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朝為田舍郎 第110章 你挖個坑,我偏跳進去

字數:4742   加入書籤

A+A-


    inf

 “陛下,臣以為應當讓官府打壓糧商,令他們平價售糧,否則樂都縣災民必定造反。”
    “壓製糧商?哪有這般容易,那些士紳也售糧,打壓他們,引發的後果誰來承擔?”
    “朝廷賑災,開官倉放糧。”
    “······”
    樂都縣遭遇大旱,百姓顆粒無收。
    各處糧商卻囤積糧食,糧價持續上漲,難以遏製,百姓根本無力購買。
    楚炟望著各抒己見的官員,滿心無奈。
    朝廷賑災,不過是杯水車薪。
    打壓糧商,簡直是癡人說夢。
    樂都縣災情不斷,開春大雪,凍死牛羊,壓塌房屋,甚至死了老人孩子。
    朝廷急忙賑災,並發給百姓糧種。
    好不容易出苗了,又是旱災。
    這賊老天,偏找瘸腿下棍。
    “父皇,兒臣認為應派遣欽差前往樂都縣,賑災與平穩糧價兩手抓,倘若再聽之任之,後果不堪設想。”
    瑾王楚俊一臉焦急地出班。
    皇子上朝多為擺設,通常不出班獻策。
    今日楚俊出班,自是裝作心懷天下百姓,做樣子給皇帝看。
    睿王楚喬和恪王楚朗相視一笑,並未進言。
    楚俊如此行事,雖能在父皇麵前加分,但若不見成效,減分更多。
    群臣都束手無策的旱災,你湊什麽熱鬧?
    “瑾王可有良策?”
    楚炟驚喜道,“你詳細說說,讓諸位愛卿也聽聽,若能奏效,即刻派欽差。”
    “父皇,再好的策略也需人執行,隻要欽差人選合適,必定能將樂都縣糧價壓下,讓百姓不再無米下鍋······”
    楚俊說了一通假大空的話,毫無新意,更無策略,就在眾人鄙視的時候,他突然道,“兒臣舉薦謝書賢謝翰林為欽差,他奉旨去樂都縣,糧價必平,災情必除······”
    謝書賢瞬間明白,楚俊這是在給他使絆子。
    楚俊數次招攬自己,均被拒絕。
    今日用此招向自己施壓,意在告訴他,若不識好歹,便有無數小鞋等著。
    楚喬麵帶笑意地看了楚俊一眼,早已洞悉楚俊的心思。
    他先前輕視了這個弟弟,未料其心思如此歹毒。
    樂都縣縣令彭琪乃是他楚喬的人,楚俊此舉可謂一箭多雕。
    讓謝書賢與彭琪爭鬥,無論誰輸,楚俊都是贏家。
    如此還能挑起謝書賢與他的矛盾,使其無法招攬謝書賢,還能把謝書賢逼到楚俊處。
    想得倒美。
    “謝愛卿,你可有辦法平穩樂都縣糧價?”
    楚俊這麽一說,楚炟才意識到,謝書賢足智多謀,或許真有平抑糧價之法。
    “陛下,樂都縣災情嚴峻,既然晉王舉薦臣,臣願一試,去穩定樂都縣糧價,還樂都百姓安寧。”
    誰都沒有想到謝書賢會應下。
    這分明是楚俊挖下的陷阱,他卻偏要往裏跳,這麽聰明的人,著實不該啊!
    楚炟驚喜道“謝愛卿果真有辦法,說來聽聽?”
    “陛下,就依瑾王所言,賑災、平糧價兩手抓。”
    謝書賢緩緩道,“至於具體策略,待抵達樂都縣,結合實際狀況,再行定奪。不過臣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謝書賢應下此事,一則確實想解救樂都縣百姓出水火,二則是為幫助師父。
    文瀾滄是樂都縣縣丞,若能平息此次災情,師父便不會受牽連。
    至於楚俊,他根本不屑去理會。
    知子莫若父,此等睚眥必報之人,陛下斷不會將江山交到他手裏。
    “謝翰林不愧是新科狀元,這份心懷天下百姓的胸懷,令人動容······”
    楚俊大肆稱讚,心中卻樂開了花。
    他清楚樂都縣知縣彭琪是睿王的人,讓謝書賢當欽差,便是挑起謝書賢與睿王的矛盾。
    欽差若要平糧價,必然得與彭琪較量。
    他深知,彭琪是個大貪官。
    樂都縣糧價節節攀升,便與他有關。
    官商勾結,大發國難財。
    “陛下,臣資曆尚淺,即便身為欽差,也會遭地方官吏推諉,屆時恐事倍功半。”
    謝書賢又道,“救災如救火,稍有差池便會釀成大禍,臣懇請陛下賜予臣便宜行事之權。”
    楚炟聽後陷入沉思。
    謝書賢所言屬實,他雖是狀元,為官卻未滿一年。
    這等資曆實難服眾,必須想出兩全之策。
    “父皇,兒臣覺得應當給謝翰林便宜行事之權,助他在樂都縣有所作為······”
    楚俊察覺到謝書賢在耍滑頭。
    謝書賢索要便宜行事之權,若陛下不給,他正好借機推脫。
    自己的一番苦心便付諸東流。
    給了便宜行事之權更好,用尚方寶劍震懾樂都縣所有官吏士紳。
    這些人肯定會使絆子,謝書賢要想有作為,就會把事情鬧大。
    隻要能削弱楚喬的勢力,他便是勝利。
    他叫楚俊,恰好與儲君諧音。
    隻要扳倒老大,他便是老大。
    “謝愛卿,你有幾分把握?”
    楚炟心存疑惑。
    尚方寶劍給便給了,不過是震懾地方官吏的物件,哪個欽差敢憑它胡亂殺人。
    謝書賢知曉分寸,定然不會用尚方寶劍濫殺無辜。
    關鍵在於平抑糧價,拯救百姓。
    “陛下,此事極為棘手,臣若言有把握乃自欺欺人,但臣定會竭盡全力,不辜負聖恩。”
    謝書賢言罷,楚炟終於下定決心。
    “擬旨,賜翰林院編撰謝書賢為欽差大臣,掌管樂都縣一切大小事宜,全力賑災平抑糧價。並賜尚方寶劍,專斬貪官汙吏······”
    不久,聖旨擬好。
    謝書賢接旨,不日啟程,直奔樂都縣。
    ······
    “欽差大人,小人前來為您送行!”
    麻五滿臉諂媚,拱手施禮道,“小人有幾句話要帶給欽差,還望欽差移步。”
    睿王又想搞什麽?
    睿王一直拉攏,謝書賢一直未應。
    其他皇子早已失去耐心,憋著壞心思給他使絆子,唯獨睿王未有動作。
    聽聽也無妨。
    謝書賢將隨從遣走,麻五笑道“睿王讓小人給欽差帶個話,若樂都知縣彭琪貪贓枉法,官商勾結,搜刮百姓血汗,欽差盡管殺,一切由睿王承擔。”
    “還有,睿王讓欽差帶上這塊玉佩,這是睿王信物,隻要欽差拿出來,糧商都會給麵子。欽差平抑糧價更為容易······”
    還有這等事?
    謝書賢接過玉佩,陷入沉思。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