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金蟬脫殼

字數:6820   加入書籤

A+A-




    鎮標營大營。
    “報,啟稟侯爺,複山城內有胡騎從北門出城,複山城西側三座胡族營地皆有胡騎向北方奔去!”
    斥候來到主帳內稟報道。
    東海胡族在複山城的大軍並不是都在城內,城內的軍隊主要以戈爾沁氏為主,而其餘三個族落則在城西分別建立了三個營地。
    正在查看重山關送來的戰報的梁儲聞言猛地抬起頭來,問道:“總計有多少胡騎離開了?”
    “應該在兩萬到三萬之間!”斥候回複道。
    梁儲站起身來,揮揮手示意斥候可以退下了。
    等斥候退下,他在營帳內來回踱步起來。
    胡族派出大量胡騎,顯然是北方出現了變故,而北方的變故自然就是周蘭、楊正山他們。
    隻可惜他現在無法聯係到周蘭和楊正山,並不清楚具體情況。
    不過這不妨礙他猜測一下。
    胡族出動了這麽多胡騎,這代表著周蘭、楊正山在北方的戰果應該不小。
    那現在他是不是有機會反擊了?
    梁儲衡量著雙方的兵力。
    他麾下有三萬鎮標營和五千雲龍衛,而敵方哪怕是調走了三萬胡騎,依然還有超過五萬兵馬。
    在兵力上還是不如對方!
    “瑪德!”
    想到還是不能出戰,梁儲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雖然他在這裏卡的複山城很難受,可是他同樣心裏不順暢。
    隻能龜縮在營地內,不敢出去應戰,這無疑是一種屈辱。
    然而他已經忍受這份屈辱一個月了,到現在他已經忍夠了,將士們也已經忍不住了。
    最重要的現在周蘭和楊正山給他創造了一個這麽好的機會,他居然無法把握住,這讓他更難受。
    “來人,來人!”
    梁儲罵了一句後,對著門外喊道。
    隨即,兩名親衛走了進來,“侯爺!”
    “傳令給劉楠波,趙天海、周玉春,命他們在五天之內領軍前來匯合,若是來遲,軍法從事!”梁儲麵色冷硬的說道。
    劉楠波,重山鎮北路廣寧衛參將。
    趙天海,重山鎮南路定遼衛參將。
    周玉春,重山鎮中路金州衛參將。
    六路參將,除了周蘭和王彬外,還有重山鎮副總兵計非語領西路義州衛。
    不過計非語前不久剛剛找到了烏拉氏的旗地,烏拉氏也就是東海胡族七大族落的最後一個,不過烏拉氏與其他六個大型族落不同。
    它雖然也屬於東海胡族,但他們與兀良胡族走的比較近,所以他們的旗地一直坐落在靠近兀良胡族領地附近。
    計非語既然找到了兀良胡族的旗地,自然不可能過來與梁儲匯合。
    而其他三路援兵營這幾天都有傳信來說已經向複山城這邊行進了,所以梁儲才要求他們五天內趕到。
    兩名親衛應了一聲,立即傳令去了。
    梁儲走回案桌後坐下,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有心擔心周蘭、楊正山他們。
    ……
    兩天之後,楊正山也收到了複山城出兵追擊他們的消息。
    梁儲無法聯係他們,但是他們可以在複山城過來的必經之路上布置斥候,隻要看到有胡族大軍過來,提前通知他們即可。
    而今日他們剛剛襲擊了一個屬於戈爾沁的小型聚居地。
    這個小型聚居地隻有不到五千人口,處於哈刺溫山脈的外圍,以狩獵和蓄養牲畜為生。
    哈刺溫山脈是雪原之地的一條延綿數千裏的山脈,其從東海海岸一直向西北延伸至雪原深處,具體到哪,楊正山不知道,大榮對北方的探索隻停留在雪原之地的外圍。
    此時將士們正在休息,五名斥候從南邊飛奔而來。
    “將軍,複山城有大軍已經越過羊雲河了!”
    他們來到周蘭和楊正山麵前,稟報道。
    “有多少?”周蘭問道。
    “具體數量未知,但肯定在兩萬以上!”斥候回道。
    周蘭、王彬、楊正山相視一眼,兩萬以上,這顯然是不能硬碰硬了。
    “你們先下去休息吧!”
    周蘭讓斥候們先退下,然後三人聚在一起商量起來。
    “接下來怎麽辦?”王彬看向楊正山。
    不知不覺間,他們已經將楊正山當成了主心骨。
    嗯,說是主心骨有些不符合實際,用軍師來形容應該更為合適。
    楊正山捋著胡須陷入了沉思,他先是昂頭看了看天色,爾後有找出地圖仔細研究了一番。
    “藏肯定是藏不住的!”
    他們有五千人馬,想要隱藏蹤跡找個地方藏起來根本不可能。
    大量的馬蹄印根本無法掩蓋,對方隻需要跟著他們的馬蹄印追過來即可。
    “躲,嗯,躲也不能一直躲!”楊正山心裏不由得想到了一個計劃。
    或許是因為他寫了《三十六計》,他的很多想法都會不由自主的往《三十六計》上靠。
    他抬起頭來看向王彬,“將軍,我有個計劃,可能需要你冒險!”
    “什麽計劃?你直說即可!至於冒險,嗬嗬,老哥是那種怕死的人嗎?”王彬笑道。
    楊正山停頓了一下,“金蟬脫殼!”
    “什麽意思?”
    “由你吸引對方向西北逃竄,我與周將軍去複山城配合侯爺拿下複山城!”楊正山說道。
    現在王彬麾下的騎兵隻有千餘,讓他率領千餘騎兵吸引兩萬多胡騎,這無疑是一個很冒險的計劃。
    “我需要拖住他們幾天?”
    王彬倒是沒有覺得這個計劃冒險,因為無論是他自己領兵逃竄,還是大家一起逃竄,一旦被追上結果都差不多了。
    不過他這樣做有點自我犧牲的意思。
    對此,他也沒有感到不滿,因為他相信楊正山和周蘭並不是要拋棄他們。
    “不需要拖住他們,你們隻需要逃竄就行!”
    楊正山指著地圖繼續說道:“從這逃出去,然後沿著我們來時的路向南,繞一圈去複山城與我們匯合!”
    簡單來說,就是需要王彬帶著追兵繞一個大圈子。
    繞這麽一個大圈子,最少也要六七天的時間。
    “而我們一路往東,沿著海岸一路南下,一直到複山城東方。”
    楊正山繼續講述著自己的計劃,“接下來還需要侯爺配合,來一場聲東擊西,引蛇出洞。”
    《孫子兵法》有雲‘以正合,以奇勝’。
    楊正山對其的理解,正就是堂堂正正的正麵交戰,奇則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不管正還是奇,楊正山更注重‘節奏’二字。
    何為節奏?
    就是讓敵人按照自己的預想行動,讓敵人跟著自己行動,而不是自己跟著敵人行動。
    而現在複山城已經逐漸進入了他們的節奏,出兵追擊他們,這就相當於為梁儲削弱了敵方四分之一的兵力。
    接下來楊正山會繼續帶起節奏,讓複山城徹底淪落在他的指揮棒下。
    當然,他的計劃需要梁儲的認同和配合,畢竟梁儲才是主力。
    待三人商定之後,立即組織將士們行動起來。
    周蘭和楊正山需要金蟬脫殼,就必須掩蓋自己留下的痕跡,馬蹄印太多,肯定需要後麵有人來掩蓋。
    為了更容易得掩蓋痕跡,他們可以選了一條寬敞的河流,周蘭和楊正山渡河之後,王彬則帶著千餘將士故意多停留了許久,然後才沿著河岸向西北奔馳。
    正如楊正山預想的那樣,當後麵的胡騎追上來的時候,他們隻查看了河岸的痕跡,就追著王彬他們留下的馬蹄印追去,根本沒有去河對岸查看。
    王彬是真的在逃命,他帶著將士們幾乎以最快的速度向西北奔馳。
    而周蘭和楊正山同樣也在以最快的速度沿著海岸線奔向複山城。
    之所以選擇沿著海岸線,是因為海岸線都是鹽堿地,寸草不生,自然也就沒有胡族會在這樣的土地上建立聚居地。
    沿著海岸線可以避免被胡族發現他們的蹤跡。
    不過在即將複山城的前一天,楊正山領著身邊的親隨脫離了大部隊,先一步來到了梁儲的大營。
    此時營帳中,劉楠波和趙天海正在拜見梁儲。
    他們今日剛剛趕過來與梁儲匯合,兩人麾下的萬餘將士已在鎮標營大營的南邊安營紮寨。
    說是拜見,其實是來接受梁儲訓斥的。
    梁儲的脾氣很好,一般不會生氣,但這次他是真的感到了焦躁。
    這幾天他可謂是度日如年,恨不得立即把這幾個不爭氣的家夥揪過來暴打一頓。
    “你們倒是輕鬆,出征這麽久,居然隻剿滅了幾個中小型族落!”
    “我該怎麽說你們好?”
    “我看你們都別做參將了,都去找個城門看門去吧!”
    “伱們看看,你們的戰績居然連個守備都不如!”
    “安源城守備麾下不過千餘將士,卻接連攻下十幾個胡賊族落,你們呢?”
    “你們就不能爭點氣?比不上周蘭也就罷了,你們跟王彬比比也行啊!”
    梁儲指著兩人的鼻子是一陣冷嘲熱諷,說的兩人臉熱不已,同時心裏還在不停地嘀咕。
    ‘我們也不比王彬差啊,王彬就是運氣好,麾下有著楊正山這麽個殺神!若是楊正山在我們麾下,我們肯定比王彬厲害!’
    他們不敢跟周蘭比,可是他們敢跟王彬比啊。
    論兵力,他們不比王彬少,論戰鬥力,他們也不比王彬差。
    他們比王彬差的隻是一個楊正山而已。
    至於說他們不如楊正山,好吧,這個他們想不承認都不行。
    戰果就擺在那,他們能說什麽。
    就在這時,營帳外有人稟報道:“啟稟侯爺,安源城守備楊正山在營門外求見!”
    梁儲先是一愣,隨即錯愕的說道:“他怎麽過來了?”
    趙天海和劉楠波相視一眼,傳說中的殺神來了!
    他們都沒有見過楊正山,但是這段時間楊正山的名號都快把他們的耳朵磨出繭來了。
    別看他們出征在外,可他們與重山關也是經常通信的,送戰報,運送糧草和戰利品,總會從重山鎮帶回一些消息。
    而關於楊正山的傳言他們聽到的可不少,隻是消息想對要延後一些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