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7章 鮮活有精氣神

字數:4062   加入書籤

A+A-


    早上饅頭、熱粥、辣乎乎的涼拌酸辣土豆絲,吃得大家微微冒汗,渾身暖洋洋的。
    “小馮,我們做啥?”政委安排了一個排的戰士到炊事班幫忙。
    “呃,上山挖蕨根!”馮素蓮沒想到政委給了一個排的人手。
    這也太誇張了,不得把山頭一個個給翻個遍?
    不過看這天降溫速度,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迎來第一場雪。
    馮素蓮、兩名炊事班的戰士帶著上山,教大家怎麽挖最好的蕨根。
    其餘的戰士在家洗昨天泡水裏的蕨根,然後搗爛。
    今天人多,撒得開,除了挖蕨根,馮素蓮還帶著戰士們漫山遍野找其他野菜。
    山坡上的婆婆丁,溪溝邊、石縫處的野山蔥,枯黃的草地中的野大蒜,弄了不少。
    一趟又一趟往家裏搬,院壩裏堆了不少。
    “咦,這裏還有這東西?”有戰士扒拉開枯草,看到好東西。
    “怎麽啦?”馮素蓮湊過來,沒看到啥啊。
    “粘土!”那戰士拈起一小塊淡黃色土塊,用力一捏成齏粉,再用舌尖舔舐一點兒。
    “粘土?”馮素蓮不解,“觀音土?”
    “不是,是做水缸的土!”戰士又連著扒拉幾處,越拔越歡喜,“咱們可以做壇子!”
    “你會做?”馮素蓮問。
    “嗯,我家祖輩都是做這個的,咱們榨蕨根的水缸、釀醋泡菜的壇子,現在都有了,嗬嗬!”戰士開心道。
    “真的?太好了!”馮素蓮意外驚喜。
    高原上竟然也有粘土,戰士中藏龍臥虎,還有這等手藝人!
    本來還發愁山上的野菜摘不完,眼睜睜看著氣溫降冷,卻沒有東西裝野菜,這會兒不用愁了!
    “哎哎,怎麽挑黃土回來?”老朱看著地上倒的一堆黃土。
    今天更瘋狂,滿院子都是蕨根、野菜,老朱歡喜得直發愁,沒東西裝。
    “嗬嗬,老班長,這是做壇子用的粘土,咱們發了!”戰士歡喜道。
    “嗬嗬,小子不錯!”老朱一聽,臉上的笑容越發大,重重拍了拍戰士肩膀。
    政委、團長見馮素蓮他們一趟又一趟往回挑東西,忍不住來看一眼。
    這一看,乖乖,整個院壩都快鋪滿了!
    “想不到這裏好東西不少!”高團長有種做夢的感覺。
    有這麽多好東西沒發現,每天隻吃土豆!天啊!白吃了這麽多苦!
    “這黃泥土做啥?”唐政委覺得奇怪,單獨堆放一邊,一定有用。
    “水缸、壇子有著落了!”老朱眉飛色舞,從來沒這麽富裕過。
    “哦,小馮還會做這個?”唐政委恨不能抱起馮素蓮轉幾圈。
    “是陶大勇!”老朱笑道,“祖上是製陶手藝人,咱們把這些野菜醃上,冬天多幾道菜!”
    “嗯,不錯,老朱學會當家了!”唐政委表揚道。
    “政委,這不是跟著小馮學的,說是冬天冷,補給有可能跟不上,咱們得多攢些!”老朱有些慚愧。
    半島戰場上,戰士們經常吃不上飯,被圍困在一個個高地上,做好的東西送不上去。
    上到雪域高原,腦子裏有種潛意識,覺得這是國內,全國解放。
    思想放鬆,壓根沒有冬藏意識,總覺著安全了,補給會定期送來。
    要不是小馮昨晚特意提醒,他真沒想這些。
    “政委、團長!”馮素蓮、白潔茹抬著一籮筐的野大蒜回來。
    “小馮啊,咱們團這是發大財啦?哈哈哈!”唐政委目光慈愛,這小馮太能幹了!
    “政委!”馮素蓮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太忙了,忙得渾身是汗,“政委,陶大勇同誌會做陶罐、水缸!”
    “嗯,老朱說了,咱們做些水缸、泡菜壇,這個冬天各營多儲備些冬糧!”唐政委背著手,意氣風發。
    “政委、團長!”馮素蓮將唐政委、高團長拉到一邊。
    “咋啦?神神秘秘的!”唐政委好笑。
    “政委、團長,咱們不能隻管自己的幾個營!”馮素蓮欲言又止。
    “小馮啊,有啥盡管大膽說,別吞吞吐吐的!”唐政委鼓勵道。
    “能不能把水缸、壇子多做些,給軍部、其他兄弟部隊送一些?
    或者把做法告訴他們?趁著天還不冷,都做些儲備泡菜、酸菜?”
    馮素蓮想到軍部首長們為解決後勤問題發愁,冬天的後勤保障更是難上加難。
    “嗯,你這建議很好!”唐政委沉吟片刻道。
    自己光顧著自己一畝三分地,忘了這裏的條件,還有其他兄弟單位。
    “老高啊,小馮的建議很不錯,咱們立刻把水缸、壇子、蕨根粉製作方法整理好,命人送往臨芝軍部,希望能幫到兄弟單位!咋樣?”
    “成!”高團長點頭,含笑看著小馮。
    中午簡單用過午餐,戰士們分組清理戰果。
    野山蔥、野大蒜、婆婆丁擇菜洗淨,晾曬著。
    蕨根泡水裏清洗幹淨,戰士們用石塊在石板上砸爛蕨根,沒有石臼,砸爛的蕨根裝木盆裏反複搓洗。
    搓洗的水紅褐色,過濾後裝桶裏沉澱。
    很快炊事班的桶用光了,大家拿出自己的盆子,院壩裏一排排的小盆,很是壯觀。
    陶大勇帶領幾個戰士又挖了許多陶土,碾碎過篩,又準備簡單的製作工具。
    文書將陶土選法,水缸、泡菜壇的做法,蕨根的挖掘、製作方法等寫上,兩名司機帶上幾個冷饅頭出發,前往臨芝軍部。
    馮素蓮帶著白潔茹、炊事班戰士將野山蔥、野大蒜葉、婆婆丁焯水醃漬,特意留了點兒,與土豆絲一起炒製後包包子。
    晚飯時戰士們吃著香噴噴的菜包,人人都開心得不得了。
    炒製過的餡兒鮮香,有油水兒,野山蔥、野大蒜特有香氣,能把人饞哭。
    “這野菜包子也能這麽好吃!”高團長三兩口幹掉一個,一口熱粥下肚,美!
    “嗯,小馮是個人才!”唐政委稍微斯文些,也沒好多少。
    對於他們這種老兵來說,野菜沒少吃,第一次發現野菜也能這麽好吃。
    看著戰士們吃得狼吞虎咽,人人臉上喜滋滋,鮮活有精氣神。
    唐政委嘴角不自覺地上翹,這才是士兵該有的樣子,年輕、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