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回家
字數:3994 加入書籤
五一了,甜草號再次楊帆出海。
李林楊要回老家!
人員招聘,排在第一位的是石匠!他老家那塊,二十一世紀都是相當出名的石匠鄉。而且也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村子的背後就有一座石山,石質細膩,適合雕獅子啊石碑什麽的。
再者,李林楊也希望能招兵!靠小黑打仗,其實是很不靠譜的事情。那麽多小黑,李林楊也才湊出四個拿得出手的兵。而且,還各有各的毛病。
甜草號出海三天,李林楊就看到了距離海岸不到五公裏的石頭山。那山上有一顆石頭,如同利劍一般的指向天空。其實吧,李林楊小的時候,那塊石頭村民都叫狗牙石。後來縣裏為了搞旅遊,硬是把這塊石頭叫望夫石,然後還編了一套故事。
商業社會,這種把戲很常見。
此處的航道,李林楊隻看著那塊狗牙石就能確定。不過,看似有河道碼頭,三百噸的甜草號卻無法靠岸。隻能在河口拋錨。
家鄉:河口鎮李家村。
夕陽西下,齊魯大地正是春暖花開,但卻讓李林楊感覺一片淒涼。
太荒了!
由於甜草號拋錨的位置就在河口,因此歸航的漁船不免從旁邊駛過。
漁民們看著洋船,都盡量的躲得遠點。但再遠也不過幾十米。
“老鄉,我是李家村的,過來幫個忙。”
“老鄉,別怕,這黑的白的都是人,不是鬼。。。”
“老鄉,我叫李林楊,是李家村的。。。”
“老鄉。。過來,幫我帶個話,我給一袋大米。”
總算,有漁船過來了。
“你是李家村的?我咋沒見過你!”
“流落海外好幾代,隔了一百多年才回來。”李林楊道:“我是回來祭祖的。”
漁船上好像是父子,少年道:“真的嗎?你是什麽字輩?”
“常名樹世,我是樹子輩。”這個李林楊當然知道的。
“你咋叫李林楊,沒有樹。”
“林,樹林。楊、楊樹。這都兩個樹了,咋還沒樹?”
“額,這樣啊。”少年有點害羞了。
話說,二十一世紀很簡單的事情,哪個姓都有什麽字輩,網上一查就知道了。但是,這個年代,所謂字輩,差不多相當於族屬的密碼!這是古人生活的智慧,用以分辨“你我”。
此外說什麽“同姓不通婚”,並不完全,隻要字輩不同的同姓是可以通婚的。
總之能對上這些,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李林楊是自家人。
自家人,就好說話了。李林楊指揮水手吊下一袋大米。
然後對上年齡的那位自家人問道:“敢問大名啊。”
那中年人咕噥了半天,卻沒算清李林楊到底是什麽輩分。字輩很清楚了,本來李家是十六個字的輩分,也就是十六輩一個循環,現在差了一百多年,差不多七輩。這個真不容易續輩分啊。
“我叫李天宏,宏字輩。”既然他搞不清李林楊的輩分是高還是低,很明智的把問題又推了回來。
這玩意,李林楊也不知道該如何排。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爺爺是常字輩,比這位低了四輩。所以,轉換話題,對少年道:“那你應當是大字輩,你叫什麽?”
“李大明!”
不再在輩分上糾結,李林楊談起正事兒:“我回來祭祖,聽說這幾年連年災荒,帶回來了三十噸大米,暹羅國的大米。”
“三十噸是三十包嗎還是三十石?”李大明問。
“三十噸是六萬斤,一共六百石!”
“好多!”少年的眼睛亮了。
“有兩件事,一呢,請天宏同族幫忙叫人叫船運到村子裏。二呢,我這次祭祖想風光一點,拜托同族組織一些吹鼓手,吹吹打打的熱鬧!”
“沒問題!”李天宏保證道,李林楊遞過去了十塊銀元“這是費用”。
有大米啊,還是暹羅國的大米。李林楊雖然沒說這些大米到底如何分配,但總之是要運回村子的!
李天宏當即回家,商量去了。至於輩分問題,這個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族老、裏長會解決這個問題的。這一點,李林楊相信,李宏也相信。
國人在變通方麵的水平,絕對是世界第一。
等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果然,一群人吹吹打打的在碼頭上開始了迎接。十幾條小船已經靠近了甜草號。
這邊卸貨不提,李林楊帶了呼嚕壯壯等人下船,為了壯聲勢,還叫了兩個白人水手做護衛。這些水手,隻要給錢,矜持那是沒有的。歧視有,但隻能藏在心裏。李林楊這邊的武力值太恐怖了。
歡迎人群以李天宏為首,還給李林楊準備了一匹馬,哎吆,這馬啊,好瘦!
一路上吹吹打打,熱熱鬧鬧,李林楊一路暢通進了李家村。
竟然有寨牆!這個是李林楊所不知道的,他那個時代這玩意已經沒有了。
在李天宏的引導下,李林楊進了祠堂。
幾個族老唱禮,李林楊也沒有一點心虛。這個祠堂雖然不大,但保存到了二十一世紀,李林楊確定以及肯定,這是自家老祖宗所在。
一拜再拜,三拜禮成!
就這麽簡單。李林楊沒有任何心理障礙!絕對的自家祖宗,障礙個屁。
禮畢,自然是酒宴了。
不過,在酒宴之前,李林楊得先把禮物奉上:“咱們村子,包括其他雜姓,一共多少人啊。”
“四百多口子。”
“那就好。我呢帶了點大米,請族老代為分配,每個人,不拘老少,男女,一人一袋。”
“嗬嗬,有心了啊,族侄。”
幾個族老裏長還能矜持,其他的族人都以及迫不及待,聽了李林楊的分配方案,頓時喜笑顏開。
陽曆五一這個時節,雖然小麥等農作物已經有了模樣,田裏也有了野菜,比前兩個月青黃不接的時期好了許多,但是家家戶戶現在還是吃糠咽菜艱苦度日。一麻袋米一百斤,夠一口人吃幾個月了,更何況大人小孩全如此,湊合點,完全能滿足村寨中所有人小半年的糧食。
而且,這還是暹羅大米,進口的。為了偷稅漏稅,甜草號乃是在長江口外洋人的商船上購買的大米。
雖然時間還短,李林楊已經確定了大清朝的農民很窮!村子中,除了有限的幾個人,大多都是破衣爛衫,甚至有十來歲還光著屁股的孩子!至於健康,就別提了,人人都麵黃肌瘦,整個村子,李林楊沒看到一個胖子!
就李林楊一米八的身高,一百六的體重,在這個村子中,已經是第一號的壯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