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命運定軌窺天機,大話真我設殺局
字數:15072 加入書籤
李一杲對那些卜卦算命的事兒,向來是瞅一眼都覺得心裏直哆嗦,跟見了鬼似的。天幹地支、五行八卦、四柱六親這些還好說,可剩下的那些算命名詞,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六親不認”的級別,什麽用神、命宮、伏象、傷官傷盡、梟神奪食、日坐傷官、財星壞印、食傷吐秀、歲帶正馬、財臨墓庫……哎呀媽呀,就算是一個個上網查百科逐個看解釋,他也是看得一頭霧水,完全找不到北。所以嘛,他以前對那些算命卜卦的高手,心裏頭多少是有點膜拜的,搞不明白他們咋就能整出這麽多稀奇古怪的詞兒來解釋人的命運。
不過呢,自從無問僧給他上了一課,把《易經》這算命卜卦的老祖宗給剖析了個底朝天,讓他發現原來這玩意兒也沒那麽神秘兮兮之後,他心裏對算命、卜卦的恐懼感就消散了不少,反而還生出幾分好奇來。他眼睛一亮,湊近無問僧,興致勃勃地問道:“嘿,老師,你剛才提到的那個‘命運定軌’,到底是個啥玩意兒啊?”
無問僧悠悠開口,像是街頭老藝人講起了古:“馬車行走要有馬路,汽車行駛要公路,火車行駛要鐵軌,命運其實也有行走的軌道,如果你沒有給他設定一條軌道,他就會按照被各種因果的合力牽引,自己跑出一條軌道出來,但是,如果你給他設定一條軌道,這條軌道就如測地線一樣,讓命運不知不覺受到牽引,越來越會順著這條軌道往前走,最終不會偏離方向太多。命運定軌,就是你通過預測推算,找到那一條命運測地線軌跡的過程。”
李一杲一聽,眉頭皺成了麻花:“老師,您這話說得跟繞口令似的,咱能不能整個簡單明了的版本?”
無問僧不慌不忙,手指輕輕一戳,指向趙不瓊手裏的書——《真影易》仨大字赫然在目。“喏,這不就是嘛!”
李一杲一臉懵圈,心裏嘀咕:這《真影易》才開了個頭,第一卦還沒啃完呢,咋就成了高深莫測的解答了?他滿臉疑惑,還想追問,無問僧卻擺出一副“你懂的”表情,打死也不多說。李一杲見狀,立刻啟動了他的“馬屁神功”,把無問僧誇得那叫一個心花怒放。無問僧這才眯縫著眼,嘴角掛著一抹狡黠的笑:“《真影易》,易啊,就是變嘛!你想想,真我餘影平台上,啥在變?啥又不變?你不是開了因果眼了,琢磨琢磨啊,無論變與不變,怎樣做才是最省力的?”
“最省力?”李一杲眉頭緊鎖,依舊不解,緊追著無問僧刨根問底,“是說花錢最不費力氣,還是幹活最輕鬆,又或者咱們管理上手最順滑?還是說有其他什麽省力的門道呢?”
“都不對。”無問僧輕輕搖頭。
這段日子,李一杲和趙不瓊兩人仿佛開了外掛,無論幹啥都順風順水。公司裏的事,員工們照著“五行原則”井井有條地處理;趙不瓊也就忙活著招聘那些“雙非員工”;至於李一杲,自從有了因果眼,寫代碼就跟玩似的,一路暢通無阻,壓根沒覺得哪兒卡殼。他倆實在想不出,還有啥能更省力的了。
李一杲轉頭望向趙不瓊,趙不瓊立馬湊近,壓低聲音說:“大師兄,老師不是講過嘛,修道之後,劫難就會接踵而至。咱們最近這也太順了,會不會這順就是劫,而咱們還懵懵懂懂,不知道危機藏在哪兒。所以,會不會有個‘渡劫最省力’的說法?”
“渡劫最省力?”李一杲眼睛一亮,立刻轉頭問無問僧,“老師,這個解釋對不對頭?”
無問僧微微頷首,“一呆哥,這裏說的最省力的‘力’,指的是因果之力的靈力。應緣、化因、消果,這些都是要消耗因果靈力的。渡劫也同樣是在消耗因果之力。不瓊說得在理,順與不順,其實都是劫。咱們以前不是探討過嗎,修道者,是以假修真,這種方式最省靈力。你把所有有形有相的東西,都用‘假’的方式去規劃,讓它們自然而然地朝著‘真’的方向發展,這才是真正的省力之道。”
李一杲一聽這話,腦子裏立刻像過電影一樣,把滴水岩公司的種種事務快速梳理了一遍,歸因溯源,很快就找到了因果錨點,所有問題的因果,都集中在真我餘影上麵,他有點遲疑的詢問,“老師,真我餘影現在分陰陽兩麵,故事那邊是陰麵,講感受,感性的感受是真實;視頻這邊是陽麵,講事情,事情是理性的,所以內容虛構。這不是挺符合陰陽平衡的道理嗎?那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無問僧答道:“問題出在成本上。”
“成本?”李一杲一臉愕然,不解地問,“我們工作量最大的內容製作和審核,幾乎全靠AI搞定,人工參與少得可憐。而且AI越用越聰明,正符合您說的邊際成本遞減原則,這能有啥問題?”
無問僧解釋道:“我說的不是你們的成本,是玩家的成本。”
“玩家的成本?”李一杲還是一頭霧水,“玩家花多少錢,跟我們公司也沒關係啊。”
無問僧耐心地說:“玩家的成本也有兩麵性。如果他們的投入能轉化成數字資產,他們就會越來越依賴這個平台,這對平台來說是好事。但是,有些成本增加了,風險也跟著增加,對玩家來說就不是好事了。比如說,某國總統選舉,張三支持A候選人,李四支持B候選人,兩人都拚命說對方壞話,誇自己支持的人。選舉結束後,不管誰贏,張三和李四發的那些內容都可能給他們帶來麻煩,說不定還得忙著刪帖子呢。”
李一杲一聽,頓時恍然大悟,點頭說:“老師,您說得太對了。不過現在很多平台都是讓用戶自己管內容,平台不能幹涉他們發什麽。再說這種事兒,誰說得清誰對誰錯呢?”
每個平台都讓博主自由發內容,那當然也得博主自己擔風險,這道理大家都懂。那平台主要管啥內容呢?像違反憲法、危害國家安全、煽動民族仇恨、宗教狂熱、搞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發淫穢色情、賭博、吸毒、暴力恐怖的東西,還有教唆犯罪的,這些都是嚴打的。另外,造謠、抄襲、亂發廣告,把內容創作當營銷手段,這些也會被審。審核主要看關鍵詞,平台有裁量權,內容創作者得小心翼翼,慢慢摸索哪些不能碰。
各大平台的內容審核規矩都差不多,有成熟的辦法和程序。國內好幾個大平台還提供第三方審核服務。真我餘影也是用的挺有名的一家第三方審核,再加上自己的AI審核,目前還沒出過啥問題。
說到平台審核,最難的是啥呢?就是博主之間的矛盾。比如說,A博主發了內容,B博主說A隱喻詆毀他,要投訴。這時候真我餘影作為平台方,該不該下架A的內容?一般情況下,如果A真的詆毀了B,那平台會下架相關內容。
但漢字意思多得很,B覺得被詆毀,A可能覺得完全沒問題。A是創作者、B是投訴者,那到底誰有權解釋這內容?是A還是B,還是第三方?隻要解釋權不全是B的,B就可能覺得不合理。而A最清楚自己創作的內容,到底有沒有隱喻詆毀B,他認為自己才是有最終解釋權的。這事兒辯論起來,很難有公正結果,除非大家都覺得A明顯詆毀了B。
平台怎麽處理這種事兒呢?一般會人工審核,再看看大家怎麽看,比如舉報A的多,支持的少,那可能就會下架A的內容。
李一杲現在給真我餘影開了假新聞、黑廣告頻道,其實他自己心裏,也擔心以後玩家多了,審核玩家之間的矛盾,會成大問題。其次,萬一玩家把假新聞和黑廣告當真了,內容創作者豈不是也要惹麻煩?
經過無問僧一番分析,李一杲也想到諸多問題,不禁冷汗直冒。現在,他也覺得光靠審核機製不行,得有新規矩。於是,他站起來,恭恭敬敬地向無問僧鞠躬求教。
無問僧點了點頭,給李一杲講了個基本道理:“證好難,證壞易。”就是說,好人要證明自己好很難,一點小汙點就可能讓人質疑;而壞人要證明自己壞卻很容易,隨便舉個例子就行。比如無問僧說:“我要證明自己是好人得一堆證據,但要說自己是壞人,一句話就夠了。比如我現在無緣無故罵人一句,你可能就覺得我是壞人了。”
那壞人會不會主動去證明自己壞呢?當然不會。但如果被人說壞,不管是不是真的,大多數人都會想辦法證明自己不壞。那如果換個方式,直接說自己就是小人、壞人,說的都是假話,讓大家別信,又會怎樣呢?
無問僧一臉狡黠地盯著李一杲,笑著問道:“一呆哥,設想這麽個情景,你看到一個美女博主的寫真,心動了,想點個讚。但這個讚,在不同平台上效果可不一樣。A平台,隻有你認識的人會看到;B平台,全是陌生人能看到;C平台,那就是全網公開了。而且,這三個平台隻要你一點讚,就會不停地給你推類似的內容。那你說,你會選哪個平台點讚?”
李一杲麵露尷尬,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心裏暗暗嘀咕:這問題,怎麽能當著自己老婆麵前麵問呢?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兒嘛。他瞅了瞅趙不瓊,趙不瓊沒好氣地接話道:“老師,要是沒私密讚的選項,他肯定選B平台;要是有,他估計哪個都得點一遍。”
無問僧哈哈大笑,“不瓊啊,要是換成你看到帥哥的青春美照,你也這麽選吧?”
李一杲也好奇地看著趙不瓊,趙不瓊倒是坦然,點了點頭,“人性都這樣啊,這不是挺正常的嘛。”
無問僧收起笑容,認真地說:“對,這就是人性。有些符合人性卻不符合社會道德的事情,大家都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真實想法,但又忍不住想表達。這就是平台的不同策略,就會讓人做出不同的選擇,最後形成各自獨特的生態。真我餘影平台現在就沒找到自己的生態方向,所以亂成一團,既不知道往哪兒走,未來就擺脫不了混沌。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李一杲一點就透,馬上理解了無問僧的意思。這是要徹底放飛自我,不做偽君子,隻做真小人嗎?“老師,我懂了。但具體怎麽定這個平台的規矩呢?”
無問僧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這還不簡單?別的平台都要求說真話,咱們就來個反其道而行之,全部說假話。比如小說板塊,不準寫現實題材,曆史、傳記、采訪什麽的都不行,隻能虛構;視頻板塊也一樣,什麽假新聞、黑色幽默,都可以搞。幹脆點,所有板塊都不準發真實內容,審核的時候,隻要說是真的,就不給過,必須聲明是虛構的,才能發。咱們來個‘以假修真’,徹徹底底拋棄真實性。別人怎麽誤解,怎麽理解,那是他們的事兒,咱們省心,用戶也省心。”
李一杲和趙不瓊對視一眼,瞬間明白了這種清爽、決絕的審核思路。就是先把自己定位成“壞人”,別人怎麽看,無所謂。這種思路,雖然奇葩,但確實有效。李一杲忍不住大笑起來,“哇塞,老師,你這招,太陰險了!太毒了!太卑鄙了!但,真的太棒了!就這麽辦!”
“還不夠!”無問僧笑嘻嘻地說,“你不是愛給自己起些搞笑的名字嗎?這次,你也得給這事兒起個響亮的名字,讓人一聽就懂,心裏明白。”
李一杲眼睛一亮,“對啊,老師,你點子多,幫我起個名兒,怎麽樣?”
無問僧點點頭,讓兩人稍等片刻,然後匆匆跑回同堂樓。不一會兒,他拿著一個硬皮折頁回來,遞給趙不瓊。趙不瓊打開一看,裏麵是兩個商標注冊證,一個是文字商標“大話真”,另一個是對應的圖形商標。
“老師,咱們是要改名‘大話真’嗎?這名字挺順口的。”李一杲興奮地問。
無問僧擺擺手,神秘地說:“真我餘影平台不要改名稱。這兩個商標給你們,拿回去收好,這是用來部署殺局的,將來有重大用途,給你們躲避殺劫的,你回去大張旗鼓,吹噓平台新規則,隻能‘講大話’,不能講真話,你們這規則跟所有平台都不一樣,這就像給真我餘影平台‘命運定軌’了,至於怎麽演化下去,你們還是遵循一貫的原則就行,但是,從現在開始,你們一定要明白,要開始布局了,凡事都要設局,讓所人有都能夠入局,你們才能夠走出局外。”
李一杲知道無問僧這話的分量,鄭重地點了點頭,把“凡事都要設局”這句話牢牢記在了心裏。
從這一天起,隻要沒有特別的事情,每到星期天的中午,李一杲和趙不瓊總會準時敲響無問僧家的門。對無問僧而言,邀請這兩位入室弟子來家中吃飯,已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而對於李一杲和趙不瓊來說,這頓飯的意義遠不止於一頓午飯,它更像是一場問道的旅程,是他們從創業者向以創業修道的真靈洗練的轉變。
起初,李一杲以為無問僧口中的“設局”是一種設下圈套讓人掉入的謀略,但後來才明白,“設局”其實是修道的一種方式,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便是利用八卦、節氣、時辰三大因素來布局的“奇門遁甲”。這是把一年按八卦分為八節,每節含三氣,每氣又分三侯,共七十二侯,每侯五天,一年便是三百六十天,再加上每天十二個時辰,合計一年有4320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一種局,構成了奇門遁甲完整的排局體係。
奇門遁甲的定局,首先要確定所處的節氣,據此選擇使用陰遁還是陽遁,再根據該日符頭的地支確定三元,然後對照節氣三元與局數的對應關係表,確定具體的局數。接下來便是排布天盤、人盤和神盤,將九星、八門和八神按照特定規律安置在九宮格內。
無問僧素愛篡改古人經典,在他看來,奇門遁甲不過是軍事謀略的遊戲,他連《易經》都敢改,篡改遊戲策略又有何不可?在給李一杲講解了奇門遁甲的基本原理後,他便開始傳授自己篡改後的設局方法。對李一杲而言,這方法異常簡單,隻需順著因果眼,找出八種不同的因果,然後將企業當前的生態環境像節氣一樣劃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比如,滴水岩公司剛起步時是“立春”,生意興隆到賺錢賺到手抽筋便是“夏至”,而若是賺錢多到手抽筋,還忙得熱火朝天,那便是“三伏天”了,隨時要秋風起了。
無問僧這種將企業不同狀態類比於四季節氣的劃分方式,李一杲和趙不瓊很快便領悟了。他們意識到,一個企業就如同一個小世界,自然也會有四季更替、節氣流轉。這樣的認知讓他們對原本晦澀難懂的奇門遁甲原文的厭惡感大大減輕。
企業運行過程中會落入不同的“局”中,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無問僧的觀點是,不要隻看企業當前處於哪個“局”,而是要預見它將運行到哪一個“局”,並提前設好“局”,靜待企業和相關人員自然而然地“入局”和“出局”。老板需要不斷謀局、布局、設局、成局、脫局,這是一個循環往複的過程,老板似乎隱身幕後,卻又無處不在。
無問僧是非常重視入局和出局這兩個環節的,他的觀點認為,企業如果沉迷在賺錢中出不來,這就是不能脫局,早晚深陷局中難以自拔,必然遭遇“陰殺”的殺劫,往往十死無生;同樣道理,如果陷入低迷不能脫局,也必然會遭遇“陽殺”的殺劫,大多九死一生。
不知不覺中,李一杲和趙不瓊的觀念和境界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逐漸對公司有了更多旁觀者的心態看待,身在局中,卻又不在局中,別人沒有入局,他們已經入局,別人入局,他們已經脫局。
雖然他們仍每天回公司上班,哪怕他們身影怎麽忙碌,但員工們卻越來越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相反,在無問僧家,他們卻仿佛成了家中的一員。
每到周日,李一杲和趙不瓊都會習慣性地睡個懶覺,然後精神飽滿地前往無問僧家,享受這難得的悠閑時光。鄔師娘總是提前準備好一桌豐盛的午餐,等待著他們的到來。而那些菜肴總是別出心裁,讓人忍俊不禁。
在與無問僧家的多次聚餐中,趙不瓊漸漸明白了他們家菜品獨特的原因。原來,這是無問僧和師娘之間的一種默契和妥協。他們做菜時會考慮對方的口味,從而創造出兩全其美的菜品,如大魚頭剁椒豆腐湯,既滿足了無問僧對魚頭的喜愛,也讓師娘能享受鮮美的豆腐湯。這種相處之道簡單中蘊含著智慧,啟發了趙不瓊也開始在家做菜時考慮李一杲的口味,讓每一道菜都充滿了愛的味道。
飯後,無問僧會小憩片刻,而李一杲和趙不瓊則會在無問齋裏閑聊等待。他們談論著公司趣事和生活點滴,無問僧醒來後也會繼續聽他們講述滴水岩影畫舫公司的故事,並給兩人傳授自己的“道、法、術、局”應用方法。兩人認真記錄,回家後再次探討,總能從中獲得新的啟迪。