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軍、大軍

字數:7008   加入書籤

A+A-


    12月22日,李林楊接到一份來自輕八團的報告,祝之三部在遼東清軍屢戰屢敗的情況下,很幸運的沒有被盛京將軍裕祿派往前線。
    戰局越是不利,裕祿就越是要把他手中唯一的精銳牢牢地抓在手裏!畢竟,清軍一敗再敗,而他手中的“老兵”(原來的左寶貴部)上了前線,同樣的慘敗,潰不成軍!
    雖然他的手頭還有剛剛擴充的新兵十幾個營,但戰鬥力根本不敢指望!
    眼下的局勢,說不準哪天日軍就會兵臨奉天城下。
    遼東戰敗對裕祿影響不大,但奉天若有失,裕祿可是擔不起這個責任的!奉天那可是滿清的舊都!盛京!
    於是,祝之三部,這一唯一算是精銳的部隊就成了裕祿救命稻草。
    故,祝之三的好運還在繼續,全軍上下繼續按照計劃訓練,漸漸的一支精銳有了雛形,雖然部隊距離如臂使指尚有距離,但令行禁止已經做到。不僅如此,祝之三在剛剛升為參將不到三個月時間的情況下,官職再升,成為一名記名總兵!雖然記名總兵地位與正式的總兵官不能比,但是品級升上去了!要明白,李林楊目前為止也隻是參將銜!
    祝之三這官運也是沒治了!
    看完報告,李林楊對祝之三的好運嘖嘖稱奇,連叫兩聲“神了啊!”
    祝之三的好運實在太逆天!
    司令部中包括參謀長周剛吉在內,全都讚歎不已。讚歎的同時,也都對祝之三的好運除了羨慕還是羨慕。
    剛剛對祝之三部下達了一係列指示,司令部再次收到一則“好消息”!李林楊沒有耽誤一秒鍾,當即帶領周綱吉等,驅馬趕往榮城灣最東端的龍睡澳附近。
    日艦“高千穗”號就在龍睡澳附近遊弋!
    望遠鏡中看的清清楚楚。
    而且,一眼就能看出,海灣裏的幾艘小船,全都是日軍偵查地測量地形的間諜船。
    日軍終於行動了,李林楊小小的鬆了一小口氣。
    還需要繼續忍耐!
    隨即,李林楊命令偵察營營長孟德正:“你親自帶人盯著,哪怕鬼子登陸,也不準有任何舉動!隻做監視,而且,絕對不能讓鬼子發現!”
    身為老八營最精銳的偵查營營長,孟德正不僅技戰術水平極高,悟性也非常好。雖然司令部一直保密,但孟德正完全猜的出來:紅旗軍鬼鬼祟祟的躲在山中,目的不就是等日軍登陸,然後突然冒出來打悶棍嗎!
    對於偵查兵來說,打悶棍乃是拿手好戲,他當然知道該怎麽做!
    日軍的參謀團偵查非常細致,偵查一直持續了五天時間,直到26日,艦船這才施施然離去。
    幾天之後,紅旗軍終於聞到了硝煙的味道!李林楊期盼已久的戰爭,屬於紅旗軍的戰爭,來了!
    一月一日,日本海軍的艦隊已經開始在渤海灣出現。先是在登州、煙台外海虛晃一槍,引得山東各軍一片混亂。又在威海衛外耀武揚威。北洋水師一聲不吭,待在港內毫無鬥誌!李鴻章更是嚴令:保船為先!
    紅旗軍海軍大艦隊此前幾個月的破交戰,在馬六甲以西合計擊沉日本商船二十一艘。
    海軍的計劃做的非常嚴密,初始隻打擊從東向西的日本商船。話說,日本的這些商船大部分是去歐洲的。
    從馬六甲到歐洲,一般要一個多月兩個月,路上如果遭遇風暴,兩三個月也不奇怪。而這個時代的輪船上又沒有無線電報。(已經發明,但還沒有投入實用)
    因此上,商船出海之後兩三個月收不到消息,在這個時代很正常!
    也就是說,海軍大艦隊七月底出海,八月中旬到達印度洋,八月底才開始破交戰。經過兩個月的發酵,到十一月底才會引起日本本土的注意,十二月到來年一月才會引起重視。
    從十月開始,紅旗軍大艦隊開始打擊日本從歐洲方向歸航的輪船。同樣的道理,日本方麵到了十二月甚至來年一月才有可能重視起來。
    而十月下旬,紅旗軍海軍大艦隊已經歸航了!所以,紅旗軍大艦隊在破交戰中,除了要避開歐洲列強艦隊的視線,實際上並沒有危險。
    大艦隊歸航之後,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整和檢修,進入十二月,紅旗軍的海軍重新複活,滿血準備戰鬥!
    至於小艦隊(魚雷艇)在東南亞海域的戰果,論數量更加輝煌,一個多月時間,擊沉日本各種商船多達七十餘艘,不過總噸位比大艦隊的戰果稍小,隻有兩萬餘噸。
    日本稀裏糊塗就損失了近五萬噸商船,這個打擊對日本的經濟簡直是致命的!隻是日軍現在還沒有感受到切膚之痛而已!
    話說,日本的航運業崛起,實際上是在甲午戰爭之後,拿到了大清朝的戰爭賠款之後,日本的經濟才真正的開始騰飛,航運業也順勢崛起的!
    十二月二十二日,李林楊親眼看見了日軍高千穗號戰艦偵查龍睡澳,十二月二十三日,李林楊對紅旗軍海軍下令:大艦隊,小艦隊,潛艇隊,補給船,全體北上!
    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李林楊在司令部中一筆一劃的再次審視了紅旗軍的全部軍力。
    司令部,六百。
    司令部直屬野戰旅,也就是老八營,兵力八千。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合計八個輕步兵團,兵力一萬六千。
    海軍陸戰隊,兵力五百。
    班達營,兵力四百餘。
    新兵訓練營,兵力五百。
    英雄營,兵力五百。
    全軍總兵力,兩萬六千餘!
    除此之外,還有騾馬軍夫兩千左右。醫護人員五百,宣撫官宣撫員宣撫學員等四百餘(未納入連隊的),軍械修理,兩百餘人。十二月才湊齊的一個補充兵團,兵力兩千。
    剛剛進入新的一年,雲南古鎮總兵丁槐的四個營終於趕到了山東。(比曆史上快了一個月)。
    根本不存在爭議,李林楊拿到了指揮權!
    至此,作戰兵力已經達到了兩萬八千!輔助五千餘。
    這個數字,對李林楊來說,很重要!但是,還不夠!
    最近一個月來,山東巡撫李秉衡過的是提心吊膽。話說,李林楊剛到山東,他是很歡迎的。而且,李林楊這人規矩的很,隻要給了糧餉,部隊絕不擾民,都在玩命的訓練。可以說,紅旗軍一點的雜事爛事沒有。
    但是,隨著紅旗軍不斷的擴充兵力,哪怕紅旗軍都躲在山裏訓練,但五六七團的兵力,以及補充兵團來源大多都是地方團練,有的州縣隻是被抽走了一兩個哨,最狠的那是連根拔!動靜確實有點大。
    而且,紅旗軍在山東各地招募馬車,招募馬倌。僅僅招募的馬匹,都不下五千匹!
    李秉衡無論怎麽算,紅旗軍都超過了十個營的兵力。十個營的話,用得著五千匹馬嗎?
    但李林楊還是隻要了十個營的糧餉!
    李秉衡根本猜不出紅旗軍到底有多少兵力。根據他的估算,此時的紅旗軍,已經能夠以一己之力對付全部的山東駐軍了。
    山東的軍力已經失衡!
    平衡,乃是刻在官僚血脈中的本能。這一失衡,李秉衡的心思就變了!
    現在,李秉衡很怕,怕李林楊“造反”!
    沒有人能遏製李林楊!除非聯合北洋李鴻章的那些兵力,才有可能遏製李林楊。
    但李秉衡不想,而且是真不敢動李林楊!
    首先,李林楊沒有造反。再者,遼東方向,各路大軍是一敗再敗。就這種情況下,李秉衡怎麽敢玩花招“逼反”一支大軍!更何況,李林楊是他招來的!
    想來想去,李秉衡無計可施,隻能悄悄的玩小動作。
    首先,他把自己的主力部隊調到了煙台和煙台以西,和紅旗軍拉開了距離。再者,他以錢糧匱乏的名義,開始拖欠糧餉。
    不過,李秉衡做的不敢過分,隻敢拖欠半個月,再拖他擔心出簍子!
    而,李林楊對拖欠餉銀,意見不大,表現的很好說話。李林楊越是好說話,李秉衡就越怕!
    要知道,李林楊可是他“請”來的。
    如果李林楊要造反的話,他可是脫不了的幹係!
    在清廷中,清流的力量很大。但是,清流的力量卻又很小。
    很大。比如李鴻章的淮係夠強大了,但是隻要李鴻章不敢造反,在朝廷裏,清流照樣能噴死李鴻章。
    很小。比如李鴻章哪怕是打了敗仗,頂多是剝去頂戴花翎,照樣沒有人敢把李鴻章削職為民。沒有軍權,清流們隻能對軍頭們進行表層打擊,傷不到根本。
    現在,李秉衡搞不清李林楊到底想幹什麽!
    如果李林楊是想升官發財,清流們甚至希望李林楊更強一點,以製衡淮係。
    如果李林楊是想造反,現在,當下,李秉衡不僅不能逼,還必須給好處!至少在朝廷渡過難關之前,他是不敢對李林楊有什麽舉動的!
    靜夜,李秉衡無助的“往好處想”:李林楊大公無私,一心為國。
    但問題是,這個世界上有這樣的“聖人”嗎?
    如果往壞處,哎呀,那是真不敢想!李林楊要是趁著這個機會“起事”,那可比太平天國起義還要危險!
    李林楊嗬嗬!
    這位山東巡撫,活了好幾十年,見過的人,見過的官,數不勝數,到了今天,他竟然迷茫了!
    總而言之,山東巡撫李秉衡現在對李林楊是滿腹懷疑。但卻不得不小心應對。
    李林楊其實也沒想到,李秉衡竟然會懷疑他造反。他哪裏想得到,起因隻是因為當初不夠謹慎,“假辮子”被李秉衡看出了一點不正常,有了那麽一點懷疑的種子。一點懷疑,發展到今天,演變成了:李秉衡懷疑李林楊會造反!
    李林楊是不怎麽強烈的要求糧餉,一則他是為了盡量避免紅旗軍實力外泄。二則,他準備了足夠四萬大軍一年的糧食,足足兩三萬噸!根本就不擔心糧食問題。
    這天,李林楊給李秉衡發去電報,詢問:斬獲怎麽計算賞銀?
    話說,大清朝廷對海外,甚至就是近在咫尺的日本都兩眼模糊。戰前,幾乎所有人都沒把日軍看在眼裏,因此上朝廷軍機處定的斬首賞銀隻是十兩銀子。
    當年中法戰爭對白皮的賞銀可是一百兩的。或許在他們看來,十個日本兵才能頂上一個法國白皮。
    後來在平壤,葉誌超也隻是把斬首賞銀提高到了三十兩,活捉為六十兩銀子。
    再後來,清軍接連敗仗,斬獲懸賞已經升到了四十兩銀子。話說,大清朝對清軍士兵的陣亡(包括重傷)撫恤也就是四十兩銀子(甲午戰爭後期,提升到了六十兩)。
    而這個賞格,很明顯的得不到前線各軍的認可。到了十二月,各軍都在紛紛請求提高賞格!
    要知道,打仗,除非是完勝,一般的來說是很難拿到首級功的!
    李林楊現在是缺錢的很,盡管對這種“野蠻”行徑有些心理上的抵觸,但殺日本鬼子,頂多算是殺畜牲!所以,能從清庭多挖銀子,他也就顧不上所謂的“文明”了!和其他軍頭一般做派,主動要求提高斬首懸賞!
    李秉衡這邊還在向朝廷請示有關賞銀事宜。一月十日,李林楊再次發報李鴻章要指揮權!這是第三次!
    “平壤,指揮權不統一,戰敗。旅順,指揮權不統一,戰敗。威海呢?”
    李鴻章還是不理不睬。
    雖然是不理不睬,但是,在李鴻章的心裏,李林楊已經不是簡單的掛了個號。
    某一瞬間,李鴻章甚至嗅出了一種同類的氣息!
    “半閑”的李鴻章頓時心中警鈴大作!現在的李鴻章,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的差事被原雲貴總督王文韶接任。但是,李鴻章雖然不在北洋衙門,王文韶卻根本指揮不動北洋,不僅指揮不動北洋,還被北洋各個部門圍著要錢!別說撈錢了,竟然還得倒貼錢!王文韶這個著名貪官,也遇到新問題了!
    反觀李鴻章,北洋上下,召之即來!他招來孟德純,閑聊了一個下午!話題隻有一個——李林楊。
    一個下午的閑聊,李鴻章得到有關李林楊的什麽結論,還不得而知。但是,孟德純在北洋的地位再次提升!在北洋的外交班子中,孟德純已經是排的上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