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高軟軟何其無辜,要被你這樣當刀?
字數:4422 加入書籤
“招不到人?”
“對啊!
你們都研究過曆史,相信你們肯定也都知道曆朝曆代為什麽要重農抑商。
說白了,最根本的原因,不還是怕人都跑去做買賣了,沒人種地,然後影響了田稅這個國之根本嘛。
咱大宋也是一樣的,雖然咱們大宋重視貿易,但也同樣不敢全麵的放開。
真要全麵放開了,咱大宋估計也得玩完。”
胡銓這話一出,幾人都不由的點了點頭。
一邊點頭,劉大中還責怪的看了他一眼。
“既然你也明白這個道理,那你還說要加強貿易?
再加強的話,就怕商稅還沒增長上來,田稅先少了一大截。”
劉大中說完了之後,胡銓又鄙視了他一眼,然後才眼神鄭重的看向了三人。
“難道你們都沒發現,剛才本官說的那一段話裏麵,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嗎?”
胡銓這一問,三人都是一頭霧水。
“有什麽問題?”
“本官剛才說的‘沒人種地’四個字兒,這裏麵的‘人’,他不包括女人啊!”
“你說什麽?”
“還不明白嗎?
自古以來,曆朝曆代在考慮種地這個問題的時候,壓根兒就沒把女人考慮在內啊。
在世人看來,女人一直隻是男人的附庸而已,在種地這一方麵,他們隻能起到輔助的作用。
他們最大的作用,是相夫教子,完成傳宗接代任務的同時,讓勞作一天的男人回到家裏有口熱飯吃。
這就是自古以來,女人的定義。
所以,在討論到人這個問題的時候,是根本不會把女人計算在內的。
但是,女人的作用真的隻在於此嗎?
別的行業先不提,在絲織這個行業裏麵,女人是絕對的主力軍,一個個的絲織作坊就是靠女人撐起來的。
但是,現在從事這些行業的是哪些女人?
要麽是職業的織戶,要麽就是那些因為各種原因沒了土地的人家。
我大宋會絲織的女子多如過江之鯉,但絕大部分女子織出來的東西都是家庭自用,隻有極偶然的情況下才會拿出來一部分參與貿易。
你們設想一下,如果我大宋所有會絲織的女子都能像織戶一樣,把她們織出來的東西拿出來交易的話,僅此一項我大宋就能增加多少商稅?”
胡銓說到這裏,劉大中仿佛已經看透了一切,他嗬嗬笑著說道:
“你真正想說的,是讓那些女子都從家裏出來,走進絲織作坊吧?”
見劉大中直接把自己想說的話點了出來,胡銓便也不藏著了。
“有何不可呢?”
“你這簡直就是胡鬧!
今日隻有我們四人在此,你說過也便罷了,我們都當沒聽到,你以後再不要說了,小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見劉大中嗬斥自己,胡銓也惱了。
“我大宋什麽時候開始連話都不讓說了?
我的尚書大人,你眼開眼睛走到百姓們中間看一看行不行?
一邊是那些商戶們因為招不到更多的人,愁得頭發都快白了。
一邊是大量的女子都有一手絲織的絕技,卻隻能自織自用。
那我們為什麽不能讓這些女子進到商戶的作坊裏麵?
商戶擴大了規模,那些女子多了收入,我大宋也多了商稅,等商稅多起來了之後,還可以適當降低一些田稅,一舉四得的事情,本官憑什麽不能說?”
“他們不會同意的!”
劉大中這句話完全是吼出來的,沒想到他吼完了之後,胡銓吼的聲音比他還大。
“所以我們才需要一把利刃,來刺破他們的防線啊!”
愣愣的看了胡銓半天之後,劉大中不可思議的看向胡銓。
“這才是你想讓元帥向官家推薦高命婦,當這個采礦使的真正原因?”
見劉大中一下子點出了自己算計,胡銓幹脆也攤牌了。
“對,高軟軟曾經是大理國的皇後,現在是我大宋的一品命婦,要在我大宋目前的女子之中找一個風頭正盛的,高軟軟不作第二人選。
這麽大的名聲,我們為什麽不用?
把她推到采礦使的位置上,隻要她能成功坐穩這個位置,就相當於在那群老頑固們的防線上撕開了一道口子,我們便可以趁著這道口子繼續推動我們想要做的事情”
“那你有沒有想過要是失敗了怎麽辦?
高軟軟何辜,要被你這樣利用?
你想過如果失敗了,她會落個什麽下場嗎?”
對於劉大中的怒吼,胡銓淡淡的來了一句。
“如果失敗了,大不了讓元帥勸勸官家,把她收進後宮唄。
那些人還真能要了她的命不成?”
“你”
一句話說不下去,劉大中扭頭就看向了嶽飛,想要嶽飛好好勸勸他。
這想法實在是太特麽離經叛道,一個搞不好,別說高軟軟了,連他胡銓的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毫不誇張的說,胡銓這想法根本就是在挑戰大宋所有男人的底線。
無論怎麽想,他都看不到胡銓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嶽飛卻是摸著下巴說了一句:
“本帥倒是覺得,邦衡的想法雖然離譜了一些,但也不一定就完全不可能。”
嶽飛這一句話可把劉大中給驚呆了。
“元帥,你”
“立道兄你可能對那高命婦還不夠了解,本帥不知道邦衡最終的那個想法能不能實現。
但是,如果隻是個采礦使的位置的話,高命婦未必就坐不穩。”
“嗯?什麽意思?”
見劉大中疑惑,嶽飛便將高軟軟關於禮製的那一套改革方案給講了一遍。
隨著嶽飛慢慢把那個方案展開,劉大中的眼睛也越來越亮。
妙,實在是妙啊,沒想到本官竟是小看了她,原來她還有這等本事。
隻是稍一推算,他就斷定了高軟軟的辦法絕對可行。
因為這個方案除了商賈付出了一點兒錢之外,其實包括了商賈在內的所有人都在受益。
而且,商賈最不差的就是錢,這對於他們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麽損害。
所以,這樣一個照顧到了所有人禮製改革方案一定能夠快速的頒行下去。
甚至,後世還會一直模仿、沿用。
一想到這樣一個禮製改革方案,竟然是在自己擔任禮部尚書任內頒行的,劉大中就激動的馬上想要回京。
這麽大的事兒,他這個禮部尚書,絕對不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