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戰樂亭 8
字數:6931 加入書籤
烈日當空,宋慶兵分兩路對東城西城的日軍發動猛攻。一出手就是全軍壓上。
紅旗軍做足了準備,隨時保證出擊。
東城是章高元所部(包括孫萬齡),十個營,合計四千兵力對日軍一個混成支隊(以一個步兵大隊為基幹,兵力一千五百左右,加上軍夫合計兩千餘人)發起猛攻。章高元部有五門大炮助力,因此打起來還是有點優勢的。
西城,以馬玉昆為首,二十餘營六七千兵力對日軍一個混成支隊發起猛攻。
打了一個多小時,戰況激烈,但紅旗軍仍然按兵不動。
李林楊和宋老將趴在一處隱蔽部,緊盯戰場。
戰前,計劃已定。紅旗軍出擊攻哪個方向的戰場,由日軍決定。
日軍主力增援哪邊,紅旗軍就不去哪邊!反倒是對沒有得到增援的一支日軍出手,務必一擊致命,徹底幹掉一個方向上的日軍。
所謂“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宋老將很是不適應李林楊這種指揮方式,話說,清軍指揮官極少這樣趴著觀察戰場的,橫刀立馬才是大將風度。清軍的士兵射擊,也都站著,根本沒有臥姿射擊這一說。
李林楊不僅趴著,連衣服也和官兵都一樣(紅旗軍主力的軍服),很怕死的樣子。
宋慶卻是一身提督官袍,甚至還套上了黃馬褂,非常顯眼。李林楊好說歹說,這位總算裹上了一件雨衣,摘了頂戴花翎。
一點多,一小股日軍增援西城方向。
宋慶也很沉得住氣,沒有要求紅旗軍立即增援東城。
過了一小會兒,日軍一小股增援東城。
宋慶仍然沉得住氣,沒有要求紅旗軍行動。
“老前輩,怎麽看?”
戰場意外無處不在。日軍這種增援方式,和戰前的計劃不同。
“敵人很穩,這是個狡詐的家夥,一定有後手!”宋老將眼光毒辣!
日軍後手的可能性非常多。但首先可以排除的是日軍主力兵力不足。話說,以日軍兵力,哪怕是兵分兩路支援兩翼的戰鬥,都是可以做到的。
上午的炮擊,雖然猛烈,但主要是針對日軍的火炮,對日軍士兵的殺傷並不多。七百發炮彈,能殺死殺傷幾百日軍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戰果了。炮擊除了製造混亂,並沒有達到傷筋動骨的程度。上萬大軍,自然不會被區區七百發“小”炮彈給重創。
平佐良藏的確有後手,兩天前他已經派出了一支精銳(以一個步兵大隊為基幹,近兩千兵力)遠程迂回。想要玩一手前後夾擊。
計劃中:今天,迂回部隊應當就位,包圍戰即將打響!
但左等右等,迂回部隊就是不出現!
雖然上午的炮戰,日軍損失慘重。但從中午開始清軍主動出擊,戰場態勢變得比他預想的還要好,不用攻堅,隻需一場野戰就能完全摧毀眼前的清軍。機會簡直是千載難逢!
因此上,他隻是派出了兩個中隊增援兩翼,準備耐心的等待迂回部隊,南北夾擊,一舉殲滅清軍。
日軍在東西兩翼的戰鬥,表現的確還不錯,麵對清軍數倍兵力的圍攻,竟然牢牢的守住了陣地。
如果,平佐良藏這個計劃成功,李林楊其實也沒招,兵力對比擺在那裏,紅旗軍也隻能瞅空子突圍,損失不可避免。
但是,戰鬥,有時候真是憑運氣的!
戰前,李林楊給增援部隊張永達十一團的任務分為三項:一,戰事不利,一團負責接應,充當救兵。二,戰事順利,十一團負責擔當一錘定音的角色。三,如果出現意外,十一團就是全軍預備隊。
具體如何操作,就靠張永達自己掌握了。
而且,李林楊還特別交代,一定要隱蔽好,不僅要瞞過日軍,還要瞞過清軍,保證戰鬥發起的突然性。
一旦有了以上這幾條要求,對於張永達來說,其實可選的隱蔽地點並不多。
比如,距離樂亭不能太遠,應當在十公裏左右。比如道路通暢便於進軍等等。因此,張永達就選了位於樂亭東南方二十多裏地的一個丁字路口,而且還是臨河的一個村莊隱蔽部隊。話說華北平原,很難找到山林隱蔽部隊的,這年頭沒有環保概念。
而日軍迂回部隊的進攻路線選擇,其實很多因素都和影響張永達選擇隱蔽地點的因素都是相同的,故此兩軍雖然目的彼此不同,但,就在上午撞在了一起!
發生在丁子口的戰鬥,乃是雙方主將都沒有預料到的一場惡戰。
一早,紅旗軍十一團吃過了早飯,照例做好出擊準備。
戰士們坐在村子裏的樹蔭下或者房簷下,說說笑笑,一片祥和。村子裏的老百姓,雖然被限製了出入,但並沒有受到紅旗軍的騷擾,可以說紅旗軍是老百姓們僅見的紀律嚴明的部隊。
時間剛過八點,張永達就接到了偵察兵的報告:“東側發現日軍大部隊,前鋒距離三公裏!”
要知道,十一團的主要偵察方向是西北方向,也就是樂亭方向。不可能在東側部署大量的偵察兵的,因此上,發現日軍的時候,兩軍距離已經三公裏了。
張永達不愧為李林楊看重的將種,根本沒有思考時間,一條條的命令被連續下達。
半個小時的雞飛狗跳。老百姓被勸說或者強行向南驅趕。重炮被部署到了側後方向。側翼一個連迅速搶占南側一個小土包。
主力兩個連,一個被梯次部署在丁口村陣地,一個連被部署在後方充當預備隊。
即便是紅旗軍主力部隊,但半個小時時間實在太過緊張,所有人忙的渾身冒汗,這才粗粗的有了陣地模樣!
六門重炮,乃是十一團最重要的重火力。而120毫米重炮連,也是老八營的精銳,因此上重炮兵連的部署展開速度非常迅捷,甚至趕在了步兵前麵。
為了進一步爭取時間,六門重炮剛剛展開,就開火炮擊!
此時日軍也已經發現了前方村莊裏部隊的存在,距離一公裏不到,亂哄哄的村子,肯定是看的非常清楚!
沒等日軍組織進攻,重炮炮彈就砸了過來。
雖然120毫米炮威力巨大,但僅僅六門,而且是架退炮,射速不高,哪怕是紅旗軍精銳,實戰中也隻是一分鍾一發的速度,而且長時間炮擊,也隻能做到兩分鍾一發。
初期的幾輪炮擊給日軍造成了嚴重傷害,隨後的炮擊就隻能是尋找日軍的集結地或者炮車輜重重點打擊了。
六門重炮,幾乎不用張永達指揮,炮兵連本來就是精銳,連長更是紅旗軍有數的火炮高手。
雖然,這六門重炮,射程因素,幾乎不擔心被日軍摧毀,但日軍距離太近,大炮射界不夠,反倒無法對日軍前鋒造成打擊。
總之是六門重炮完全壓製了日軍的重火力,但對前沿陣地提供的直接火力幫助有限。重炮連最大作用是打擊縱深,實際上就是路上的日軍後續部隊。此刻,更大程度上是體現了對日軍心理上的壓製。
前文說過,兩軍的選擇因素差不多,也就意味著丁口村這裏乃是這片局部戰場的必爭之地。因此上日軍指揮官也沒得選,隻能硬著頭皮對輕一團陣地發動進攻。
話說,十一雖然現在有六門重炮,但其最重要的本部火力:迫擊炮連戰前被抽調到了樂亭,現在僅僅四門備用的迫擊炮。火力相當弱,重機槍連因為“改造”沒有及時跟上,因此上差不多隻能依靠步槍手榴彈阻敵!
但,要說比日軍弱,卻不是的。
在紅旗軍中,張永達的十一團的戰鬥力毫無疑問的是最強的!
現在,部隊有簡單工事,和曠野中進攻的日軍打起來,絲毫不落下風!
“報告,重炮連要轉移一次陣地,要求暫停一個小時的火力支援。”
張永達對重炮連連長馬明渠很了解,兩人乃是好友。
雖然,不知道重炮連連長馬明渠具體要怎麽做,但他知道這位重炮連連長在戰鬥中提出這樣的要求,肯定有重要原因。
“同意,但一定要加快速度。”
重炮連起初展開,隻能是在大路上部署,當戰局稍稍穩定,就必須找一個更加有利的地形部署炮兵陣地。否則,六門威力巨大的重炮,無法完全發揮作用。
大炮開火,馬明渠就已經看中了西麵幾百米一處高地,額,其實也不高,隻是比平地高出兩三米而已。
話說,那塊高地其實是丁口村世代的墳地所在。在這個時代,人們的觀念中對在墳頭上打大炮是非常忌諱的,但戰場上隨時都是人命鮮血,哪還能顧及這些。
宣撫官曹明德當即帶人開始行動。一門重炮需要大約三十人伺候,但戰時行軍,三十個人都伺候不過來,還有臨時招募的民夫三十餘人。曹明德到了墳地一看,丁口村的老百姓大多數還躲在這裏,以逃避兵火。
說明來意,不出意料的遭到了村老百姓們的抗議。曹明德身為宣撫官,最擅長做思想工作。
當即俯下身來,誠意滿滿的在墳前三拜九叩施了大禮!
口中念念有詞:“諸位漢家祖宗,倭寇侵我中華,後輩小子今天打攪您們的清淨了。借各位前輩墳頭一用。。”
老百姓還是講理的!看曹明德如此恭敬的態度,心裏釋然。
一天多的接觸,他們也知道紅旗軍並非那種缺德冒煙的清軍。不僅同意了曹明德在墳頭上部署大炮,還主動搭手,在工兵的指揮下迅速開始行動。幾百人一起幹活兒效率自然高!
大路到墳場幾百米都是鬆軟的麥地,重炮想通過這幾百米麥地並不容易。老百姓們自發的拔出了自家祖宗墳前的石碑,以石碑鋪路!
平掉了自家老祖宗的墳頭,為炮連構築陣地!
沒有這幾百老百姓幫助,哪裏是停火一個小時就能轉移一個炮連的。
十點鍾,前方戰鬥已經打退了三次日軍的進攻,一個連已經傷亡過半,第二個步兵連已經參戰!
大炮熄火的僅僅一個小時,紅旗軍傷亡就是小半個營!要知道,張永達的第十一團,現在兩個營都在樂亭城內,他手頭的主力步兵營,就這麽一個!
當大炮再次轟鳴,日軍就再無優勢。曠野之上,僅僅是高出來了三米高度,射界就完全清晰,不再為建築等阻攔,重炮連威力得到了全部施展。射程之內,六門大炮就是無敵的存在!
日軍聯隊長不死心,派出部隊迂回攻擊,但側翼紅旗軍還布置有整整一個連,在大炮的支援下,日軍寸步難進!迂回失敗!
六門重炮所指,一輪齊射,就是一毀天滅地的重拳,無論你是一群步兵還是一門大炮,下場統統是毀滅。
而且,120毫米重炮的射程高達八公裏,威力輻射之遠,讓鬼子膽顫心驚!話說,沒有幾支軍隊能在頭懸重炮的狀況下保持士氣!到了中午,日軍已經打不下去,隻能撂下幾百具屍體躲避鋒芒。
吳天行此時到了炮兵陣地:“看見小河那邊的樹林了嗎?”
“明白!”連長馬明渠道。
日軍要想繼續迂回到樂亭方向,就隻能是從那片稀稀拉拉的樹林裏穿行。
大炮調轉炮口,十幾分鍾後,日軍果然悄悄的進入了樹林。
自以為悄悄,但就怕有心人早就盯上了,日軍根本逃不過炮兵的觀察哨的眼睛!
重炮當即開始轟鳴。日軍再次被炸的雞飛狗跳,不得已隻能散兵穿越曠野。
張永達大喜過望,立刻帶領三個連就開始跨河追擊。話說小河太小了,無論是紅旗軍還是日軍的輕步兵,都能涉水而過。
鈴木聯隊長的腦子不知道是怎麽想的,雖然部隊散開,可以減少被大炮轟殺的損失,但沒有經過戰術訓練的日軍,就這麽一散,差不多就成了放羊!
話說,這個日軍聯隊長,也是第一次參加戰鬥,平時學習的戰略戰術,此時不會靈活運用!缺少實戰經驗!
事實上,如果沙盤演習,哪怕是日軍的聯隊長,怕也不是張永達這種“沙盤殺手”的對手,恐怕也是被虐的不要不要。
追擊中殺敵取得戰果最為容易,戰損比極其懸殊。紅旗軍窮追猛打兩三個小時,日軍三百餘人又成了子彈和刺刀下的亡魂,並且還抓獲了幾十個俘虜。而輕一團的傷亡不過是五十餘人!
此前的激烈戰鬥中,紅旗軍有重炮助威,自身傷亡百餘戰士,所獲戰果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