。
    “錢又沒了?”
    “家裏倆出生,老六沒少送,得回,錢不夠。”
    “到時候去東宮取。”
    太子對於秦博要錢,倒也不太在意。
    他家富有天下,不至於差這點錢。
    況且是給老六家的閨女送東西。
    這個做五叔的,也是應該的。
    對於清月小郡主之事,倒是沒有議論太多。
    在慶人的傳統觀念中,那終究是個女孩,未來繼承不了老六的王位。
    父子三人閑聊幾聲,便繼續忙碌。
    就在臨近晚飯時,準備今日早些休息之際,毛鴻突然帶著衣衫襤褸的錦衣衛,急匆匆的闖到了謹身殿內,噗通就跪在了地上。
    “陛下!”
    “遼王含怒向北胡人出兵了!”
    慶皇手上的奏書掉到了地上,懷疑自己聽錯了。
    “你再說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