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各執一詞

字數:3388   加入書籤

A+A-


    崔玨調整好表情,再抬頭發現大理卿正在用一種探究的目光看著他。
    崔玨不卑不亢,坦然地頷首微笑。
    就在場上一片混亂之時,威武大將軍帶著一隊人馬,突然出現在審判台旁邊,。
    原本議論紛紛的百姓立時安靜下來。
    這位大將軍正是推官的舅舅,他帶來的一隊親兵個個是頂盔摜甲,神情肅殺。
    威武大將軍身邊的小廝搬來一把太師椅,立在了台子下邊,大將軍麵向審判台坐下,緊緊盯著三法司;親兵一字排開,麵向百姓,背對著審判台。
    推官看見自己的舅舅來了,著實高興,原本跪著,現在也直起身,對著威武大將軍高喊:“舅舅,舅舅!我在這裏,快救救我!”
    旁邊的衙役也不敢上前按住他。
    文書突然起身,三步兩步上前,一腳踹到了推官的膝窩,讓他又重新跪下。
    威武大將軍看向這一幕,恨不得雙眼冒火,盯著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文書。
    隻見文書似乎沒有發生這事,迤迤然走回座位,又坦然坐下,提起毛筆。
    三法司麵麵相覷;那五個參審人員卻眼觀鼻,鼻觀心,似乎沒有看到剛才那場鬧劇。
    底下百姓又響起了竊竊私語的聲音。可是親兵在側,沒有人敢高聲說話,隻得憋在肚子裏。不過,眾人還是對文書的舉動感到痛快,都投去了讚許的目光。
    刑部尚書看見威武大將軍,也想起身打招呼,卻被大理寺卿一把摁住。
    他低聲說道:“現在正在秋審之中,你與那威武大將軍打了一聲招呼,還讓底下的百姓怎麽看我們?在他們心裏,這案子還能公平決斷嗎?”
    刑部尚書看了一眼台下黑壓壓的人群,再想到剛才他們對於左都禦史毫不客氣的嘲笑與謾罵,一時間也收回了心思。
    “眾怒難犯”,這道理刑部尚書最懂了!他能夠宦海沉浮幾十年,熬過了動亂時代,並不是庸庸碌碌之輩。
    當然,他也知道,這起案件對於推官的判罰也決定了其他人的命運。
    有道是,入罪舉輕以明重,出罪舉重以明輕。
    這位判官本就是這起案件中的關鍵人物,盡管犯意是由江老爺因為悔婚而產生,坑害禾香也是那兩個賊婦人所為,可是這推官作為幾個人中唯一一個朝廷命官,他斷案明顯不公,才造成了血濺公堂。如今,對於他的判罰,再不令百姓滿意,這件事恐怕沒有辦法善了。
    更何況,天下初定,朝廷中既需要官員維係運作,可也同樣需要天下百姓歸心。
    如此想來,這件事的確是步入兩難境地!
    不管三個人怎麽為難,這威武大將軍在這一隊親兵立在此處,震懾了圍觀的百姓,卻沒有讓台上那五個參審人的神色有任何變化。
    三法司爭論得熱鬧;對麵五個人卻一言未發;現在在又攪和進來威武大將軍。
    刑部尚書總歸是這裏最機靈的“老油條”,立刻把這燙手山芋扔給了對麵的五個人。
    “五位先生,既然你們也是由民間推舉,聖上欽點,對此案有何意見,也可說得一二,大家也聽一聽是否有理。”
    朱研修和上官荀對視了一眼,又齊齊地把目光投向了周子良,
    周子良接受到二人的目光,又看了看旁邊的農夫和樵夫。這兩人還是憨厚一笑,似乎也不想當這個出頭鳥。
    周子良清了清嗓子,說出一句話:“在下認同大明刑所言!這推官並非僅僅害人一條性命、錯判一起案件,而是收受賄賂,動搖國本。如果留他一命,必定會引得其他蠢蠢欲動之人效仿,到時候難免會有亂臣賊子蠹國害民!”
    接下來,那老農民也開了口:“各位大人,各位先生,你們都是有學問的人,我隻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粗人。我在田間耕耘,知道一件事——河流裏的水不能汙染源頭。那個官爺收人錢財,害人性命,如果隻是輕輕放下,那就和水源被汙染一樣的,之後整條河水從此不能再飲。”
    審判台下百姓聽到這兩句話,剛想歡呼,卻被威武大將軍親兵身上的鎧甲晃了眼睛,又不敢說話。
    隻見那威武大將軍坐在離台子最近的地方,毫不掩飾地冷哼一聲。
    這聲冷哼似乎嚇到了那個年輕的樵夫。他瑟縮了一下,顫顫巍巍地開口:“要不然……要不然我們就饒了這位官爺,畢竟禾香那丫頭也是自己剖開自己的肚子,又不是大人伸手殺人!如果判他死罪,實在……”
    他這句實在還沒說完,臉上卻結結實實地被扔上了一個爛蘋果。
    台下人數眾多,人群熙熙攘攘,這蘋果從何而來,根本無人知曉。
    隻氣得刑部尚書一拍驚堂木,“何人擾亂公堂?實在大膽!”
    底下的百姓雖然不敢跟威武大將軍的親兵硬碰硬,可是不等於碰怕了這幾個手無寸鐵的老學究。
    一個聲音響了起來:“擾亂公堂,難道我聽他放屁,還不能罵他兩句了?”
    眾人一陣哄笑。
    樵夫漲得臉色通紅,不敢再多說什麽,急匆匆地閉上了嘴巴,坐了回去。
    在此期間,上官荀和朱研修一言未發。
    這場公審雖然不及以往那般讓三法司威風凜凜,麵子十足,場麵也似乎也有些混亂,可是難得的全城百姓參與其中,也讓三法司的人第一次麵對民心民意,而非各個府衙報上來的案卷裏提到的那些萬民表、請願書。
    這時,威武大將軍坐不住了。他剛想起身,隻聽大理寺卿說:“既然眾人意見不一致,莫不如每人寫上自己的意見,投入壺中。再由文書唱出壺中意見,以多數為準!”
    這方法也是前所未聞,一時間台下的百姓、坐著的威武大將軍以及三法司其他兩個官員都愣在了原地。
    朱研修此時說了今天的第一句話,“此法甚妙!大家遵循律法,依著本心,定下此人生死未來,也定下我朝的善惡基準!”
    一頂大帽子扣過來,眾人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