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往來無白丁
字數:4730 加入書籤
迎著朝陽,陳宣他們回到住處的時候,林子外入口處得味樓的人已經等著了。
來了十個人,其中兩個是大廚,三個打荷的下手,另外兩個燒火的,還有三個打雜的。
他們還帶來了三輛車,載著可移動灶台柴禾,酒水工具調料,蔬菜水果,活著的雞鴨魚,更有整隻羊,半扇豬肉,幾十斤牛肉等等……
昨天陳宣和得味樓商量的是他們那邊一應全包,加上工錢一共二百兩,在陽縣這種小地方已經算是無比豪奢的了,雖沒法和高家那樣的比,但平民百姓簡直想都不敢想,而且陳宣如今本身就是小門小戶的尋常人家來著。
“之前耽擱了點時間,諸位久等了”,陳宣趕緊上前招呼道。
得味樓這次帶隊的大廚上前姿態放得很低說:“陳公子客氣,我們也是剛到”
點點頭,陳宣伸手一引道:“隨我來吧,接下來就麻煩諸位了”
隨後他們穿過小樹林中的小徑來到陳宣房子這裏,得味樓的人在取得陳宣同意後便在房子邊上的空地忙碌起來,架灶台的架灶台,擺桌子的擺桌子,處理材料的處理材料,儼然有著相當豐富外出辦席的經驗。
而蘇柔甲則指點高家下人把搬來的東西拿到相應的房間,待到高家下人放下東西離去,她又親自整理存放,忙得不亦樂乎。
反倒是陳宣無所事事起來,幹脆去涼亭曬太陽,順便等著客人上門,蘇柔甲別看忙得腳不沾地,時刻都關注著自己老爺呢,居然還抽空給陳宣泡了壺茶過去,後繼續忙活去了。
日上樹梢,得味樓的廚子都開始備菜了,暖陽下夏乏的陳宣都有些昏昏欲睡,入口處傳來了一個開懷的聲音說:“是這裏沒錯吧?阿宣在嗎?”
聽到聲音陳宣當即打起精神起身過去相迎道:“鄧少爺,沒錯,就是這裏,快快有請”
第一個來的是鄧淩峰,當初的‘陽縣五虎’之一,他帶來了兩個隨從,抱著禮盒。
七年過去,鄧淩峰已經是身高近兩米的昂揚個子,身形魁梧,一身肌肉撐得衣衫緊實,濃眉大眼顧盼之間眼神頗有威勢,臉頰還有一道小小的刀疤,想來這些年開始接管家業四處走鏢沒少經曆。
“哈哈,阿宣,好久不見,昨晚接到你請帖我可是激動得一宿沒睡,你的變化真大啊,我險些都認不出來了,還叫什麽鄧少爺,不嫌棄叫我一聲鄧大哥即可”鄧淩峰上前拱手道。
跑江湖幾年,他完全成熟圓滑了,陳宣心頭唏噓道:“鄧少爺說哪裏話,當年還多虧幾位少爺照顧呢,回來一直在忙,未能登門拜訪還請見諒,快請這邊坐,來就來吧,吃個便飯,帶什麽禮物”,說著又對蘇柔甲招呼道:“柔甲看茶,這位是鄧少爺”
“好的老爺,見過鄧少爺”,蘇柔甲應了一聲行禮就忙碌去了。
鄧淩峰邁步跟上與陳宣並肩而行道:“得知阿宣喬遷之喜,怎能空手而來,小小禮物不成敬意,莫要嫌棄就好”
“如此一來,我若多買幾處房子,豈不是每次都能收禮?別說,不失為一條發家致富之道呢”,陳宣打趣道。
鄧淩峰豪氣幹雲說:“阿宣你若是請,我自當每次都攜禮登門”
把他帶到客廳落座,蘇柔甲上茶來,陳宣寒暄轉移話題道:“鄧少爺這些年來還好吧?”
“嗨,瞎忙活,一年到頭基本上都是風裏來雨裏去,沒幾天清閑日子,經曆了不少,方知曾經在學堂的時候是多麽的快樂,可惜再也回不去了”,鄧淩峰搖搖頭道,一言帶過七年的生涯。
陳宣追憶道:“是啊,想當年幾位少爺在學堂蹴鞠的身影,那些歡聲笑語仿佛還在昨日”
“你們呢,一去七年,北方的水,可比我們南方養人?”
“都一樣,在書院七年,忙著讀書,歇口氣的功夫都沒有……”
閑聊片刻,又有人來了,陳宣起身道:“鄧少爺你先坐會兒,或者四處逛逛,我先去招呼一下,怠慢之處還望見諒”
“阿宣自去便是,不用管我,你這地方美得很,我得好好看看”
“鄧少爺莫要見外,隨意即可”
隨後陳宣迎向入口,這次來的是羅泰運,也帶了禮物,幾年不見他居然瘦下來了,別說還挺俊朗的,相比起鄧淩峰來說,穿金戴銀的他純一個遛鳥鬥狗的富家公子。
見麵後他便開懷道:“阿宣,這段時間兩次去景明那邊都沒見你,居然悄悄打造了這樣一個好地方,入口寫著桃源居,當真地如其名”
“寒舍簡陋,附庸風雅而已,羅少見笑了,這邊請”,陳宣拱手邀請道。
羅泰運笑道:“阿宣謙虛了不是,你這地方,若是換在大城市,那簡直千金不換呐”
他家是做生意的,張口閉口把錢掛在嘴邊也正常,每個人的出身和經曆,是會潛移默化影響一個人性格和說話方式的。
“死胖子現在才來,我都到好一會兒了,等下可的好好喝一杯”,不遠處的鄧淩峰招呼道。
他倆這些年都在陽縣,經常見麵,從小的關係不曾改變半分,就連稱呼都沒變,更加隨意了。
“怕你不成,等下喝死你”,羅泰運揮手道,旋即對陳宣說:“阿宣你別管我,招呼客人便是,我去找老鄧算賬,上次他欠我的酒錢還沒還呢”
隨後看他快步過去,和鄧淩峰勾肩搭背,陳宣估摸著他倆這些年沒少一起狼狽為奸飲酒作樂。
接著又有人來了,如今陽縣的縣令舒耀忙裏抽閑便裝攜禮登門,當年他在學堂幾乎和每個人都打過交道,自然是認得鄧淩峰他們的,與陳宣寒暄後去和羅泰運他們打招呼追憶往昔。
隨後是高家二少爺高景浩,他雖已經娶妻生子搬出了高家自立門戶,但還住城裏,高家給他分了些產業自力更生,曾經陳宣在高家和幾個少爺小姐關係都不錯,他也在邀請之列,其他未成家的少爺小姐就沒必要了。
陳宣作為他大哥曾經的伴讀書童,如今自立門戶,高景浩雖不知緣由,但心頭明白陳宣和他大哥的關係比他們兄弟還好,自然也是精心準備了一份禮物的。
或許是成家立業長大了,或許是有意拉近關係,寒暄後高景浩由衷道:“恭喜宣哥兒了,當初在家裏,那麽多人隻有你真正把我當少爺,其他的表麵恭敬,其實心裏並未把我們太過當回事,以後定要多多走動走動才是”
這話可不興說啊,傳出去會得罪一大幫人的,尤其是何管家那樣的,心頭不悅你還過不過了?
但事實是高門大戶背地裏一些雞毛蒜皮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少爺小姐們隨著長大,漸漸的也有了自己的思想,那麽一大家子,真要做到一團和氣是不可能的,隻是家裏麵的事情就不能拿到外麵去說了。
陳宣不是外人,當初他還小,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自然牽扯不到他,他也在刻意回避,對每個人都和和氣氣,當好自己的書童就是了。
“少爺能來讓我這裏蓬蓽生輝,這邊請,喝杯茶水,以後自當多多走動”,陳宣沒接他的話,高家對他有恩,但他如今都已經脫離高家了,自然不會再過問高家內部的事情。
高景浩也不繼續,笑道:“宣哥兒你這地兒真心不錯,我可得好好逛逛”
笑了笑,陳宣見他閑逛去了,收回視線,大概明白,高景浩怕是心裏有點不平衡了,畢竟那麽大的家業,他才分多少點?尤其是隨著他爹的官越做越大,但他能怎麽辦,身為庶出,隻能忍著,最多關起門來抱怨兩句。
大戶人家啊,風光是風光,但兄弟多了,具體到個人,一碗水端平是不可能的,隨著時間推移,都是一個爹生的,難免會有各自的想法,莫說大戶人家,哪怕平民百姓,親兄弟時間久了都難免有隔閡,尤其是成家後枕頭風一吹,嘖,就很真實……
快到中午的時候,又有大一群人到來,是高夫人高景明他們。
隨行的還有當年一起去北方的耿宏趙二河小彩等人,此外陳宣還看到了冷冰何管家,玉山先生也一起來了。
這些人的到來,陳宣喬遷邀請的人已經到齊了,原本還想邀請周林田雪玉的,他們如今已經不在陽縣,隻能作罷。
而隨著他們一同到來的,還有足足三大車禮物,自然是高家送給陳宣的,甚至還敲鑼打鼓,更是帶來了一個戲班。
高景明說要給陳宣熱鬧慶祝一下,這是一點都不待含糊的啊。
“見過夫人,少爺,先生好久不見,何管家,冷姑娘,耿叔……,快快有請”,陳宣趕緊上前挨個行禮道。
高景明推著玉山先生說:“阿宣,我給你弄了塊匾額,親自寫的桃源居三個字,待會掛上看看滿意不滿意”
“多謝少爺,費心了”,陳宣感謝道,要知道高景明可是大才子,之前在北方的時候,他的潤筆費都炒到百兩銀子了,可很多人拿著錢都找不到門路,可見他的字有多麽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