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決戰元宵 3

字數:3828   加入書籤

A+A-


    淩晨兩點,元宵節醜時一刻,紅旗軍全軍將士都吃了一大碗熱騰騰的元宵,士氣騰升!
    淩晨三點,三發紅色的照明彈衝上天空數百米!幾十裏內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紅旗軍重炮營率先開火!重炮營的部署陣地乃是在羊亭河的下遊入海部分。羊亭河不是大河,但是在入海口這裏相當寬足足一點五公裏,名曰雙島港。可是三四公裏長的雙島港上遊,小河就隻剩下了幾十米寬,而且大部分結冰,不僅是步兵,連鐵甲營都可以從冰麵上跨越!
    十三門(十二用一備)120毫米克虜伯加農炮和十三門150毫米克虜伯加農炮,十三門150毫米短管臼炮,十三門120毫米短管臼炮齊刷刷的發出一聲怒吼,炮彈飛出炮管,幾米長的炮口焰照亮了夜空!(
    一般的來說,夜間炮擊目標很難觀測。但是,紅旗軍炮兵營在這個夜晚做了多種準備!
    寒風淩冽,觀測氣球無法升空,失效。但地麵上豎起來足足五座二十多米高的觀瞄塔。
    雖然元宵節的月光很亮,但仍不足以讓炮兵看清幾公裏外的目標。
    但是不要緊!日軍的偵察兵沒能滲透過羊亭河,紅旗軍的偵察兵早就在對麵的裏口山上埋伏多時,一直死盯著日軍的重炮兵聯隊呢,日軍重炮兵聯隊乃是紅旗軍重點目標。紅色的信號彈發出,偵察兵們開始連續發射綠色照明彈!照明彈的下方,就是日軍重炮兵聯隊所在!
    紅旗軍重炮兵看的清清楚楚!目標距離五公裏都不到!
    紅旗軍五十多門重炮開火持續了三十分鍾。日軍重炮兵聯隊的大炮根本沒來得及展開,就已經被徹底摧毀。
    重炮兵聯隊,在日軍中堪稱國之利器,甲午戰爭中,日本一共隻有四個重炮兵聯隊,其中一個還是攻城重炮兵聯隊,真正的野戰重炮兵聯隊隻有三個!非常寶貴!
    日軍的重炮兵聯隊長非常的小心謹慎,夜間宿營大炮都集中在中心,外圍乃是近千兵力的警戒部隊!
    也正因為如此,紅旗軍的重炮營打擊的效果好的出乎意料!
    在這場大炮的狂歡中,日軍二十多門大炮被摧毀,一個重炮兵聯隊上千號日軍,以及至少一千人的日軍軍夫遭到了致命打擊。在大口徑重炮的打擊下,日軍不少士兵成了驚弓之鳥,精神錯亂,以至於精神崩潰!
    堪稱國之利器的重炮兵聯隊!在日軍中乃是戰略兵種!倭寇累死累活的運送十數日,剛剛看到前線,一炮未發,就被摧毀!
    這就是建設重炮部隊的意義!半個小時,紅旗軍在重炮兵上的人力物力投入就收回六分之一!(日軍重炮兵聯隊比較窮酸,八門150毫米短管炮,八門120毫米短管炮,八門95毫米加農炮。紅旗軍的重炮兵規模相當於兩個日軍重炮聯隊。)
    半個小時炮擊完成,張鳳伍立即指揮炮兵撤退!在這個位置設置炮兵陣地,距離海邊隻有一公裏,完完全全的在日本海軍艦炮的打擊範圍內,撤退就一個關鍵字:快!
    紅色信號彈升空之後,鐵甲營的小夥子們開始啟動發動機。寒冬夜晚氣溫零下十幾度,汽油機的啟動非常困難,重炮營炮擊持續了半個小時,十輛裝甲戰車也在三十分鍾內全部啟動。
    經曆了千錘百煉,鐵甲營沒有在關鍵時刻出現問題,全連十輛裝甲戰車,全部啟動。
    這成績,甚至比訓練的成績還好。
    話說,鐵甲營從駐地到戰場的二十公裏行軍,為何要用馬匹拖拽,原因令李林楊很是有點臉紅。已經搞了七八年時間,但發動機和裝甲戰車的可靠性仍然很不可靠!
    發動機,仍然沒有能突破一百小時的無故障修理時間。而裝甲戰車越野行軍的距離,無故障的距離平均還達不到五十公裏。
    至於性能方麵,完全不可能和二戰時期相比,但某些性能指標卻勉強和一戰時期的坦克相比。
    再話說,裝甲營的戰車成品,完全不像李林楊當初設想的模樣。坦克那玩意太過超前了,經過工程師們的設計摸索論證,最終搞出來的這款裝甲戰車,乃是非常稀奇古怪的“三輪車”!
    在結構上,甚至零部件方麵都借用了美國蒸汽拖拉機的一些技術。比如前輪,本就是蒸汽拖拉機的前輪,直徑一米四,寬度三十厘米。
    李林楊身為一個穿越者,當然知道全履帶的戰車是個什麽樣子,但轉向係統這個時代根本搞不定,因此隻能把戰車設計成三輪車結構。依靠前輪的轉動,實現轉彎。
    後輪卻並非如同蒸汽拖拉機那般的兩個巨大的鑄鋼輪子,而是履帶輪係,這卻是紅旗軍的創舉了。
    這套履帶係統可以稱為是“三對輪”,車身前麵是一個主動輪,後麵是一個從動輪,而中間是三個負重輪。負重輪的懸掛係統,乃是最簡單的彈簧懸掛係統,這個懸掛係統可以保證負重輪的上下總行程達到三十厘米。雖然比不得現代的坦克,卻也能基本上保證戰場越野需要。
    至於速度,這一點又是讓李林楊比較臉紅的部分了。半噸重量的發動機,加上散熱等輔助係統,動力部分總重量一噸!功率“高”達可憐的五十匹馬力!戰車的速度最高才達到十公裏。
    雖然,發動機並不可靠,但理論上五十匹馬力的發動機足以讓這款戰車的速度達到三十公裏甚至四十公裏。可是,減速機紅旗軍雖然搞定了,但換擋係統卻是無論如何也搞不定。因此上,這款戰車隻有兩個擋位,一檔的最高速度隻有四公裏,二檔的最高速度隻有十公裏。實戰中,一檔的速度隻有三公裏,二擋的速度很少超過七公裏的。
    被戰士們戲稱“鐵烏龜”,一點沒錯。
    而且由於轉向操作和換擋操作實在難以統合,於是司機實際上隻能控製方向和油門,換擋還得靠後車上的炮手。
    簡陋的令人發指!!
    即便是簡化到了這種地步,仍然不能保證戰車能夠穩定的行軍五十公裏無故障。其中方方麵麵的問題太多了,大大小小挑出百八十個,輕而易舉。反正,產品讓李林楊很臉紅。
    車輛的外觀就更加奇怪了,車體結構是三輪車,車廂中布置了武器,也就是紅旗軍獨門的57毫米神針炮,有液壓的駐退複進裝置。頂部卻是如同遮陽傘一般的設置了一張防彈的裝甲蓋子。裝甲前方開口,炮身上的炮盾掩護了這個缺口。受限於開口的尺寸,戰車主炮僅僅能以俯仰5度到18度,左右各十五度射界。
    總之,這款戰車絕對不是坦克,應當或許勉強可以叫突擊炮。
    雖然簡陋,問題也非常多。但是,這款裝甲戰車在甲午年,絕對算是前所未有的!
    紅旗軍敢以八營主力部隊發起對日軍一個多旅團的進攻,鐵甲營乃是殺手鐧之一!
    進攻開始,紅旗軍選擇的突破口,日軍陣地上僅僅一個中隊兵力,兩百來人。
    就在日軍目瞪口呆中,十輛鐵甲突擊炮轟隆隆的從冰麵上就跨過了三十米寬的冰麵!完全免疫日軍密集的步槍火力!
    戰車直衝日軍陣地前不足兩百米,十門57毫米神針炮的精準打擊,讓日軍的防禦陣地頓時土崩瓦解!
    不到半個小時,緊隨鐵甲突擊炮出擊的步兵第二營劉閂部輕鬆清理陣地上的日軍殘兵!山口素臣設在羊亭河東岸的防線就此被突破!
    真如同捅破了一張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