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再見秦瓊,楊素是個聰明人

字數:8104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大軍一路南下。
    朝著廬江郡而去。
    這個過程中十分順利,並沒有發生什麽波折。樊虎接下來的首要任務,就是盡快趕到廬江,和秦瓊等人匯合。
    接下來,再一鼓作氣殺進江都。
    楊素是大隋老將,其能力不容小覷,樊虎自然不會掉以輕心。
    雖然以他的實力,有著絕對的把握,但是他要做的,是盡可能的減少傷亡,大獲全勝。
    其實如今的楊廣,還是有一戰之力的。樊虎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他要一鼓作氣,徹底解決楊廣。
    留下楊廣,後患無窮。
    樊虎可不想讓楊廣耽誤自己的計劃,畢竟他想要的,並不隻是天下太平,他更希望讓大夏變得更加昌盛,繁榮發展。
    隻不過,這條路並沒有這麽簡單,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實現。
    如此,在行軍大半個月之後,樊虎終於快要抵達廬江了。
    這時候,他的目光遠眺,忽然發現前方出現一隊人馬,為首之人有些熟悉,再仔細一看,來人不正是秦瓊嗎?
    在秦瓊身邊,則是程咬金和尉遲恭,他們帶著兵馬前來迎接樊虎。
    不管說往日關係如何,現在的樊虎,都是夏王,是整個大夏,最至高無上的存在。
    雖然說,樊虎還沒有稱帝,但是他的威望,足以支撐他現在的地位。
    無人能夠挑戰。
    樊虎策馬而行,他騎著赤影速度飛快,笑容滿麵,開心的喊道:
    “叔寶,這麽久沒見,可真是讓我想念的緊啊。”
    當秦瓊聽得樊虎之言,也是神色微動,不過他還是沒有逾越,因為這並不是在私底下。
    在眾將士麵前,他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禮道:
    “末將秦瓊,拜見大王。”
    反腐樊虎倒也沒有糾結,他看了一眼秦瓊身後的眾將士,笑著說道:
    “看來這段時間,你們也招收了不少兵馬呀。”
    當初樊虎給秦瓊的兵馬並不多,如今卻擴充了不少。
    不過,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秦瓊想要在此穩住局麵,甚至具備進攻監督江都的實力,那就必須招兵買馬。
    如今大夏已經徹底穩固,倒是不需要這般大費周章,樊虎率領大軍前來,為的就是徹底解決江南隱患。
    當然了,招兵買馬還是次要的,樊虎最好奇的,乃是秦瓊操練的水軍,如今效果如何,是否取得預想中的成果?
    對於秦瓊,樊虎還是很信任的,演義中的秦瓊,和正史中可不相同。
    在演義中,秦瓊不僅武藝過人,更是精通兵法韜略,屬於是六邊形戰士,不容小覷。
    所以,樊虎才會將這件事情交給秦瓊。
    秦瓊表現的頗為坦然,他沒有遮遮掩掩,而是簡單的把情況介紹了一番。
    如今水軍和秦瓊麾下的兵馬加起來,竟已經超過八萬人,這個數目可不少啊。
    不過,這對於樊虎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他可以有數萬水軍作為根基,對接下來渡江之戰,顯得頗為重要。
    雖然說,楊廣想要在江南之地醉生夢死,但是現在麵對大夏的壓迫,他自然不敢掉以輕心。
    肯定會傾盡全力防守,盡可能的拖延時間,他絕對不會坐以待斃的。
    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畢竟,等到大夏渡江而來,楊廣將徹底陷入絕境。到時候,他別說享受榮華富貴了,就連苟延殘喘都將成為奢望。
    ——
    在會麵之後,樊虎並沒有耽擱時間,便是跟著秦瓊等人,一路來到了他們的駐紮之地——合肥。
    這裏是廬江的治所,也是昔日大魏吳王孫權,終其一生都無法攻下的地方。
    不得不說,合肥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如果說,江南之地想要北伐,那就必須將之拿下。如果不拿下合肥,那麽他們的攻勢,必然受到阻礙。
    讓麾下大軍駐紮於此。
    第(1/3)頁
    第(2/3)頁
    樊虎則是快馬加鞭,和秦瓊等人一起去看水軍,因為水軍關係到接下來渡江之戰,這一戰至關重要,豈能等閑視之?
    而秦瓊自然也沒有推諉之詞,這段時間他可沒有鬆懈,花了不少精力,就為了在這裏訓練一支水軍。
    在這巢湖之中。
    船隻林立,雖然在此之前,樊虎並沒有來這裏檢閱過,但是他卻給了秦瓊許多資源,包括工匠糧草,鎧甲,兵器之類的。
    畢竟,樊虎已經拿下了整個北方,自然不缺這點東西。
    巢湖之上,水軍正在操練。
    他們往來變換陣型,井然有序,顯得十分穩健。若是北方士卒,在沒有經過操練的情況下,水性必然難以控製。
    所以說,這些是大多都是當地選拔的,其中混雜一些擅長水性的北方老兵,如今已經頗有威勢。
    雖然這並不意味著,這支軍隊就能百戰百勝,但是在樊虎看來,這樣的姿態,已經不容小覷。
    他領兵親征,對自己的實力有著絕對的自信,不管楊廣有什麽手段,最終的結局,都不會有任何差別。
    在秦瓊等人的指揮下,水軍不斷變換陣型,展開攻勢,聲勢陣陣,威勢凜凜,看得樊虎發出一聲驚歎,道:
    “叔寶,看來你們這段時間的努力,果然沒有白費。
    這水軍如此精銳,著實不容小覷。隻要他們能夠突破楊廣的沿江防線,那麽接下來,主動權都在我軍手中。”
    因為眼前這隻水軍可不簡單。這些船隻上麵,都裝備了投石車,當今並沒有火炮,樊虎也不可能隨隨便便造出來。
    但是,裝備了投石車之後,這些船隻的戰鬥力大大增強,他們完全可以在船上,遠距離發動攻勢。
    畢竟這些船隻規模巨大,能夠承受極大的重量,自然也能支撐投石車。
    聽得樊虎讚譽,秦瓊幾人也是麵露笑容,鬆了口氣。
    他們心中還是有些緊張的,但總歸,他們的努力,還是得到了樊虎認同。
    但水軍的具體表現,在這裏也是看不出來的,還是要到戰場上才能分明。
    隻不過,秦瓊等人怎會沒有自信呢?
    要知道,樊虎可是領兵親征,有樊虎在此,他們必然無往不利,所向披靡。這是他們之前所積累的經驗。
    ——
    在檢閱完水軍之後,樊虎等人沒有耽擱,他們直接回到了合肥城內。
    接下來,是要商議如何用兵,才能盡快,拿下江都,接著大軍南下,平定江南了。
    眾人皆在府衙之中。
    此番,樊虎還帶上了徐茂公。
    雖然說,如今大夏有著絕對的優勢,哪怕直接莽上去,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該謹慎的時候,還是要謹慎。
    否則的話,萬一落入陷阱之中,到時候還是得不償失的。
    樊虎並不希望付出太大的傷亡,他仍舊是之前的想法,他要速戰速決,而且要大獲全勝,這才是他的目標。
    樊虎看著眾人說道:
    “如今我大夏兵馬皆備,水陸兩軍皆嚴陣以待。
    而接下來的任務,諸位應該也都知道,那就是必須先拿下江都城 才能一舉南下,平定江南,不給楊廣可乘之機。
    如今楊廣定然在江南之地嚴防死守。他不可能輕易將江南拱手相讓。
    這個時候,江都作為楊廣的橋頭堡,重要性毋庸置疑。諸位都說說吧,對此戰有何看法?不妨直言。”
    聽得樊虎之言,眾人立刻陷入思索之中,還是徐茂更更直接一點,他毫不猶豫地說道:
    “啟稟大王,屬下覺得,其實拿下江都城不在話下。如今防守監督的,乃是大隋老臣楊素。
    楊素是大隋一代名將,其能力不容忽視,但這樣的名將,在我大夏麵前,自然是不值一提的。
    不過貧道要說的並不是這個,而是,這楊素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大王親自率領大軍前來攻打江都,他絕對沒有半點勝算。
    在這種情況下,楊素不是魯莽之輩,他必然會做出明智的決斷。
    所以貧道以為,陛下對楊素沒必要直接用兵,可以派遣使者將之勸降。”
    聽得此言,樊虎頓時麵露詫異之色,他之前根本沒有想過這個事。
    畢竟在他看來,楊素和楊廣同流合汙,必然對他忠心耿耿,怎麽可能輕易背叛?
    但是聽得徐茂公之言,他又覺得這個計劃還是可行的。
    第(2/3)頁
    第(3/3)頁
    畢竟,如今楊廣在江南的所作所為,確實民心盡失。楊素另做選擇,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如果說,真的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將江都拿下,對於樊虎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思索了一下,樊虎點點頭,鄭重其事的說道:
    “軍師所言有理,那就派人走一趟,試一試也無妨。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掉以輕心,還是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如果說,楊素仍舊對楊廣忠心耿耿,他想要負隅頑抗,那就以雷霆之勢給予他致命打擊。
    如今我大夏水陸兩軍皆在,到時候水陸並進,定然能夠占據絕對優勢。”
    聽得此言,徐茂公倒是沒有反對。畢竟如果楊素當真不願投降,那一場大戰是在所難免的。
    隻不過,如果楊素如此不智,那這必然是取死之道。
    現在大夏的實力不同於往日,當初的楊廣兵強馬壯,國力強盛。
    他統治整個大隋,麾下兵馬不計其數。不也是被樊虎擊敗了嗎?
    而現在,楊廣隻有半壁江山,而且他的統治並不穩固,江南反對他的大有人在。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楊素想不開,非要幫著楊廣對抗大夏,那他注定會為此付出代價。
    但是,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如果說楊素當真對大隋忠心耿耿,那他拚死而戰,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不過,徐茂公卻有自己的判斷,楊素不是傻子,甚至可以說是聰明人。
    在權衡利弊之下,他一定能夠做出明智的選擇,畢竟如今楊廣身上,已經看不到任何希望了。
    隨著楊廣在江南之地倒行逆施,胡作非為,他的威望不斷下降。
    如今能夠統治江南之地,都是因為他手下的兵馬,也就是宇文成都,還有李元霸這等大將的支持。
    如果沒有這些兵馬,那現在的楊廣,恐怕早就被推翻了。
    大夏領兵來攻,對於楊素來說,反而是一個機會,讓他投入大夏的機會。
    或許他加入大夏之後,沒有往日的地位,但最起碼,能夠讓他安度晚年,這已經是很好的結局了。
    但此刻,說再多也無濟於事,有些事情,唯有實踐之後,才能知道答案。不是徐茂公三言兩語,就能夠決定的。
    當然,不管怎麽樣,經過此番商議之後,樊虎還是決定先派人去打探打探楊素的想法。
    如果說,楊素當中有投誠的念頭,隻要他老實配合,樊虎自然能夠網開一麵。
    說到底,楊素並沒有和大夏為敵,之前他也沒有領兵對抗大夏。這樣的人,和大夏並沒有任何牽扯,也沒必要斤斤計較。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楊素有自知之明,如果他不識抬舉,他以為自己能夠對抗大夏,那事情就沒有這麽簡單了。
    等到了戰場之上,樊虎可不會手下留情,他從來不是優柔寡斷之人。對於敵人,他的手段,自然是令人絕望的。
    自從他起兵以來,他也不知道自己手下到底殺了多少人了。
    雖然他並不是殺人狂魔,但是在戰場上,雙方就是要分出勝負,分出生死。這沒有什麽對錯,正邪之分。
    因為,樊虎不殺了敵軍,那敵軍豈不是會殺了他?
    ——
    此刻在江都城內。
    楊素父子也沒有掉以輕心,他們一直在關注合肥的情況。
    所以,當樊虎率領大軍,抵達合肥與秦瓊的人匯合之後,他們第一時間得知了消息,這個消息對他們很重要。
    關係到他們未來的結局。
    在此之前,楊廣下令讓楊素率領兵馬,退到江南之地,卻被楊素給拒絕,這無疑已經代表了楊素心中想法。
    雖然說,此刻的楊素並沒有直接打出旗號,他要背叛楊廣,要投靠大夏,但他的心中,其實已經有所決斷了。
    現在的楊廣,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當初楊素之所以配合楊廣,幫助他登基奪位,那是因為他心中有所期盼,希望楊廣能夠實現自己的宏圖偉業。
    能夠讓楊素更進一步,他們兩個各取所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