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下次一定
字數:4811 加入書籤
慶州之戰最終以明軍大獲全勝告終。
北元慶州軍主帥平章果來戰死,果來子不蘭溪投降。
七萬元軍戰死三萬餘,被俘虜兩萬餘,還有兩萬餘趁亂逃走。
十餘萬百姓,百萬頭牛羊馬匹盡歸明軍所有。
而明軍的損失隻有不到兩千人。
藍玉沒有顧得上休息,立即驅趕百姓以泥沙澆水結冰之法,加高加固城防。
零下十幾度的低溫,沒用兩天慶州城牆就拔高了六七米。
他這才命令大家輪番休息。
另一邊,北元副將哈斯兒帶著親衛翻牆逃走,後續收攏七千餘潰兵。
他沒敢去見納哈出,而是帶人返回了北元王庭。
一通操作之後,罪責全都被推給了戰死的平章果來身上。
他自己隻是被削減職位。
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且說慶州失守的消息傳來,遼東元軍士氣大喪。
納哈出差點被氣暈過去,連連咒罵平章果來。
恢複理智後,他試圖奪回慶州。
然而當他看到那座冰城,徹底放棄了這個想法。
如果是平時,他還能一點點將這座城啃下來,現在沒有這個機會了。
馮勝在藍玉出發之後,沒有等奇襲結果就揮師北上,水陸並進直奔遼東。
納哈出哪還顧得上藍玉,開始收縮兵力試圖抵抗。
時間進入三月份,明軍相繼拿下大寧、寬河、會州、富峪等地。
馮勝突出一個穩中求勝,每打下一地就修築一座城池。
接連修築了四座城池,將後方串聯成一條線。
在確保後路的情況下,才揮師渡過遼河,直達金山附近。
金山就是現在的勃勃圖山,也是納哈出的大本營所在。
然後,納哈出就投降了。
是的,坐擁二十萬大軍的納哈出,幾乎沒有怎麽反抗,突然就投降了。
這個結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馮勝等人一度以為對方是詐降。
直到納哈出親自前往明軍大營表示誠意,大家都猶如在夢中一般。
然後一群大大小小的將領那叫一個氣啊。
恨不得將這個沒骨氣的家夥趕回去,大家正麵幹上幾場。
你投降了,我們的軍功咋辦?
反倒是、納哈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我都投降了,你們咋還一副恨不得吃人的表情?
莫非這些人不是誠心納降,而是埋伏有刀斧手,準備把我弄死?
不過還好,老成持重的馮勝成功安撫住了他,讓受降儀式順利進行。
至此大明完成了傳統意義上的漢地大一統。
消息傳回,舉國歡騰。
群臣紛紛上表慶賀,甚至有大臣建議封禪泰山。
老朱一聽這個建議,臉都黑了。
他表示封禪泰山勞民傷財,且百姓生活具體如何,咱們心裏都清楚,這泰山誰好意思去?
並嚴禁所有人再提此事。
不知情的人隻以為皇帝謙虛,知情人則暗笑不已。
朱雄英笑的嘴巴都合不攏了:“這些人是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了……”
陳景恪也連連點頭,讓老朱去封禪泰山,看不起誰呢。
封禪泰山,那不是自降身份,和宋真宗趙恒之流一個檔次了。
當然了,雖然心裏很鄙視趙家,嘴上是不能這麽說的。
所以才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絕。
隻能說,宋真宗被動做了一回好事兒,徹底絕了後世君王封禪泰山的念頭。
笑了一會兒,朱雄英說道:“納哈出歸順倒是省了很多麻煩,下一步就是攻打高麗了吧?”
陳景恪頷首道:“按照計劃,應該是如此。還好後續要打高麗,否則將士們肯定很失望。”
朱雄英也笑道:“是啊,動員了兩年,將士們都期待著建功立業,納哈出就這樣降了。”
“這功勞就像是煮熟的鴨子飛了,換成誰都難受。”
陳景恪說道:“徐老大倒是得意了,奇襲慶州陣斬敵軍主帥,這功勞夠他吹一輩子的了。”
朱雄英點點頭,說道:“你說,將來他不會真的和霍去病一樣,封狼居胥吧。”
陳景恪笑道:“這事兒說不準,不過我更看好永昌侯,徐老大還差了點。”
主要徐允恭以前從未領兵作戰,朝廷不可能讓他獨領一軍深入草原。
漢武帝時期,無將可用隻能啟用新人。
大明不一樣,當前真可以說戰將如雲,能掛帥出征的實在太多了。
論資排輩也輪不到徐允恭出這個風頭。
朱雄英沒有再提這一茬,轉而說道:“原本的計劃是六七月份能拿下遼東,再用三個月打下高麗。”
“現在納哈出歸順,替我們節省了三個多月時間,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經略高麗。”
“這下,高麗真成甕中之鱉了。”
陳景恪說道:“高麗已經是我大明囊中之物,沒什麽好擔心的。”
“現在我更關注的是國內的改革,也是時候推行了。”
國內變革,原本是想等遼東戰事有了進展再進行,誰知道進展竟然如此之快。
進度條直接拉到頭了。
對外戰爭的勝利,往往最能提升君主的威望,增加朝廷的凝聚力。
此時正是革新最恰當的時機。
朱元璋自然也明白這一點,當即就頒布了一條條新政措施。
第一就是開海。
在泉州、福州、寧波、鬆江府、青州等五地設立市舶司,掌管出海事宜。
開海之事已經人盡皆知,並沒有人覺得奇怪,很順利的就展開了。
第二條新政就是新稅法。
商業稅還好說,這是早晚都要征收的,大家也都能接受。
真正讓文武百官無奈的,是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
表麵看起來此法是麵對所有人的,但誰都知道,這就是在針對豪門大戶。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想象中的反對聲根本就沒有出現,此法就這樣通過。
陳景恪一開始覺得很驚訝,但略微一想就知道是為啥了。
去年朱雄英上書,提出攤丁入畝之法,已經經曆過一番辯論了。
朝廷的意思是明擺著的,此法必然要施行。
百官抗爭過,但沒有任何效果,隻能無奈接受。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老朱的屠刀太鋒利,將人給殺怕了。
尤其是借著趙瑁案,將地方大戶清洗了一遍,又借著清查人口和土地,將宗族勢力敲打了一番。
有能力阻撓新稅法的勢力,已經被打的七七八八。
剩下那點殘餘勢力,能保全自身就偷著樂了,哪還敢和朝廷做對。
真正讓百官震驚的,是第三條政令。
將金鈔局稽查司大部分剝離,組建稅務稽查司,專門負責稅務稽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