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科舉招婿

字數:4267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此刻的大夏書店之前,已經是人滿為患,數不清多少人聚集在這裏。
    他們皆是前來購買最新的大夏報,接著在密密麻麻的人名中,尋找自己的名字。
    有人失落,有人欣喜。
    這件事情注定不可能皆大歡喜,有人成功就會有人失敗,這是常理。
    隻見在路口。
    一名書生把大夏報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名字,他知道自己多半是沒有考中。
    想到這裏,臉上不由得浮現一抹失落之色,但是事已至此,又能怪得了誰呢?
    此番朝廷是以分數進行排名,他們不在名單之上,就足以說明,他們的成績並不好,連及格線都沒有達到。
    這隻能說明他們實力不濟。
    若是他們能力足夠出眾,才學足夠高,那就不至於落得這般境地。
    至於現在,失敗者就是失敗者,他們隻能接受自己的命運,他們總不可能去府衙鬧騰,這是自討苦吃,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這名書生長歎一口氣,看著左右眾人,有些無奈的說道:
    “看來在下終究是技不如人,原以為能夠趁此機會考中科舉,榜上有名,回去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但天下英才不計其數,想要脫穎而出,談何容易?”
    有同行之人,看出他的失落,心中也有幾分感慨。
    隻不過,他同行者卻是榜上有名的,此刻沉默了一下,開口說道:
    ”劉兄,這科舉又不止一次,日後肯定會新開科舉。這段時間你可以回去好好準備,到時候卷土重來,也尚未可知。
    相信以劉兄的才華,下次一定能夠成功,金榜題名不在話下。”
    在旁邊,又有幾人開口附和,這個時候,他們總不能再打擊人了。
    被稱作劉兄的書生,聽了同伴的鼓舞,總算恢複了些狀態。
    他抬起頭,鄭重其事的說道:
    “諸位所言有理,隻不過失敗了一次而已。我豈能輕言放棄?
    幾位皆是榜上有名,接下來就能參加正式科舉了。在這裏劉某便祝各位能夠考中科舉,入仕為官,實現自己心中誌向。”
    第(1/3)頁
    第(2/3)頁
    眾人又是一番唏噓。
    而在另一邊,也有一群人聚在這裏。
    他們正是杜如晦等人,每人手中拿著一份大夏報。而這大夏報上,名字最突出的,就是杜如晦了。
    雖然上麵並沒有寫明具體的分數,但毫無疑問,在此番參加初選的學子中,杜如晦名列榜首,毋庸置疑。
    這可是經過大王認定,誰能否認?
    眾人看著這份名單,忍不住發出驚歎:
    “如晦兄,你這也太厲害了吧,前來參加科舉的,足有上萬人之多,你卻能獨占鼇頭,當真令人佩服。
    看來日後,我們都要以你為目標,砥礪前行了。”
    馬上就有人附和道:
    “沒錯。許兄說的對,如晦兄此番考得如此之好,接下來的正式科舉,想必也不在話下,到時候就是朝廷中人了。
    日後還要多多仰仗。”
    麵對眾人的客套,杜如晦倒是鎮定自若。
    其實他心中也有幾分詫異,雖然他對自己的實力很自信,但他並沒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夠考到第一名。
    這還真是個意外之喜。
    但是這次考得好,並不代表杜如晦就能小覷天下英雄,畢竟這隻是初選而已,接下來才是正式科舉。
    想要真正金榜題名,必須在正式科舉上,展現自己的才華,否則此番考試成績再好,也無濟於事。
    就這樣,杜如晦向著眾人客氣道:
    “諸位兄台過譽了,大家都是人中翹楚。這隻是初選而已,算不得什麽。接下來正式科舉,大家一同努力,攜手向前。”
    眾人紛紛表明態度,他們這一行人,大多數都在名單之上。
    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跟著杜如晦,自身的能力肯定是不差的。甚至偶爾有什麽問題,他們也會向杜如晦請教。
    在大街小巷上,滿是這樣的議論。
    雖然還不是正式科舉,但一次初選就篩掉了絕大部分人,如今留下來的兩千多人,可以說都是精英了。
    他們的能力絕對毋庸置疑。
    第(2/3)頁
    第(3/3)頁
    至於那些被淘汰的讀書人,也沒有急著離開,他們好不容易才來大興城一趟,要是現在走了,那豈不是太可惜了。
    他們也想看看,接下來的正式科舉,誰能夠考中,又有多少人能夠留下。
    其實兩千多人也不算少了,如果將這些人,全部留下成為大夏的官員,那就有些人滿為患了。
    所以,他們選擇留在大興城看熱鬧。
    這一次,他們不再是參與者,而是旁觀者,心中好奇不已。
    不管剩下的考生是何等身份,隻要他們能夠考中,成為大夏的官員,那他們的地位,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包括普通百姓,也是議論紛紛。
    科舉在大興城舉行,讓他們有著極大的參與感。
    他們目送這些讀書人前去考試,也希望自己的後人,有朝一日能夠登上那個考場,展現自己的才華,真是令人期待啊!
    以後的事情,無人能夠預料,但這是大夏一統北方以來的第一次正式科舉,重要性毋庸置疑。
    可以說,此番能夠考中,能夠留下來的人,一定會被委以重任,他們的命運,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那些被淘汰的,自然很可惜,但是他們實力不如人,也怪不了誰。
    如果他們想要證明自己,想要重整旗鼓,那就隻能等到下次科舉,通過自己的實力,證明給所有人看。
    他們絕對不遜色於任何一個讀書人。
    甚至有些達官貴人,富豪商賈,在其中察覺到了機會。
    雖然說,此刻大夏報公布出來的兩千多人,並不一定就能考中,能夠成為大夏官員。
    但是,他們能夠通過初選,已經證明他們的能力不容小覷。放在天下讀書人中,那都是佼佼者。
    這樣的人才,若是錯過了,豈不是太過可惜。
    於是,就有人想著,在科舉之前,進行招婿。
    若是投資成功,這些人成功考上,日後連帶著他們的家族,也能青雲直上,豈不是一舉兩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