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朝為田舍郎 第53章 凳子是天才

字數:4971   加入書籤

A+A-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一群學子圍在告示欄,大聲誦讀著獲得一等獎的文章,時不時一陣讚揚。
    告示欄中展示的十五篇文章,全是以“光盤行動”為主題的獲獎征文。
    謝書賢的《以“光盤”之行,築糧安之基》,榮獲一等獎。
    隨著征文結束,獎金發放到作者手中,縣學掀起了勤儉節約風。
    “光盤行動”很有效。
    誰若不珍惜糧食,必然會引來眾人口誅筆伐。
    ······
    練武真的很苦,但初六和蘇彪還是挺過來了,沒有做逃兵。
    尤其蘇彪,對練武很感興趣,起早貪黑練。
    還在趙紹前炫耀。
    一會兒說要當遊俠,一會兒說要當大將軍,一會兒又說是天下兵馬大元帥。
    反正是想起什麽就說什麽。
    趙紹以不變應萬變,不論蘇彪說當什麽,他都說要當宰相。
    因為宰相能管住他說得這些人。
    為讓二人練武,周墨還特批讓他倆提前放學,不用上最後一節自習課。
    ······
    轉眼就到了六月,該季考了。
    這次,縣學把試題加大量,季考和學期考合二為一。
    考試結束,就該放暑假了。
    “謝書賢,你敢報考數科考試麽?”
    碰到初六,李碩突然停下來問。
    初六很奇怪,盯著李碩看了幾眼道:“我沒有選學數科,為什麽要報考?”
    縣學不僅要學四書五經等常規科目,還設置了君子六藝,也就是:禮、樂、射、禦、書、數。
    然而比起科舉,六藝便顯得有些雞肋了。
    學校規定六藝選學,六選二,選某門課的學子不分班級,都合起來上課。
    就和後世畢業班一樣,副課給主課讓路。
    天大地大,升學最大。
    初六選的是禮和書。
    他也想學其他,但擺在他麵前最大的任務是考上秀才。
    當然,他躺平也是秀才。
    但秀才也分三六九等,他要做就做成績最好的秀才。
    那樣的秀才能穩吃皇糧。
    “你不是數科厲害嗎?把吳夫子比下去了,考個數科還不是手到擒來。”
    初六記得這事。
    有一日,李碩等選學了數科的學生一起討論一道題。
    他們說隻算出三個答案,可老師卻說有五個答案,讓他們自己算。
    然而,他們算破了腦袋,也算不出五個。
    初六過去看了一眼題目。
    是個不定方程組的應用題。
    初六悄悄列出方程,解出來發現是七個答案。
    他把答案寫出來,李碩等人都起哄,還把教數科的吳夫子喊來。
    吳夫子看到答案,默默驗算,發現真的符合題意,便問他解題思路。
    為了不讓夫子難堪,初六故意說,他從一開始,依次代值,一個個驗證,最後得出答案。
    這個辦法很繁瑣,卻也帶來一個思路。
    一些實際問題的應用題,就可以這麽做。
    李碩咄咄逼人道,“都說你是天才,我想和天才比一比高低。謝書賢,你敢嗎?不敢就別承認自己是天才······”
    我何時承認自己是天才了?
    初六氣不過,嗬嗬一笑道:“好,我答應你,你去幫我報名,還要把考試錯開,不然我就不考。”
    說罷就走了。
    李碩欣喜若狂。
    他數科比較好,上次月考,他是童生中的第一。
    考儒學,十個他也不如一個謝書賢。
    但考數科,謝書賢不是他對手。
    他一直認為是謝書賢搶了他的縣案首,心中一直有恨。
    進縣學後,文瀾滄又單獨給其他三人開小灶。
    同科童生,憑什麽不管自己?
    上次月考,謝書賢第一,蘇彪和楊紹都名列前茅,唯獨他還排在倒數。
    他心中的恨意更濃,就想找機會羞辱謝書賢。
    ······
    季考題量特別大,連考三天,學子們都叫苦連天。
    最後才是六藝考試。
    許多同學都在應付,科舉考試不考,他們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儒學上。
    唯獨謝書賢和李碩認認真真解答。
    初六了解過大炎的數學,還處於初級階段。
    所以參加數科考試,對他來說沒多大難度,畢竟也是學過高數的人。
    分數出來,謝書賢優,李碩良。
    李碩看著試卷發呆,他發瘋似的拿著試卷跑到初六跟前,大聲道:“謝書賢,你是不是作弊了?你怎麽可能考得比我高?我可是數科天才······”
    初六微微一笑道:“李碩,你還沒有弄清麽?不是你數科掌握得好,而是你歲數大,好多問題容易理解。說句不客氣的話,我若到你這個歲數,早成數科大家了。”
    然後他起身,站在凳子上,拍拍李碩肩膀道,“我從來沒有說過我是天才,我隻是站在天才的肩膀上······”
    初六指著腳下的凳子道,“喏,這個凳子就是天才。”
    ······
    看著兒子的試卷,文瀾滄百感交集。
    趙紹的進步有目共睹。
    府試他排在一百名以後,現在他進入前二十。
    這個成績再加把勁,明年院試準有戲。
    “趙紹,你的進步很大,我很欣慰。繼續努力,爭取明年院試一次過······”
    “夫子教導的好,弟子感激不盡!”
    趙紹深深一躬。
    他知道自己進步的原因。
    每天晚上,文瀾滄都會輔導他們三人,很有針對性。
    他每次奉上銀兩,文瀾滄從來不收。
    說夫子叫弟子,天經地義,收錢就過分了。
    他一直覺得是沾了謝書賢的光。
    那次和公孫韜打架,就是他聽到消息告訴文瀾滄的。
    “夫子,弟子有一事想問。”
    “你說。”
    “這個假期,您還要輔導謝書賢和蘇彪麽?”
    文瀾滄點點頭道:“應該會。”
    趙紹道:“我也要來。”
    文瀾滄停頓片刻道:“你家人可能不同意。”
    “我會說服他們的。”
    趙紹自信道,“明年要院試,曆屆童生加起來,足足數千。這麽大壓力,我覺得娘肯定會答應。而且這次季考,謝書賢第一,蘇彪第六,夫子的學識有目共睹,我不會錯過夫子的教導。”
    “但願如此!”
    文瀾滄希望兒子來,但又怕兒子知道身世,反而影響他學習。
    所以他雖然關切,卻也有度。
    若即若離,絕不能讓兒子發覺一點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