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十年之內實現常備化目標】
字數:4188 加入書籤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又展開幾輪其它的測試,如動力甲的輔助瞄準係統。
這也堪稱是動力甲的一大專屬絕活技能,擁有了輔助瞄準係統的支持,戰士隻需要把槍口大致對準敵人,然後直接扣動扳機即可,中近程距離是百分之百目標命中率。
非洲老鐵為保護自己的安全而誕生的“信仰射擊”,自己是安全了,但能不能打中目標全靠運氣。
武裝動力甲有這套輔助瞄準係統的支持,哪怕是玩非洲老鐵的“信仰設計”,目標命中率也是杠杠的。
值得一提的是,蕭宇為軍方人士介紹,團隊還為這套外骨骼武裝動力甲設計了不少的外設配套裝備,以應對不同的任務需求。
比如戰術噴氣包,這一備件讓武裝動力甲有著一定的短距離飛躍的能力,麵對一些複雜地形如高點、河道等等,可以借助戰術噴氣包輕鬆越過這些地形,進一步提高戰場的快速支援與快速反應。
一個戰術噴氣包可以使用三次,在執行作戰任務期間,通常次數用完了就直接從動力甲上自動卸載該部件,進一步輕裝上陣提高機動能力,沒用完也可以主動卸載戰術噴氣包。
這一配套裝備部件,顯然定位的是消耗品。
“蕭宇同誌,要加快動力甲的量產,部隊急需這樣的裝備。”那位來自陸軍部隊的軍方人員如是說道,他可是越看這裝備越是喜歡的緊,恨不得立馬給全陸軍82個合成旅都給列裝了。
有了這套新式裝備的支持,對於陸軍部隊而言,在綜合作戰能力上都會迎來指數級的飆升,這樣的一支人機混合動力甲武裝連隊的火力和作戰能力足以堪比一個傳統團級作戰部隊。
而且,每一個動力甲戰士帶領10個純機械動力甲就能執行獨立作戰任務,甚至跟敵人的機械化重裝部隊打正麵都不帶虛的。
由此可見,對作戰能力的提升是難以想象的,這就是正兒八經的現代高級戰爭。
現在大鵝跟二毛之間打的仗,擱在東大眼裏簡直是在用七八十年前的打法,前方各種填線寶寶,隻不過是換了點現代的裝備而已。
要是換東大,就算沒有J36神龍戰機,沒有武裝動力甲這些高科技裝備,同樣使用無人機戰術,那都是巨大的差別。
大鵝跟二毛互掐也在戰場上大量用到了無人機,但在東大眼裏那都是兒戲過家家,東大要是出手,那無人機出動的規模,不開玩笑的說,絕對是鋪天蓋地如蝗蟲一般遮天蔽日,光是讓人看了就得頭皮發麻。
看看現在東大用無人機玩空中表演的震撼場麵就能窺一斑而見全豹,真要是幹仗的話,那規模比之大十倍都不止。
軍方人員來到臨州市詳細了解武裝動力甲項目的進展,看了動力甲的一係列實機演示後也是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明年的閱兵典禮,讓武裝動力甲組成方隊亮相沒什麽問題。
接下來的日子,項目組的一大任務就是全力“爆兵”量產動力甲,現在生產線還沒有拉滿,隻要把產能拉滿,不計成本的“爆兵”,一年之內產出上百萬套動力甲都不在話下。
當然,軍方肯定要不了這麽大的量,畢竟現在不是戰時狀態,真要是戰時狀態,全麵民轉軍工,產能拉爆一年生產出百萬套是輕輕鬆鬆的。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靈鏡科技這邊應軍方的要求,率先加急產出100套可穿戴外骨骼武裝動力甲秘密交付給軍方。
因為明年九月份就要舉行閱兵典禮,軍方得盡快讓一批戰士掌握這套單兵裝備,同時也是軍方對這套裝備做進一步的測試。
作為該項目總負責人的林白羽也離開了靈鏡科技,到了軍方的一個秘密軍事基地,作為技術專家指導戰士們如何使用這套裝備。
專門製定了一整套的使用手冊,包含了動力甲的各項性能、係統功能、備件與儲備、後勤與保障等等。
林白羽的任務就是將之整理成冊,讓戰士們知道動力甲該怎麽使用,確保各項功能可以發揮的出來。
至於圍繞這套新式裝備會開發出什麽樣的戰術,這就是軍方的專長了。
不過林白羽還是為軍方提供了一整套的動力甲裝備的近戰格鬥術,以及圍繞這套裝備為核心的基礎攻防戰術。
這並非是林白羽自己琢磨出來的,而是蕭宇給的,由他轉交給了軍方。
蕭宇的解釋是以AI大模型模擬演練總結出來的,形成了一套係統性的近戰格鬥術和基礎攻防戰術,軍方或可參考進行驗證其有消息。
實際上也不是蕭宇琢磨出來的,而是藍星世界無數場實打實的戰鬥與戰役總結出來的經驗。
但顯然,蕭宇肯定不能這麽說,隻能說是AI模擬出來的結果,然後去實戰演練檢驗其有效性。
隻要軍方去實戰演練一遍,就能知道其價值。
毫無疑問,這對於軍方來說絕對是能少走很多彎路,也能大大節省時間成本自己去摸索,能夠以更快的效率迅速形成戰鬥力。
軍方這邊同時在部隊裏優中擇優地挑選出了一批“兵王”執行秘密任務,其實就是讓這些戰士學習並熟練掌握使用外骨骼武裝動力甲。
這一新式裝備的誕生,讓軍方決定組建一支地表最強的陸戰兵種——人機混編動力甲部隊。
如果說J36神龍戰鬥機是空軍部隊的牌麵,那麽由外骨骼武裝動力甲構成的人機混編部隊就是老陸的牌麵,是精銳中的精銳。
軍方同時開始積極籌備圍繞外骨骼武裝動力甲進行陸軍裝備的升級,要打造一個加強集團軍的兵力規模。
當然,並不是直接擴編一個動力甲集團軍。
而是以一個合成營為單位,給全軍82個合成旅都配置一個人機混編的動力甲合成營。
一個混編人機動力甲合成營,兵力配置是100個動力甲戰士和900個純機械動力甲。
即總共1000個作戰單位構成一個合成營,一個合成營下轄三個作戰連隊,每個作戰連隊配置10到12名左右的動力甲戰士和100個純機械動力甲,即120個作戰單位。
每一個動力甲戰士配置10個純機械動力甲。
組建82個動力甲合成營,動力甲戰士的兵力規模在8200人左右,純機械動力甲的兵力規模在73800個左右。
預算方麵,算上給企業5%的利潤,可穿戴動力甲的采購價為2395萬元一個,純機械動力甲的采購價是368萬一個,采購8200套需要1963.9億元,采購7.38萬個純機械動力甲需要2715.84億元,合計4679.74億元。
加上其它備件,如戰術噴氣包等,再加上預備一些動力甲用於更換,總預算規模達到了5000億元左右。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的軍費開支,但對於現在的東大來說,並非不可承受。
軍方也不是一年就要武裝82個合成旅,而是分成若幹年逐步完成。
當然,這是和平時期,戰時就是另一回事,真到了全麵戰備狀態,拉爆產能全軍陸戰部隊都可以動力甲化。
而且給陸軍全麵動力甲武裝常備化也是軍方的長遠目標,打算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完成這一目標。
也就是說,十年後東大的陸軍,所有作戰部隊的戰士都會人手一套外骨骼武裝動力甲,這套裝備明顯就是奔著常備化目標去的。
隻不過在當下還沒有哪個經濟條件實現常備化,也不太劃算,畢竟維護成本也不低,現在就全麵常備化,後勤保障壓力實在太大。
但給每一個合成旅配置一個動力甲合成營,在當下是沒問題的,軍費開支也完全支撐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