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朝為田舍郎 第105章 無中生有

字數:4430   加入書籤

A+A-


    謝書賢隨意掃了幾眼瓊林苑的景致,比起禦景林苑的確稍遜一籌,不過也恍若人間仙境。
    瓊林宴就在此處舉行。
    此刻,席桌已然擺好,每個席位上皆放置著寫有進士名字的小牌。
    初六粗略瞧了一眼便明晰,依舊是按照名次排座次。
    名次靠前的進士座位靠近主座。
    主座要坐八位考官,如此安排,也是為了多給他們與這些朝廷重臣交流的機會。
    許多新科進士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攀交情,話題幾乎都圍繞著考庶吉士和選官展開。
    嘴上帶著笑祝願著他人,心裏卻盤算著自己怎樣才能彎道超車,考上庶吉士或者把肥缺官位占下。
    瓊林宴開始的時間尚早,謝書賢提議轉一轉,好好領略一番瓊林苑的風光。
    “謝書賢,站住!”
    夜闌、蘇奇、林君澤走了過來,攔住說道:“你到底用了何種手段,致使我們三人無法報名庶吉士?”
    謝書賢一愣,問道:“什麽意思?”
    “我們去報名,審核官說我們品德不過關。我們來到京城就隻和你起過衝突,若不是你從中作梗,斷不會出現這種狀況。你認識那個郡······”
    夜闌沉不住氣,怒衝衝地就要說是郡主告禦狀所致。
    這隻是猜測,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又會多一條蔑視皇室的罪狀。
    蘇奇反應迅速,一把拉住葉瀾道:“謝書賢,那件事是我們過了,我們已經道過歉。你是狀元,百分之百能進翰林院,我們考庶吉士也能進翰林院。看在咱們是同科進士的份上,幫一幫我們······先說好,絕不會讓你白幫,這個數······”
    蘇奇伸出五個指頭。
    考中進士之人,皆懷有入閣當大學士的夢想,而大炎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非翰林不入內閣。
    進不了翰林院,就與內閣無緣。
    考庶吉士類似於後世考研,進士報名參加朝考,前五十名便是庶吉士。
    庶吉士在翰林院學習三年,成績優異者留任翰林。
    大炎朝好些閣臣皆是庶吉士出身,所以庶吉士號稱“儲相”。
    但報考庶吉士有一項品德考察,失德者沒有資格報考。
    葉瀾三人報不了名,是惹惱了皇帝。
    楚炟不僅不讓他們入圍一甲,還剝奪了他們考庶吉士的機會。
    謝書賢對此毫不知情,但他也不能讓悅兮郡主背鍋。
    他眼珠一轉,突然喊冤道:“三位同年,你們這是何話?咱們是同科進士,理應同舟共濟,我怎會做出使絆子的事?這事歸根結底還是你們自己惹下的禍根......”
    他故意壓低聲音道,“你們仔細想想在青樓,那個······嗬嗬,再好好想想,得罪了什麽人?”
    謝書賢知曉南方士子將逛青樓視作榮耀,他們時常把寫好的詩詞讓青樓女子傳唱,用以增添自己在京城的聲望。
    喝酒狎妓,發生衝突在所難免。
    謝書賢這一招無中生有,本是抱著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的想法,誰知竟恰好擊中要害。
    他們確實在青樓有過衝突,而且不止一次。
    三人麵麵相覷,開始回憶起在青樓發生的幾次衝突。
    似乎有一次因爭搶一個清倌人,得罪過某位紈絝。
    他是誰呢?
    找到根源,蘇奇使了個眼色,三人走到僻靜處嘀嘀咕咕地議論起來,尋思著找個辦法彌補過失。
    瓊林苑有護衛,不許進士往林苑深處走,謝書賢等四人便在附近溜達,欣賞美景。
    謝書賢突然問道:“師父、楊紹,你們不打算報考庶吉士嗎?”
    “都這般歲數了,考個庶吉士意義不大,還是直接做官算了。”
    看來文瀾滄早已深思熟慮,抉擇得幹脆利落。
    楊紹思索片刻道:“我也選擇做官。”
    謝書賢頗為意外,文瀾滄不考是因其已四十多歲。
    即便入了翰林,憑資曆和人脈,也難以熬到入閣。
    楊紹則不同。
    他尚年輕,怎麽也放棄入閣的夢想?
    其實楊紹是想盡早自立。
    有了權力便能報答養父,然後名正言順地恢複文姓。
    他的親生父親就在眼前,可父親姓文,他卻姓楊。
    這個坎兒,他始終難以邁過。
    楊紹未說,謝書賢也未問。
    隨後謝書賢又輕聲道:“師父、楊紹,要不要讓郡王打個招呼?都是當官,打招呼和不打招呼,結果不一樣······”
    分配時,好多人都去吏部打通關係,都緊盯著好地方、好官位。
    不跑關係就隻能隨機選別人挑剩的。
    分配這種事,有時進士未必比舉人分的好。
    都說包分配,可有人在城市,有人卻在山區。
    雖說都是為朝廷出力,但其間的差別很大。
    僅存人脈來說,就能決定以後能否爬的更高。
    “就讓朝廷分配吧!”
    “我也是!”
    父子倆並非不想謀取肥差,而是謝書賢的前途比他們更為光明。
    利用人脈為他倆跑路子,一旦傳到皇帝耳中,對謝書賢的前程會有影響。
    又遊覽了片刻,禮官們開始呼喊,讓進士們入座。
    接下來,光祿寺的仆役動作麻利地籌備宴席,酒菜擺滿了桌子。
    狀元、榜眼、探花三人一桌,離高官最近,其餘人四人一桌,而且用餐也有等級之分。
    葉瀾等人坐在謝書賢的後麵,胃裏不停地泛出酸水。
    他們早早造勢要奪狀元,結果被這個農家子搶先一步,他們連個“傳臚”都未拿到。
    “傳臚”是第四名,換個說法是二甲第一名,聽起來順耳,還有個名號。
    如今連庶吉士都不能報,你說氣人不氣人?
    過了一會兒,禮樂奏響,首輔穆守正帶著眾考官抵達。
    新科進士們一個個屏息凝神,起身迎接。
    瓊林宴是以天子名義犒賞考官和新科進士,皇帝並不會到場,由首輔穆守正主持。
    “瓊林宴的主人是新科進士,老夫隻是個陪客。你們都通過朝廷選士,是我大炎之棟梁。老夫隻希望你們以後不論身處何職,都懷有一顆為民請命、為國效忠的心······”
    開場白既冠冕,又簡短,頗見穆守正的功底。
    見首輔大人態度溫和,進士們緊張的心情漸漸平複,齊聲回應道:“吾等必不負首輔大人所望······”
    穆守正微微一笑,舉起酒盞道:“老夫敬諸位一杯!”
    “敬首輔大人!”
    開場酒飲下,標誌著瓊林宴開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