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6章 加科金榜,爭論起

字數:4529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好了,有道是洞房花燭也,金榜題名時,想必諸位已經等這一刻很久了,本官再賣關了估計就有考生們心中罵本官了,那就直接全部張貼了吧。
    不要擁擠,以免發生踩踏,一個時辰後,大明日報會刊印進士名單。
    不是我們為了賣大明日報,實在是會試錄今早醜時末才確認,然後送往大明日報館,刊印需要時間。
    諸位若是等不及,也可以去各自省份的會館查看各自省份的進士名單!”
    說完這話後,劉宗周手一揮,數十名軍士搬著梯子放在木板前,劉宗周和英國公兩人爬上梯子。
    眾考生齊齊盯著緩緩展開的金榜,雖然字體夠大,但看熱鬧的考生極多,也就是附近二十餘米的人能看清楚。
    “此次錄取六百二十一人,一甲三人、二甲兩百二十一人,三甲三百九十七人。”
    擠在最前方的考生直接跳過了前麵的序,將三甲錄取人數高聲喊了出來。
    “此次錄取六百二十一人,一甲三人、二甲兩百二十一人,三甲三百九十七人。”
    “此次錄取六百二十一人,一甲三人、二甲兩百二十一人,三甲三百九十七人。”
    ……
    考生們如同商量好了一樣,迅速的朝著後方傳遞著三甲名額。
    整個現場呼喊聲此起彼伏,而後議論聲衝天而起,大笑、狂喜、哀歎、可惜之聲流轉。
    大笑和狂喜的是錄取人數果然很多,雖然競爭大一些,但錄取機會更更大。
    哀歎和可惜的是實際錄取人數比剛剛猜測的人數少了一百個。
    但現場的吵鬧聲音很快在一片噓聲中安靜了下來,因為英國公已經開始張貼第二張金榜了。
    如果沒有猜測,那第二張就是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的名字了。
    第一名,陳於泰,江蘇宜興人,六十八點五八分;
    第二名,楊廷鑒,江蘇武進人,六十六點六三分;
    第三名,劉同升,江西吉水人,六十五點三九分;
    ……
    隨著第二張金榜的展開,前方學子們瞬間就安靜了下來,一甲三人是誰很重要,但重要的是分數。
    他們自考試結束之後便一直在了策論的事情,找了無數典籍來驗證,推測皇帝所要考的內容以及如何應對,然後結合自己所答來評分。
    自以為還算不錯的,怎麽著都能得到六七十分吧,結果第一名才六十八分,瞬間就讓他們驚慌了起來。
    第(1/3)頁
    第(2/3)頁
    如果按照一甲三人的分數,他們自己的估計會更低了。
    “第一名,江蘇宜興陳於泰;”
    “第一名,江蘇宜興陳於泰;”
    ……
    “第二名,江蘇武進楊廷鑒;”
    “第二名,江蘇武進楊廷鑒;”
    ……
    “第三名,江西吉水劉同升;”
    “第三名,江西吉水劉同升;”
    ……
    考生們錯愕了,但看熱鬧的百姓們可沒有,在短暫的驚訝之後,迅速的朝後麵傳遞著一甲三人的名字。
    一張又一張的金榜被貼了出來,一名又一名進士的名字顯露了出來。
    現場是有人歡喜有人愁,驚呼聲此起彼伏,但現場跟一個巨大的菜市場一樣,鬧哄哄的,即便是前方有人朝後方傳遞,也是沒有多大作用。
    有著錦衣衛和禁軍的維持,後麵的人雖然著急,但也隻能幹瞪眼、偶爾怒罵幾聲,待在原地或者輕微的朝著前麵擠去。
    但好在大明日報很快就刊印了出來了,緩解了這一場麵,承天門廣場上人群慢慢朝著周邊街道散去,但議論聲更大了。
    “陳於泰,天啦,果然是他,我就知道他肯定中了,沒想到竟然會是第一名!”
    “還有這個楊廷鑒,果然也中了,可惜這次沒有開盤的,否則一定大賺一筆!”
    “嘖嘖,一甲三人第一名和第二名竟然隻相隔了六七十裏地,這簡直是神了!”
    “什麽情況,你們怎麽都知道他們兩個要中了?有什麽小道消息?還是有內幕?”
    “笨呀,前幾天我在街上閑逛,結果有人給了我一張請帖讓我去赴宴,我以為是會館的,去了以後才發現是錦衣衛,詢問我陳於泰、楊廷鑒的身世背景。
    而後下達封口令,說是在金榜張貼之前不得泄露半個字,我當時還以為是他們犯什麽事兒了,但回來想想肯定是中了進士。”
    “還有這事兒?你憑什麽判斷是中了,而不是犯事兒?”
    “首先,陳家這可是一門三……算上陳於泰,這是一門四進士,真正的官宦世家,
    其次,這段時間我每天都會遠遠的看上幾眼,完全沒有錦衣衛找他們的樣子,結合這兩條那就很明顯了。”
    第(2/3)頁
    第(3/3)頁
    “再說說這楊廷鑒,鄉試以才品為常州公認第一,你們知道他的老師是誰嘛?萬曆朝禮部尚書孫慎行和副都禦史張清惠。
    楊家在常州當地風評極好,書香世家的子弟能出多大亂子?
    一個尚書和一個都禦史那是何等的火眼金睛,楊榜眼若是心術不正,這兩位還能教導?”
    ……
    “嘖嘖,第三名劉同升也不得了呀,父親是探花,他也是探花,一門雙探花,不得了呀!”
    “其實吧以他的家世也是正常的,考不中那才叫不正常!”
    “什麽說法,快說給我們聽聽!”
    “他父親是萬曆十一年探花,歸隱前是南京國子監祭酒,國子監內都是大儒,劉同升教育好這很正常吧,但這還不算,他嶽父是湯顯祖,這就更不得了。”
    “湯顯祖?就是那位著有‘臨川四夢’的戲曲家?我的天啦,竟然是他,乖乖,湯家祖上四代那都不得了,難怪了!”
    ……
    一名名中了進士的考生的家背景被爆了出來,引來一陣陣的驚呼和羨慕之聲。
    但很快這種驚呼變成了質疑之聲。
    “看到沒有,一甲三人都是官宦之家,這就算了,畢竟人家家室是真牛,有名師教導,比我們自己學好強八輩子,我們認了。
    可你們看看其他的,不是官宦就是書香門第,再不就是商賈之後!”
    “咦,還真是,我聽見的七八成都是這三類,普通百姓之家不是沒有,但很少!”
    “對,不僅很少,名次也很靠後!”
    “怎麽會這樣,難道有內幕?”
    “別瞎說,陛下取消了文官蒙蔭、武將世襲等等,怎麽可能出現內幕,當錦衣衛都是飯桶不成?”
    “那你們說說這是怎麽回事?曆屆雖然也會有這種情況,但絕對不沒有這麽離譜。”
    ……
    質疑和爭論之聲越來越大,考生們慢慢的匯聚到了承天門廣場前,得到消息的劉宗周臉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