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電台的人們

字數:5017   加入書籤

A+A-




    孫公明,有科舉功名在身,鄉裏鄉外都被敬稱一句秀才。戰時投筆從戎,官至少校營長;戰後複員,成為蘇家集團的一份子。
    像他這樣的人,在集團數十萬職工中可不在少數。
    如同鋼鐵廠的起家員工一樣,漢津後備第三師的弟兄以建設軍團的名義,成建製塞到蘇家手底下的情形沒有再發生過。
    但是願意複員,又沒去處的官士兵,朝廷會很熱心地為他們推薦幾個去處。來者不拒的荊州蘇家是最受朝廷與複員的官士兵歡迎的。
    隻不過大戰結束,所有人的第一想法都是回到故鄉,參與重建。不計較酬勞多寡,也不在乎是否勞累。隻要有口飯吃,重建家園肯定排在第一位。
    這也是為什麽蘇家集團的職工數量,也不過在數十萬,而沒到上百萬之巨。其中軍職複員者也隻占半數不到。
    並不是荊州從軍的人不多,更不是回來的人願意加入蘇家集團的人太少。而是能活著回來的,就剩下這些了。這還不都是四肢健全的青壯……
    至於那些在外地混到真的連口飯都有問題的人,也才有可能離鄉背井來到荊州,受庇於蘇家集團之下。這樣的人放諸大金全境,真的不多。
    不論來自哪裏,甚至不問出身經曆,蘇家老爺與林文理都願照顧。當然,吃白食是不可能的。但總能找到一門合適的工作,讓人可以自食其力,並有尊嚴地活下去。
    這裏頭,軍官出身的人是最受歡迎的。畢竟這年頭的軍隊,可不是什麽人隨隨便便都能幹上軍官的。這類人能不能打尚在其次,但肯定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否則也管不了手底下那麽多兵。
    一個集團要發展,除了第一線的技術人員外,建構起整個組織架構的管理階層也非常重要。軍官複員的人隻需理解集團的組織架構就能上崗,這可比培養一個合格的管理者要容易得多。
    當然,不同性格的人適合放在不同性質的崗位上。調孫公明過來,除了事先跟對方溝通過外,也是經過林文理的再三評估,最後才下的決定。
    作為漢津廣播電台的第一任台長兼任總導播,孫公明毫無疑問是不坐上DJ位的重要人士。
    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帶領導播組的人手,讓所有時段都有主持人坐在廣播位上,讓節目不開天窗,不犯錯誤。
    聽起來就是個排哨、叫哨、查哨的工作,算得上是本職業務了。但是導播也不隻有安排節目主持人的任務而已,還要看他們的節目內容是否合理,有無連貫性或主題性。
    倒也沒那麽多政治任務,而是節假日的時候可以搞些主題。中秋賞月、端午吃粽之類的。然後播放一些應景的音樂,熱鬧一下。
    這些東西,林文理雖然可以似是而非地說個四五六出來。但要怎麽具體實現,還是得看孫公明為主的電台人員,與陰翠花等主持人如何安排,如何配合。
    所以來到電台後,他沒有第一時間去看電工們的作業是否順利,更不是去關注廣播設備能否正常運轉;而是來找孫公明,問道:”孫先生,明天開台之後的安排,是否準備妥當了?”
    不慌不忙地從身邊的公文包中掏出一迭紙,翻到了其中一頁遞上前。孫公明說道:”林總,這是暫定的一周節目安排。所有人都通知到了,就等正式上場。”
    手上的表格是以半個小時為時段,最少半個小時,最多兩個小時的一周節目表。上頭除了節目名稱外,還有簡述的節目主題與主持人名字,本名。
    要是有藝名的,那就在本名後麵加個括號,注記著。這其中以說書先生這群文化人,用上’什麽先生’的名號為最多。他們這些人平日在外說書,也是這麽個稱呼。
    林文理倒不是看誰主持什麽節目合不合適,而是看哪個節目放在哪個時段合不合適。
    譬如新聞放送是早上六點鍾、中午十二點兩個時段各半個小時,晚上七點鍾一個小時,半夜十二點又半個小時。
    沒意外的話,內容是早上播昨天的,中午播今天的。晚上把前兩個時段的新聞合起來播,要是有新的就加新的。半夜則是今天重點新聞回顧。
    說書這種比較需要集中精神注意聽的內容,則放在晚間時段,大爺大媽們吃完晚飯,閑嗑牙用的休憩時間。
    半夜則需要一些比較柔和的音樂,但又不至於助人睡眠。要是把深夜班的人都催眠,發生意外了,林文理想哭都沒處哭去。
    白天則是在最容易昏昏沉沉的下午工作時段,放一些比較振奮精神的節目。除此之外,還能放一些聊天性的節目,配合音樂,來充實節目時段。
    反正節目安排也是有講究,而不是亂塞亂放的。像是白天不適合講一些葷段子,特別是那些孩子也會聽的時段。
    try{ggauto;} catc101nove.come="margin: 0px auto;">
    然後節目內容也不能有一些反動、破壞社會和諧的言論,又或是針對特定人物的不實指控。這些就要靠孫公明等導播來把關。
    要是有誰公開在廣播節目上說一些不合適的內容,他們是可以直接掐掉放送的。寧可出放送事故,也不能犯罪,或散播不實言論。
    雖然這些大原則都跟孫公明說過了,但實際的效果如何,還是要看民眾的反饋。然後再依照這些主動或被動收集的反饋,做相關的調整。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這不是說身為穿越眾,隨便拿點東西出來都會受歡迎。像是在這個時代上搖滾或雷鬼、說唱,大概挨罵的機會都比被嫌棄還要大。
    所以看著節目表,沒有違反一些常識性的內容,林文理就朝著眾人問道:”各位大爺、大姐,節目的準備沒有問題吧。可別到時候開天窗了,咱們丟臉事小,砸了你們的招牌事大。”
    一個負責說書的大爺,嗬嗬笑說:”林總,這些活兒咱們都熟,不會出啥子差錯。就是我想說說,怎不給我多安排幾個時段。一天說一回,一周隻讓我說五天的,小老兒怕我說到死,都還沒把肚裏的貨給清空。”
    林文理笑道:”飛白先生啊,我知道您老的本事。這也是聽過您說書,這才邀請的。您願意加入,這是壯我電台的名聲啊。可別說什麽死不死的,得長命百歲,多帶幾個徒弟出來才行。”
    老大爺開心地笑了笑。他靠著這門本事,拉扯一雙兒女長大。可惜兩個孩子都沒能熬過那場戰爭,隻有兒子留下了一個孫女,又要靠他老人家拉拔。
    如今孫女進了蘇家的紡紗廠做女工,又找了個機械廠的年輕人嫁了。小夫妻生活和睦,就差再給老人家添一個金孫了。
    不過老大爺作為女方家屬,也不好跟孫女住到男方家裏,對方已經有一對祖父母了。所以如今老大爺是一個人生活,孫女偶爾來看他。
    會願意出來做廣播節目,除了賺點生活費外,主要還是做身體健康的。這年頭的營生,哪個不是做到死,或是做到不能動,沒有’退休’的說法。
    而他人緣好,見識又多,點撥人又懂分寸,不會倚老賣老,所以老人家在廣播電台內還是蠻受歡迎的。
    至少林文理和他說話,也都是哄著來。大夥兒也都能開心地笑笑。
    有了老大爺開頭,其他人也就能輕鬆地說了些話,林文理一一應答,但內容都是聊天的多。
    話說能夠成為電台DJ,嘴不停歇的,多少都有社牛屬性。健談算是最基本條件了,所以要是無限製侃大山下去,這麽一群人是侃不完的。
    所以林文理覷準時機,又問道:”新聞的主播是誰,都確定好了嗎?”
    孫公明站出來說道:”林總,按照要求,要咬字清楚,口條清晰。我們四個時段的人選都有準備好了,備選也都有。”說完,就報了一串名字。
    因為媒體的生態還不如後世,所以這年頭的記者,還是以跑外頭的為主,不覺得坐在主播台上會是什麽美差。
    願意加入廣播電台的記者,他們求的也就是一篇署名的報導。至於在主播台上讀稿講新聞的機會,還是讓給別人吧。
    播報新聞又是件嚴肅的事情,找人可不能亂找。至少不能找個口齒不清的來,所以林文理才有這麽一問。
    隻是從名單中,他聽到一個意外的人選。轉頭看向那位戴著頭紗的女性,問:”陰姐,妳也報新聞?”唷嗬,還是晚間的正經時段,擔任正手。
    ”怎麽?姊姊不夠格嗎?”陰翠花聲音懶洋洋地說道。聽著讓人骨頭都酥了幾分。
    林文理笑道:”怎會不夠資格呢。誰不夠格,也不會輪到陰姐不夠格呀。不過新聞是嚴肅的,用這種酥茫茫的聲音可不行。給我試一個嚴肅的正聲。”
    這算是說正事了,陰翠花還是分得明白的。她端坐起身子,清了清嗓子,便用上字正腔圓的聲音說道:
    ”本台報導,今日漢津核能發電廠正式啟用。電網遍及江夏郡北部,以漢津市為主與周邊的六個縣市。這些地區進入了使用電力的新時代,所有居民如有需求,可洽當地電力單位。
    ”這麽說,能行嗎?”
    最後一問,又恢複了平日裏的軟糯聲音。看著這種程度的反差,這是這個時代還沒有配音動畫的出現,否則這位姐還不得去當個王牌聲優呀。
    林文理豎了根大拇指,讚道:”陰姐真不愧是我陰姐呀。這聲音正,行。播報新聞就用這樣的正聲,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