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暮登天子堂 第130章溪水變江河

字數:4713   加入書籤

A+A-


    進得門來,一股陳舊的氣息撲麵而來。
    此屋無窗,內部昏暗無比,若不是點燃了火把,即便敞開大門,也難以看清這如同雜物間般的神秘小屋。
    屋子正中央,擺放著一張陳舊的供桌。
    供桌上的香爐裏,香灰堆積如山,顯然香火從未間斷。
    香爐兩側,金銀財寶如雜物般堆積著,在火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在供桌後方的牆上,掛著一幅畫像。
    畫像中的女子麵容絕美,身著一襲白衣,飄飄若仙,眼中透露出某種神秘的威嚴,令人不敢直視。
    謝書賢凝視著畫像,心中滿是疑惑,這些土匪敬奉的女子究竟是何方神聖?
    “畫像上的女子是誰?”
    軍士們紛紛搖頭,身旁的韓羞低聲道:“大哥哥,我知道,我娘說過,這是白蓮聖母,每次上香她都會帶著我······”
    這個世界也有白蓮教?
    謝書賢心頭猛地一震,轉身道:“誰了解白蓮教?具體說一說。”
    一個老兵將自己所知的白蓮教娓娓道來。
    謝書賢聽後明白,這個世界的白蓮教與後世曆史中的那個白蓮教幾乎如出一轍。
    它神秘且危險,一旦出現,往往伴隨著動蕩與不安。
    難道這個土匪窩是白蓮教的一個據點?
    此外,白影幽為何擄來工匠設計製造攻城器械?
    難道她五年前就開始布局了?
    謝書賢皺起眉頭,開始仔細觀察屋子的每一個角落。
    他發現,屋子的牆壁上刻滿了奇怪的符號和圖案,似乎在訴說著某種古老的秘密。
    屋子的角落裏,還擺放著兩個奇怪的器具,猶如法器一般,讓人捉摸不透。
    這時,一陣微風吹過,畫像輕輕飄動。
    謝書賢仿佛看到畫像中的女子動了一下,他嚇了一跳,連忙揉了揉眼睛。
    再次看去時,畫像依然靜靜地掛在那裏,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帶幾個頭領過來。”
    “是!”
    不久後,兩個土匪頭領被押了進來。
    “說一說這屋子內的情況。”
    “欽差大人,這屋子乃是禁地,除了白大當家一家,任何人都不得進入,違者會被砍頭。”
    看來隻有抓住韓凱和白影幽,才能揭開這個秘密。
    ······
    “你們師徒三人離開南陽府已有五年。說實話,本欽差也想讓你們回鄉探親。然而,黑風寨的賊酋是坐著木鳶逃走的,這兩個木鳶畢竟是你們所做,有故意放走他們的嫌疑,所以你們得隨本欽差前往京城一趟······”
    這三個機匠著實優秀,遇到這樣的人才,自然要收入麾下。
    謝書賢便用這種方法將他們騙到京城。
    “小人孤身一人,相裏河、相裏江是小人撿到的殘疾棄嬰,然後養大授藝。我們在家鄉都沒有親人,就隨欽差大人去京城一趟······”
    他們師徒能從魔窟脫身,全靠謝書賢率兵剿滅匪徒。
    而且謝書賢是一心為民的清官,跟著他不會吃虧。
    相裏溪沒有心理負擔,滿口答應。
    “到了京城,本欽差會給你們安排活計,保證能賺到你們在南陽府一年收入的十倍。”
    聽到能賺這麽多錢,三人樂開了花。
    相裏河的瘸腿笑得一顫一顫的,啞巴相裏江用手勢輔助,嘴裏“阿巴阿巴”地表達著感恩之情。
    師父用一溪水澆灌,徒弟將溪水變成江河。
    希望你們的名字和實力成正比。
    ······
    “大哥哥,為什麽要畫我爹娘的像呀?”
    韓羞目不轉睛地盯著畫像。
    “當然是因為你想念他們了,打開看看······羞羞,畫得像嗎?”
    “像極了!”
    謝書賢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畫他們的像,是為了好張貼通緝。
    他們犯下滔天罪行,還揣著白蓮教的秘密,自然不能讓他們逍遙法外。
    隻是韓羞現在成了謝書賢的一個難題。
    她現在特別信賴謝書賢,整天圍在他和悅兮身邊,一口一個“大哥哥”、“大姐姐”,讓他不由想起郭襄。
    韓羞是重犯之女,按照大炎律法要被送進教坊司,但她隻有七歲。
    這事他也管不了,等到了京城,把一切都打包交給皇帝,讓皇帝處理吧。
    “朱靜,你帶著羞羞去玩,我還有事要做。”
    “是,公子!”
    王剛和朱靜已被謝書賢赦免。
    有了這次經曆,二人也厭倦了江湖漂泊的日子,堅決請求謝書賢收留他們,在他身邊做個隨從。
    謝書賢想了想,自己家缺個護院,便答應了。
    收起畫像,謝書賢忙著處理公務。
    把該交代的事情交代完,他也該回京城了。
    ······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別人帶著五百人去,完美地完成了賑災任務,順便還剿了個匪,將困擾樂都縣十幾年的匪患連根拔起。
    都說翠屏山黑風寨易守難攻,人家隻用了一天,未損一兵一卒就拿下了。
    這個謝書賢著實讓人期待。
    前些日子,謝書賢送來的奏折是平抑糧價的,這幾天送來的是賑災後續以及剿匪詳報。
    楚炟難掩喜悅,讓太監當著重臣的麵誦讀奏疏,盡顯他對謝書賢的賞識與讚歎。
    先是暗中抬高糧價,吸引外地糧商,然後開倉放糧,衝擊糧價,幾乎讓坐等賺錢的糧商虧得傾家蕩產。
    接下來完美善後,讓賑災惠及千萬家。
    臨走時還剿滅了樂都縣十幾年的匪患,這種震撼相當強烈,以至於瑾王楚俊的臉都震黑了。
    他本想給謝書賢難堪,卻不料反成就了一段佳話,讓謝書賢名聲大噪。
    從這一點上看,他敗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又勝了。
    睿王在樂都縣的勢力被連根拔起,此後睿王和謝書賢將結下不解之仇。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瑾王,謝書賢是你推薦的欽差,你有舉薦大功,應當高興才是,為何黑著個臉?”
    楚喬的一句戲謔,令楚俊猝不及防,他忙換上笑臉,針鋒相對道:“小弟自然高興,不知大哥可高興得起來?”
    “高興啊!”
    睿王輕笑道,“大炎有此英才,誰人不高興。”
    說著,楚喬躬身一禮,言辭懇切道:“兒臣恭賀父皇喜得賢良。謝書賢不僅胸懷天下百姓,更兼謀略過人,手段非凡,實乃我朝之棟梁,社稷之福星。兒臣特為父皇賀,願我大炎繁榮昌盛,千秋萬代······”
    哼!
    心裏不知道有多恨謝書賢,麵上卻假惺惺地讚賞。
    我楚俊得不到的人,你也休想得到。
    看本王再加一把火,讓你二人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