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介紹一下世界觀吧
字數:6136 加入書籤
先複習複習吧。來重新整理這個世界究竟是如何發展、演變的。
《星之錨》的世界觀曆史背景構建,主要由伽利略點的故事進行敘述。如同前麵所述,目前隻有一部背景小說和兩部漫畫,並不足以完全整理出全部的劇情。
目前已知的劇情中,整個伽利略點的故事是圍繞著蘇聯物理學家弗拉基米爾·瓦倫蒂諾維奇·亞曆山德羅夫的失蹤展開的一幕波譎雲詭的推理劇。(注:這是史實)
故事是如何收尾的目前尚不清楚。但有一點十分明確,就是伽利略點的故事結局直接改變了蘇聯的命運。
但《星之錨》與我所知的世界的分歧點,甚至還要在伽利略點的故事之前。
具體來說,這個世界的阿卡迪斯特魯伽茨基與鮑裏斯斯特魯伽茨基所創作的《路邊野餐》,並非我所知的世界中那樣是一部偉大的科幻小說,而是一部更加偉大的紀實改編小說。
注意,並不是小說《路邊野餐》的內容發生了什麽變化,兩者是完全相同的。
改變的,僅僅隻是小說的性質。
《星之錨》的世界中,阿卡迪斯特魯伽茨基與鮑裏斯斯特魯伽茨基之所以能夠寫出《路邊野餐》,是因為他們是這一事件的親曆者。他們的小說之所以被審核了超過8年,並不是像我所知的世界那樣是因為無聊的文化審核,而是因為雖然小說中做了偏向負麵的改編描寫,但其中涉及的內容全部都是真實的。並且,與小說不同,人類對於它們非但不是一無所知,反而研究頗深。
小說中別名“索索”的永續電池,其本質就是能夠不斷釋出零點能的卡西米爾動力機關;小說中的“死亡之燈”,其實就是被預設成放射物創造的納米機器覆蓋的普通儀器;小說中能夠使人身體狀況變好的“手鐲”,其實是某種裝入納米機器的有著“空虛”內層結構的以未知方式控製的單元;小說中能夠憑空裝入物質的“空虛”,也將在《這裏有著世界的全部》遊戲開篇一年後被破解出來。
那麽,作為《路邊野餐》故事核心中的核心,那被視為萬能的許願機的“金球”到底是什麽呢?
它的本體,正是一台完全體的大型希爾伯特空間投影裝置。《路邊野餐》中所有的奇特的物品都由它創造,為它的運作服務。
阿卡迪斯特魯伽茨基與鮑裏斯斯特魯伽茨基將其定義為“萬能的許願器”,可以說既對也不對。
“金球”能夠製作卡西米爾動力機關產生無窮的動力,能夠通過費因曼機製構建所有的物質,能夠通過複製納米機器建造所有已知的東西,能夠引發高維度希爾伯特空間投影效應創造各種神奇的現象。
如果人類能夠掌握它,確實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能夠完成絕大部分俗世願望的許願機。畢竟,它能夠創造幾乎一切的能源與材料。
但是,人類自身所不能想象的東西,終究不能包括在人類的願望中。
而且,人類雖然對其有著很深的研究,卻終究沒有能夠完全掌握它。
與《路邊野餐》的小說劇情不同,“金球”出現在地球上時,引發的某些現象引起了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注意。因此,後續沒有任何一方能夠向其它國家隱瞞它的存在。故而,對於“金球”的研究最終在各國協調下成為了一個最為重要聯合國項目。
為了這個項目,聯合國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實驗室,其名為“圖靈實驗室”。但其實早期大部分時間內,這個實驗室都沒有得出任何成果。“金球”既無法被任何探知儀器透視,也無法被以任何方式拆解。它就這麽被存放在那裏,任憑所有人研究都不為所動。人類幾乎對其一籌莫展。
但轉折終究還是出現了。
在伽利略點故事開始的8年前,圖靈實驗室的一個簡單的嚐試,發掘出了驚人的結果。
那是一名信息科學家在自己退休前的一次聊勝於無的偶然嚐試中發現,“金球”對特定的音樂會做出某些反應。於是他開始嚐試以音樂為“金球”編程。然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金球”依照著被編入的程式運作,分離出了一個銀色的球體。
這成為了最為關鍵的突破。
在後續的嚐試中,信息科學家們發現有十二種不同的編程方式引起了“金球”的同類型回應。最終,“金球”再度自我分離成十二份。
順便一提,那位最早做出這一嚐試的信息科學家的名字,叫做克勞德·埃爾伍德·香農。
當然,“金球”的自我分離並不能夠使其被使用。但既然知道了能夠被編程影響,突破口就有了。
既然從人類這邊無法使用,那就反過來思考,從“金球”這邊下手。
於是由英國海軍部牽頭,圖靈實驗室迎來了一批全新的科學家,以那十二種被證明有效的編程方式,為這些“金球”的分離體編製人工智能,以期能夠對這些“金球”的分離體進行控製。這一計劃,被命名為“錨定點計劃”。
順便再一提,“錨定點計劃”的總師的名字,是約翰·麥卡錫。
他們成功了。
被編入人工智能的“金球”分離體終於變得能夠被人類使用了。由於此計劃名為“錨定點計劃”,因此這十二個金球的分離體,也被冠以了“錨”這樣的名字。同時,由於“金球”本身被認為從外太空而來,故而人類以古代觀測到的群星的基盤,黃道十二星座為其命名。
這之後,通過對這十二支“錨”的更深入了解,人類開始嚐試自己製造希爾伯特空間投影裝置。
這一過程可想而知地極度不順利。一直到了關鍵的時刻,伽利略點故事結束,這一項目都進度有限。
再一次的突破於千禧年之後到來。
使用十二支“錨”中的八支作為計算工具,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缺口的問題被以十分戲劇性的方式解決。作為成果的楊米爾斯規範場標準變換運算的確立,為人工製造希爾伯特空間投影裝置掃除了最後的障礙。
在《星之錨》的世界觀中,那是一段被稱為“第二個黃金時代”的時期。(注:第一個是1900年至1925年)
雖然不如第一個黃金時代那麽璀璨奪目,但這第二個黃金時代,最終帶來了材料學與能源的革命。位於西太平洋和西大西洋的兩座登天之梯,環繞在赤道的處於地球同步軌道的環形永久空間站“世界環”,建造中的月麵基地與五座地月拉格朗日點永久空間站,都是這第二個黃金時代的產物。
這個時代的人類,輝煌得令人心馳神往!
以上,就是遊戲以及設定集中,對於至牛頓點為止的故事背景曆史的大致梳理。
現在,回到遊戲本身的設定裏來。
首先,在遊戲設定中,“錨”的全部自律化管理AI都是少女。這是因為“錨定點”計劃是由英國海軍部牽頭的,而英國海軍習慣性地將其視為武備。眾所周知,英國海軍的武備依據慣例,使用的是陰性詞匯。這本來隻是習慣,卻被“遺傳”到了所有“錨”的自律化管理AI上。
其次,由於Aquarius是在伽利略點末期墜海遺失的,所以Aquarius的自律化管理AI並不知道楊米爾斯規範場標準變換運算。所以遊戲中的早期那段時間裏,我們的主角的“錨”進行高維度希爾伯特空間投影時就和曾經的“金球”一樣,幾乎是完全不可控的。
最後,Aquarius的自律化管理AI超可愛的!
當我發現自己身處《星之錨》世界的牛頓點時,我甚至一度也對Aquarius產生過一些想法。但一是我“蘇醒”時,劇情已經發展到不可能那麽做了。二則是,我絕對不能這麽做,絕對絕對不能允許!
Aquarius的自律化管理AI,形象是水藍色長發的10歲左右的少女。超級超級可愛,是所有玩家心目中理想的“女兒”。
在“錨”的角色投票中,排名第二。僅次於Gemini那以雙星黑洞的冕與視界為名的“白冕”與“黑冠”姐妹。
不是Aquarius不行哦,我覺得是Gemini那一個選擇兩種享受的情況太犯規了!
啊啊啊啊好想親眼看看Aquarius的管理AI啊!
我是認真的,我一直都是認真的哦。
不知道原作男主會給她取什麽名字呢?一定要非常非常可愛才行啊!
現在,姑且稱其為小Aquarius吧。
遊戲原作裏,小Aquarius的名字為了加強玩家的代入感,是直接交由玩家取的。完完全全就是照著養女兒的模式來做的。
或者說,培養小Aquarius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內置遊戲,一個內置的美少女養成遊戲。
小Aquarius實在太耀眼了!
剛蘇醒時,就隻是乖巧懂事但對人類世界的行為和道德準則完全沒有認知的可愛孩子。在原作男女主的照料下越來越理解人類,接近人類。從一開始被玩家評價和男女主一起好像一家三口,到後期宛如在信息空間中新生的稚嫩女神,每一個形象都是如此動人心魄般的可愛高貴!
在最終決戰時,小Aquarius將自身投入全部的五座地月拉格朗日點空間站,以全球無線網絡突破語言表達的限製將整個世界所有的人類文明並聯在一起。
那段在群星的背景下,水藍色長發的少女雙手捧起漆黑的宇宙背景下繁星點綴之中的藍色地球的意象CG簡直震撼人心!
此章標題為“水瓶座之日”。
從這一刻起,遊戲的副標題從“童年的終結”,變更為“再見,永遠的故鄉”。
直至這一刻,方才明了《星之錨》這個IP名的含義,才能理解為何這個遊戲名為《這裏有著世界的全部》。
Aquarius所代表的,正是人類步入星空前需要拔起的那最後的一枚星楔,將人類錨定在地球上的那最後一支錨。
星辰閃耀,萬物成長。
人類邁向群星的道路,在拔錨的那一刻正式開啟!
那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的道標,人類最初的理想,人類最終極的浪漫。
那是我絕對不可以幹涉的領域。
我確實有想過改變遊戲裏某些人物的結局,但是絕對不能改變遊戲的真結局。
要是影響了這一結局,我哪怕死上一萬次都贖不了罪!
人類必須仰望星空,唯有那片遼闊無垠的星之海,才是人類最終的歸宿。
這一切是主角完成的,所以我絕對不能對主角和Aquarius構成任何阻礙。
不要說我“蘇醒”時就已經錯過,哪怕有機會也不行。Aquarius絕不是我這種人可以染指的對象!
所以,我必須尋找別的手段,尋找別的方法。
事實上,它確實存在。不是存在於遊戲本體的內容,而是存在於遊戲的設定集中。
我如今,正身處開往海南島的船隻上。
在暫時隻有在設定集中出現的背景裏,那是伽利略點的尾聲。某種程度上,據說也是Aquarius會被遺失在曾母暗沙人工都市區海域中的誘因。
在那裏,有著遊戲中完全沒有被提及,原則上也不會影響到遊戲結局的那唯一的一個破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