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山海關與和談
字數:4015 加入書籤
下午三點,甘小步帶領列車占領九龍山火車站,四點逼近了後封台車站。援軍的抵達讓張永達第一旅官兵士氣高漲,而日軍佐藤支隊沒有等來援兵卻等來了閻王,不到半個小時就全軍潰敗,逃向昌黎。紅旗軍緊追不舍,佐藤支隊甚至沒敢在昌黎駐留,連夜繼續逃亡。張永達不戰而勝,輕取昌黎。甘小步帶領列車炮夜間繼續追殺,直至半夜連續占領兩座火車站,一座鐵路橋,這才停下了追擊的腳步。昌黎的北麵就是碣石山,當初這道防線,日軍耗時一個多月才打下來,紅旗軍僅僅耗時一天就輕鬆奪回。由此可見,日軍在後方的兵力是多麽薄弱了。
八日,張永達第一旅急行軍六十裏,這才追上甘小步。九日一早,兩軍協同發動了對洋河口的進攻!
甘小步又解鎖了馬拉鐵甲炮的新用法!馬拉鐵甲炮下了鐵路,更換了寬輪,以人力推動成為紅旗軍的進攻矛頭!三噸多重的鐵甲炮雖然很重,但是人力推動不是不可能的!
洋河口有日軍第四師團一個大隊。這個大隊的鬼子不知道是嚇傻了還是其他原因,紅旗軍大兵壓境,竟然沒有撤退。要知道兵力三千多的第六師團佐藤支隊都逃了。
鬼子被紅旗軍隔著洋河,大炮一轟,就已經慌亂。正麵,鐵甲炮車雖然緩慢,但免疫子彈的鋼鐵怪獸,看上去實在太可怕了!而且,還不僅僅是看上去可怕,57神針炮近距離的射擊,精準而又穿透力!在洋河口,日軍一個大隊的兵力,竟然連一門大炮都沒有,防線被輕易突破!話說,日軍不在洋河口部署火炮,主要是依仗海軍的艦炮支援。隻是,天津方向戰事正急,日本海軍根本就騰不出手來派艦隊支援。
鐵甲炮之後是如同浪湧的紅旗軍步兵,兵力是鬼子的幾十倍。這部鬼子連續丟掉幾個據點,直到此時才知道逃竄,不過,船少,風浪也大,能逃竄的鬼子還沒有一半兒。還不到中午,戰鬥就已經結束,被擊斃被俘虜的鬼子多達三百。坐滿了鬼子的小船,傾覆好幾艘,這種天氣,落水,隻需一二十分鍾就會被凍僵!
紅旗軍難得打這麽一場輕鬆的仗,傷亡總計還在個位!
奪取了洋河口,繳獲大批物資,紅旗軍士氣更旺!勝利了審問俘虜才得知,日軍這一部之所以守在洋河口,這一對日軍目前並不算很重要的臨時港口,原因嘛,就是糧食!碼頭上堆積了足足一萬噸的糧食!日軍在山海關的存糧,大多在此!紅旗軍的進攻速度太快,日軍根本就來不及轉移!
甘小步還想繼續向北進攻,但下午也僅僅隻是沿著鐵路推進了十幾公裏占領了北戴河站,前方有一條小河,橋梁被炸,推進受阻。此時,紅旗軍前鋒距離山海關也僅僅隻有三十多公裏!
張永達則是揮師西北,當天下午攻占榆關鎮。至此,日軍南北兩條進攻路線被紅旗軍全部切斷。不過,鬼子很鬼,第六師團先頭部隊僅僅是小小的攻擊了一下榆關鎮,就放棄了進攻。鬼子的殘兵敗將們棄了重裝備,沿著燕山腳下繼續向山海關方向狂逃。
在隨後的幾天時間,甘小步忙著修橋,日軍第六師團,第四師團的殘兵敗將鼓足勇氣,重構防線,妄圖阻擊紅旗軍。
十二日,紅旗軍主力陸續抵達前線。從七日到十二日,短短五天時間,紅旗軍僅僅是俘虜日軍就達到了四千餘,擊斃日軍七千餘!黑木為楨的第六師團被打成了殘廢,別說旅團了,甚至沒有一個“半編”的步兵大隊!
十八日,紅旗軍全師抵達前線。同日,周潤奇的東北軍,朱玉的嵩武軍,李大明的秦軍等部隊近兩萬從長城以北突破石門寨,殺出了燕山。與紅旗軍主力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日軍士氣全無,為了避免被包圍不得不撤,這一下就撤到了山海關。
二十日,紅旗軍全軍進抵山海關!
紅旗這邊一連串的大勝,攻勢如潮。但是,另一個方向,山縣有朋的第一軍經過幾天的苦戰,於十二月十八日攻陷天津!
當日,朝廷又派出了使團,奔赴天津,開始和談了!
連續兩次被日軍打到了京師城下,光緒和慈禧的小心髒實在受不了了!不顧國內各方的反對,派出了抱病的恭親王奕欣去天津和談。不過,對於這場和談,列強全都是支持的態度。尤其是世界的霸主大英帝國,現在跳出來“調停”了!
這年頭,其他列強都還好說,唯有大英帝國是不能得罪的!在大沽口口外列強擺出了二十多艘戰艦,武力調停!其中大英帝國僅僅派來了一艘年邁的鐵甲艦,但一萬多噸的排水量,赫赫威武。一艘就相當於其他十幾艘軍艦。
俄德法三國對調停其實是不滿的,尤其是俄國,在清日兩家雖然損失慘重但還沒有傷筋動骨的情況下,他占點小便宜還可以,想咬下一大口肥肉有點難。可是麵對英國皇家海軍,三個國家也隻能坐到了調停席位上,至於美國,一如既往的成為國際活動的小透明,僅僅是列席。
戰爭的當事雙方,大清朝廷是急於和談。日本方麵雖然態度還是很狂,但也同意和談。戰爭持續了一年多,清政府經濟窘迫。而日本的經濟困境也在加劇!海外物資雖然還能運到日本國內,但列強又不是做慈善的,不僅商品漲價,海運費高漲了一倍不止!日本好不容易籌集的軍費都被列強給賺走了!日本方麵,不僅僅是內閣的大臣們,其實包括第一軍司令官山縣有朋都認為戰爭已經無法持續下去了。山縣有朋隻是因為沒了攻城重炮,就放棄了對京師的進攻,對下級對國內可以這麽解釋,但真正的原因:打不下去了。山縣有朋轉攻天津,隻是為了拿到一個標誌性的勝利,作為談判的籌碼。
日本和大清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兩國國內軍內都對和談激烈反對!
尤其是軍隊,日軍下級軍官們叫囂繼續征兵,不過“下克上”此時才剛剛萌芽,不成氣候。滿清這邊各個軍頭仍然要求戰爭繼續!在日軍進攻天津的十多天戰事中,清軍各部軍頭們以久戰疲憊為理由要求榮祿帶領京師八旗出戰。慈禧等滿清貴胄在某些方麵,非常精明!在恭親王奕欣等王爺看來,此戰最大的錯誤不是打了敗仗,而是讓日軍打到了直隸,打到了京師城下,而且還是兩次!朝廷連掩蓋都掩蓋不了,威嚴盡失,臉麵掃地。作為朝廷最後撐門麵的一張紙,三百多營八旗,絕對不能再被捅破。這層窗戶紙如果被捅破,後果不堪設想!
朝廷很怕,直隸地麵,不僅僅有日軍,還有千營漢軍!其中還有“反骨仔”!而且很多。
在日軍拿下天津之後,滿清的各路軍頭又聽說了紅旗軍已經反攻山海關,於是乎從避戰又轉了一百八十度開始求戰!不管是真的假的,反正呼聲都很高。總之,隻要打下去,就有銀子拿!
天津那邊和談在進行,朝廷快馬送來聖旨,送來命令,要求紅旗軍停戰。李林楊一麵表明自己的態度,另一邊在加緊部署進攻!
給朝廷的回信中,李林楊再次向朝廷明確了態度:不接受任何割地賠款的條約!當然,按照慣例,還是要繼續要錢要糧的。
十二月二十五日,紅旗軍全軍已經完成了部署,所有重炮已經調到了山海關前。
吳鳳柱帶領鄂軍守灤縣以及鐵橋。李林楊給出的命令相對不很危險:日軍若是出擊,允許吳鳳柱棄守灤縣,退到灤河以東,甚至炸掉灤河橋。
周潤奇和朱玉兩軍一萬五千餘,穿越長城,從山林中迂回,威脅綏中!祝之三帶領三個旅的東北軍已經攻占建昌,向東進攻,目標也是綏中。幾支軍隊加起來足足三萬兵力,如果拿下綏中,切斷遼西走廊,日軍的陸地後路就斷了!
山海關以南,紅旗軍足足五萬大軍,虎視眈眈。南北合計大軍八萬,日軍包括軍伕在內不過三萬!包圍圈即將成型,勝利已經在望!
十二月二十六日,紅旗軍對綏中的進攻戰打響。紅旗軍主力對山海關的進攻炮響!但是,同日,列強的艦隊以及商船抵達山海關,英國皇家海軍派出了使者抵達紅旗軍軍營,要求紅旗軍停止進攻!
在列強的艦隊的保護下,日軍要撤兵了!
士氣低落的日軍,在山海關已經沒有勇氣繼續堅守。而且,由於洋河口被紅旗軍攻占,丟失了大量糧食,以至於日軍現在吃飯都成了問題!若是紅旗軍繼續進攻,日軍能撐多長時間不好說,但隻要日軍不能從天津分兵增援,戰敗隻是早晚而已。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再次大敗,影響和談。日本求了英國爸爸“主持正義”,“主動”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