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速成

字數:4111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而要討論東非的缺點,那就是文明發展時間短,在東非以前,整個非洲都沒有一個像樣的現代化國家。
    東非之前的非洲大區裏的優等生就是埃及,但是埃及放在歐亞大區的匹配機製裏完全無法和其他區塊競爭。
    所以在東非成為非洲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國之後,最應該做的就是補課,這也是東非通過移民,發展工業,搞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迅速將東非從大國,變成真正意義上世界強國的基本邏輯。
    而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可以說是非洲大陸最後的風口,如果這個時期,非洲大陸上的國家無法做到迅速崛起,以後麵對西方世界的圍剿基本上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而東非就是這個突然出現並且帶領非洲大陸打巔峰賽的國家,可東非接手南部非洲大部分區域的時候,條件之差可想而知。
    以人類文明發展的緯度來說,19世紀後期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其文明程度依舊保持在至少五千年前。
    畢竟彼時遠東帝國,中東都已經出現了相對成熟的農耕文明,很多區域已經從原始社會進入了奴隸製社會。
    所以東非殖民地建立時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窮二白,就是前世1949年的遠東帝國新政府見了都要掉眼淚的那種。
    這也導致了東非在前期殖民地和國家建設不得不采用最激進的手段和辦法,比如早期的“軍國主義”模式,配給製,土地完全國有化,最激進的“中央集權”模式,後來的前兩個五年計劃的“完全計劃經濟”,以及現在的“新經濟政策”。
    沒錯,新經濟政策也十分極端,可以說在三五計劃期間,東非對民營經濟采取了寬鬆到令人發指的程度,基本上實現了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同時,甚至對於部分違反東非法律的企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這些極端政策和製度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速成”,基本上在每一個經濟發展周期,東非政府都喜歡搞一刀切,以犧牲和漠視部分利益為代價,從而讓東非國力,經濟,人口,軍事,基建,農業等等領域迅速膨脹發展。
    當然,東非的策略顯然是成功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東非隻用了五十年左右的時間,就走完了其他國家上百年,上千年的路。
    至少在東非本土,已經實現了徹底的現代化,上萬年沒有得到開發的土地,變成了農田,村莊和城市,道路,運河河道等等,對讚比西河,剛果河等從來沒有治理過的河流,進行了首次大規模人工治理,而東非的人口也從三四千萬的原始土著人變成了一億多接受過初級教育的現代人……
    雖然最後一點有些缺德,但是確實通過大規模移民,讓非洲大陸上誕生了有史以來的最偉大的國家。
    第(1/3)頁
    第(2/3)頁
    截止到一戰爆發前,東非顯然不再是曾經的新手村,而是一個全世界都不能忽視的世界大國,目前東非可以和世界任何其他列強同台競技。
    而一戰對東非又是一個十字路口,利用好了,東非將更進一步,已經可以預想,戰後的東非將成為空前強大。
    而現在英國就是東非崛起道路上的攔路虎,所以破解英國對東非貿易的幹擾,對東非格外重要。
    默爾克說道:“陛下,繞開英國人的阻攔,我們就必須打通更多的貿易通道,而這其中巴士拉鐵路的建設進度就應該加快。”
    巴士拉鐵路的進度是比較慢的,按照原本東非的計劃,打算用一年時間打通這條長達七百公裏的通道,但是現在英國做的初一,東非自然做的十五。
    恩斯特點點頭說道:“本來我還想用巴士拉鐵路和奧斯曼帝國進行交易,不過現在看來已經沒有必要,所以鐵道部加快巴士拉鐵路的工程進度,爭取在今年7月之前巴士拉鐵路正式開通。”
    本來恩斯特打算用巴士拉鐵路吊著奧斯曼帝國,不過奧斯曼帝國內部顯然並不想通過領土交易來加快巴士拉鐵路的工程進度。
    不過恩斯特現在也不是太在意這一點了,雖然恩斯特以前很眼饞前世沙特沿海的石油,但是如今東非已經今非昔比。
    隨著加蓬,北部灣領地,東加裏曼丹等新領土並入,以及東非在委內瑞拉,羅馬尼亞,美國等地區的提前布局,東非已經在石油資源方麵獲得了足夠的安全感。
    如今東非有三個石油獲取途徑,首先就是本土,東非北方和西部的石油資源基本能保證東非日常生產,生活所需。
    而第二個則是東非的海外殖民地,阿拉斯加,北部灣領地,東加裏曼丹都是石油資源比較豐富的區域,靠著這些海外殖民地,東非就不可能缺乏石油供應。
    第三個則是東非在海外的投資,比如美國,羅馬尼亞,奧匈帝國,沙俄,委內瑞拉等現階段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東非都有投資。
    這些其他國家的石油產區,同樣能穩定東非的能源安全,其中隻有沙俄風險比較大,畢竟沙俄內部不穩定。
    所以說如今東非石油能源安全已經建立了三級防火牆,恩斯特也就不需要為此太過焦慮。
    第(2/3)頁
    第(3/3)頁
    恩斯特說道:“巴士拉鐵路建設是穩定我們對同盟國陣營的關鍵貿易通道之一,所以越早完工對現在的我國經濟而言越有利。”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東非其實依舊沒有償還完對兩大陣營的全部債務,所以為了快點把欠債還完,並且盈利東非迫切需要維持對歐洲的貿易規模。
    而造成這個結果的主要因素就是美國,有美國在東非就不可能吃獨食,兩國的競爭反而進一步攤平了對歐洲貿易的利潤,這使得現在東非和美國都沒有還清戰前對歐洲各國的債務。
    主要還是東非在戰前借錢借的太狠,靠著這些借款,東非本土工業產能幾乎擴充了兩倍多。
    而1910年東非的工業總產值是一千二百億萊茵盾,到現在已經膨脹到1914年兩千七百多億萊茵盾。
    拿著歐洲國家的錢,東非的工業實現了質的發展,甚至經濟和工業增速超過了前兩個五年計劃時期。
    而兩千七百多億萊茵盾,換算成美元也就是四百億左右,而美國在戰前的工業生產總值才二百四十多億。
    目前美國工業生產總值應該在三百多億水平,但是前世這個階段,美國就已經達到五百億,由此可見東非從美國手中搶走了多少市場份額。
    而歐洲的購買力終究是有限的,美國和東非兩個工業大國競爭,各自分得利潤自然也就少了,按照東非政府的估計,想要徹底償還完對歐洲各國的欠債,至少還要再用七個月時間。
    可如今英國的有意阻撓,顯然會延長東非的還債時間,所以東非政府才要另辟蹊徑,盡可能讓東非在戰爭中的收益最大化。
    “巴士拉鐵路終究運力有限,所以我們還要想其他辦法,隨著戰爭進行,我們和同盟國之間的貿易難度肯定也會加大,所以這個階段越要加強和同盟國的貿易,等到了戰爭中後期,再想從同盟國陣營撈油水的難度也就越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