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朝為田舍郎 第7章 剪刀、石頭、布

字數:5145   加入書籤

A+A-


    “呃······呃······”
    蘇威臉色通紅,呼吸急促而艱難,眼睛驚恐地瞪圓,雙手本能地抓住自己的脖子,含糊不清地嗚咽著。
    孩子們哪經過這種陣仗,瞬間慌了神。
    張強離蘇威最近,他嚇得臉色煞白,踉蹌後退,還伴隨著高分貝顫音:“救命啊,蘇威要死啦······”
    “蘇威!蘇威!你這是怎麽啦?”
    “快去叫夫子。”
    “······”
    孩子們圍在蘇威周圍,關切地詢問,卻不敢靠近。
    有個膽大的慢慢靠過去,一邊拍打著他的後背,一邊焦急地呼喊。
    但於事無補。
    蘇威的喉嚨如同被一隻無情的大手緊緊扼住,怎麽也掙脫不開。
    室內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而令人揪心。
    “別亂動,我來救他!”
    初六見到這情況,瞬間明白原因。
    是異物堵塞呼吸道,引發了窒息。
    必須急救,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初六迅速來到蘇威身後,雙手輕輕環繞,伸出兩個指頭,在蘇威肚臍上方度量了個位置,右手握拳頂住那個位置,再用左手掌包住右拳。
    “剪刀、石頭、布!”
    “剪刀、石頭、布!”
    “······”
    初六的雙手快速有節奏向後上方頂,每頂一下,嘴裏便喊一聲。
    “咳咳!”
    蘇威劇烈的咳嗽,一枚棗核從喉嚨中咳出。
    吐掉棗核,蘇威臉上閃過一絲解脫與慶幸。
    他感激地看了一眼初六,隨後緩緩坐在凳子上喘氣。
    他不太愛說話,下課後總習慣一個人玩,或者默默看著其他人玩耍。
    今天他吃了個棗,看到有趣的事,大笑一聲,就發生了先前一幕。
    “初六,你真了不起!”
    “這是法術嗎?”
    “你念的那是法術口訣嗎?”
    “胡說,那就是我們猜拳時喊的話。”
    “······”
    孩子們嘰嘰喳喳問詢,初六隻能保持沉默。
    總不能告訴他們,這是海姆裏克急救法。
    原理就是增加腹腔的壓力使膈肌上抬,增加胸腔的壓力,從而排出氣道中的異物。
    至於他們口中所說的口訣,不過是上輩子學這種急救法時,養成的習慣。
    “蘇威、蘇威,你怎麽了?”
    夫子急匆匆進來,目光直接鎖定在蘇威身上。
    見蘇威安然無恙地坐著,他不禁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夫子,剛剛蘇威被棗核噎住了,是初六救了他······”
    孩子們依舊沉浸在剛才的場景中,興奮未淡反濃。
    見夫子疑惑,便開始七嘴八舌闡述。
    初六施展急救的情景,便被孩子們描述成醫學界的絕唱。
    夫子總算聽明白了,卻對初六會這種聞所未聞的急救方法產生疑惑。
    “初六,你這救人之法,實乃罕見,你是怎麽想到用這種方法救人的?”
    初六早有腹稿,夫子一問,他張口就說。
    “夫子,學生愚鈍,怎會想出這種妙法?這是村中先輩摸索出的急救經驗,名字叫剪刀、石頭、布,祖祖輩輩口傳而來。學生也隻掌握了個皮毛······”
    鄉野之間竟也藏龍臥虎?
    夫子暗歎一聲,忍不住問道:“此法真能救人?”
    說罷又覺得說了句廢話,棗核就在地上,蘇威安然無恙便是最好的證明。
    “初六,你能再演示一遍嗎?”
    夫子清楚,這種急救方法是祖傳秘法,一般都是傳男不傳女,外人休想染指。
    他這麽說,就是希望初六能將此法公開。能把急救法傳出去,也算是造福大炎百姓了。
    “好啊!”
    初六現場教學。
    第一次當老師,他一點也不怵。
    拉過蘇威,卷起他上衣,露出肚臍。
    孩子們頓時哄笑。
    “嚴肅點,這是教學,不是戲法。”
    夫子喝了一聲,孩子們安靜下來。
    初六兩指並攏,放在蘇威肚臍以上位置道:“這步叫剪刀,主要是準確尋找位置,也就是肚臍上方兩指處。”
    然後,初六右手握拳,放在剛剛位置道:“這步叫石頭,拳頭放在這兒,為下一步擠壓做準備。”
    最後把左手掌包住拳頭道:“這是最後一步,叫布。接下來就是有節奏快速向後上方擠壓,直到把異物咳出······”
    哎!
    其他人用剪刀、石頭、布猜拳,初六卻用於救人。
    這就是做人的差距。
    夫子暗歎一聲,然後道:“上半天最後一節課不上了,專門學習這種急救方法,誰都不許偷懶,學不會不準回家吃飯······”
    孩子們興致盎然,眼中閃爍出興奮的光芒。
    兩兩結伴,開始了既認真又略帶稚趣的練習。
    “你肚臍眼裏有髒物,趕快摳出來。”
    “不可!我娘說了,肚臍眼是命門,亂摳會生病的。”
    “哈哈,你的肚臍像個蛤蟆眼,真醜!”
    “嘻嘻,你弄癢我了。”
    “······”
    孩子們童真無邪,嘻嘻哈哈的笑聲,回蕩在學堂的每一個角落。
    初六來回穿梭指導,確保每個孩子都有所收獲。
    一節急救課結束,孩子們非常高興。
    這麽上課比夫子嘮叨有趣多了。
    ······
    “初六,到我家去吃中午飯。”
    中午放學,蘇彪邀請初六。
    初六搖搖頭道:“你的好意我心領了,我來時帶了麥餅,能吃飽。順便練練字,你們都學一年多了,我還識不了幾個字。再拖你們後腿,夫子就該趕我了。”
    蘇彪聞言,拍了拍初六的肩膀,自信滿滿道:“那我吃罷飯早點來,咱們一起練字,我教你!”
    “好!”
    初六笑著點頭。
    他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但還是覺得蘇彪教不了他。
    自從蘇來寶送來《三字經》和《百家姓》,一有空閑,初六就在家裏認字練字。
    他舍不得用紙,背來河沙,做成一小塊沙地,在上麵練字。
    還別說,學這兩本書上的字有些費勁。
    上輩子被老師逼迫,幾天就將《三字經》和《百家姓》背下,但現在麵對那些不認識的繁體字,他不得不根據記憶推。
    然後和簡體字做比較,多寫多讀多記。
    其他學生在休暑假,他則努力充電。
    一個假期硬生生把《三字經》上的字學會,《百家姓》學了一半。
    這要是讓上輩子的同學聽到,肯定會笑掉大牙。
    但這輩子就是這樣。
    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私塾方便學生練字,在院子裏置有沙地。
    初六準備吃完麥餅,就去院內練字。
    他剛要了一口餅,就見教室外麵一個鬼鬼祟祟的身影。
    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