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三百三十章海域勢力

字數:5932   加入書籤

A+A-




    “嗯,據說李盛王朝派出了上萬水師,一百多艘戰船,最後隻回去了十幾艘小船!”
    “也正是這一次戰敗,李盛王朝內部出現了動亂,從前年開始,李盛王朝內部就出現了很多叛軍,李氏王族連戰連敗,幾乎丟了近半疆土,不過現在是個什麽情況,我也不清楚!”
    孫程說道。
    最近大半年他都呆在騰龍衛,對外界的局勢變化了解甚少。自然也就不清楚李盛王朝這大半年來是個什麽情況。
    楊正山微微頷首,“果然,外麵的世界很精彩,海盜,王朝,叛軍,嗬嗬,還真是夠熱鬧的!”
    孫程嗬嗬一笑,說道:“要說熱鬧,東南海域才是最熱鬧的!”
    說著他將海圖下麵的部分展開,露出了大榮東南海域。
    楊正山看過大榮周圍的海圖,對大榮東南海域有著很多印象,其中最大的印象就是島嶼多。
    大榮東北海域主要是以李盛王朝和德盛王朝為主,島嶼也有很多,但大多都是靠近海岸的近海島嶼。
    可大榮東南海域就不一樣了,大大小小的海島連成片,猶如夜空中繁星點點,數不勝數。
    “大人,這裏是呂盛王朝,這裏是安南王朝,這裏是金隆王朝!”
    呂盛王朝和金隆王朝都位於大榮東南海域,兩個王朝的疆土就如同兩顆蠶豆一般坐落大榮旁邊。
    而安南王朝並不是一個海島王朝,而是一個陸地王朝,位於大榮南方,其海岸線較長,也算是大榮東南海域上的一個王朝。
    “東南海域除了這三大王朝外,還有星月島,神木島,地火島,九星島等等,這些大島上都有各自的勢力,他們不是海盜,以宗門自居,不過他們暗地裏與很多海盜有聯係,甚至很多海盜就是他們在背後支持!”
    “星月島,也就是星月門,他們與呂盛王朝有很多聯係,據傳星月門一直都想取代呂盛王朝,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
    楊正山嘴巴微張,他自然知道星月門,畢竟之前他還與星月門的玉衡星堂打過交道。
    他沒想到星月門的野心居然這麽大,居然想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
    “除了這些宗門勢力外,剩下的就是海盜海商勢力,海盜海商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很難捋清楚。”
    “這密密麻麻的島嶼上,盤踞著數百支海盜,強大者有數萬人,亦商亦盜,弱小者可能就幾百人,殘忍至極!”
    孫程徐徐說道。
    楊正山聽完後,不由得感歎道:“怪不得朝廷一直無法消除海寇之患,這特麽的怎麽消除?”
    孫程露出苦澀的神色,“消除海寇之患,何其困難?”
    “大人可能不知道,有些海盜背後可能就是這些王朝扶持的,百年前,也就是德宗年間的海患,我大榮東南沿海每年都會有十幾次海寇登陸作亂!”
    “當年德宗皇帝為了平定海寇之亂,在沿海築城六十七座,增立衛所和巡檢司近百處,組建十萬水師大軍!花費了十年之功,才將海寇之亂壓下!”
    “然而就是為了平定海寇之亂,我大榮國力大傷,十萬水師因為失去了朝堂的支持,很快就荒廢了下來,直到現在我大榮的水師都隻能困於近海,早無遠征之力!”
    孫程有些惋惜的搖搖頭。
    大榮傳承三百多年,國力起起伏伏,也是經曆了很多次危急。
    到如今,大榮內部腐朽糜爛之處眾多,承平帝就好像一個裱糊匠一般,縫縫補補,才沒有讓這樣一艘大船沉沒。
    其實越是了解大榮的曆史,楊正山越覺得承平帝不容易。
    承平帝登基的時候,大榮是個什麽狀況。
    朝堂上,因承平帝得位不正,風起雲湧,危機四伏,為此承平帝花費了數年才掌控了朝堂的局勢。
    北方邊境,胡族虎視眈眈,東海胡族,兀良胡族連年侵犯,直到黑雲山之戰,東海胡族元氣大傷,北方邊境才安寧了下來。
    大榮西南土司叛亂,花費了十年才得以平定。
    東南海域,海盜橫行,經常襲擾沿海地區。
    近些年大榮內部又是天災頻繁,重山鎮大旱,橫山府大旱,夔州府大澇等等。
    這一樁樁,一件件,若是換個皇帝,說不定現在的大榮已是亂世,也就是承平帝能穩定朝局,為大榮皇朝縫縫補補。
    ……
    接下來的兩天,楊正山一直待在船上,不是向孫程請教海上勢力分布的問題,就是觀摩餘通海操練水師。
    此次水師出海並不是單純的為了運送貨物或者為商船護航,也是為了操練。
    所以在航行途中,水師將士並沒有閑著,一直都在按照餘通海的指揮不停的變化著陣型,不停地穿插配合。
    主艦以旗語、鼓聲、號角聲下達命令,周圍的戰船則按照命令改變方向,變化陣型,互相之間穿插配合。
    這對每一艘船的船長都是一種考驗,因為在大海上,消息傳遞相對要麻煩一些,有時候傳遞的消息並不是很準確,很多時候都需要船長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主艦的命令。
    同時還要觀察周圍的友船,確定不會發生碰撞,且能很好的配合。
    對於這些,騰龍衛的船長幾乎都是新手,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在近海的訓練,但是他們進入深海之後,還需要慢慢的練習才行。
    楊正山站在餘通海身後,望著不同變化陣型的戰船,可以看出將士們的操作顯得有些笨拙和慌亂。
    最重要的是後方很多戰船都接收不到命令。
    “如果在風浪大的時候,後方戰船無法收到指令該怎麽辦?”楊正山突然開口問道。
    餘通海神色無奈的說道:“那就隻能由船長做主,自由行動!”
    旗語也好,鼓聲號聲也罷,傳遞信息上都不會很準確。
    如果在陸地上,那還能派傳令兵過去,可在大海上,總不能派人遊過去吧,至於派一艘小船過去,那也行不通,因為時效性。
    一旦進入戰鬥狀態,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等小船把命令送過去,都不知道戰況變成什麽樣了。
    楊正山皺著眉頭,昂頭看了看晴朗的天空。
    出航的日子是他定的,自然是天氣最好的日子,不過他的天氣感應也是有範圍限製的,楊正山沒有具體驗證過天氣感應的範圍,但他知道這個範圍應該不小,應該有方圓幾百裏。
    此時天氣晴朗,後方的戰船都看不到主艦發出的指令,若是風大浪大的時候呢?
    一級一級的傳達命令?
    也行不通!
    因為一支水師並不是一級一級的上下製度,除了主艦外,其他的艦船幾乎都是平級的。
    原因很簡單,各種艦船的作用不一樣,作戰的時候他們需要執行不同的任務。
    就比如哨船都在前麵哨探,海滄船都在主艦周圍充當護衛艦的角色,而鷹船的分布就要寬泛很多,有的需要在外圍警示,有的需要再主艦周圍護衛。
    分級傳達是不行的。
    楊正山皺著眉頭繼續觀察著,突然他看到餘通海抬手護在眼上遮蔽陽光,露出了錯愕的神色。
    “你們沒有千裏鏡嗎?”
    “千裏鏡?那是什麽?”餘通海不解的問道。
    楊正山扶額,他就覺得有點不對勁,總覺得餘通海手裏少點什麽,可是一時間沒有想起來,剛才餘通海用手遮擋陽光,他才想起了。
    沒有望遠鏡啊!
    “就是能讓人看的更遠的東西!”楊正山說道。
    餘通海茫然的搖搖頭,“那是什麽?”
    楊正山想了想,也是無奈的說道:“算了,等以後再說吧!”
    望遠鏡製造原理很簡單,不過玻璃鏡片製作起來有些麻煩。
    他知道燒製玻璃的主要材料是石英砂,另外還有很多輔助材料,如純堿,蘇打,石灰等。
    燒製出玻璃應該不算難事,但想要製作出透明度高的玻璃有些難度。
    楊正山覺得等回去可以找人試驗一下,這事需要慢慢試驗,不能著急。
    ……
    航行了三天兩夜,直到第三天的傍晚,船隊來到了鬆河府近海。
    這一路航行過來,並沒有發生任何意外,楊正山還想見識一下這個世界的海盜,結果讓他失望了,他們根本沒有遇到海盜。
    大榮的江南指的是蘇州府、杭州府、桑州府、海州府、鬆河府等數府之地。
    其中鬆河府位於最南部,算是江南最不起眼的一個府。
    不過此次他們的航行的目的地就是鬆河府。
    進入鬆河府近海之後,孫程就帶著十幾個護衛乘坐小船靠岸了。
    差不多子時,孫程有乘坐小船回來了,不過與他一同回來的還有羅裳。
    “拜見大人!”羅裳登上大福船後,看到楊正山,立即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楊正山微微頷首,“我們什麽時候靠岸!”
    “今夜就可以!”羅裳指著西南方說道:“我買的碼頭就在那邊,離這裏不遠!”
    雖然這些戰船和商船都是屬於騰龍衛的,但是楊正山也不能光明正大帶著這些船去那些大港口。
    不是因為他不能私自帶兵出境,水師和陸上的軍隊不同,水師在海上操練那是正常的情況,而大榮對海域有沒有明確的界域劃分,就算是跑遠點也無所謂,不過如果出現重大的損失,那就是另外的問題了。
    楊正山主要是不想跟市舶司打交道,去那些大港口肯定逃不過市舶司的盤問,所以還不如不去,免得多招惹是非。
    在羅裳的帶領下,他們很快就來到了一個海灣。
    這個海灣不大,周圍都是小山丘,所謂的碼頭也很小,商船可以停靠,但大福船肯定是無法停靠。
    不過這個地方倒是隱蔽,大福船雖然不能靠岸,但也能進入海灣中,而一旦進入海灣中,周圍很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