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戰通州 6

字數:4616   加入書籤

A+A-




    通過這一天的戰鬥,李林楊對鄂軍戰鬥力有了評估。這隻部隊,戰鬥力的確不錯!
    雖然,清軍的腐敗人所共知。雖然,清軍的戰術落後也是人所共知。但,甲午戰爭時期,清軍對日軍,別看一敗再敗,並沒有心理上的弱勢!因此,還敢戰!
    這些年,李林楊一直在觀察大清朝,他有一個非常奇怪的認識,和他印象中的滿清不同!要知道在二鴉和平定太平天國起義之後,大清朝真的是“中興”了!
    軍事方麵,左宗棠西征,勝利。中法戰爭,勉強也能稱之為平手。經濟方麵,也在發展,洋務運動搞得雖然徒有虛表,但畢竟能造槍造炮甚至造軍艦了。若非甲午戰爭,清廷的財政狀況雖然不算好,但比起歐洲一些國家,其實還好,至少沒有多少赤字。
    至於官員,朝廷官員大多貪腐保守。但,類似李鴻章,類似劉坤一,類似張之洞,類似李秉衡,其實還是非常盡力盡心的!
    表現在甲午戰爭中,那就是大部分將領還是知恥的,極少投降,比如曆史上北洋水師一幹將領自殺!在一連串敗仗之後,朝廷裏麵,包括清流嘴炮也知道竭盡全力的籌集糧草和軍餉了,對前線的指揮也不再動輒大發議論,更不敢對有些打了敗仗的將領喊打喊殺了。包括光緒皇帝本人,現在已經明悟:前些日子把北洋水師那點家底全都扔了出去,孟浪了!
    對於鄂軍這一日的戰鬥,劉坤一也非常欣慰,話說吳鳳柱就是他的老部下。別看劉坤一當下是兩江總督,起於湘軍,但其真正的實力,真正的班底還是鄂軍。包括劉坤一的親兵五個營,其中三營其實也是鄂軍。
    當晚,李林楊得到劉坤一一個好消息:150毫米炮彈,四百七十發,已經從天津起運,預計五日內可以繞道送到通州。這已經是北洋水師最後的一點庫存。至於120毫米炮彈,一顆沒給。
    雖然,還是不能滿足紅旗軍的需要,但有那麽近500發炮彈對紅旗軍幫助還是非常大的。
    盡管這一天的戰鬥結果還算樂觀,但是,這隻是大戰前的開胃小菜,已經險象環生,可以想象,明天的戰鬥該是多麽的激烈!紅旗軍連夜做好了準備。
    一大早,兩翼的戰場都傳來了消息,大戰已經打響。而通州正麵,也就是東側,日軍第一師團也增兵了,估計投入兵力有三千上下。
    東城守軍是第三旅吳天行麾下的一個小團,團長就是在威海衛戰役中表現突出的劉仲武。劉仲武在城頭上看著日軍忙忙碌碌,並不急於打擊,而是在耐心的等待著。中午,日軍果然在潮白河對岸開始部署炮兵陣地。甚至都沒敢把炮兵跨過浮橋部署。
    劉仲武笑笑說道“果不出所料啊…”
    日軍部署炮兵陣地,速度非常慢,一直到天黑也沒有準備完全。明顯的是以此吸引紅旗軍的注意力,卻根本不舍得投注本錢。
    劉仲武甚至肯定,那些日軍步兵看似有三千,估計其中隻有一個大隊的兵力,其他的都是軍伕充數!因此,城東方向,無憂。
    卻說兩翼的戰鬥。昨日是東側的鄂軍出了狀況,今天,鄂軍嚴防死守,日軍幾次進攻都被打退,鄂軍亮出了大炮,對日軍造成了相當大的傷害。但是,火炮性能落後,士兵炮術也嚴重不如,再加上火炮的使用太“古典”(高台上部署大炮,隻有一圈胸牆做保護),僅僅一天的戰鬥,鄂軍炮兵就所剩無幾了。
    傍晚查點傷亡,又是一千多傷亡。鄂軍士氣迅速的下墜!
    而西側的皖軍,今天的戰鬥,日軍僅僅是第一次進攻就拿下一處陣地。快的讓劉閂救援都來不及。
    不過皖軍還沒有爛到底,拚死抵抗,經過一天血戰,算是守住了最後一個城鎮。
    大戰的第二天落幕,形勢不妙!
    李林楊估計,就依兩翼部隊的表現看,西側的皖軍很可能最多再抗一天,撐死了抗兩天。
    東側張家灣陣地情況稍好,但是合計兩千多傷亡,已經達到一成。對於一支部隊,傷亡三成乃是一道分水嶺!能承受三成傷亡的部隊,絕對堪稱強軍,李林楊並不認為吳鳳柱的部隊有這麽強的戰鬥意誌!
    “劉大人,必須增援了!否則,兩翼部隊都很難抗過明天。”
    劉坤一此時還有一點點樂觀,畢竟這幾個月來,這兩天清軍的表現乃是最好的沒有一觸即潰!他的親信部隊,沒有給他丟臉。
    今天,劉坤一手中現在又多了一支部隊,乃是浙江提督張國林的部隊,雖然隻有四個步營一個炮營,但卻是一支真正的生力軍。而且士兵也大多是老兵,並非戰後才臨時擴充的部隊,正是提督直屬的督標營。浙江富庶,部隊裝備也好,全部“國產洋槍”(江南製造局生產的),並有一炮營。
    別看營頭不多,但戰鬥力卻不容小覷!
    “現在就增援,是不是早了?”
    李林楊道:“我建議浙江兵暫時不動,兩邊各增援一個親兵營。現在兩軍的問題還不是缺少兵力,而是士氣不振。”
    劉坤一頓時明白,李林楊是要讓他的親兵營增援,並不為增強多少兵力,而是為了提升士氣。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劉坤一沒想到,李林楊竟然有這麽一個主意,這是另類的以小博大!
    劉坤一從善如流,也不可惜自己的親兵營,當即派出兩營增援兩翼。得到增援的兩翼,雖然兵力補充其實不多,的確非常有效的提振了士氣。
    第三天,也就是二十五日,戰鬥更加激烈,但兩翼都沒有失守一處陣地。
    但是,戰至此刻,兩軍的潛力也就到此為止了。
    張家灣的鄂軍還能勉強支持,而八裏橋的皖軍傷亡超過兩千人,傷亡兩成!而且還在前一天就失去了一個重要陣地,激戰一天之後,已經是燈盡油幹,實在難以支持。皖南鎮總兵李占椿叫苦不迭。
    這種情況下,劉坤一不得不在大戰開啟的第三天,就把唯一的預備隊浙江提督張國林部給調上去,增援皖軍。
    第四天皖軍倒是頂住了進攻。但東側的鄂軍卻在一天內失掉了兩處陣地,本來呈三角形部署的陣地,成了唱獨角戲。紅旗軍劉閂帶一個小團已經傾力相助,但是卻難以止住潰敗!
    倒也不能說鄂軍不夠勇猛,這樣一支新組建的部隊,傷亡近兩成,還能守住最後一個陣地,士兵們已經夠對得起大清朝了!
    當晚,鄂軍提督吳鳳柱感到再這麽打下去,肯定會出現全軍潰敗!對戰局起不到一點作用,潰敗損失會更大。不如退守京師,重整旗鼓。
    因此半夜撤退。這個撤退,很難說是不是得到了劉坤一的許可,但清軍就是這麽個情況,劉坤一自己還不是那種做派?
    鄂軍既然撤退,那麽皖軍很快就會麵臨日軍在八裏橋南北的雙向夾擊,因此也必須撤退。側翼的兩支軍隊都撤退,身為總指揮官的劉坤一也肯定要撤退。話說,兩翼一敗,他在通州也沒有多少用了,反倒牽製李林楊的精力。後麵三十多裏就是京師,最後的城防戰即將打響。
    這一夜,紅旗軍偵查營終於有了一場值得記錄的勝利!在日軍後方,孟德正突襲成功,敲掉了一支日軍輜重隊,燒毀一百多輛彈藥糧草,搶回來了小兩百匹挽馬。
    清晨撤回通州時,孟德正還順手還救了一支清軍潰兵。
    正是山東膠澳鎮總兵章高元。話說,這位也是夠倒黴,他的部隊本來頂在三河的一線,正打著呢,後方並沒有接戰的清軍卻崩潰了。
    把章高元氣的差點吐血,但也隻能狂逃。可因為地理因素,他逃向了東邊,卻倒黴的又撞上了東線日軍近衛師團,於是再敗。然後部隊就隻能在兩路日軍進兵的二三十裏窄縫中躲躲藏藏。
    正是用人之際,李林楊對章高元還是很客氣的。沒有派任務,而是補充了幾百號人,幾百支步槍,湊成五個營(四個步兵營),立即開始休整。
    “我隻能保證給你三天休整時間,能長我會盡量,但不做保證。”
    哪怕休整,章高元部也是有任務的。該部被派到了通州的東北角,也就是倉庫碼頭區域。隔著通惠運河與日軍對峙,不過一般的來說,危險性不大。而且,還有朱玉部做策應呢。
    李林楊也不敢許諾更長時間的休整。至於章高元是不是願意在通州作戰,不重要。一則劉坤一下令,二則,李林楊也不可能放過這麽一支部隊。
    要知道,章高元部目前有紅旗軍的兩個小分隊,並且掌控了兩個步兵哨呢!準確的來說,章高元部,紅旗軍還掌握了兩哨炮兵,不過兩哨炮兵都在青島留守,沒有隨軍北上。
    劉坤一臨走,李林楊一再強調“彈藥”,劉坤一滿口答應。但到底,470發炮彈到了京師,但還是沒能送到通州,需要紅旗軍自己去京師運輸。為了這批炮彈,李林楊不得不調一個小團押運!
    劉坤一走人,袁世凱跟著滋溜跑了。這家夥,遁術,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