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童言無忌

字數:4459   加入書籤

A+A-




    從玄武門之變到誅殺太平公主的先天政變,這一路走來,李唐皇室真是腥風血雨不斷,就是再耿直的人也不能老是記吃不記打,一旦沾上這種事,稍有不慎,可能就全家死光光。
    雖然此番鬥毆的參與者,隻是一些小屁孩,但涉及到皇後,性質可就不一樣了,這國子監哪裏敢管,甚至都不敢細問,趕緊命人將他們的家長給請過來,並未多說,隻是讓他們把孩子帶走,並且告知他們,在此事未有了結前,將嚴禁他們進入國子監。
    王府。
    “那武崇文果...果真是那麽說的?”
    王守一又驚又怒地盯著王熙。
    今兒早上的氣都未消,又出了這檔子事,直接扛著狼牙棒就衝到國子監去了。
    勢要大義滅親。
    可是當他得知事情的原委,哪裏還顧得上教訓兒子,這內心慌得一批。
    “爹爹,你怎不相信孩兒。”
    王熙激動哭喊道:“他若不這麽說,孩兒又怎會動手打他。”
    且不說這廝演技精湛,關鍵是王守一事先已經收到這風聲,正在謀劃對策,而王熙又不知道這事,肯定就是武家那邊收到風聲,故此拿這個來欺辱自己的兒子。
    當即信以為真。
    “豈有此理,他們武家真是欺人太甚。”
    王守一重重一掌拍在桌上。
    王熙立刻站起身來,神情激動道:“爹爹,咱們抄上家夥,跟他們拚了。”
    王守一又是一拍桌子,叱喝一聲,“誰讓你站起來的。”
    “哦。”
    王熙又跪了下去。
    王守一又指著王熙道:“事到如今,你小子還不知悔改,這種事能在國子監說的嗎?你小子真是無法無天。”
    王熙道:“爹爹有所不知,武崇文那廝竟還在蔣博士他們麵前倒打一耙,說是孩兒先挑釁他們的,孩兒一時心急才說出來的。”
    “你還敢頂嘴!”
    王守一當即舉起那蒲扇大的巴掌來。
    “爹爹饒命。”
    王熙嚇得趕緊捂頭。
    王守一見兒子已經被打的鼻青臉腫,這心有不忍,其實他知道這也不能怪王熙,畢竟王熙才這麽大,遇到這種事,哪裏能理清其中利害關係,最主要是他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姑姑,何錯之有啊!
    可是如今王熙這麽一嚷嚷,他還謀劃甚麽,心中是又急又恨,放下手來,又向外麵喊道:“來人啊!將這小子,關到祠堂去,沒有我吩咐,誰也不準放他出來。”
    王熙心裏早有準備,他現在隻需要努力爭取不挨打就行,哪還用下人上來,他跑得比兔子還快。
    王熙剛剛下去,那嗣濮王李嶠便來到府上。
    “賢兄莫要解釋,小滿已經將事情的經過告知我了。”
    二人一見麵,也不等王守一開口,李嶠便言道。
    王守一道:“那咱們現在該應對?”
    李嶠歎道:“雀兒是當著眾人的麵說出來的,隻怕瞞不住的,咱們現在隻能先靜觀其變。”
    王守一也是重重歎了口氣,“原本根據薑大夫之言,聖上隻是透露有這個想法,咱們還有準備的時日,如今就怕聖上借題發揮,我們可是什麽都沒有準備好,這逆子真是誤我大事。”
    李嶠沉默不語。
    經此一鬧,這事情已經完全脫離他們的掌控,未來走向,是無法確定的,至少得看李隆基會怎麽表態。
    這意味著,他們完全陷入被動。
    ......
    此事由於是在大庭廣眾下發生的,所以很快就傳開了,堵都堵不住。
    一時間,朝臣們是大驚失色,武則天才離世多久,你又來一次廢王立武?
    你是瘋了吧?
    以潘好禮為首的禦史們,立刻上奏李隆基,表示堅決反對。
    他們當然不敢直接說武則天,隻能說武三思、武延秀,全都是叛逆之臣,你又要立他們的後人為皇後?
    話裏話外,無不在暗示李隆基,到時誰能保證,這武氏不會報複我們這些幫助你奪回政權的功臣。
    這會寒了功臣們的心。
    此外,當今太子可不是武氏的兒子,但武氏又有兒子,這會影響到太子的,這可是國家頭等大事,牽一發而動全身,你不能胡來啊!
    此時的李隆基還是有著一腔熱血,正在跟大臣宇文融商議田製改革一事,廢後那真的就隻是因為愛情,這跟李治的情況不一樣,李治當時廢王立武,那是為了打壓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是純粹的政治博弈,愛情隻是起因,而非是主因,當時是非廢不可,沒有回頭路可走。
    而這回並沒有太多政治意義,不是那麽緊迫的,也不是說一定要廢。
    所以當看到這些奏章時,李隆基人都是懵的。
    我剛剛才透露這個想法,就傳得人盡皆知?
    都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但問題是咱這牆忒也鬆垮了,這還得了,是不是朕每天做幾次俯臥撐,你們都一清二楚?
    “朕何時說過要廢後的,他們又是從哪裏聽來的小道消息,這簡直就是豈有此理。”
    李隆基將奏章狠狠摔在桌上,心虛地罵道。
    如今一看這情況,他當然不敢承認。
    一旁的高力士突然言道:“陛下,是武祭酒之子武二郎與祁國公之子王小雀在爭執時,那武二郎說出這話的。”
    李隆基眼中閃過一抹心虛,嘴上卻哼道:“那兩小娃又是從何聽來的傳言?”
    但心裏已經懷疑是薑皎走漏了風聲,因為他就跟薑皎一個人說過
    高力士道:“回稟陛下,據國子監那邊所言,那武二郎是堅決否認自己說過此話,可是王小雀卻一口咬定他就是這麽說的。而武祭酒也說自己是頭回聽到此事,也相信此話不是出自兒子之口,認為是對方故意誣陷。”
    李隆基聽得是頭昏腦漲:“那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高力士思忖少許,道:“如今他們雙方各執一詞,且無人可證明誰在說謊,但是從整件事的經過來看,小人認為,這...這可能是一個誤會。興許就是兩個小娃因一些小矛盾,發生了一些口角,故而逞一時嘴快,才說出這大逆不道之言。”
    可見他也是相信王熙沒有說謊,因為根據經過來看,王熙是突然動手,並且當著蔣彥博他們的麵,也要跟武崇文拚命,定是武崇文觸犯到他的逆鱗。
    最主要是,王熙才剛滿十四歲,試問誰能想到那廝現在是一個演員。
    “原來如此!”
    李隆基一拍桌,稍稍放心,立刻理直氣壯的滿臉委屈,抱怨道:“真是豈有此理,他們一個個宰相、禦史,竟然因兩個小兒之言,就弄得這滿朝風雨,你去替朕好好訓斥他們一番,他們就不知道,何謂童言無忌嗎。
    另外,傳朕口諭,祁國公,武祭酒因管教不嚴,縱容兒子惹是生非,各降一級,若是再犯,絕不輕饒。”
    “小人遵命。”
    “還有,傳薑大夫入宮。”
    “是。”
    隻要不是薑皎說的,那他就不慌,因為他是真跟薑皎提過這事。
    現在這情況,他趕緊得將薑皎找來,問問他到底是否走漏風聲,如果沒有,就封死他的嘴。
    打死都不能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