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科舉的期限

字數:4095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雖然說先前的那場大敗,讓突厥之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心理陰影。
    他們已經意識到,大夏精銳的強悍之處,絕對不是他們能夠輕易應對的。
    但是現在,他們連敵軍的具體情況都不得而知,豈能妄下定論。
    雖然說,那阿耶陀被敵軍所斬殺,但他的實力本來就算不上突出,死在大夏精銳手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眾人皆是陷入沉默之中。
    很快,其中一名首領便是站起身來,沉聲說道:
    “說的沒錯,如今我們連具體情況都還不知曉,就被輕易嚇破膽,那我突厥的威名,將會毀於一旦。
    或許,事情並沒有我們想的這麽糟糕,因為如今大夏立國,那大夏之主樊虎,雖然驍勇善戰,但他多半不會親自領兵。
    如果那樊虎沒有出手,剩下的人倒也無需這般擔憂。”
    在這名首領說完之後,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他們所忌憚的便是樊虎,雖然他們不曾直麵樊虎,但他們從聽聞的事跡中,已經能夠感受到反腐的強大。
    如果說,樊虎並未親自領兵出戰,那麽剩下的人,確實沒必要太過擔心。大夏的實力很強大,但是突厥也不是等閑之輩。
    當初他們之所以被高句麗追著打,那是因為他們各自為戰,沒有聯合到一起。
    而現在,他們已經認清楚局勢,各個部落完成了整合。
    雖然突厥之眾仍舊沒選出一個最終的可汗,但他們聯合到一起,依舊是不容小覷的存在。
    最終,其中一名首領正色說道:
    “那現在,我們也無需著急應戰,可以先派人去打探消息,看看那樊虎是否親自領兵出戰。
    隻要那樊虎沒有來此,我們就無需這般擔驚受怕了。
    如果我們能夠抓住機會,擊潰這支大夏精銳,那就能洗刷我突厥之前的恥辱,替可汗報仇雪恨了。”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神色微動,他們看向彼此,眼中閃過競爭之意。
    雖然說,他們現在並未確定,由誰接任可汗之位,但是他們都很清楚,誰的威望最高,誰就能夠笑到最後。
    第(1/3)頁
    第(2/3)頁
    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對於突厥來說,他們敬畏強者,所以如果由弱者來統領,他們自然無法接受。
    倒也沒有廢話,突厥之眾很快做出決斷,他們派出斥候,前往高昌國方向打探消息,想要知道這支大夏精銳的虛實。
    大夏精銳很強,但隻要樊虎不在,他們也不至於連一戰的勇氣都沒有。
    要知道,這裏可不是中原,而是西域,就算不是漠北,但此間地域廣闊,對於突厥的騎兵來說,也是很合適的戰場。
    ——
    在派出大軍,前往西域之後,樊虎並沒有太過擔心。
    他相信秦瓊等人的能力,雖然突厥實力不弱,但是和如今的大夏比起來,實在是相差甚遠,他們根本無力和大夏抗衡。
    如果他們認不清形勢,非要負隅頑抗,他們終將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如今的大夏,一切都井然有序的進行著,並不需要樊虎太過擔心。
    隨著時間推移,大夏的人才是越來越多,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展現自己的才華,讓大夏磅礴發展,越發強盛。
    雖然距離樊虎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他並沒有著急,這種事情也急不來。若是操之過急,反而適得其反。
    其實如今的大夏,已經逐步進入正軌,對於樊虎來說,他相信隻要沿著這條路不斷向前,未來的大夏就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最近這段時間,樊虎也聽說外麵的消息,他知道如今不少讀書人,都在期待大夏進行第二次全麵科舉。
    畢竟科舉考試,對於讀書人來說至關重要,關係到他們的命運。
    如果他們能夠金榜題名,那他們的人生,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心情,樊虎完全可以理解。
    畢竟他推行科舉製度,也是希望能夠招納更多的人才為己所用,他要讓這些人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為大夏的發展添磚加瓦。
    如果沒有這些人的相助,如今的大夏,也不可能發展得如此強盛。
    很多事情,並不是樊虎一個人能夠輕易做到的,他再怎麽厲害,也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總要有人在手下辦事。
    但是,樊虎也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絕對不能大肆開展科舉。
    第(2/3)頁
    第(3/3)頁
    還是要確定一個合理的時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有效地吸納這些人才,而不是被人濫竽充數,渾水摸魚。
    此刻,房玄齡和魏征皆在大殿之中。
    他們看著麵前的樊虎,顯得格外恭敬,而樊虎也沒有遮遮掩掩,他目光平靜掃過,便是直接說道:
    “二位愛卿,自從朕舉行第一次科舉,已經過去有段時間了。
    近來朕也聽得不少百姓的聲音,他們希望朝廷能夠再次舉辦科舉,為天下讀書人提供更多的機會,此事你們怎麽看?”
    魏征與房玄齡相視一眼,二人皆是麵露思索之色,但是他們並沒有太過糾結。
    原本科舉製度,就是樊虎所創立。雖然說這並不是他的發明,但真正將之推廣出去並且發揚光大的,也就是樊虎了。
    開展科舉是一件好事,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畢竟之前的結果,就已經驗證了這個答案。
    但是,如果濫開科舉,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管房玄齡還是魏征,他們都是聰明人,他們自然能夠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在魏征考慮清楚之後,他沒有遲疑,立刻上前一步,鄭重其事的拱手道: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開展科舉固然重要,但也絕對不能太過著急。
    不管怎麽樣,還是要穩妥一些。”
    旁邊的房玄齡,也是開口附和道:
    “臣附議,想要安撫百姓之心,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們一個明確的期限,到時候朝廷再開展科舉,那便順理成章了。”
    二人之言,正合樊虎心中想法。
    他緩緩抬起頭來,接著說道:
    “二位愛卿說的沒錯,其實朕也是這樣考慮的。不過應該以多久時間為周期,這件事情還是值得商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