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宴請群臣,土豆美食自助餐

字數:4230   加入書籤

A+A-




    “陛下,您說的四十萬畝不會是新開荒的那四十萬畝吧”
    郭允厚似乎是想到了什麽,遲疑了片刻後低聲問了一句。
    “看來郭愛卿還有印象呀!”
    崇禎笑了一下:“不錯,陝西旱災時,朕讓袁可立遷移民眾到陝西定邊、甘肅定西、寧夏固原、山西呂梁四地,並開墾荒地,
    按照皇家菜農所說的馬鈴薯的特性,朕就選擇了那四個地方。”
    聽著崇禎的解釋,皇極殿內的群臣徹底的震驚了。
    他們都沒有想到這位年少的新帝會有如此長遠的規劃,兩個多月前利用大災做了規劃,兩個多月後的推廣,一環套一環。
    郭允厚等當時處理災情的人此刻滿是羞愧,當時還在質疑和不解,如今啪啪打臉。
    “陛下高瞻遠矚,臣等不及萬分之一!”
    群臣開始拍馬屁。
    這一次崇禎徹底的征服了群臣。
    “陳經綸,番薯喜溫、怕冷、不耐寒,溫度過低時會停止生長,這些特性想必你很清楚,朕就不多說了,
    你就在福建、廣東等長江中下遊先種植,明年的種植麵積必須達到一萬頃,福建種了三十年的紅薯,這點對你來說不難吧。”
    陳經綸立刻道:“回陛下,臣可以!”
    “孫愛卿,內閣擬旨到福建和廣東兩地,讓當地巡撫全力配合,不得阻攔、拖延。”
    “臣遵旨!”
    “好了,今天朝會先到這裏,朕在奉天殿給諸位準備了些東西,諸位去試試!”
    崇禎說完,就下了平台,朝著皇極殿外走去。
    王承恩則是留在大殿內,看著行完禮的眾大臣:“諸位大人請移步奉天殿!”
    孫承宗則是客氣道:“麻煩王中官!”
    對於王承恩,大殿內沒有一個人敢小覷,論官職他是皇宮的提督太監,掌督理皇城內一切禮儀、刑名及管理當差、聽事各役。
    按官職,司禮監的掌印都得聽他的,雖然不參與司禮監的事情。
    其次,他是皇帝的貼身太監,皇帝就是由他看著長大的,皇帝的各種指令都是由他傳達和回複,得罪了他,那日子可不大好過。
    “孫閣老客氣,諸位大人客氣,請隨咱家來!”
    片刻後,眾人到了奉天殿,看著奉天殿內的陳設,群臣滿是好奇。
    因為奉天殿兩側擺著足足數張桌子,每張桌子上都放著一大盤子的菜,香氣撲鼻。
    旁邊還有一個寫著菜名小木板。
    “諸位大人,陛下說這段時間比較忙,也沒有時間招待諸位,今日借著宋應星等人的事情,宴請諸位,
    陛下說他在你們比較拘束,就不陪諸位了,諸位吃好就行!”
    “哈哈,如此說來,咱們還是沾了宋大人的光了!”
    孫承宗笑了對著宋應星三人拱了拱手,其他人也都是,弄的宋應星三人手忙腳亂。
    “陛下稱這種方法為自助餐,顧名思義,就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想吃什麽就用盤子中的調羹或筷子弄到自己碗裏,嚴禁用自己的筷子直接在盤子中夾菜。”
    王承恩又介紹了吃法後,才離去。
    等王承恩離去後,眾人才慢慢打量著桌子上的菜品,滿是好奇。
    他們也算是見過世麵的人了,可這大殿內的數十道菜的菜名,近一大半都沒有聽說過。
    孫承宗咳嗽了一聲,眾人仿佛像是排練過的一樣,朝著大殿中間跪了下去:“臣等謝陛下賞賜!”
    等行完禮了,孫承宗道:“諸位,動筷子吧!”
    片刻之後大殿內響起了群臣的議論聲,平時口若懸河指點江山的大臣們,這會兒化身成了美食家。
    “這青椒土豆絲不錯,青、白兩色搭配,鹹鮮清淡,不錯、不錯!”
    “醋溜土豆絲也不錯,酸爽開胃,口感脆爽!”
    “老夫還是喜歡這炸土豆條,油而不膩,外酥裏嫩!
    “小雞悶土豆……”
    ……
    ps:據史料記載,青椒也是6世紀末傳入中國的。另外醋在夏朝就有了,北魏的賈思勰在其所著《齊民要術》中,就記載了二十來種製醋法。
    這十數道土豆的菜,都是崇禎知道皇宮有土豆之後,指導周皇後做的,然後又交給了尚膳監。
    後世若是論哪個菜做法最多,非土豆莫屬了。
    隻要你想,蒸燉燜炒炸,煲燴烤鹵醃,樣樣都行。
    皇極殿內,群臣吃的意猶未盡,他們沒有想到一個不起眼的土豆,會有如此的做法,味道竟然還如此的美味。
    “馮大人,口感還不錯吧!”
    “吃也堵不住你的嘴”
    戶部右侍郎馮僧桐沒好氣的懟了一句。
    心中則是五味雜陳,前腳剛質疑口感不好的,後腳就被打臉了。
    足足半個時辰,群臣吃的差不多了,王承恩才叫上內閣四人和宋應星等三人到了東暖閣。
    “怎麽樣,味道還行嗎”
    “臣等謝陛下賞賜!”
    孫承宗拱了拱手,他們也都明白崇禎請他們吃飯的意思,嚐到了土豆的美味,打消了顧慮,後麵配合起來自然是順暢的。
    “宋愛卿,按照農業研究院的職責,你覺得如何開展”
    宋應星沉頓了片刻:“陛下,臣認為從四個方麵走,第一,合適的土壤種合適的作物,
    第二、提高土地的種植次數,提高土地年畝產量,
    第三,研究如何提高土壤肥力,隻要肥力夠,產量都不會差的,
    第四,引進一些高產量的作物,如土豆和番薯,或者耐寒、耐旱、耐水性的作物,大明這麽大,總能有合適的地方種植。
    目前臣隻想到這麽多……”
    聽著宋應星的想法,崇禎差點都以為他是從未來穿越過去的。
    不愧是能寫出被後世稱為‘中國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人,從這四點上就能看出他超前的思維。
    陳經綸聽完也滿臉的佩服,他們知道宋應星是落榜了四次的舉人,沒有種過田地,雖然對《夢溪筆談》癡迷,但也是空有理論。
    如今聽了這四條建議,才知道為什麽農業研究院的院長是他了,種地可以慢慢學,總是能會的。
    但這種指導思想卻是學不來的。
    “宋愛卿,你的提議很好,放手去做吧,農業研究院現階段主要是推廣土豆和番薯,
    其次要推廣芝麻和油菜、花生,
    等這些都鋪開了,再去研究其他的,包括瓜果蔬菜等等,你可明白”
    hmxs.t.biq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