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中場還是終場? 2
字數:5214 加入書籤
時間,對日軍來說更加要命!
隻需四天,已經占領綏中的東北軍就能全軍抵達前線。若非下大雪,三天就能!
當然,日軍也在努力增援。北方,日軍援兵已經抵達了錦州,正冒著大雪向南挺進。南麵,第二師團已經抵達唐山,正在日夜兼程殺向灤河。敵我態勢,已經成了夾心餅幹。對於山海關的日軍來說,問題就是能不能在援軍抵達之前,抗住紅旗軍的進攻。
態勢上看,紅旗軍有時間優勢!
但實際上別看紅旗軍進攻猛烈,李林楊也並無把握。
北麵,東北軍以及朱玉李大明等聯軍是攻占了綏中。但,傷亡四千餘人!要知道,聯軍兵力雖然多,可是不僅火炮幾乎相當於沒有,連槍支和子彈都不足。朱玉李大明等軍留守綏中準備打援,能不能頂住從錦州方向的日軍援兵,不好說。
而東北軍湊出南下的四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總兵力也才兩萬,槍支數量還不到一萬五千。兵力看上去很雄厚,氣勢也很足,但是要知道此前攻占綏中的傷亡,都是東北軍中的精銳。因此能不能真的打破日軍在九江河防線的阻擊,不僅是沒有把握,甚至可以說是有被反推的可能。而且,聯軍的糧食供應問題更大,軍中存糧,僅僅能夠支持十天!
另一個方向,灤河防線。吳鳳柱的四十營兵力,一萬七千。由於連續作戰,實際上兵力已經不足一萬四千了!而且,還要分出四千兵力掩護傷員撤出灤縣轉移至冷口,實際作戰兵力已經不足一萬。因此,哪怕是炸了鐵橋,也不可能守住百餘裏長的防線。更何況,鐵橋隻是一個誘餌,若是日軍聰明直接從灤河下遊,也就是樂亭方向進軍,吳鳳柱這一萬兵力也就起不到什麽作用了。雖然,這段時間吳鳳柱作為友軍和紅旗軍配合很不錯,但,距離當初李林楊承諾的傷亡三千五百就可以撤退這一條件已經不遠了。而且,防守戰吳鳳柱部尚可一戰,如果是打野戰,一觸即潰絕不是不可能的。故此,一旦日軍突破灤河,實際上這支部隊很難成為紅旗軍的助力。
再說紅旗軍主力。戰前紅旗軍主力兩萬六千部隊以及補充兵四千。灤河防線上作戰一個月,傷亡達到四千,補充新兵已經全部納入了作戰部隊。除此之外,就隻有雙配套的八十一個新兵連了。山海關戰場打的非常艱難,日軍困獸猶鬥,每一個陣地爭奪雙方都是血戰死戰。
從二十六日到二十九日,才三天的戰鬥,紅旗軍就減員三千!也就是說,紅旗軍看上去兵力充沛,但實際上主力部隊三萬已經傷亡超過了百分之二十三!若不是連戰連勝帶來的士氣,紅旗軍主力現在已經距離失去戰鬥力不遠了!
更重要的是,攻堅作戰,紅旗軍能打出一比一的傷亡比例就已經很樂觀了。要知道,日軍還有一萬五千!日軍若是能承受五千傷亡,紅旗軍也要填進去五千傷亡!哪怕李林楊再自信,也不敢肯定紅旗軍能不能再承受五千傷亡!
那意味著總傷亡會達到百分之四十!據李林楊所知道的戰爭,之前世界上沒有哪一支“軍級規模”的部隊能在傷亡百分之四十的情況下還能繼續作戰!
而且,紅旗軍子彈還算充足,但火炮和炮彈,消耗巨大。一百多門輕型火炮,目前已經有近四分之一炮管到了發射壽命!兩百多門迫擊炮,其中半數都已經瀕臨報廢!重炮的狀態倒是還好,但平均每門大炮不過五十發炮彈。攻堅戰,若是沒有火力優勢,傷亡比例會更加殘酷!而,以前三天的戰鬥消耗看,紅旗軍所有的炮彈打光,也僅僅是隻能支持三到五天!
所以,三天,最多五天,就是紅旗軍戰鬥力的極限了!
隻是,戰場並不透明,山海關日軍危機更甚!就在這種情形之下,日本方麵不得不小小的“讓步!”日清談判地點北移!
不過,真實情況卻是,日本求了英國爸爸,許了一堆好處,英軍主力艦北上,其實是為了威懾紅旗軍!
一萬多噸的福萊希白號鐵甲艦於三十日清晨抵達山海關外海。別看是老舊的戰艦,而且性能其實也不咋地,但一萬三四千噸的排水量,德國法國俄國都不得不仰望!而且,英國皇家海軍當下在亞洲還有兩艘萬噸級的百夫長級戰列艦,其中一艘就在渤海灣外!封鎖了渤海灣!其他的還有七千五百噸,五千六百噸的戰艦三艘。隻大英帝國在亞洲這麽五六艘戰艦,亞洲任何國家,包括列強在亞洲的艦隊都得仰視!
但是,另一方麵,談判場所在哪裏,很重要!
山海關與天津,區別很大!天津是日軍打了勝仗,山海關卻是紅旗軍南北夾擊包圍了日軍。在海上都能聽得見紅旗軍隆隆轟鳴的重炮聲!
拿破侖曰過:誰家炮聲響,誰家士氣旺!談判桌上,也是如此。在氣勢上,談判雙方都完全不同!
當日,紅旗軍派出三個談判代表登上!這幾個全是在日本待過幾年的宣撫官。不過,與朝廷談判代表一致,全都隱去了姓名。
十二月三十一日,東北軍抵達戰場,紅旗軍南北夾擊之勢已成!
在隆隆炮聲中,談判進行至深夜,日軍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由於簽字時間已經過了午夜十二點,進入了1896年元旦,故此被稱為《元旦停戰協定》。
沒錯,不是和平條約,而是停戰協定。
停戰協定的第一條,與馬關條約別無二致,那就是承認朝鮮獨立。
有關領土方麵,山海關和奉天,天津日軍即日開始撤退,但遼東半島和東南大島還有懸念。
有關日本在退兵一項,規定了日軍必須是撤回其本土,而不能是轉移至遼東或者朝鮮半島。雖然,日本可以反悔,但增加了日軍的調兵時間,多了一番折騰,為紅旗軍贏得了時間,也並不吃虧。
有關遼東的條款是雙方協商解決爭端。有關東南大島。德國英國法國玩出了一個新花招,在日軍尚未占領的東南大島南部,大約占全島的四分之一區域派駐維和部隊。英法德三國組成了一支監督停戰的軍隊,十九世紀版的維和部隊新鮮出爐!這一舉動實質上意味著包括紅旗軍的平湖列島,已經是五分東南大島了。
在這一停戰協定中,由於俄國沒有拿到任何好處,因此拒絕簽名。而美國本來就隻是小透明,自然也是沒有簽字。
1896年一月一日,早上八點,列強派出一千士兵,山海關南北各五百,阻斷戰場。山海關之戰就此落下了帷幕。
內容很難讓李林楊滿意!但唯一讓李林楊欣慰的是,字麵上是沒有割地賠款條款。準確的來說是沒有賠款條文。當然也隻是字麵上沒有。實質上還是少不了割地,賠款。這場戰爭,僅僅紅旗軍就付出近兩萬的傷亡,隻得到了這麽一個結果,李林楊很不心甘。但,李林楊已經不是年輕衝動的年紀,紅旗軍的力量尚不足以得罪英國、德國、法國、俄國、美國五家列強。
如此結果,李林楊認為,比曆史上的《馬關條約》要好的多!至少日本沒有拿到賠款!沒有賠款,日本想騰飛,難!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國家報仇,百年都不晚,這筆賬,記在心中!
“列強,等著,一個一個來!”李林楊發狠,但告誡自己,“發怒本質上是無能的表現。”
紅旗軍還是弱了啊,簽字前的兩日,紅旗軍又傷亡了兩千。紅旗軍總傷亡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三十,炮彈的保有量也僅僅隻夠支撐一兩天。南麵,日軍第二師團已經擊潰了陳鳳樓的騎兵,很快就能渡河。隻需一兩天,紅旗軍就必須撤退!
形勢看上去,對紅旗軍還是有利。但真的能不能殲滅山海關日軍,實在並沒有把握!這也是紅旗軍無奈同意簽約的一大原因。
三天時間,日軍就撤出了山海關。
一月十日,紅旗軍占領錦州,看似進軍非常迅速,但,寒冬大雪,缺糧少衣,已經耗盡了最後的進攻力量。不過,日軍也已經撤出了奉天,東北軍不戰而勝占領奉天!
糧食!
連續作戰兩個月之後,糧食已經成了紅旗軍最大的大問題。戰前紅旗軍儲備了足足兩萬噸糧食,後來又繳獲了近萬噸的糧食。三萬噸的糧食,如果隻是紅旗軍的主力部隊的話,別說一年了,兩年都吃不完。
但吃糧食的可不僅僅是紅旗軍主力三萬。還有東北軍五萬,紅旗軍雙配套的八十一個步兵連合計兩萬餘,再加上吳鳳柱的鄂軍一萬五千,朱玉的嵩武軍等部隊一萬餘,陳鳳樓的騎兵。十三萬大軍,一萬五千匹軍馬,一個月就要消耗六千多噸糧食!如此的話,紅旗軍的糧食本來是夠吃到三月份的。
但是,紅旗軍一月十日剛剛拿下錦州,第二天就有被打散分布於遼西的清軍要求過關南下!這些清軍不僅衣衫破爛,個個都麵黃肌瘦,包括記名總兵這種級別的武將也餓的走不動路!若是一批倒還罷了,日軍尚未全部撤退到停火線,一批一批的清軍就從關外撤回了!
自從日軍發動第二次京師直隸作戰之後,從十月開始,奉天各部都停發了糧餉!朝廷已經顧不上關外的三百營大軍了!天寒地凍,沒吃沒喝,沒軍餉!
隻看那些已經不成軍的敗軍,都不用問,整個盛京滿清的統治已經被一掃而光!兵過如匪!不是說說而已!哪怕已經如匪,還被凍餓到這種程度,由此可見盛京的戰爭潛力已經徹底消耗光了!
紅旗軍是會供應糧食的,但也不完全無償,僅僅十來天,紅旗軍就以糧食換到了幾千支步槍!
除此之外,對糧食消耗最大最多的還是老百姓。麵對無窮無盡的人群,每時每刻都有凍斃於風雪之中的老百姓,哪怕其中很多旗人,李林楊也做不到心如鐵石,隻能開倉放糧,賑濟災民!
仗,已經實在打不下去了!李林楊有心,卻也無力!
中日雙方對停戰協定都很不滿,但是戰爭事實上是停止了。列強的艦隊已經死死的堵住了渤海,日艦日船隻能出不能入!同樣的,為大清運輸物資的商船也不得出入。客觀上戰爭雙方都已經無法持續!
一月份,天津從上到下被日軍搜刮一空,李鴻章視若珍寶的天津機器局連螺絲都被日軍卷走,不到月底就撤的幹幹淨淨。一月中旬,日軍從牛莊撤軍,順手把牛莊給了英國,自此牛莊(後來又建了營口)成為英國殖民地。這就是甲午戰爭,日本酬謝英爹的謝禮!(曆史上甲午之後,日本撤軍是把威海交給了英國為謝禮)曆史就這麽殘酷,哪怕李林楊這個穿越人,此時也不能奪回營口!
二月,山海關老龍頭,豎起一塊石碑上書兩字: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