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這就是商戰嗎?

字數:6808   加入書籤

A+A-


    許知泉從桌上拿了個又大又紅的蘋果,笑著遞給了兒子:
    “許老師快別賣關子了,是不是已經有想法了?”
    許晨笑著接過蘋果,一邊咬了一大口嚼著,一邊開口說道:
    “比如長盛化工,就相對比較容易讓決策者放棄。
    由於曆史原因,光明機械廠是非常靠近市區的,而且位置還非常好。
    我想這也是同時被另外兩家地產公司盯上的原因。
    機械廠周圍,有兩三個大的居民社區,還有小學和幼兒園。
    更別說原本就有機械廠的職工宿舍和相關配套。
    如果這個時候,有消息說那附近要開一家化工廠,附近的居民會怎麽想?
    這幾年,因為搞化工的事兒,可是出了不少新聞的。
    化工廠爆炸、排放汙染了飲用水、肺病之類的……
    其實考慮在市區內做化工廠,本身就是對居民安全的不負責……”
    許晨大致講完,又笑著大口吃起了蘋果。
    場間三人卻沉默了下來。
    許知泉和方駿已經完全聽明白了,卻還在琢磨著。
    楊從新開口道:
    “既然市裏讓一家化工廠參與這次的機械廠改製,那就肯定是論證過的吧?”
    許知泉搖了搖頭:
    “還真未必,可能讓他們參與意向溝通會和讓他們出方案,本身也是論證的一個過程。
    化工廠還是掙錢的,能為市裏創造稅收、解決就業,估計市裏也還在考量。”
    楊從新:
    “可萬一最終還是論證通過了怎麽辦?”
    方駿開口道:
    “許晨老師的意思是,就不讓他們論證了。”
    楊從新扶了扶黑框眼鏡:“啊?”
    他認真想了想,也終於琢磨了過來,低聲說道:
    “你們的意思是,把可能要在機械廠那裏開化工廠的消息,給透露出去……
    讓老百姓去反對?”
    許晨笑著開口道:
    “是啊,家門口可能要開一家化工廠,任誰都會擔心的。
    何況這兩年的新聞又這麽多,附近的萊城都剛剛出過事情。
    百姓出來反對,媒體再出來炒一下,長盛化工可能也就不需要參與論證過程了。
    那麽目前被重點考慮的兩家,也就直接砍掉了一家……”
    許知泉和方駿互相看了眼,交換了下眼神。
    楊從新又扶了扶黑框眼鏡,開口道:
    “還能……這樣嗎……”
    很明顯,這位楊主任是個純粹的“技術人員”,想法還是比較單純樸實的。
    他從未參與過此類的商業競爭,可能隻想著靠自己的方案去打動領導們……
    從沒想過還能有這種私底下的、背後的操作,先去搞競爭對手的。
    此刻,他心中也忍不住生出自己都覺得有些“幼稚”的困惑:
    “這就是商戰嗎?”
    其實在許晨的前世,這家化工廠也沒有最終拿下機械廠,看來市裏和評審委員會經過論證,最終還是否掉了這個化工廠的收購方案。
    而許晨現在推動民聲反對,也算是幫市裏節省了論證的精力。
    不過可惜了那位站在長盛化工背後的神秘人,可能要提前大失所望了……
    ……
    許晨吃著蘋果,接著道:
    “這事情要做的話,必須悄無聲息,不能跟咱們家扯上任何關係。
    其實也不用太複雜,隻要把那附近可能開化工廠的消息,想辦法透給那附近的居民就可以了。
    老百姓瞬間就會一傳十、十傳百的,然後他們會自己跳出來,表達反對意見。
    這種關乎生活甚至生存的事情,任誰都會憤怒的反對,甚至要鬧事的。”
    許知泉點了點頭:
    “化工廠這事兒,你們都不用管了,我去想辦法……”
    他沒有展開講,眾人也便沒有繼續往下追問。
    方駿看向許晨:“另外兩家呢?”
    許晨想了想:
    “另外兩家都是地產商吧?”
    方駿:“是啊。
    豐榮地產,目前還是被重點關注的,港資背景,資金實力雄厚。
    這次應該能拿出很多收購資金出來,他們收了機械廠肯定是要做地產項目的,但具體怎麽做法,今天的溝通會上並沒有詳細講。
    西兮文旅是做旅遊地產的,目前來看,評審委員會也沒有很看重。”
    許晨又翻了翻桌上的幾份材料,才又開口道:
    “咱們準備的方案裏,除了舊廠改造方案、未來生產經營方案這些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需要補一下。”
    他又琢磨了下,接著道:
    “機械廠的改製,還有一個很大的遺留問題,就是現有職工的安置問題。
    機械廠倒閉,也便意味著他們要跟著下崗了……”
    方駿點了點頭:“是這樣的,所以各家的方案裏麵,都有針對機械廠舊職工的專項補償方案。
    我們給到的收購報價裏麵,也含了這部分的費用。”
    許晨卻又搖了搖頭:
    “光提補償是不夠的,其實下崗職工要的未必是那點補償,他們要的還是體麵的工作……”
    許晨記得非常清楚,前世機械廠便是賣給了這家豐榮商業,大批機械廠的員工也隨之下崗。
    畢竟豐榮商業是做地產開發,也沒法消化這麽多機械廠舊職工的。
    下崗舊職工,都拿到了一定數額的、應該還不錯的補償。
    但在幾年之後,有一些前機械廠的下崗職工,又跳出來了。
    最大的原因,便是他們後續的工作問題,其實沒有真正被解決。
    一群前“國企”職工,下崗後在天城也很難找到合適的營生,隻能做一些小買賣、開開小飯館之類的。
    收入生活都變得極其不穩定。
    而這,也可能會是東晨股份這次的突破口。
    許晨接著說道:
    “豐榮和西兮這兩家地產商,都沒辦法解決機械廠原職工的安置問題,都隻能給些補償拉倒。
    市裏和這次的評審委員會,肯定還是會考慮到將來的穩定問題,畢竟是幾百口的下崗職工,背後還有上百個家庭。
    而咱們準備做電動車廠,之所以想要收購機械廠,本身就是看中機械廠原本的資產。
    這些資產裏,包含原本的廠房、設備、生產線,自然也包括這批熟練的機械廠舊職工。
    可以說,在麵前這幾家競爭的公司裏,隻有東晨股份和未來的晨風科技,可以完美解決這批下崗職工的問題。”
    楊從新扶了扶眼鏡,點了點頭說道:
    “許……老師你說的沒錯!”
    他對許晨的稱呼,已經默默改成“許老師”了。
    “其實這兩三個月裏,機械廠的舊職工都很緊張。
    尤其是一批還算年輕的,都很擔心機械廠倒閉之後的出路。
    機械廠裏,很多都還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大專生。
    能力素質是夠的,但在天城下崗了,其實也不知道出來能幹什麽的。”
    許知泉點上一根煙,點了點頭道:
    “許晨這個想法和提醒非常關鍵!
    就業問題、下崗問題,關係到穩定。
    肯定是市裏非常關注的,這次的評審委員會也不能回避。
    咱們確實,可以幫市裏麵分憂!
    現在的方案裏,確實沒有把這塊內容,專門拿出來講一講、說一說。
    機械廠舊職工的安置問題,可能會是咱們拿下機械廠的重要優勢……”
    許晨點了點頭,接著道:
    “當然,在執行層麵,還是有些操作空間的。
    在前期電動車廠沒有跑起來之前,晨鑫苗木也可以做一個過渡。
    反正苗木公司那裏,現在也非常缺雇工。
    願意拿補償的,就拿錢走人。
    願意留下的,可以先在苗木公司過渡一下,那裏的事情也沒有太高的上手門檻,讓三舅培訓一下問題不大。
    當然如果電動車廠各方麵比較順利,他們也可以直接過渡過來。”
    楊從新坐直了些,神情明顯有些興奮:
    “確實大部分機械廠的職工,都是可以直接過渡到電動車廠的。
    前幾天跟許總去蘇省參觀,電動車廠的生產線我都看過了……
    現在機械廠生產線上的舊職工,統一培訓一段時間,嫁接過去沒有問題的!”
    方駿想了想,開口道:
    “在舊職工安置這一點上,那兩家地產公司,還真的沒法跟咱們比。
    他們說到底是拿地皮、蓋房子、賣房子或租房子。
    肯定是解決不了機械廠舊職工就業的……
    楊從新露出一臉興奮:
    “那家化工廠,有可能解決一批就業問題,但事先便被咱們偷偷拍死了!
    經過許老師這麽一分析,原本咱們是最不被看好、被選中概率最低……
    怎麽現在看上去,卻反而成了最合適的呢?”
    許知泉哈哈笑了笑:
    “我們的優勢,還不止如此。
    如果電動車廠成功辦起來,不僅能解決現在機械廠舊職工的下崗問題,還能給市裏創造很多將來的就業崗位。
    這些,也都是市裏和領導們非常看重的!
    而這些,可不是那兩家地產公司能夠解決的。
    那些搞地產的,說白了是掏空老百姓的錢包,掙一波錢就走人。
    隻有咱們這種實打實辦企業的,才是為天城創造就業、創造持久的利潤!”
    三人討論了一段之後,會議室的氣氛,已經變得輕鬆起來。
    跟剛剛許知泉和許晨剛進來時候的壓抑低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