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又見遼國人
字數:3616 加入書籤
城北地方大,各族人都在此混居,有不少外族的酒鋪食肆首飾鋪之類的商鋪,天衣坊是城北唯一的一間成衣鋪。
李敘白和鄭景同一前一後的走進兩層小樓。
寬敞的廳堂中燈火通明,有幾個女客在挑選心儀的衣裳。
鄭景同走到櫃台前頭,對夥計沉聲道:“我們是知州衙署的官差,要見你們掌櫃。”
夥計嚇了一跳,啪的一聲,手上的算盤掉在櫃台上。
“二位,二位官爺,樓上請,樓上雅間請,小人這就去叫掌櫃。”夥計磕磕巴巴的說,領著李敘白和鄭景同二人上了樓。
不多時,天衣坊的掌櫃便心急如焚的趕了來,進門深深行禮道:“二位官爺,小人來遲了,官爺勿怪。”
李敘白端坐著,巋然不動。
鄭景同沉聲問掌櫃:“你們店裏有出自遼國的繡品嗎?”
掌櫃愣了一下:“有的,有的,不知官爺要繡品還是成衣,小人店裏的遼國繡品品種繁多,大人盡可挑選。”
鄭景同將那塊被麵拿出來,在桌案上鋪展開,指著其中一朵花對掌櫃說:“勞掌櫃辨認一下,這朵花的繡工,是出自遼國的哪家繡坊?”
掌櫃趴在被麵上自習查看,看了半晌,猶豫不決的道:“小人,若是小人沒有看錯,這塊繡品,應當不是出自尋常的繡坊。”
李敘白愣了一下,皺眉問道:“不是尋常繡坊,那是什麽地方?”
掌櫃斟酌道:“應當是,出自遼國皇室之手。”
李敘白和鄭景同大驚失色,對視了一眼。
“掌櫃的,你確定嗎,沒看錯?這,這玩意兒出自遼國皇室?那他們的皇室也太寒酸了吧!”李敘白吃驚道。
掌櫃重重點頭:“小人不會看錯的,從繡工到用料,都是遼國皇室的手筆,大人有所不知,遼國物產貧乏,也沒有什麽繡工精湛的繡娘,尋常繡坊裏繡出來的東西,都粗糙的很,像這塊繡品這麽精致的,基本上都是出自皇室。”
李敘白啞然:“那,掌櫃能看出這繡品的年頭嗎?”
掌櫃又趴在被麵上仔細端詳了一番,皺著眉頭道:“這繡品年頭不長,也就是近兩年的東西,大人請看,這繡線的光澤還保持的很好。”
李敘白對這些繡花什麽的一竅不通,看不出什麽來,點了點頭道:“好,多謝掌櫃了,我們沒有其他的事情了。”
掌櫃暗暗的鬆了一口氣,畢恭畢敬的將李敘白二人送了出去。
他閱人無數,一眼就看出來了,這兩個人可不是什麽尋常的知州衙署官差。
回到了暫居的宅院的時候,已經到了該用午食的時候,但李敘白二人都沒什麽胃口。
李敘白把被麵鋪在炕上,抬頭問鄭景同:“你說,什麽人能把皇家的繡品弄出來,然後縫到被麵上?滅了人家滿門就為了找這個,那這個東西裏肯定藏著天大的秘密。”
鄭景同思忖道:“大人,被殺的那個李壬剛買的媳婦,會不會就是遼國皇宮裏出來的人,她將這塊繡品帶了出來,為了防止暴露,才將這塊繡品縫在被麵上,希望能夠蒙混過關?”
李敘白眯了眯眼:“那就拆,把這玩意兒拆開看看!”
二人一拍即合,找來剪刀,並沒有直接剪開,而是小心翼翼的沿著縫製的痕跡,一點點的將同色的線挑斷。
一整塊繡品就這樣完完整整的拆了下來。
李敘白拿著那塊繡品,迎著光,反反複複的照著。
“老鄭,我覺得這塊繡品有夾層。”李敘白想了想,拿起剪刀,繼續拆繡品上的花。
他拆開了一邊,那繡品果然是兩片合在一起的,而緊貼著繡花的那麵布料上,赫然縫著一塊同色的布。
“大人,果然是有夾層的!”鄭景同驚呼了一聲。
那繡花格外繁密,拆起來並不容易,但是幸而隻是最外層的繡線縫在了裏頭的夾層上。
李敘白和鄭景同都不是能做針線活的那塊料,又怕拆壞了裏頭的那層布。
兩個人手忙腳亂的,足足用了一刻的功夫,才將整塊繡品完整的拆開。
裏頭夾層的那塊布,也完好無缺。
李敘白將那塊猩紅半透的布拿出來,迎光一照,上麵果然有幹涸的血跡,密密麻麻的一片。
“這是,血書?”鄭景同皺眉問道。
李敘白點點頭:“看起來像,老鄭,你認識遼國字嗎?”
鄭景同道:“略知一二吧,大人,咱們得先將這些字拓下來吧。”
“對,先把字描下來。”李敘白準備好筆墨,把鄭景同按在桌前坐下,嘿嘿笑道:“這細致活我可幹不了,都交給你了,我給你弄飯吃。”
“......”鄭景同無言以對,把燈燭移到近前,借著明亮的燈火,將那塊紅布上用鮮血寫就的字,一個一個的描到紙上。
足足描了半個時辰的功夫,鄭景同才將那塊赤紅布上的字全都描了下來。
李敘白“咚”的一腳踹開門,端著飯菜進門,又抬腳將門踹的關上了,對鄭景同道:“來,先吃飯,吃完飯再接著幹。”
鄭景同應了一聲,風卷殘雲一般,三口兩口便吃完了午食。
那張紙上全是遼國字,足足有一百多個字,鄭景同需要一個一個的譯下來。
李敘白在旁邊研墨。
鄭景同又用了半個時辰的功夫,才將那滿滿一頁遼國字給譯成大虞字。
“啪嗒”一聲,他手上的毛筆掉在了地上,整個人呆若木雞。
“怎麽了怎麽了?這血書都寫了點什麽?”李敘白湊過去,看到鄭景同臉色大變,他詫異問道:“老鄭,你怎麽了,嚇成這樣?”
鄭景同哆哆嗦嗦的說:“山,山遇惟亮,叛,叛逃了。”
李敘白一臉茫然:“誰?叛逃了?”
鄭景同平靜了一下心緒,沉聲道:“山遇惟亮,是西夏國主李元昊的叔叔,這血書上說,李元昊要撕毀盟約,攻打大虞,山遇惟亮反對無果,怕李元昊報複,帶著一家老小二十多口叛逃,往幽州來了,這封血書,是山遇惟亮親筆所寫,是向衛慕幽羽求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