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斬勳貴根基

字數:5336   加入書籤

A+A-


    第251章 斬勳貴根基(1/2)
    坐忘閣內。
    保德帝罕見的沒在修煉。
    他此刻正麵臨著一個很頭疼的問題。
    如何處理詔獄中的沐沂!
    殺是肯定殺不得的。
    不是保德帝不舍得,而是沐沂的罪還沒到殺頭的程度。
    當日保德帝為了震懾群臣,毫不猶豫地將沐沂打入了天牢。
    但如今,他發現卻有點不好收場。
    要是對沐沂處理得嚴重了,怕是會讓勳貴們愈發離心離德,到時候會惹出什麽禍端來,還真說不準。 ?.?????.??
    但要是處理得輕了,保德帝自己也不甘心。
    他早就看沐沂不順眼了。
    “王伴伴,你說朕該怎麽處置沐沂?”
    保德帝皺著眉頭,朝伺候在一旁的王潮問道。
    王潮聞言,也不回答,隻是尬笑了幾歲。
    這樣的話他可不敢去接。
    太祖有祖訓,內宦不得幹政。
    王潮是個謹慎之人,他可不想臨到老來,還犯這種低級錯誤。
    好在保德帝也隻是隨口一問,見王潮不答也就放棄了繼續詢問。
    他想了想,忽然道。
    “傳太子、洛子玉入宮。”
    王潮微微一怔,旋即躬身應諾。
    陛下這是打算詢問太子和洛珩了。
    中旨一出,不管是太子項煜,還是洛珩,都放下了手頭的活兒,立馬朝宮內趕去。
    等洛珩出現在坐忘閣內時,太子早已到了,正坐在保德帝身旁,和保德帝輕聲說著什麽。
    “子玉!”
    看到洛珩,太子麵上頓時露出驚喜的神色。
    昨兒洛珩入宮複旨後,倒也去了趟東宮。
    隻不過彼時天色已晚,項煜和他也沒說上幾句話。
    項煜是個很粘人的小夥子。
    洛珩不在京師時,心中都一直惦念著,更別說如今回京
    了。
    “臣拜見陛下、太子殿下。”
    洛珩趨步行至保德帝身前數米後停了下來,躬身一禮。
    保德帝見狀,招了招手。
    “子玉來啦,坐。”
    “謝陛下。”
    洛珩直起身,選了個蒲團坐了下來。
    剛一落座,他便聽到保德帝朝他問道。
    “子玉,剛剛朕正和太子商量著如何處置武威侯沐沂。”
    “但商量來商量去,卻總覺得不太合適。”
    “你身為繡衣都督,不僅查找到了沐沂結交江湖匪類的證據,且又是朕的心腹信臣,於此事倒也能諫言一二,你且說說,朕該如何處罰沐沂?”
    就像保德帝說的那般,他顯然已經將洛珩當成了真正的心腹。
    一上來就直奔主題,沒有任何客套。
    洛珩聞言,皺了皺眉頭,並未直接回答,而是朝著保德帝問道。
    “陛下和太子是如何商議的?”
    這種事情老實說,讓他一個繡衣都督來參與,多少有些越界了。
    他可不能真傻乎乎的保德帝問什麽,就回答什麽。
    就算想要諫言,也得拐彎抹角。
    “朕是想著斬了那沐沂。”
    “此賊一向心懷叵測,鼠首兩端。”
    “朕當初尚在潛邸時,就屢屢與朕作對,朕對此賊恨之入骨。”
    保德帝冷笑一聲,咬牙切齒道。
    先帝諸嗣子奪嫡時。
    彼時還未繼承爵位的沐沂,站隊的是呼聲極高的陳王項統,沒少給保德帝添堵。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第251章 斬勳貴根基(2/2)
    隻不過陳王後來沒爭得過保德帝,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作為陳王的左膀右臂,沐沂又怎能逃得過清算?
    然而,天不絕沐沂。
    老武威侯當時正好立下戰功,在先帝麵前以戰功替沐沂折罪,換來了先帝的寬宥。
    保德帝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下來。
    再後來,先帝駕崩,保德帝繼位。
    剛登基的保德帝,也沒法一登基就清算舊賬,這勢必會引起舊臣子的恐慌,隻能又按捺了下來。 ?.?????.??
    老武威侯薨逝前,上了一本遺折,言將爵位傳承給次子沐沂雲雲。
    按常理來講,這完不符合朝廷規矩。
    隻是,當時的保德帝正忙著和朝臣們奪權,自然不可能再去動勳貴,隻好又一次捏著鼻子忍了下來。
    等保德帝肅清朝堂,大權在握,準備找沐沂算賬時。
    卻發現,這家夥變得低調了起來。
    每日除了點卯去軍營外,幾乎足不出戶,也不結交任何人。
    保德帝無從下手,隻能傻眼。
    大楚的勳貴,還真不是皇帝說清算就能清算的。
    哪怕大權在握的保德帝,對於油鹽不進的勳貴們,也束手無策。
    於是,這一忍就忍了十多年。
    直到沐沂又開始勾搭上項炎,保德帝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可以說,從私人角度而言。
    沐沂絕對是保德帝最討厭的人,沒有之一。
    “太子的意思是,太祖有祖訓,不得輕動勳貴。”
    “沐沂雖結交江湖匪類,但此等小罪,卻不足以讓其受斬刑,甚至……連奪爵都不行。”
    見洛珩沉吟不語,保德帝繼續說道。
    他的話語中,多少帶著一絲鬱
    悶。
    保德帝雖說是個鐵血帝王,但在太祖祖訓麵前,卻也完沒轍。
    怪就怪當初的大楚太祖對勳貴太好了。
    以至於如今大楚的勳貴們,幾乎個個手握免死金牌,皇帝想動都不好動。
    別忘了勳貴們手中基本都握有兵權。
    雖然每個勳貴手中的軍隊都不多,但合起來卻能與皇帝對抗了,若是再算上北境、南疆的邊軍,連皇帝都要為之忌憚。
    這就是為何大楚曆代皇帝,有心要解決勳貴問題,但卻始終沒辦法動手的原因。
    “陛下,臣往日讀《雍書》,每讀至雍武帝以推恩之令,福澤諸王侯子孫時,心中便感歎武帝真仁義之君也。”
    “從古至今又有哪位帝王,能賜福澤於諸侯王非嫡長者?”
    洛珩言畢,朝著保德帝一禮,便一言不發了。
    太子項煜一臉茫然,傻傻地看著洛珩。
    心道,子玉今日怎麽了,竟答非所問?
    倒是保德帝,麵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他想了片刻,搖了搖頭。
    推恩策雖妙,但卻不適合如今的大楚。
    大楚並未實封王爵,推恩策完派不上用場。
    子玉到底年輕了一些……
    正心中想著,保德帝耳畔忽又傳來洛珩的聲音。
    “臣聞,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民間又常有一代不如一代之說。”
    “祖為相,父為卿,孫則隻能為郎也!”
    保德帝漸漸瞪大雙眼看向洛珩,卻見洛珩隻是淡淡微笑。
    他腦中忽然像抓住什麽似的。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一代不如一代!
    降代遞減襲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